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

2021-01-21 每日甘肅

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

——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

張掖日報記者陳海

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這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市經濟頂風破浪,逆勢前行,奮力走出了穩中向好曲線;這一年,全市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率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效卓著;這一年,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生態環境質量全域提升,天藍地綠水清……交織出多姿多彩、開放奮進的新畫卷。

剛剛過去的2020年極不平凡。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市委常委會團結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緊緊圍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三大目標任務」,堅持築牢守好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明顯成效。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視察張掖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見行見效——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兩個《決定》和市委29項具體貫徹措施,通過「三訓一講」系統學習、「三微一端」立體宣傳、「七進」活動全面覆蓋,組織新聞媒體深度回訪報導,專題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交流會等,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啟動建設高臺幹部學院,高臺縣紅色旅遊發展實踐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培黎職業學院建成招生,山丹培黎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智能製造領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基地」,山丹馬場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整治,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成果深化拓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標對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精心編制市委「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持續加強重點站口、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點環節管控,有效防止疫情輸入。加快疫情防控救治保障體系建設,建成投用核酸檢測實驗室18個;全省首批電子測溫槍、體溫檢測門和智能消毒機器人生產線在智能製造產業園建成投用。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全面落實惠企紓困各項政策,配套出臺「18條惠企」措施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61.5億元、抗疫特別國債8.4億元、特殊性轉移支付資金4.6億元,減免企業稅費和房租4.2億元,續貸、展貸和投放貸款164.5億元,市場主體全部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出臺落實「六保」工作方案,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三保」支出增長6.5%,財政用於民生支出的比重達85.3%;市場主體總數達11.8萬戶、增長6.6%;糧食、能源保持供需平衡,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暢通,經濟社會向好發展。

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銜接、一體推進成效突顯——鞏固強化基礎保障,紮實開展「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目標全面實現,貧困戶家庭醫生籤約率和貧困人口參保率均達100%,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農戶飲水安全4項指標全部達標。臨澤縣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驗收,六縣區全部通過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抓好問題整改清零,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調研督導督查和全省「回頭看」等各級各類反饋的98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自查發現的135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有力有效防止返貧,全力抓好「5+1」專項提升行動,發展種植扶貧產業10萬畝,培育「五小」產業1680個,建成扶貧車間69個;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2402人、草管員4705人,補助資金2209.8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全部搬遷入住,特困群體實現應保盡保。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以「兩帶四區四線」示範建設帶動鄉村振興向整體推進、全域拓展提升,實施重點項目224個,完成投資144.5億元,甘州區陳寨村現代農業產業園、臨澤縣丹霞生態康養谷、高臺東聯村富民產業聯合體、民樂縣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建成運營。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新建改建衛生戶廁2.82萬戶,村衛生公廁實現全覆蓋,實施風貌改造1.58萬戶,全市73.4%的村創建為清潔村莊,農膜回收、尾菜處理、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轉化等指標均完成省上下達指標,高臺縣被確定為「全國農膜回收區域補償制度試點縣」。探索推行「三個不增加」融資模式,全市拆除危舊房1.06萬戶、新建房屋4083戶,民樂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生態宜居搬遷項目加快實施,1萬餘戶4萬多人分房到戶。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行動,持續開展道德模範、「五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創建省級以上文明村鎮23個。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甘州區、臨澤縣被確定為「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馬站村、南臺村榮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成果持續鞏固,全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堅持「雙保險」「雙固定、雙督查」工作機制,179項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並通過省級驗收;中央第一輪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的29項問題完成整改24項,5項正在驗收銷號;第二輪督察反饋的17項問題正在深入整改,107件信訪投訴問題全部辦結。開展祁連山保護區外圍、黑河溼地保護區和全市所有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整改整治專項行動,整改問題846項。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重點任務基本完成。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做法入選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第三方評估位居全省第一。持續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建設,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進入收尾階段,累計完成投資15.43億元,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117個項目全部完工,「一園三帶」造林綠化完成營造林56.2萬畝、修復「三化」草地50萬畝、綜合治理沙化土地95萬畝。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3.4%,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項目如期完成,全域無垃圾三年行動取得實效,農業面源汙染有效控制,土壤環境質量達到清潔等級。健全完善生態環保監管機制,深化生態環境「全鏈條」監管模式改革,建立網格監管、執法聯動、損害賠償等制度65項,持續完善「一庫八網三平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常態化開展巡查和執法檢查,環境監管實現全方位覆蓋、無縫隙對接,全域生態環境得到系統保護。張掖城區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全國第二。

生態型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優化提升綠色生態農業,深入推進農業「四個百萬」工程、「六個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優質肉牛、綠色蔬菜「兩個百億元」產業體系,落實特色產業面積416萬畝,牛、豬、羊飼養量同比分別增長10.9%、9.8%、8.7%。累計發展戈壁生態農業11.76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36.9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31萬畝。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41個,26個產品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臨澤縣獲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高臺縣、民樂縣分別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綜合試點縣」「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培育壯大新興生態工業,智能製造產業園28棟4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全部建成並陸續交付企業,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以上,實現產值2億元;華為大數據產業園34家單位數據遷移「上雲」,凹凸棒石產業園鼎豐源一期10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建成投產,通用航空產業園泛美航空固定翼飛機、航天九院大中型無人機完成試飛。實施十大生態產業項目237項、完成投資194.1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8%。落實「十強雙百」獎勵資金4003萬元,新培育規上企業20戶、總數達到183戶。做優做強全域生態旅遊業,深入推進「三大示範試點」建設,蘆水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通過文旅部複評,山丹縣、臨澤縣被命名為「全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特色文化村5個,全市4A級景區達到20家,四星級旅遊飯店達到16家,總量均列全省第一。全市接待遊客298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5.1億元。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組織實施促消費擴內需專項行動,投放財政資金8500萬元,撬動社會消費7.5億元。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張掖國際物流園入園項目37項,綠洲現代物流園建成項目27項、入駐商戶2000多戶,公路物流港、現代城市後勤補配物流科技園、市農投15萬噸冷鏈物流等項目有序推進。

實幹而篤行,奮發以致遠。一項項舉措構建發展新格局,一組組數據見證發展新輝煌,一個個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群眾,在圓滿收官「十三五」,全面開啟「十四五」的新徵程上,張掖必將乘風破浪、勇毅前行。

相關焦點

  • 大英縣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中國死海全景務實重行謀發展  砥礪奮進促跨越——大英縣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全縣經濟平穩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有好。  回首這一年,大英縣人民政府以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向建縣20周年獻禮為動力,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專注發展定力,把握髮展大勢,全力打好「六大攻堅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
  • 2018年港南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  ——2018年港南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財政收入10.18億元,同比增長30.3%,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全國、自治區和貴港市平均水平,嘉龍海傑電子科技園項目成為自治區2018年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參觀點……  「2018年,我區圍繞『打造貴港發展新一極,
  • 力爭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作出更大...
    力爭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作出更大貢獻 2020-12-11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2019年統計公報透出經濟社會發展新看點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題: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2019年統計公報透出經濟社會發展新看點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姜琳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從經濟規模到經濟結構,從科技創新到生態文明,從社會事業到人民生活,統計公報勾勒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圖景。「綜合來看,在世界經濟增長趨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巨輪堅定前行,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充分展示了大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韌性、潛力和活力。」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
  • 烏魯木齊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新圖景
    烏魯木齊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新圖景 2019-12-16 10:41:28 來源:新疆網 閱讀:新疆網訊(記者王麗麗)標誌著世界頂尖技術的精密納米銅線在烏魯木齊市生產;在中國高速公路上,一輛輛地產乘用車在飛速奔馳;新疆紡織製造邁向中高端……一批新材料、裝備製造和紡織製造企業生產技術處於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激活烏魯木齊市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
  • 走生態路打「融合」牌——張掖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走生態路打「融合」牌——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張掖日報記者王晶晶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借旅遊之船出海,而旅遊借文化之根立足。理念融合、文化融合、產業融合、旅遊融合……如今,在張掖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幕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大戲持續上演、屢掀熱潮。
  • 唐山:開平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組圖)
    2017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中共開平區第九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確立,集全區智慧提出「3562」總體思路:牢牢把握「三大功能定位」,即把開平建成唐山新型裝備製造業基地、唐山城市功能拓展區、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範區。
  • ...西北旅遊新「高地」——張掖丹霞大景區「十三五」旅遊業發展綜述
    夢幻丹霞2020年1月7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確定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中,被外界譽為「七彩仙境」「夢幻之地」「攝影天堂」的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赫然在列,標誌著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驗收進入5A級景區行列。
  • 【綜述】大道如虹天地寬 ——我市對外開放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
    【綜述】大道如虹天地寬 ——我市對外開放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0-01-2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十大看點
    1月10日,天津市2020經濟與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會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舉行。本次發布會由天津社會科學院主辦,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天津市統計局、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人民網天津頻道等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
  • 華容縣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回眸與2020年展望
    擂鼓思進 聚力前行  ——華容縣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回眸與2020年展望  時代引領發展腳步,歲月銘刻奮鬥足跡。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華容縣面對複雜宏觀形勢、巨大壓力挑戰和繁重工作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著力集中集群、項目建設、要素運營、優化環境、創新創業,強力推進「六大工程」,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全面進步。
  • 奔向2020,創造新奇蹟——來自新成路街道的新年寄語:全力打造...
    奔向2020,創造新奇蹟——來自新成路街道的新年寄語:全力打造「美麗新成、幸福社區」 2020-01-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西水潤「金張掖」 ——張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提質效
    夏末秋初,在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近處棧道蜿蜒曲折、蘆葦蕩漾,遠處祁連山白雪皚皚、延綿起伏。不同於人們印象中河西走廊的駝鈴聲聲、沙海連綿,位於走廊中部的「金張掖」因水而起,自古被譽為「水韻之城」。同時,加強搬出地的生態恢復,讓大環境的生態帳賦能經濟帳、發展帳,實現全縣農業向集約化發展、農村向城鎮化邁進、農民向職業化轉型。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河鄉西岔河村是一個以傳統畜牧業為主的農牧業村。
  • 省民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張掖冬春航季航線航班暨旅遊產品...
    省民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張掖冬春航季航線航班暨旅遊產品推介會舉行於永梅出席每日甘肅網11月20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陳海)11月19日,省民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張掖冬春航季航線航班暨旅遊產品推介會在我市舉行。
  • 宜興:新能源產業繪就 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原標題:新能源產業繪就 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一個個機器人在高速揮舞著手臂,自動化生產軌道上有序進行著組裝……連日來,在環晟光伏(江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內,呈現出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
  • 聖彼得堡市2020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聖彼得堡市長別格洛夫日前在半年發展總結會上表示,2020年1-5月聖市月平均工資達6.53萬盧布(按當前1美元對73盧布計,下同,約894.5美元),同比增長3.5%,比全俄平均水平高出三分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對聖市經濟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最大的是消費領域。其中,零售總額下降8.1%,其中非食品類下降13.4%,食品類逆勢增長1.7%。
  • 乘風破浪打造中國西北旅遊新「高地」——張掖丹霞大景區「十三五」旅遊業發展綜述
    夢幻丹霞2020年1月7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確定22在旅遊業的強力推動下,張掖經濟發展迎來了轉型拐點,在新增GDP中,三產的比重、三產固定資產投資佔比、來自三產的稅收以及非公經濟在GDP中的佔比均實現過半,以文化旅遊為引領的第三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最活躍、最有力的因素,生動詮釋了「金張掖」的「金」含量緣自何處。
  • 甘肅旅遊業發展綜述
    五年來,甘肅旅遊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保持高位增長的發展趨勢,創造了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25%以上、穩居全國前列的「甘肅速度」。2016年,全省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2%和25%,綜合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躋身旅遊大省行列。
  • 2020-2026年中國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發展全面調研及未來趨勢...
    《2020-2026年中國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發展全面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2020-2026年中國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發展全面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的整個研究工作是在系統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是相關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城市溼地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