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成為韓城旅遊新IP
探秘兩周遺蹟,追尋古芮迷蹤。2月14日,備受矚目的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盛大開館, 這座歷史文化寶庫的面世,是中國文博界的一大喜事,也是司馬遷故裡優質旅遊時代的新IP。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躍虎、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以及省內外各級文物旅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中華芮氏愛心會,山西芮氏宗親代表,中、省、市近百家新聞媒體出席了開館儀式。韓城市市級四大領導班子全體領導及市級部門、鎮辦領導參加了活動。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與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共同啟動開館儀式
上午10時,令旗揮舞,鑼鼓喧天,隨著迎賓禮《鑑芮書》的展演,與會嘉賓一同穿過遊客服務中心,梁帶村·芮國遺址景區的歷史大門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朗朗聲中緩緩打開。在氣勢恢宏、古典莊嚴的博物館大廳內,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和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共同啟動開館儀式。韓城市市長褚錦鋒致歡迎詞,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躍虎,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先秦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宮長為和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分別作了致辭。山西芮城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建軍致賀詞,並贈送古芮國地圖,韓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喜上臺接收。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與韓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沙利娜共同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梁帶村考古工作站」揭牌。韓城市政協副主席陳玉振為梁帶村頒發集體「文物守護示範村」榮譽證書。韓城市副市長王輝向梁帶村村民代表梁普會頒發「國寶衛士」印信。南京博物院等全國8家博物館還向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的開館發來賀信。儀式結束後,與會領導、嘉賓及千名遊客開啟「古芮尋微,故國韶光」 探秘之旅,一同解讀黃河之畔的歷史密碼。
韓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褚錦鋒致歡迎詞
韓城市市長褚錦鋒在致辭中指出:「韓城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級文物部門、兄弟縣市的鼎力支持下,建成開放梁代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就是要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堅定文化自信、發展自信,思考我們的當下與未來;就是要在韓城復興崛起的徵程中,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全面落實黃河金三角區域協作各項部署,努力加快建設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為關中平原城市群崛起和黃河經濟帶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躍虎致辭
趙躍虎副主任在致辭中談到:「當前,全省旅遊行業正在由高速旅遊增長向優質旅遊發展轉變,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突出旅遊的現代化、時尚化、品質化、國際化,建設一流國際文化旅遊中心,是旅遊行業面臨的中心工作。近年來韓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旅遊業呈現出人氣旺產業興的可喜局面。加之韓城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級旅遊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及司馬遷祠正在創建國家級5A景區,希望2018年三大創建創新工作能有重大突破,為韓城優質旅遊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致辭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先秦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宮長為致辭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致辭
梁帶村芮國遺址發現於2004年,墓葬群佔地33萬平方米,整個考古控制區佔地976.78畝,分墓葬區和遺址區兩部分,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座、車馬坑64座。經對5年的搶救性發掘,七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共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2萬6千餘件,僅珍貴文物就有3千餘件,其中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包括我國兩周時期最早的俑、金韘、純金劍鞘、青銅錞於、龍形鏤空金環…………以及距今已有5000餘年的鎮館之寶————玉豬龍。梁帶村芮國遺址的驚世發掘,續寫和填補了我國兩周時期的歷史空白,是陝西繼秦兵馬俑、漢陽陵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它以其規模大、級別高、布局完整、保存完好被公布為「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06年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新開放的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設計採用了兩軸五區的空間格局,形成極為嚴整而富有變化的空間序列,通過對梁帶村出土文物鏤空方盒簡化提煉,融合現代化元素,莊嚴凝重,氣勢恢宏,是一座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大型博物館。新館共分為上下兩層,展覽以考古成果為核心,以《古芮尋微故國韶光》為主題,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高科技手段,再現考古發掘現場和芮國風雲。為了實現「旅遊+演藝」的創新發展,大型民俗舞臺劇《芮姜傳奇》2017年國慶節首演;同年12月,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成功入圍首批「陝西省文化遺址公園」名單。
據了解,景區從一開始建設就按照國家遺址公園和國家4A級景區標準進行規劃設計、景觀打造、業態布置,未來將成為古芮國文化展示研究中心,社會教育基地以及關中東部商周考古研究基地。它的開館,將與「一帶一路」國際燈光藝術節一起引爆韓城春季旅遊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韓城「三國一城」遺址考古的內涵,對韓城旅遊經濟發展、文化傳承、文化再造和文化復興,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發展自信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彰顯著韓城全域旅遊突破發展、加快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興旺發達的體現。
三秦都市報 三秦網 記者:馬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