一雙球鞋賣到過億元,炒鞋是怎麼變得比幣圈更瘋狂的?

2020-12-15 愛範兒

10 年前你錯過炒房,5 年前你錯過炒比特幣,現在難道你還要錯過炒鞋嗎?

這可能是投資圈流傳最廣的一個句式,每當「錯過體」出現,意味著某個投資市場開始瘋狂和失控,當凌晨三點的幣圈開始冷清,球鞋圈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

炒鞋在圈內本不新鮮, Air Jordan 等品牌的新球鞋發售,都要搖號搶購,甚至要求購買者穿正代甚至指定代數的 AJ 才能獲得抽號資格,儘管如此發售現場依舊人山人海,買一雙球鞋可能比搖號買房還難。

▲這款球鞋抽籤最終參與人數超過 37 萬

如今線下的的球鞋搶購,已經發展成規模化的線上交易二級市場。一些球鞋交易平臺像證券交易所一樣運營,新鞋發售就像新股 IPO,價格的浮動有 K 線圖展示,甚至出現了三大指數:AJ 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指數。

跟前兩年的幣圈一樣,各種依靠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話在網上瘋傳。當各色人群紛紛湧向炒鞋市場,這件事已經和球鞋本身關係不大,而是又一個「老韭割新韭」的故事。

像炒股一樣炒鞋

在這場炒鞋的狂歡,最顛覆人們認知的,莫過於那三個神似納斯達克指數的球鞋指數。其實這種向股票交易一樣進行球鞋交易的模式,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出現,也為今天瘋狂的炒鞋市場埋下了伏筆。

網上流傳的球鞋三大指數,其實是來自於美國的球鞋交易交易平臺 StockX 。這家公司在 2016 年成立,不過 StockX 的創始人 Josh Luber 早在 2015 年就提出了將球鞋交易市場股票化的理念:

像股票一樣買賣球鞋,將球鞋作為一次投資,搭建一個買家賣家自由交易的平臺。

很快 Josh Luber 就將實現了這一目標, StockX 的網頁設計就跟股票交易平臺十分相似,除了代表耐克、AJ 和阿迪達斯的三大指數,網頁底部的輪動字幕實時更新每款球鞋的價格變動。

在 StockX 買賣球鞋的方式也和股票交易類似,賣家和買家跟據不同鞋款各自出價,如果雙方匹配則交易達成,而 StockX 則會從每筆交易中收取 9.5% 的手續費,同時對所交易的球鞋進行真偽鑑定。

在接受 《紐約時報》採訪時,Luber 表示希望 StockX 以股市交易的模式取代靜態的零售價格,他認為靜態零售價格是「一個過時的概念」,價格應該完全取決於供需關係。

這種模式受到很多球鞋玩家青睞,2018 年 StockX 的交易額已經達到 7 億美元,將近 5 萬並且在今年 6 月獲得了完成了 1.1 億美元的融資,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

除了球鞋,現在手錶和手袋等產品也可以在 StockX 上進行交易。不過球鞋交易仍是 StockX 最大的收入來源,佔到總收入的 75%。

StockX 的崛起培養了很多人投資球鞋的習慣,將球鞋變成了投資市場的「通用貨幣」。同時也推動了類似的球鞋交易平臺進入市場,國內的毒 app 和 nice 等球鞋交易平臺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橫空出世。

與此同時 StockX 也宣布進軍中國,Josh Luber 認為中國球鞋交易市場規模能達到 10 億美元,然而事實證明,Josh Luber 還是低估了國人炒鞋的瘋狂程度。

一雙球鞋炒到過億,比炒幣更瘋狂

相比起 StockX ,國內的球鞋交易平臺可謂是青出於藍。根據增長黑盒的統計,過去一年毒 app 和 nice 兩大平臺的交易額已經超過了 StockX ,其中毒 app 交易額達到 153 億,其中 93% 來自球鞋交易,而 nice 還在以 200% 的速度增長。

有人曾統計了 8 月份某日成交量前 100 的球鞋,其中 26 款熱門球鞋的成交金額達到 4.5 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 9431 家公司的成交量。

雖然這些平臺不像 StockX 這麼像股票交易所,也沒有球鞋指數,但每款球鞋漲跌幅示意圖都和 K 線圖十分相似,可以清晰看到以小時、天、周和年為周期的價格變動。

▲鬥牛 DoNew 上的球鞋交易界面

在毒 app 和 nice 上熱銷球鞋,目前的交易價格基本比發售價漲了 1 倍以上。以 nice 上賣得最火的 Air Jordan 1 RETRO HIgH OG 2019 年版北卡藍黑曜石為例,發售價為 1299 元,價格曾在 7 月 17 日-18 日一天之內從 4999 元漲到了 11549 元。

不過球鞋交易市場價格的震蕩幅度也很大,目前上面這款 AJ 的價格已經降到了 2400 元-3400 元之間。

至於像 Air Jordan 1 Retro High Rust Pink 髒粉黑腳趾這樣的限量款,同樣是 1299 的發售價,在毒 app 上已經炒到了 66669 元。

而目前球鞋界的標王,屬於侃爺(Kanye West)的 Red October Air Yeezy 2,在 eBay 以 1640 萬美元(約合 1.18 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據稱去年侃爺炒鞋的收入高達 10 億美元。

▲ Red October Air Yeezy 2

隨著球鞋交易市場的火爆,實物的交易已經難以滿足炒鞋玩家,毒 app、nice 和鬥牛 DoNew 等平臺都上線了一種叫做「閃購」/「閃電發貨」,即賣家將鞋子寄存在平臺,交易達成後平臺可立即發貨。

這種模式讓球鞋的交易周期大大縮短,甚至可能脫離實物交易,如果一買一賣十分頻繁,一雙球鞋幾經轉手但可能始終沒有離開平臺,交易雙方像在證券市場上一直在買空賣空。

同時一些平臺還推出了「擔保預售」服務,在官方發售前就向用戶預售券,由平臺作為擔保,這已經和期貨交易十分接近了。

如果說這些球鞋交易平臺還是以實物交易為主,那幣圈的進入則完全把炒鞋市場證券化。

號稱是全球首家可炒鞋的球鞋交易所的 55 交易所,將區塊鏈技術引入球鞋交易市場,推出了潮牌通證,投資者既能用一定量的潮牌通證兌換實物,也可以購買通證獲得球鞋等潮牌商品的部分所有權。

▲ AJ1 Off White 潮牌通證第二輪認購總額達 464. 5 萬 USDT,超購 611 倍

這種通證是一種虛擬的數字憑證,也是區塊鏈裡的一種投資工具。在這個交易所裡,每款球鞋的價格是由整個系列整體決定,而非個別的幾雙鞋,以數字貨幣進行交易,每款球鞋的 K 線圖已經和股票市場上的幾乎一樣

而一個持有一定數量系列球鞋的所有者都可以在 55 交易所發行通證,也允許投資者對發行的球鞋進行上不封頂的超額認購,比如 Yeezy 350 黑絲滿天星球鞋,獲得了超過 600 倍的認購。

55 交易所的球鞋交易也十分活躍,以 AJ1 Off White 為例,已經從 0.1 USDT 的發行價,現在已經漲到了 2.96 USDT,上漲幅度近 3000%,過去 24 小時的交易量超過 5 萬。

編者註:USDT 一種基於美元的數字貨幣,1 USDT≈7.15 CNY

除了 55 交易所, COINEX、BBX、ZB 等數字貨幣交易所也紛紛上線了通過數字貨幣進行球鞋交易的服務,炒鞋圈正在將幣圈的那一套模式複製過去,還有人根據幣圈總結了炒鞋圈對應的概念。

有人說炒鞋市場短短幾個月就走完幣圈幾年的路,這一點也不誇張。「衝」成為炒鞋圈高頻詞彙,意思和股票市場的滿倉類似,甚至每個熱門鞋款都有自己的「猛衝群」。

這些「猛衝群」再現了當年幣圈凌晨三點的熱鬧,這裡有要拿 500 個比特幣(約合 3500 萬人民幣)入場炒鞋的幣圈大佬,一些核心猛衝群沒有 100 資產連群都進不了,這也是幣圈常見的驗資模式。

▲ 圖片來自: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就連網際網路上炒鞋暴富的故事也和幣圈如出一轍,《我 25 歲,炒鞋月入百萬》,《年輕人的暴富捷徑:我靠炒鞋,月入千萬》,《賣掉礦機,我去炒鞋了》……

在炒鞋群裡,幾千上萬的球鞋動不動就有人「衝」個幾百雙,仿佛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越來越多人持幣入場,希望自己成為那些「暴富神話」的一員。

真假難辨,缺乏監管,最後可能都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投資圈裡有句警言,連大媽都有內幕消息的時候,那麼這個市場的投資風險就非常高。但每當比特幣這樣的投資產品帶著一系列暴富神話滾滾而來,不少人都會將這句話拋之腦後。

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反覆上演,比如被不少經濟學家視為經濟史上第一個經濟泡沫的「鬱金香狂熱」,1634 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迅速蔓延為荷蘭的全民運動,到了 1637 年一朵鬱金香的價格甚至能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

▲ 圖片來自:richardcayne

然而當荷蘭人民還沉浸在鬱金香狂熱時,囤積大戶們突然大量拋售,鬱金香的價格也在一夜之間暴跌,不到幾天已經不如一顆洋蔥值錢,「鬱金香泡沫」的破裂也讓無數荷蘭人傾家蕩產。

今天炒鞋圈的瘋狂,或許就是有一個版本的「鬱金香泡沫」。兩者有著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本身幾乎沒有太大的保底價值。正如知乎金融科技大 V @半佛仙人所說的:

一個產品有炒作的價值,最起碼要有一個保底的價值在那裡,可以隨時換成錢或者生產物資的東西。

相比起房子、股票、期貨這些投資產品,球鞋這種產品並不具備這樣的特性。當然限量球鞋可能有一定收藏價值,但球鞋畢竟不是 Gucci、LV 這樣的奢侈品,為了保持高價嚴格控制數量,把稀缺性留在一級市場(品牌方與買家之間的交易)。

▲ 圖片來自:purseblog

而現在球鞋交易的火爆主要集中二級市場(買家與買家的交易),這是一個不可控的市場。一方面球鞋的鑑別還沒有標準化,存在很大水分,另一個方面雖然球鞋市場在證券化,卻是幾乎沒有任何監管。

此前虎嗅一篇文章描述了目前球鞋鑑別的現狀:每一個鑑定師的鑑定方法千差萬別,球鞋鑑定又是一個基於經驗的主觀工作,沒有標準,或者說無法標準化、流程化。

▲ 圖片來自:nowre

這也給了球鞋鑑定師和假鞋販子很大的尋租空間,由於真鞋假鞋難以分辨,球鞋鑑定師可以和假鞋販子結盟讓假鞋在二級流通,球鞋產量供給由這些莊家控制,所謂稀缺性也就不存在了,價格可能隨時暴跌。

▲ 圖片來自:微博@ben 與 999

而在現在一些球鞋交易所裡,炒的只是球鞋的擁有權,雖然價格翻了幾番,這些球鞋是不是真的存在都存疑,由於缺乏證監會這樣的監管角色,莊家可操作的空間非常大,一般的散戶最終可能都會成為嗷嗷待割的韭菜。

儘管目前毒 app 。nice 等平臺已經開始主動整頓球鞋交易市場,但將一個價值上百億的交易市場的公平和安全,完全寄托在平臺和賣家的自律,始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也不得不面臨炒鞋市場造成的畸高價格,買鞋的門檻高了,真正買來穿的人可能就少了,這對於各大球鞋品牌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 圖片來自:sneaker freaker

雖然球鞋依舊供不應求,但可能只是虛假繁榮,對於球鞋這類折舊較快的商品來說,如果被大量囤積而非真的被穿在腳上,就無法釋放更大的需求,投資經理「滄海一土狗」在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這個問題:

商業的本質是消費,客戶積極用掉的商品才是好商品,而金融增值的屬性,天然的是消費主義的敵人。

股市和幣圈等投資領域有太多故事都已經說明,炒鞋市場狂熱的結局基本註定是多輸的(除了少數莊家),願你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韭菜。

題圖來自:第一財經

相關焦點

  • 泉州炒鞋也瘋狂:進價千元球鞋敢賣300萬 APP還可查K線圖
    小波的工作室裡擺放著一塊大寫字板,上面記錄著他認為「有潛力」的幾雙鞋子近幾個月來的具體價格。去年,球鞋坐上了「火箭」,開始衝向了瘋狂。「這雙鞋是我在品牌官網抽籤抽中的,價格是849元,剛拿到手就漲到5000元,現在的價格是9000元,也就是說,這雙鞋能賺8000元。」小波向記者展示了一雙讓他「引以為傲」的球鞋。
  • 杭州小夥進價千元球鞋賣4萬!僱人排隊半天掙2萬!炒鞋神話中,九成...
    「鉤子一反,傾家蕩產」「暴漲900%,有人靠炒鞋年入千萬」「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炒股不如炒鞋?一雙鞋值1700萬美元」……這段時間,種種因「炒鞋」而起的新聞鋪天蓋地,網上隨便搜搜,都能看到各種「驚耳駭目」的標題,仿佛之前沒趕上炒幣而錯失的一個億,現在又在鞋堆裡招手。炒鞋是怎麼火起來的?一雙若干年後甚至會氧化成粉的球鞋,為何能被炒到天價?
  • 炒鞋十幾年,月流水150萬,我卻不配再熱愛球鞋
    都在說炒鞋熱,那麼球鞋究竟怎麼炒?阿武是名鞋販子。最近一年,瘋狂的球鞋市場讓他賺了很多錢。「你真以為鞋市會因為NBA風波受什麼大影響?鞋圈的販子們通常會有「大哥」帶著入行。阿武也有一個大哥,大哥在鞋圈混跡更久、資金盤更大、渠道更廣,有些狠貨阿武得從大哥那裡調。於是,六月開始的第一周,阿武和其他幾個鞋販子通過某球鞋交易平臺和鞋販調貨群等渠道對幾個特定尺碼的AJ4猛龍進行了收購,收購均價在2200元左右。
  • 一雙球鞋炒到一輛車的價格,是智商稅嗎
    此番攜手的Air Jordan與Dior在聯名領域也不是第一次試水,一定程度上,這種強強聯手都帶來了相當熱烈的市場反響——定價數千的球鞋在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動輒過萬甚至數萬不等,眼下這款聯名鞋的價格被炒到高價似乎也就不足為怪了。不過在一些看客眼中,一雙鞋賣到一輛車的價格還是會感到不可思議。
  • 炒鞋,炒幣,還是賣燒餅?——暴富的1001種姿勢
    再看一下,發現近期購買人數28000多人,交易量2億元+,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瘋了?再看某財經交易平臺上,某種不知道有什麼具體意義的算法特解,被人在平臺平臺上交易,打眼一看,這玩意每個賣到了10000美元?你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瘋了,「為什麼要花錢來買這玩意?」
  • 瘋狂的球鞋!「上個月買幾雙AJ5冰藍,這個月你就能北京全款買房」
    一款AJ(Air Jordan)聯名鞋即將在昆明發售。50個買手在經過24小時的漫長排隊後,吃下了昆明市場總計26雙鞋中的21雙。 豐厚的回報隨之而來:按照當時的發售價1299元、市場價5600元計算,這位東北莊家一雙鞋賺了近4000元,利潤率超過210%。 高溢價,是莊家瘋狂掃貨的根源。
  • 95後靠「炒鞋」年入百萬,最貴1雙鞋能買成都8套房?
    「10年前,你錯過了炒房,5年前,你錯過了炒幣,難道你現在還要錯過炒鞋嗎?」 這是我朋友圈前段時間代購打出的統一營銷話術,乍一聽起來好像鞋市有了巨大的風向標。 我們再來看幾則炒鞋新聞,相當勁爆。
  • 「炒鞋」真能月入百萬?鞋販子:大多數每月只賺不到3000
    鞋迷又是怎樣看待「炒鞋」的? 一位玩鞋20多年的資深鞋迷說,球鞋轉售平臺推波助瀾,缺少監管,球鞋市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荒誕和瘋狂。 一位21歲的鞋販子則認為,圈內賺大錢的是少數,「那些一直投一直賠的人,『衝』到傾家蕩產的人,每個月只能賺一兩千塊錢的人,才是這個圈子裡的大多數」。 近日,他們分別講述了他們眼中的「炒鞋」熱和球鞋文化。
  • 膨脹的球鞋生意:售價1500元的球鞋轉手價7萬元
    炒家們的「JUST DO IT」一株能兌換一棟豪宅外加好幾匹駿馬的鬱金香,和一雙售價1700萬美元的球鞋,哪一個更瘋狂?前者發生在17世紀的荷蘭,史稱「鬱金香泡沫」,被認為是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投機炒作。球鞋的事則發生在當下。一雙2017年售價1500元的紅白相間球鞋,最近轉手價7萬元;另一雙球鞋,從2000多元漲到3萬元,只用了一周;8月17日,耐克旗下高端品牌AJ剛發售的一款女鞋,官方價1299元。僅僅12天後,該款鞋在轉賣平臺上被炒至12999元,1萬多人購買。400年前,鬱金香傳入歐洲。
  • 炒鞋有多熱?毒App平臺預計今年交易額60-70億元
    在AJ1與Off-White重磅聯名進入市場後,發售價格1299元的球鞋,瞬間突破20000元大關。根據國外球鞋平臺StockX公布的數據,2018年第四季度最貴的10雙球鞋,二級市場價格區間在847美元到4393美元間,最高漲幅達到驚人的2645%。事實上,以「文化符號」作為賣點的球鞋,對於年輕人購買力的吸引更令人吃驚。
  • 「炒鞋」都有指數了: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指數
    2017年冬天,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花4400元買了一雙「Yeezy」,這是記者第一次見識到:鞋也是可以炒到天價的。2019年,潮鞋越炒越熱,買鞋難度直逼北京車牌搖號,甚至出現了炒鞋APP和炒鞋交易所。仔細觀察,其實身邊的年輕人「炒鞋」已經不是新聞,炒家對於套路也是輕車熟路。
  • 一雙潮鞋價格十天翻十倍 鞋圈的套路,你了解多少?
    球鞋愛好者黃科(化名)在記帳本裡記下了最近的盈利數字,這個月一款名為「倒鉤」鞋子的發售,讓他大賺了一筆,但是他表示最多只賣一雙,「物以稀為貴,我要自留一雙。」  黃科口中的「倒鉤」,正是Sneaker Heads(球鞋愛好者群體)翹首以盼的Air Jordan 1 Travis Scott鞋子。
  • 炒花炒茶炒鞋子,下一個炒啥
    一株能兌換一棟豪宅外加好幾匹駿馬的鬱金香,和一雙售價1700萬美元的球鞋,哪一個更瘋狂?前者發生在17世紀的荷蘭,史稱「鬱金香泡沫」,被認為是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投機炒作。球鞋的事則發生在當下。一雙2017年售價1500元的紅白相間球鞋,最近轉手價7萬元;另一雙球鞋,從2000多元漲到3萬元,只用了一周;8月17日,耐克旗下高端品牌AJ剛發售的一款女鞋,官方價1299元。僅僅12天後,該款鞋在轉賣平臺上被炒至12999元,1萬多人購買。400年前,鬱金香傳入歐洲。
  • 潮品交易平臺nice打擊炒鞋,成潮人買鞋賣鞋首選
    潮品交易平臺nice打擊炒鞋,成潮人買鞋賣鞋首選來源:聯商網2020-08-14 11:11不論是國外球鞋文化的擴張,還是國內球鞋經濟的下沉,都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來看一組數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全球及中國球鞋二級市場現狀剖析與市場前景分析》顯示,2019年全球球鞋總銷量達11.898億雙,相比2010年的6.135億雙,增幅達95%。具體到國家,2019年美國仍然還是全球第一大球鞋市場,佔據了全球31.1%的銷售份額,中國以7.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具體再來看我國的球鞋市場。
  • 炒鞋風險驚動央行上海分行 炒鞋為何越炒越「邪」
    原標題:「炒鞋」風險驚動央行!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鞋,為何越炒越「邪」?最近幾年,球鞋收藏的話題逐漸火熱,一些球鞋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不過,這也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市場現象,那就是——炒鞋。一些千餘元的限量版球鞋,甚至會被炒到上萬元。炒鞋圈,究竟有多瘋狂呢?
  • 「炒鞋」都有指數了:AJ指數、耐克指數……
    2017年冬天,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花4400元買了一雙「Yeezy」,這是記者第一次見識到:鞋也是可以炒到天價的。2019年,潮鞋越炒越熱,買鞋難度直逼北京車牌搖號,甚至出現了炒鞋APP和炒鞋交易所。  炒鞋這波神秘操作,催生出了以毒、Nice和鬥牛為代表的球鞋轉賣平臺,也就是人們所戲稱的「球鞋二級市場交易所」。毒APP在4月底剛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10億美元,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  而據相關人士透露,毒APP2018年GMV(成交總額)超百億元,估計2019年將為數百億元。
  • 炒鞋者往事:黃牛轉手就能賺數千 穿過的二手鞋也能翻倍賣
    球鞋的原價並不貴,價格偏高的Adidas Yeezy原價也不過1899。一段時間後,炒鞋方的炒作帶動球鞋價格水漲船高,轉售的時機到來,「有錢為什麼不賺呢?」這是大部分接受PingWest品玩採訪的普通球鞋愛好者的回答。即使沒有投入巨額資金,也能成為這波「炒鞋」熱潮裡的一份子,普通消費者尚且如此,更別提場內各專業玩家。
  • 炒鞋能暴富?接盤俠們醒醒吧!
    一些年輕人落入「炒鞋圈」多位金融專家認為,球鞋不容易儲存,稀缺性沒有保證,消費者的喜好隨時可能變化,還有很多假貨充斥市場,並不適合投資。商業推手採用金融槓桿炒鞋,屬於典型的「泡沫」,有的甚至是騙局。Buy有貨」「get」這四個平臺目前已經不支持分期支付,而「識貨」App採取導流模式,直接跳轉到淘寶店鋪,仍然可以用花唄分期進行支付。更隱蔽的是,「get」App在10月中旬雖然已經宣布暫停「樂卡分期支付」服務,但在其合作方「分期樂」的購物App上,「get運動潮流專營店」在售的球鞋仍然可以使用分期支付的方式。
  • 在這些價格過萬的球鞋面前,倒鉤AJ1就是一個弟弟!
    在這些價格過萬的球鞋面前,倒鉤AJ1就是一個弟弟!這幾天鞋圈最熱鬧的事,無疑就是那雙倒鉤AJ1的發售了。「鉤子一倒,傾家蕩產」這句話相信已經在無數鞋友之間流傳開來了,倒鉤的二級市場價也從當初的1W+穩定在了6K+這個範圍裡面,價格波動起伏之大不得不讓人無語。不少販子為了能最大程度的從這款鞋裡撈上一筆,瘋狂的在各大網站和APP上面給路人洗腦,說這是一款「神鞋」。不懂鞋的人或許就這麼迷迷糊糊的信了,但要是在懂鞋的人面前,這所謂的「神鞋」大概真的是不值得一提。
  • 年輕人的「致富經」:十年前炒股、三年前炒幣、今天炒鞋
    據他了解,身邊不少入手這雙鞋的朋友都被鴿了,比起保證金來,奪冠之後「倫納德」的價格上漲顯然更有誘惑力。「按照常規,一雙AJ炒到七八千已經不會再有太大變動,猛龍隊奪冠算是一個噱頭,另外倫納德2018年和Nike解約轉投到了New Balance旗下,這也意味著之後這雙鞋已經變成了絕版,後續不會再次發售。」JS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