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物館 赴歷史之約 「三秦學生記者」探訪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2020-12-17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作為梁帶村人,西安交大韓城學校7年級2班的梁聰睿,曾不止一次前往位於該村的芮國遺址博物館。但今天的這次探訪,對他來說是最特別、最有意義的一次。

因為這次,他是以「三秦學生記者」的身份前往的。和他一同去的,還有同年級的另外29名同學。這也是陝西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活動首次走出西安,在歷史文化名城韓城市,進行深入調研採訪。

「三秦學生記者」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採訪 記者 陳飛波 攝


      梁帶村芮國遺址位於韓城市西莊鎮。2004年8月,經考古調查與勘探,發現兩周時期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考古團隊隨後對7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進行發掘,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2萬餘件,珍貴文物3000餘件,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據介紹,該遺址的驚豔出世,續寫和填補了我國兩周時期的歷史空白,是陝西繼秦兵馬俑、漢陽陵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博物館基本陳列以「古芮尋微 故國韶光」為主題,由遺址的驚人發現揭開序幕,以墓葬遺蹟還原西周禮制和喪禮葬俗,以出土文物描摹社會圖景和生活風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參觀過程中,7年級5班的學生記者王冉用了陸遊的這句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秦學生記者」認真聽講解員的介紹    記者 陳飛波 攝


     她說,看書學歷史,總覺得那些記載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走進博物館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看著那些來自千年以前的寶貴文物,聽著導遊姐姐講述背後的故事,真像進行了一次穿越千年的旅行。」

      為捕捉這一「旅行」當中的美好瞬間,孩子們一邊跟隨講解對展廳裡的文物細緻觀察,一邊認真記著筆記。記者看到,梁聰睿的筆記記得尤為認真,幾乎寫了滿滿一頁紙。「以前我已經來過這個博物館很多次了,但大部分時候都是走馬觀花地看看。這次我是帶著採訪任務來的,可不能馬虎。」梁聰睿說,專心起來,他留意到了很多此前沒有注意到的歷史知識,比如古代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森嚴,在墓葬上就有很多不一樣的講究。比如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與現代造型類似的「刮鬍刀」,十分有趣。「在我的家鄉採訪,我覺得很自豪,也一定會寫出一篇精彩的新聞報導,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這個小村莊。」他說。

      參觀結束後,孩子們又就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了提問,並諮詢了記者關於新聞報導寫作方面的一些問題。帶隊老師馮張元為孩子們的表現點讚,也為這次活動叫好:「這樣的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活動,大家更加貼近了歷史,也第一次零距離接觸到了記者這個行業,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小記者該如何採訪,如何與人交流等。對孩子們的思考能力、應變能力等都是一個提升,希望以後有更多孩子能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

                                      三秦都市報記者 張晴悅

相關焦點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成為韓城旅遊新IP
    2月14日,備受矚目的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盛大開館, 這座歷史文化寶庫的面世,是中國文博界的一大喜事,也是司馬遷故裡優質旅遊時代的新IP。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躍虎、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以及省內外各級文物旅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中華芮氏愛心會,山西芮氏宗親代表,中、省、市近百家新聞媒體出席了開館儀式。韓城市市級四大領導班子全體領導及市級部門、鎮辦領導參加了活動。
  •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開館
    3月7日,遊客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內參觀。近日,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在陝西省韓城市開館,博物館共分為4個展廳,展出珍貴文物798件(組)。梁帶村芮國遺址自考古發掘以來,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座,車馬坑64座,出土各類文物2.6萬餘件(組),其中部分文物為國內首次發現,為我國兩周時期的歷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帶你探秘西周遺蹟 領略芮國金玉錦繡
    李婉怡/攝  東方網記者李婉怡4月4日報導:史記韓城,黃河特區。「清明祭初祖文脈傳華夏」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3日來到古城韓城,走進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感受西周芮國的盛世華章。    圖片說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李婉怡/攝  在韓城三千年的建城史中,這座古邑在歷代舞臺上生命不斷線、文化不斷層、歷史不斷代。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珍品選粹
    關注 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過客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梁帶村芮國墓地遺址位於陝西省韓城市西莊鎮梁帶村北側,2004 年 8 月發現有兩周時期墓葬1300 餘座、車馬坑 64 座
  •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探秘兩周時期古芮國
    新華網西安3月3日電(張思思)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自開館後吸引了不少文物愛好者前來參觀,它也成為司馬遷故裡優質旅遊時代的新IP。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共分為上下兩層,展覽以考古成果為核心,以《古芮尋微 故國韶光》為主題,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高科技手段,再現考古發掘現場和芮國風雲。為了實現「旅遊+演藝」的創新發展,大型民俗舞臺劇《芮姜傳奇》2017年國慶節首演;同年12月,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成功入圍首批「陝西省文化遺址公園」名單。
  •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
    陝西省旅遊資源開發管理評價委員會公告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景區為國家4A旅遊景區。歷時5年艱苦建設,一座氣勢恢宏的博物館和一個集"文物保護、科普教育、遊覽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公園坐落在韓原大地。
  • 【國慶中秋到】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以文會友 以史傳音 豐富市民...
    【國慶中秋到】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以文會友 以史傳音 豐富市民遊客假期生活 2020-10-07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獲「2020陝西文明旅遊景區」稱號
    其中,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獲「2020陝西文明旅遊景區」稱號。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雲霧山景區海泉灣溫泉度假區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景區陽城驛景區牛背梁景區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新園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劉亞南洋縣長青華陽景區 淡文河鎮巴縣 姜維見銅川市旅遊服務中心 趙毅鬼谷嶺景區 陳嬌 古芮尋微 · 故國韶光——梁帶村芮國遺址芮是中國古代兩周時期眾多諸侯國之一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以文會友 以史傳音 豐富市民遊客假期生活
    雙節過半,但我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寧夏銀川遊客崔柳青說:「通過今天的參觀了解到梁帶村,也就是芮國的歷史發展,感受挺深,通過了解這一帶的歷史發展,也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使我們倍受感動。據了解,景區內大部分活動都是自己設計組織的,但也有活動是社會團體自發組織的,比如書畫交流展就是我市香山書畫院自發舉辦的,書畫院除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設立展點外
  •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油菜花盛景如畫,現在出發正當時!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油菜花盛景如畫,現在出發正當時!=韓城新聞 範增輝油菜花——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正是賞春好時節,不負春光不負己。這幾天,在我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東側,金燦燦的油菜花迎風綻放,清香四溢、美不勝收,一片片、金燦燦,鮮豔而耀眼,大片大片的金黃色隨風搖曳,仿佛熱情的農家少女在招呼你做客。
  • 韓城市景區管理委員會關於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和市博物館推行...
    韓城市景區管理委員會關於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和市博物館推行旅遊惠民消費優惠券的通知 2020-12-23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閉館4個月後重新開放(圖)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這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韓城市因疫情閉館4個月的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也終於重新開放,迎來首批遊客。為了保證前來參觀遊覽的市民遊客的健康安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做足充分準備,動員全體工作人員,全力做好館內疫情防控和接待服務工作。
  • 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景區「四有」春節
    2019年春節假日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景區在喜氣祥和的氛圍中度過,全景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79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38.02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實現了假日旅遊"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五統一的目標,並呈現出"四有"亮點。
  • 全國芮氏宗親代表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祭祖
    6月26日,來自山西、浙江、江蘇、西藏、河南等13個省市的芮氏宗親代表百餘人,齊聚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開展戊戍年祭祖活動,尋根問祖,加強芮氏宗親們之間的凝聚力。這是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開館以來,全國芮氏宗親第二次來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舉行祭祖典禮。
  • ...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和市博物館推行旅遊惠民消費優惠券的通知
    執行辦法為進一步提升我市景區對外關注度與影響力,塑造良好景區形象,提升景區品牌知名度,結合我市各景區在攜程、驢媽媽等平臺線上推出的景區門票掛牌價執行標準,及「渭南文化旅遊」公眾平臺上其它縣市景區折扣優惠政策情況,擬組織市博物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參與此次惠民消費優惠券活動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多措並舉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今年以來,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系列講話精神,狠抓文物保護工作,加快推進文物建檔立卡,開展文物檢測修復和文物交流活動,舉辦專題展覽,多措並舉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一是全面完成了館藏文物定級備案工作。
  • 芮國緣何從韓城梁帶村遷都澄城劉家窪?
    包括我國兩周時期最早的俑、金韘、純金劍鞘、青銅錞於、龍形鏤空金環……梁帶村芮國遺址的橫空出世,續寫和填補了我國兩周時期芮國的歷史空白,是陝西繼秦兵馬俑、漢陽陵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它以其規模大、級別高、布局完整、保存完好被公布為「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06年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成為古芮國文化展示研究中心,社會教育基地,更是成為關中東部商周考古研究基地。
  • 「再現古芮:芮國歷史研究新探索」
    2004年,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首次掀開了兩周時期古芮國的神秘面紗,隨著陝西澄城劉家窪芮國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芮國歷史再添實證,成為研究熱點。 為了充分展示和促進兩處芮國遺址引發的相關學術研究進展,合理利用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的重要研究推介平臺,讓更多人走進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了解古芮文化,研究芮國歷史,我館籌劃開展本次芮國歷史文化專題學術活動。 現面向學界公開徵稿,歡迎廣大學者及碩博同學踴躍投稿,聚首研討,以期探索芮國歷史學術研究新方向。
  • 「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梁帶村芮國部分文物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展覽新聞發布會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龐道瓊)穿越歷史探秘一個古老的分封小國——芮國你準備好了嗎?這一前一後、緊密關聯的兩處關於芮國的重要發現,不但彌補了周代歷史的缺環,更展現了中國古代距今三千年前後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從而形成難得一見的考古大發現姊妹篇。劉家窪遺址作為芮國曾經重要的都邑之一,地處古代交通要衝,秦晉爭鋒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關鍵。遺址是一處居址與墓地共同構成的聚落,總面積近3平方公裡。
  • 全國首展|《百米黃河長卷》亮相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在元旦即將到來之際,芮博邀您一起欣賞由郝東紅老師創作的超長巨幅《百米黃河長卷》,這是一次難得而珍貴的機會,可以近距離欣賞大師筆下的水墨山河、佛陀仙聖、民族文化的精緻縮影,以及星星之火的紅色記憶。郝東紅老師通過長期對書畫的研究,奠定了其堅實的繪畫基礎,他的各類作品不僅畫工細膩,用墨濃淡有致,更是表達自己對大秦山嶺以及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古人用詩句表達山脈情懷,而畫家則運用筆墨描繪山高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