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式飯局:有酒有故事

2020-12-26 騰訊網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個三線城市,地處北京十八環上。城安靜,人熱情,隔三差五就會有人招呼一聚。因為呼市不是很大,但是經常修路!開車、打車,或是坐公交一般必須提前出門,即便從車站到海亮也需要半個小時,但是一說吃飯喝酒總會一呼百應。

聚會的時間通常都會選擇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點,東家就到了飯店,飯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羊肉燉得好,就是砂鍋有特色,豬骨頭燴酸菜頓頓都有,還有什麼蝦啊蟹啊鴨啊雞啊……朋友聚會,用不著講究排場,關鍵是吃得舒服。不談實惠不實惠,小飯店的菜不比大飯店的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著手機撥打一通,重複著同一句話:「咋還不來,就差你一個人了,敢快,敢快。」,對方就會說:「到了,快了,馬上就到了,已經到飯店門口了」,或者是「5分鐘就到……」,終有姍姍來遲者,明明是在家閒的很,還假裝來遲找藉口,美其名曰:剛散會、才下班,或者說路上碰到領導了聊了幾句……都是戲精。

菜上齊、酒酙滿,東家通常會說上一兩句,無非是「也沒什麼事,時長不見有點想你們了,大家一起聚聚」之類,要是東家什麼也不說,客人會催他說上一兩句,然後酒宴正式開始。每人一杯酒過後,東家開始一 一介紹客人。這時候,東家大多搖身變成組織部長,把每個人都現場提拔一番。比如派出所的協警小李就是李所、銀行的辦事員小周便是周行長、學校後勤的陳老師就是陳校長、農村鄉下來的老廖就是廖書記、自由職業者立馬成了雷總吳總偉總鋒總……諸如此類。一個桌子上,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局級比比皆是,全是領導,雖沒封上廳級國級,大家也不客氣。不認識的,還相互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認識了,非常自然。很明顯,大家對東家的介紹很滿意。偶爾極個別的會謙虛一下,會模糊地說:「就那樣,混日子而已……」聲音小到差不多連自己都聽不見。馬上就有人說:「快了,快了,下一屆非你莫屬了……」謙虛的人聽了信心大增,很是開心。

呼市,人傑地靈,塞外名城,有草原英雄豪傑之古風。自古以來,人既善飲也豪爽,更能拍胸還能吹。通常一個酒桌上,起碼是先帶一件酒來,什麼自釀酒啊、醫各種疑難雜症的鴻茅藥酒、桑葚酒、枸杞酒啊,名目繁多。大家先是老規矩,小杯一起先喝三杯,大杯一起整三口,美其名曰「三杯通大道」,然後就開始打通關,一個不落,其次是每人再「加深」兩杯。在一些大城市喝酒是有點不文明,一般在兩圈後,東家就隨意了,不再強求每人喝多少。可是在呼市,就不行,這時候,酒量大的人就開始發揮了,提杯單打,點對點喝,滑拳過圈,不服再喝。如遇到同學老鄉戰友等,便是白的搞好換黃的,黃的搞完搞紅的,三中全會,面面俱到,老朋友,好兄弟,新朋友,一推一杯,找個話題互懟,聊項目、談人生、吹大牛……天昏又地暗、古今又中外……天上地下、無所不談!

幾番下來,每個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於是,「張局」與「李所」之間就開始交換手機號、微信掃一掃,「劉校」「周總」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場面異常熱烈,你兄我弟,相見恨晚,握住的手緊緊不放,擁抱起來如膠似漆……這時,就有人說:「今天已經盡興,感謝老闆,我們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有人往往只是一說,可千萬不要當真。這時東家把握住此機會,當機立斷宣布:「我看各回各家哇!」 。往往在這個時候,中間有點身價還有點嗜好的,便命令似的補一刀:「還早,一起去KTV紅火紅火,錢櫃,好聲音還是花都,你們選。」

招計程車,約代駕,一群人就朝著歌廳飛馳而去。

到了歌廳,就是換了個環境,新思路新辦法。開唱開喝齊頭並進,歌者往往一首,獻酒的是你方敬罷我登場,四杯五杯見怪不怪,常事!哪怕你五音不全、哪怕你北腔南調,都異口同聲說你唱得好,買單買單……不唱歌者,提起酒瓶,左顧右盼,躍躍欲試,至於祝酒詞嘛,對酒神們來說是小菜一碟,有些話可能會說N遍,也有的開門見山,端起就幹,反正就是借個理由喝,那是花樣百出。興頭上,幾個大老爺們也要來個翩翩起舞,那種斯文與矜持蕩然無存。

歌吼完,差不多已是打更時刻,有講義氣的兄弟就安排第三場,吃宵夜。烤串兒、花生米、幾碟小菜,幾瓶啤酒,吃飯唱歌的情景模式又被複製,這個時候,還有戰鬥力的主就不那麼多了,結局一般都全軍覆沒,基本上是沒個機迷的了……。街上行人車輛漸行稀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於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機……出得門外,又是一番握手、擁抱,十八裡相送,難捨難分。一群搖搖晃晃的身影在燈火闌珊裡漸行漸遠……

第二天一睜眼,哎呀!腦袋疼!以後說甚也不能這麼個喝啦!

相關焦點

  • 酒場上的人情世故:什麼樣的飯局值得去?
    我問你句掏心窩的話,這麼些年交的朋友,有哪一個是你喝頓酒就交下來的,有那個是因為你總能喝酒,你倆是生死哥們,一個都沒有。有酒有肉多兄弟,危難何曾見一人。這個酒肉朋友在一塊,完全都是那些聲色犬馬的欲望的聚集。我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說沒有女孩兒的飯局還叫飯局嗎,這什麼觀點呢?
  • 「中國式飯局」的「潛規則」,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假期生活還是日常工作,飯局,早已經讓每一個中國人無法避免。參加飯局的人,同樣也是帶著「任務」進場。中國式飯局,重點不是吃什麼,而是和誰吃!對中國人來說,無論正事、閒事,自始至終都離不開一頓飯,「中國式的飯局文化」,也就成為每一個人的終身課題。所謂人脈,圈子,社會關係,資源,友誼,生意,都繞不開飯局,毫不誇張地說,飯局已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公關秘籍和職場通行證。因此,飯局這件事,要麼不參加,要參加就得帶著腦子,懂點飯局上的技巧。
  • 「飯局」有講究:如何喝好「開頭兩杯酒」?
    一般來說,參加宴會時開頭兩杯酒最為重要。按照宴會的慣例,宴會開始,端起酒杯要祝酒。通常情況下,祝酒就要碰杯。祝酒為什麼要碰杯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這種方式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飲好開頭兩杯酒,整個飯局就成功了一半。第一杯酒,禮貌有加第一杯酒好比一場表演的開場,對後面的影響很大。第一杯酒往往能為整場宴會定下基調,開頭順暢,下面接著也就順暢丁;開頭不順暢,後面的氣氛就不大容易調動。
  • 飯局上,有這5種表現的人,一般沒什麼本事,少有人注意到
    作為當下社會最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飯局總是讓職場新人坐立難安,很多人在參加一些飯局活動中,總覺得自己只要跟陪領導喝好酒,就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就能在以後被提拔升職。強行灌酒會讓人更厭惡有飯局,就避免不了喝酒,在飯局上喝酒大家都會覺得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了,而偏偏有這樣一類人,自己喜歡喝酒,也喜歡敬酒,尤其是在看到領導喝了幾杯酒以後,於是便開始強行灌酒。
  • 淺析:中國式飯局中的細節,你都知道多少?
    中國式飯局,吃飯事小,設局事大,菜不一定豐盛,但一定有主題。中國的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場飯局,可以是親朋好友間的談笑風生,也可以是生意對手中的商業談判。不管是人脈,圈子還是個人資源或者是生意上的合作等,最終都離不開飯局。
  • 飯局進行到一半沒酒了,老闆給100塊錢讓買瓶好酒,你會怎麼做?
    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和老闆出去參加飯局,吃飯吃到一半沒酒了,老闆給100塊讓買瓶好酒,該怎麼辦呢?飯局進行到一半,可能生意正談到關鍵時刻,酒過三巡,正是氣氛高漲的時候,老闆卻給了你100塊,讓你去買酒,還是要一瓶好酒。
  • 飯局上,領導說「不能再喝了」,職場新人一句話當場被「炒魷魚」
    提到飯局,想起了古代的一些小故事,宋太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劉邦項羽「鴻門宴」,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等等,這些著名的飯局很好地說明了飯局不僅僅是吃飯。飯局可以是閨蜜聚會、家庭聚會、公司聚餐;也可以是商務談判。
  • 不同的飯局應該用什麼酒?用對酒就能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各種商務招待,政務接待,公司聚會等等,我們除了要了解各種飯局文化之外,還要了解什麼場合用什麼酒,用好了事半功倍,用餐愉快,用錯了的話,錢花了,卻吃力不討好。茅臺酒被稱為國酒,同時他也是「官酒」,這也是公認的附帶政治色彩最強烈的一個酒,國家級別的宴會都是首選茅臺酒,用茅臺酒基本可以應付各種場合了,要不要用更高級別的年份茅臺酒,看情況選擇。通常比較講究一點的飯局的話,會有主酒和備用酒兩種酒,主要是考慮主賓的口味習慣,主酒可以理解為最先拿出來的酒。
  • 內蒙古十二盟市名酒,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酒?
    都說咱們內蒙人能喝酒 其實,我們愛上的不是酒 而是舉起酒杯的時的釋放 將心事一點點融入到酒杯中的陶醉
  • 飯局上給領導敬酒,傻瓜才說「都在酒裡了」,高情商用這3種話術
    飯局上給領導敬酒,傻瓜才說「都在酒裡了」,高情商用這3種話術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個金句,一場飯局下來,在高層次的人眼裡,你已經「一絲不掛」。這句話就是說,藉助你在飯局中的表現,他們就能看懂一個人,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水平,會不會做人。而有些領導,就恰恰憑藉這一點來看人,如果你在酒局上的表現不好,那領導就會覺得你的情商比較低,不太重視和栽培你。
  • 有一種飯局叫做EatWith
    這個網站上面有多國民間與職業廚師,做的菜和餐桌布置看起來天花亂墜。如果你去倫敦、紐約或者西班牙、義大利這些美食之地旅行,除了去大神餐廳,別忘了在EatWith上和當地吃貨湊個熱鬧。在ABC News的報導口徑裡,EatWith與airbnb極其相似,讓創始者有些始料不及的是,這個世界吃貨比旅遊愛好者多得多去了,以至於這個原本是為了環球旅行者們準備的大平臺,現在被來自本國乃至飯局主導者的廚子們佔領了一大半。比起旅行的意義自療自唱,加入社會餐飲的大池子,和衣著時髦的小夥伴一起吃著加泰隆尼亞飲食或者泰國菜,後者要有意思多了。
  • 飯局上,「是兄弟就把這杯酒幹了」這話容易沒朋友,高人這樣說
    飯局上,「是兄弟就把這杯酒幹了」這話容易沒朋友,高人這樣說在飯局上的時候,面對不同身份的人,自己也要根據是實際情況,來轉換一下自己的語氣和狀態。畢竟對於飯局情況來說,各自所懷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那麼,你自然是要根據別人的一些想法,去完成自己所設的任務情況。
  • 飯局吃到一半,領導拿出100元讓你去買好酒,職場小白才真的去
    飯局吃到一半,領導拿出100元讓你去買好酒,職場小白才真的去買酒正值冬季,一年一次的年會也快到來,對於有些公司來說,年會少不了喝酒,酒文化的氛圍也是非常濃厚的,這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還是非常友好的,可是對於不擅長喝酒,甚至不能喝酒的人,那麼這頓飯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 八零後飯局,七零有感
    以前也和八零後的年青人一起喝過酒,只他們人數少,沒覺得什麼。這次參加了一個除我之外全由八零至九零間出生的的八零後「主題」飯局,一席過後不禁深有感觸。說來和生活環境有關,出生與成長都在社會轉型期,動蕩中造就了骨子憤世嫉俗的性情,就當時重金屬搖滾的流行,崔健式的嘶吼最具代表性,紅旗下的血液在奔騰。反觀八零以後出生在一個經濟繁榮,獨生子女,家庭優渥,大都集千寵萬愛於一身。
  • 飯局真相:不懂的人吃的是飯,懂的人吃的是…
    結婚有飯局,升學有飯局,賠禮有飯局,辦事有飯局,過節有飯局,開會有飯局,開業有飯局……  對中國人來說,無論正事、閒事,自始至終都離不開一頓飯,「飯局文化」,也就成為每一個人無法避免一定會接觸到的終身課題。  所謂人脈、圈子、社會關係、資源、友誼、生意,都繞不開飯局,毫不誇張地說,飯局已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公關秘籍和職場通行證。
  • 內蒙古送禮送什麼酒,最好喝的6款內蒙古特色酒
    說起內蒙古酒,就會聯想到大草原,牛羊成群,歌聲飄揚。酒文化由來已久,美味配美酒,草原上的人喜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麼內蒙古送禮送什麼酒呢?小編將對大家介紹最好喝的6款內蒙古特色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推介】有一種飯局叫EatWith
    大家都知道airbnb是為旅遊人士和當地有空房出租的人士做牽線搭橋的企業,但是airbnb不可以解決你在異國吃飯的問題吧!EatWith可以,這個網站上面有多國民間與職業廚師,做的菜和餐桌布置看起來天花亂墜。如果你去倫敦、紐約或者西班牙、義大利這些美食之地旅行,除了去大神餐廳,別忘了在EatWith上和當地吃貨湊個熱鬧。
  • 飯局到一半沒酒了,領導給100塊讓買瓶好酒,怎麼辦?高手巧應對
    尤其是跟領導一起出去吃飯,這個時候如果光顧著自己埋頭喝酒、吃飯,很有可能讓領導不滿意。對於成熟的職場人來說,要懂得察言觀色,尤其是跟領導一起出去應酬。上次公司陪客戶吃飯,是由隔壁老王和隔壁小王相互擔待著的。因為那一次吃飯涉及到一個超級大的單子,只要把那個單子拿下來的話,公司兩個季度都可以吃飽喝足。
  • 中國式飯局:參加聚會的時候,大家往往都坐在後面,選座亦是人性
    往往少不了飯局,雖然在別人看來吃飯多麼平平無奇的事情怎麼會有大學問。但是,我要告訴你學問往往都存在於細枝末節之處。學到就是賺到,這些職場中的學問就是你將來的財富。中國式飯局:選擇右前面的座位在中國式飯局之中,充滿了學問。這些學問體現在了飯局的方方面面,最最突出在了選桌座位上面。
  • 酒局、飯局,決定男人一輩子的成就(建議收藏)
    飯局上如何點菜?酒局上如何敬酒?飯局、酒局上有哪些話術能夠體現自己的高情商?以上這3個問題出來,我能說99%的人都沒法給出一個好答案,這恰恰反映了我們缺乏酒局、飯局上的知識。就算你含著金鑰匙出生,但不懂酒局、飯局方面的知識,成就也只會越來越低。可以說酒局、飯局是躲不掉的事情,為了更好的應對這些場景,我們需要補充相關知識才行。這篇文章,阿胖與你分享5個重要的酒局、飯局知識,一定要記牢了,對你有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