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館內一角。李婉怡/攝
東方網記者李婉怡4月4日報導:史記韓城,黃河特區。「清明祭初祖文脈傳華夏」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3日來到古城韓城,走進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感受西周芮國的盛世華章。
圖片說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李婉怡/攝
在韓城三千年的建城史中,這座古邑在歷代舞臺上生命不斷線、文化不斷層、歷史不斷代。韓侯國、梁伯國、古芮國南北各居,縱橫一方,在韓原大地上演繹著驚天動地的「三國志」。
2004年,在陝西省韓城市西莊鎮,潛沉了2700餘年的梁帶村芮國遺址被發現,佔地976.78畝,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雖然芮國只經歷了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短短200餘年,但還是續寫並填補了我國兩周時期的歷史空白。該遺址更以規模大、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數量多、等級高,為陝西繼秦兵馬俑、漢陽陵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200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規劃,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於2018年2月14日正式對外開放。下一步將按照5A級景區標準,以全國遺址保護展示典範之作為目標著力打造高標準的大型遺址公園。
圖片來源:西部網
芮國遺址共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萬餘件,其中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
圖片說明:館內部分展品。西部網趙昊/攝
其中更有珍貴藏品——5000年前紅山文化的代表「玉豬龍」,據悉,該展品禁止外展。
圖片說明:館內展品「玉豬龍」。李婉怡/攝
芮國遺址的發現是兩周考古的重要收穫,出土的這些可以改寫中國史料的「國家寶藏」,對周代封國史、禮樂制度、藝術史和科技成就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對系統研究芮國歷史有重要的價值。
圖片說明:館內一角。李婉怡/攝
時光如梭,千年已逝。一件器物代表一段歷史,一座王陵就是一段文明,遺址的發現漸漸撥開面紗,讓世人慢慢了解神秘的芮國到底經歷過哪些風雲變幻,又是如何續寫了盛世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