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旅遊業發展綜述

2020-12-25 中國·甘肅

  1月27日,省委書記林鐸主持召開的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旅遊強省的意見》。會議強調要以更寬的視野和更現代的眼界,把旅遊強省建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來抓,發揮各地優勢,走特色化發展之路,努力將旅遊業打造成為我省綠色發展崛起的支柱產業。切實破解我省旅遊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決資源利用和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景區經營管理的規範化和市場化水平。要充分利用我省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自然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做足敦煌等知名景區開發的大文章,推進以鄉村旅遊為重點的全域旅遊,提高旅遊產品的供給質量,打造良好的旅遊發展整體環境,著力提升全省旅遊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

  1月24日,省長唐仁健在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旅遊接待人數由7834萬人次增長到2.39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由471億元增長到1580億元。2018年,要堅持「大旅遊」和「小旅遊」一起抓,重點建設20個大景區、4條精品線路和五大區域旅遊目的地,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改革,重點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三變」改革,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新建旅遊專業村100個。

  五年來,甘肅旅遊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保持高位增長的發展趨勢,創造了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25%以上、穩居全國前列的「甘肅速度」。2016年,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2%和25%,綜合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躋身旅遊大省行列。2017年,全省接待遊客2.39億人次、同比增長25%,比2012年增長了1.6億人次、年均增長25%;旅遊綜合收入1580億元、同比增長29%,比2012年增長了1109億元、年均增長27.4%。

  新年伊始,喜訊頻頻傳來。《紐約時報》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榜單中,甘肅位列第17位,是我國唯一入選省份。這是繼甘肅榮登世界權威旅遊指南《孤獨星球》「2017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榜首之後的又一全球性榮譽,意味著甘肅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入全球視野、享譽世界口碑。敦煌是世界四大古文化體系和六大宗教匯流之地,擁有世界級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近年來,我省圍繞做好敦煌旅遊這篇大文章,著力打造「敦煌」金字招牌,使之成為絲綢之路的旅遊勝地和全省旅遊快速發展的縮影。2017年,敦煌全年接待遊客達到901萬人次,同比增長12.3%;實現旅遊收入92.8億元,同比增長18.3%。

  梳理甘肅旅遊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不凡歷程,成績背後始終伴隨著執著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頂層設計加強,產業地位不斷提高

  凡事先謀而後定,深謀方能得先機。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讓我們再次回眸甘肅旅遊的發展歷程。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2014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旅遊業改革發展,實現我省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產業強省轉型升級」的要求。

  2015年12月,省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引導全省各級各部門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促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推動全省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2016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甘肅省「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為甘肅旅遊產業新一輪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吹響了嘹亮號角。

  2017年3月,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統籌指導全省全域旅遊發展,推動旅遊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全省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

  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堅持頂層謀劃、高位推動,旅遊產業地位得到不斷提升,全省重視旅遊、發展旅遊的環境氛圍更加濃厚。

基礎設施夯實,產業格局日臻完善

  針對如何加快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省堅持以全域旅遊為抓手,著力構築基礎支撐,統籌解決了傳統景點旅遊模式下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

  ——全域旅遊支撐。紮實開展敦煌、張掖等14個市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40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甘南州率先實現了4.5萬平方公裡「全域無垃圾」目標,預計2020年全省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個以上。

  ——核心景區支撐。依託富集高端的旅遊資源,重點規劃打造了20個大景區、30個精品景區、50個特色景區,從整合資源、理順體制、提升品質入手進行規劃建設。下放整合管理權限,建立健全「管理委員會+旅遊開發公司」及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保護、統一利用的「五統一」管理運行模式,加速了旅遊資源向旅遊產品的轉化。

  ——板塊聯動支撐。全力打造河西五市、隴東南五市和沿黃四市(州)三大板塊聯動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新格局,已完成三個區域聯動發展規劃,成立三個區域旅遊聯盟,形成了設計頂層化、設施聯通化、產品差異化、服務標準化、市場一體化、組織高效化的板塊組團發展模式。

  ——智慧旅遊支撐。率先在全國提出並構建網上絲綢之路旅遊,完成了4A級及以上景區與國家旅遊產業運行監測及應急指揮平臺對接,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構建起一個大數據中心和服務、營銷、管理三個智慧平臺,正在加快推進「一部手機遊甘肅」的優質旅遊進程。

  與此同時,著力構築融合創新支撐。全面實施「旅遊+」戰略,加快推進旅遊與文化、生態、農業、體育、教育、中醫藥等領域和行業融合發展,著力培育旅遊新業態新產品,旅遊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取得了明顯突破。

  「旅遊+文化」方面,旗幟鮮明打響「敦煌牌」,相繼出臺了《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和「省八條」政策,成功打造了《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大型實景演藝項目,敦煌作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影響力與吸引力正在與日俱增;把準方向發展紅色旅遊,慶陽華池南梁革命紀念館等十大景區榮列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旅遊+生態」方面,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有力有序推進了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旅遊項目的督查整治工作,慶陽周祖陵、蘭州石佛溝等景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旅遊+體育」方面,策劃推出了張掖汽車拉力賽、臨潭冶力關萬人拔河賽等一批「流動的景點」。

  「旅遊+中醫養生」方面,建成22家中醫養生旅遊基地,形成了以隴東南五市為主體的5條特色中醫養生保健旅遊線路。

  「旅遊+農業」方面,聚焦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紮實做好旅遊扶貧工作,形成了觀光、採摘、民宿等鄉村旅遊增收模式,全省共有1800多個村開展鄉村旅遊,246個村被列為國家旅遊扶貧重點村,湧現出了隴南花橋村、慶陽天富億生態民俗村等一批不同類型的特色旅遊專業村。2017年全省完成鄉村旅遊投資120多億元,全省農家樂累計達到13937戶,接待遊客突破7000萬人次,鄉村旅遊就業人數達到18萬人,帶動12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旅遊成為扶貧和富民新渠道。

  「旅遊+城鎮化」方面,正在按照3A級以上旅遊景區標準在全省建設18個特色小鎮,培育形成了敦煌月牙泉小鎮等一批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旅遊小鎮。

  「旅遊+科技」方面,大力開發研學旅遊產品,敦煌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被國家旅遊局分別授予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和「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成為甘肅旅遊新的消費熱點。

  通過旅遊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全省已推出了尋根訪祖遊、隴原自駕遊、民族風情遊、高原避暑遊、戶外挑戰遊、鄉村田園遊、紅色勵志遊、冬春冰雪遊、研學科普遊、攝影採風遊等十大特色品牌產品;全省現已形成「吃、住、行、遊、購、娛」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共有A級旅遊景區280家,旅行社546家,旅遊星級飯店384家;開設旅遊專業院校達到48所,取得資格證導遊人員14788人。

品牌特色鮮明,國際美譽度連年攀升

  旅遊業作為對外合作最前沿、人文交流最活躍、市場前景最廣闊、產業帶動最強勁的綜合產業,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先行者和主力軍。

  近年來,我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高舉絲路旅遊旗幟,著力打響一個品牌、突出兩大主題、搭建三個平臺,奏響了甘肅旅遊走向全國、融入世界、節拍鮮明的恢宏「交響樂」。

  ——打響一個品牌,就是絲路旅遊品牌,充分發揮甘肅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獨特而重大的作用,主動擔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先行者和主力軍的角色。2018年,甘肅提出了「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的旅遊形象品牌,和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強音鏗鏘有力地奏響屬於甘肅獨具魅力的合唱音符。

  ——突出兩大主題,就是古老的「絲路文化」主題和新興的「絲路戶外運動」主題。一方面,著力將絲路沿線的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平涼、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等打造成絲綢之路重要旅遊目的地,將敦煌莫高窟、嘉峪關關城、天水麥積山、平涼崆峒山、張掖丹霞等知名旅遊景區打造成絲路旅遊的高端精品產品,我省絲綢之路旅遊帶、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長城生態文化旅遊帶等7條精品旅遊帶列入國家「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重點打造的10條國家精品旅遊帶之中。另一方面,著眼將甘肅建設成為世界級絲路旅遊目的地、中國戶外體驗大本營、西部自駕旅遊黃金線,沿絲綢古道規劃建成17個滑雪場,規劃建設120個自駕營地,已建成運營張掖國家沙漠體育公園、東風胡楊林露營公園、白銀黃河石林等22個自駕遊營地,培育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蘭州馬拉松賽等知名體育品牌賽事,帶動甘肅戶外旅遊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強勁態勢。

  ——打造三大平臺,就是搭乘「一帶一路」東風,搭建起國際級的三大平臺,一是搭建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會平臺,作為國務院批准、唯一以絲綢之路命名的常設性國際旅遊節會,按照「國際水準、國內一流」的高標準成功舉辦了七屆,被國家旅遊局樹立為節會典範向全國推廣。七屆旅遊節累計共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11個國際旅遊組織和6000多名海外嘉賓參會,僅節會期間籤約各類旅遊項目1228個、金額達6000多億元,接待遊客1.25億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05.19億元。二是藉助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平臺的影響力,舉全省之力成功舉辦兩屆敦煌文博會,敦煌已成為絲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新平臺、向西開放的新前沿和文化自信的新基點,有力地提升了甘肅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甘肅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三是構建了絲綢之路旅遊聯盟平臺,爭取國家旅遊局將絲綢之路旅遊聯盟、絲綢之路國際旅行商大會、絲綢之路旅遊「十佳」評選發布三個平臺放到了甘肅,連續兩屆組織開展了絲路沿線旅遊跨國界、跨省區「十佳」評選發布活動,使甘肅在絲綢之路旅遊中佔據制高點和話語權。

要素保障給力,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旅遊業是綜合性產業,綜合產業必須綜合抓。面對旅遊業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新考驗,我省堅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一切積極力量,營造了旅遊業大發展的良好環境,全省旅遊發展保障得到進一步夯實。

  ——強化體制保障。繼2016年4月甘肅「旅遊局」升格為「旅遊委」後,2017年底全省11個市(州)旅遊局更名為旅遊委,旅遊行業綜合監管、產業統籌協調的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極大地提振了全省旅遊系統的產業自信、事業自信和行業自信。

  ——強化資金保障。著眼破解發展資金不足的瓶頸制約,建立起財政、基金、社會等多元投入的旅遊投融資機制,省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由1億元提高到3億元,旅遊項目總投資累計達到2054.04億元。

  ——強化交通保障。持續開展旅遊交通突破行動,建成隴南成縣機場、甘南夏河機場、張掖丹霞通用機場,全省民航機場達到10個;蘭新高鐵、寶蘭高鐵、蘭渝鐵路相繼開通運行,全省43家4A級以上景區實現了與高速公路或二級公路連通。狠抓「廁所革命」,全省共建成標準化旅遊廁所5000座,酒泉、天水、張掖三市連續兩年榮獲全國「旅遊廁所革命先進市」稱號,金昌市榮獲全國「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

  ——強化監管保障。圍繞旅遊市場環境優化,加快省、市、縣三級旅遊綜合監管機制改革,在20個大景區率先建立綜合執法平臺,構建起「1+N」現代旅遊治理模式。

  ——強化人才保障。成立甘肅旅遊智庫,為旅遊業改革創新發展提供了多元化、高層次服務的智力支撐機構。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實施「百千萬」旅遊人才培訓工程,累計開展旅遊專題培訓5萬多人次,有效解決了旅遊人才匱乏、從業人員能力不強等突出「短板」問題。

  ——強化黨建保障。全省旅遊行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紮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始終把全面從嚴治黨貫徹到旅遊發展全過程。加強旅遊行風建設,自覺踐行「遊客為本,服務至誠」的旅遊行業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機關作風大轉變教育整治活動,始終保持了肯幹、苦幹、實幹的務實作風。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五年結碩果,今朝再出發。甘肅旅遊業已經大踏步邁入建設旅遊強省的黃金髮展期,必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即將召開的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精神指引下,順勢而為、趁勢而上,奮力譜寫出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的壯麗篇章。

相關焦點

  • 甘肅入選《孤獨星球》,綠袋寶取袋機助力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2017年,甘肅榮登《孤獨星球》「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榜首;《紐約時報》發布的「2018年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榜單中,甘肅位列第17位,是我國唯一入選省份;最近一次亞洲最佳旅行地評選中,甘肅再次奪魁。
  • 《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發布
    人民網蘭州1月12日電(黃帆)近日,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會上發布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引人矚目。《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是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合作編研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年度報告。
  • 綜述:埃及慶祝「日光節」 力圖振興旅遊業
    原標題:綜述:埃及慶祝「日光節」 力圖振興旅遊業  新華網開羅12月23日電 綜述:埃及慶祝「日光節」 力圖振興旅遊業   新華社記者王雪   埃及當地時間22日,在清晨的第一縷晨曦中,上百名遊客聚集在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的卡爾納克神廟,見證一年一度的冬至日「日光節」奇景
  • 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利馬11月1日電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新華社記者張國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在關閉近8個月後,於11月1日重新開放,迎來四方遊客。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秘魯正在努力促進這一產業復甦。燦爛的印加文明和各異的地貌風光賜予秘魯豐富的旅遊資源。宏偉壯觀的庫斯科古城、令人嘆為觀止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神秘的納斯卡地畫和西班牙殖民時期建築風格的利馬老城等景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近年來,秘魯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據官方統計數據,2019年秘魯接待了440萬外國遊客。
  • 綜述:埃及多管齊下重振旅遊業
    新華社開羅11月21日電綜述:埃及多管齊下重振旅遊業新華社記者吳丹妮旅遊業是埃及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埃及居民收入和國家外匯來源中佔很大比重。2011年後,因政局動蕩和安全問題導致遊客數量銳減,埃及旅遊業一度陷入困境。
  • 每日甘肅網10月4日甘肅熱點新聞回顧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迎高峰蘭州「雙節」見聞【甘肅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專業職務申報評審】【甘肅8大主題旅遊產品5大系列優惠政策慶雙節】【雙節省內公路出行指南】【甘肅熱點新聞回顧】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書記林鐸主持 唐仁健:強化責任擔當 確保"雙節"社會和諧百姓安樂甘肅省委組織部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系列培訓好山好水帶來好生活:迭部縣扎尕那鄉村旅遊發展綜述「隴上記憶——非遺展演走進
  • 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
    新華社曼谷8月20日電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新華社記者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遊客數量銳減,泰國支柱產業旅遊業損失慘重,導致泰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萎縮
  • 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
    新華社曼谷8月20日電綜述:泰國推動國內遊緩解疫情對旅遊業衝擊新華社記者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遊客數量銳減,泰國支柱產業旅遊業損失慘重,導致泰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萎縮12.2%,而全年預計經濟萎縮程度很可能超過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期。
  • (國際)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利馬11月1日電綜述:秘魯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新華社記者張國英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在關閉近8個月後,於11月1日重新開放,迎來四方遊客。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秘魯正在努力促進這一產業復甦。
  • 綜述:中國遊客給紐西蘭旅遊業帶來巨大商機
    新華社惠靈頓1月19日電  綜述:中國遊客給紐西蘭旅遊業帶來巨大商機  新華社記者宿亮  隨著南半球進入夏季,紐西蘭再次迎來旅遊旺季。在抵達紐西蘭的國際遊客中,中國遊客絕對數量並非最多,但增長速度最快,中國也成為紐西蘭旅遊業今後發展的重要市場。
  • 綜述:蘭新高鐵成為助推絲綢之路經濟發展新引擎
    綜述:蘭新高鐵成為助推絲綢之路經濟發展新引擎 2015-07-27 20:05:26  此外,蘭新高鐵作為新疆、青海、甘肅與內地聯繫的主要鐵路通道,不僅實現了新疆等西部地區與內地的快速客運連接,而且使既有蘭新鐵路貨運能力得到兩倍以上提升,其年運輸能力達到了4億噸以上,並進一步拓寬新疆、甘肅、青海三省區及中亞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優勢資源的運輸通道,使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成為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引擎。
  • 綜述:中國遊客日益成為以色列旅遊業「香餑餑」
    新華社耶路撒冷2月14日電綜述:中國遊客日益成為以色列旅遊業「香餑餑」新華社記者陳文仙近幾年,赴以色列中國遊客數量不斷增長,成為以色列旅遊市場眼中的「香餑餑」。以色列旅遊業人士認為,中國至以色列多條直飛航線開通,以及以色列針對中國遊客推出多項吸引措施等是赴以色列中國遊客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據以色列旅遊部的數據,2018年赴以色列中國遊客約10.5萬人次,而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4.7萬人次。
  • 甘肅敦煌市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近年來,甘肅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旅遊立市戰略,把發展旅遊經濟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使得敦煌旅遊業發展逐步壯大,但目前旅遊業發展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就目前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的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旅遊開發的投資主體相對單一。
  • 中美洲國家旅遊業發展迅速 - 東方網-國際新聞
    東方網消息:新華社5月21日綜述:中美洲國家旅遊業發展迅速。90年代是中美洲國家旅遊業高速發展的時代。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至1997年,中美洲國家接待遊客總數為1810萬人次,旅遊收入為96.38億美元。在近10年中,中美洲國家旅遊業以年均8%的增速高速發展,外匯收入年均增長11.5%,創造了世界旅遊業的奇蹟。
  • ...西北旅遊新「高地」——張掖丹霞大景區「十三五」旅遊業發展綜述
    一項項豐碩的成果表明,「十三五」時期張掖丹霞大景區旅遊業在迅猛發展。 「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通過加快項目建設,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培育新業態等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亮點紛呈、振奮人心。
  • 甘肅公航旅集團再獲惠譽國際信用評級調升
    惠譽國際認為,考慮到甘肅公航旅集團最近籤署的大規模債務重組協議,調整了債務結構、延長了償債期限並減輕了其利息負擔,此舉意味著政府具有很強的意願向甘肅公航旅集團提供支持以確保其財務穩健且能夠可持續發展。綜合考慮甘肅公航旅集團在當地的地位、重要性及維持公司良好信用對甘肅省及甘肅省其他企業的重大意義等因素,授予公司BBB+評級,展望穩定。
  • 聚僑心匯僑力服務甘肅發展——甘肅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工作綜述
    王虎 攝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尤婷婷 王虎2020年是甘肅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40周年。40年來,省僑聯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凝聚僑心、發揮僑力、匯集僑智、維護僑益,團結引領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積極參與甘肅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促進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僑界力量。近年來,省僑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服務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履行僑聯職能、發揮獨特優勢,開創了僑聯工作新局面。
  • 敦煌:91萬元獎勵旅遊業發展「功臣」
    敦煌 91萬元獎勵旅遊業發展「功臣」每日甘肅網7月2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7月23日,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敦煌市提振文旅消費助推文旅發展工作會議上獲悉,敦煌市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關於兌現2019年度促進敦煌旅遊業發展扶持獎勵政策的決定》。
  • 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
    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張掖日報記者陳海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這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市經濟頂風破浪,逆勢前行,奮力走出了穩中向好曲線;這一年,全市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甘肅文旅廳廳長:國內遊、鄉村遊將是未來發展方向
    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陳衛中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他認為,國內遊、鄉村遊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他指出,要對未來旅遊業發展提振信心。旅遊是串點連線,旅遊業的復興振興,全球都有責任,各國要抱團合作,分享成功經驗。另外,旅遊要有創新,不斷適應市場推出新產品。國內遊、鄉村遊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