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軒軒媽
來源 |親寶寶育兒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
昨天夜裡,帶孩子去看病,我家寶寶突然肚子疼,吃藥依然不見好轉,半夜我和她爸爸帶她去醫院掛急診,最後留在醫院輸液。
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突然聽到一句哭喊:
「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大約一歲多的孩子衝到醫生面前。
遠遠看去,孩子面色有些蒼白,醫生趕緊呼叫其他醫生開始緊急手術。
這位媽媽早已經被嚇得站不住了,她跪在地上,不停的念叨:
「會沒事的,孩子,你一定會沒事的,都是媽媽的錯,你一定要醒過來。」
不一會,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都趕過來了。搶救將近一個小時,醫生走出來,面色沉重的說:
「請節哀,我們盡力了,孩子顱內出血,已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醫生,我求求你再看看他,他就是昨天上午睡覺不小心掉下床了,當時只是頭擦破皮,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孩子媽媽緊緊抓住醫生袖子說。
一大家子難以接受這個晴天霹靂,一時間撕心裂肺的哭聲響徹整個醫院。
所有人不知道該怎麼安慰這一家人,誰也沒有想到,孩子竟因為一次墜床...走了。
說到孩子墜床,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經歷:
@豌豆:「孩子15個月的時候,我因為太累睡著了,孩子從沙發上掉下來,眼睛周圍磕了一大片烏青,我真是自責死了。」
@艾薇拉媽媽:「一說到這件事,我現在都想抽自己一巴掌,孩子10個月的時候,從床上掉下來了,前兩天還正常,第三天突然狂流口水,很不正常的那種,去醫院做CT,疑似腦出血,留院觀察一個禮拜。」
@shery:「我女兒8個月的時候,我給她換紙尿褲,就在我轉身找紙尿褲的時候,她從床上掉下來了,鎖骨骨折了。」
……
之前伊能靜在節目中,女兒米粒不慎從餐椅上摔了下來。
點擊播放 GIF 1.1M
伊能靜非常自責,連扇自己耳光,責怪自己沒有把米粒放好。
點擊播放 GIF 1.8M
即使米粒不哭了,伊能靜的心情還是久久得不到平復。
點擊播放 GIF 1.9M
當時還有網友說,伊能靜就是矯情,多大點的事,至於這樣嗎?還不是好好的嗎?幹嘛一直哭哭哭的,好像在演戲。
真不是她矯情,孩子從高處跌落的傷害可大可小,嚴重的可能會有致命的風險。
孩子墜床的危害
對於小孩子來說,頭部佔的分量比較重,掉落時很容易「頭著地」,這時候孩子的頭顱受到巨大的衝擊,可能會出現腦震蕩、頭骨骨折甚至顱內出血等傷害。
顱內傷有時候沒有明顯的外傷,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什麼問題,但這個病情發展快且重,等顯現的時候再去治療,情況可能就很嚴重了。
國外一個26歲的媽媽Paige Ferguson看著受傷的兒子說:
「我只記得把他的頭放在床上,然後就一直哭一直哭。我真的無法理解,從床上掉下來這個小事兒能對孩子有這麼大的傷害。」
雖然孩子頭上只是鼓起了一個包,但CT掃描卻顯示已經頭骨骨折,醫生也說:「孩子有生命危險。」
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媽媽讓孩子接受了急診腦部手術,期間有10分鐘心臟驟停,之後兒子又接受了一次腦部手術和十幾次輸血,最終奇蹟般的活下來了。
但是因為心臟驟停,孩子整個大腦都受到了影響,他患上了嚴重癲癇,需要服藥,他也不愛說話了,脾氣變得煩躁。
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
一天就收治了2例嬰兒墜床病例。
嬰兒在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家長以為是驚嚇所致,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
2018年2月,浙江金華1歲女寶在墜床2日後,被診斷為腦死亡。
很多時候,一次不小心,影響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孩子墜床後千萬不要立即抱起
很多父母在孩子墜床後,一般都是立刻抱起孩子,一邊自責一邊安慰孩子,等他不哭了,才去看有沒有傷到哪裡。
這是為人父母最本能的反應,立即抱起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是,如果孩子在墜床時候出現流血、失去知覺、重傷等情況,可能會因為你的抱起動作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比如,如果孩子的脊柱受傷,家長在情急之下的各種動作,都有可能給寶寶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脊柱裂縫損傷在突然抱起的過程中可能造成橫斷傷。
所以,不管我們有多心急,孩子不小心墜床後,儘量讓自己冷靜,然後立刻觀察孩子的現狀,這樣判斷受傷情況更準確。這一點非常重要!
1 皮膚是否破損、流血
如果局部淤青或紅腫,可以用溼毛巾冷敷減輕疼痛,緩解腫脹,促進血管收縮。
如果孩子有傷口流血,出血相對較慢,則可能是靜脈或毛細血管出血;如果出血量很大且血流速很快,要立即拿乾淨的紗布或無菌紗布緊壓在寶寶的傷口上止血,同時送醫院或撥打120。
如果是流鼻血,不要習慣性把孩子的頭仰起來,以免血液反流到喉嚨,被吞咽進入胃部引起刺激性嘔吐。
家長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按壓孩子的鼻翼部分幫助止血。
2 肢體是否能動
在不移動孩子的前提下,觀察他的手腳是否還能正常活動,以此來判斷是否有骨折、脊柱損傷的情況。
如果孩子手腳動作減弱或一動不動,家長可以嘗試輕輕碰一下他的手腳。
如果孩子表現出劇烈哭鬧抗拒或某側手腳活動受限,該側手腳可能骨折了;如果觸碰雙側手腳,他仍然基本不動,也沒什麼反應,那可能會是腦損傷或脊柱損傷。
3 腦部是否受傷
如果孩子墜床之後,有下面這些表現,那說明很有可能傷到了腦部。
▸失去意識,昏睡或無法喚醒;
▸不哭不鬧或持續哭鬧不止、哭聲尖利;
▸頭部囟門飽脹、突出;
▸面色發白髮青,呼吸加粗或減弱、無呼吸;
▸瞳孔大小不同;
▸鼻或耳部出血或流出水性液體;
▸嘔吐,抽搐。
墜床後24小時內都是「危險期」
家長在通過短暫的觀察之後,發現孩子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可能就會覺得沒事了,其實並不是。
很多墜床之後腦部損傷的症狀,可能會在數小時後才出現。
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墜床後24小時內都要留意他的精神狀態以及有沒有其他異常行為。
如果在觀察期間,孩子出現了以下情況,要馬上就醫,並告訴醫生墜床的情況。
▸發熱、手腳冰冷、身體綿軟,臉色發白、沒有什麼表情或者表情痛苦、哭聲無力;
▸對家長聲音的反應不明顯、叫不應、一直想睡覺,甚至開始意識不清醒或處於昏迷狀態;
▸表現得異常煩躁、長時間哭鬧甚至尖叫,開始有嘔吐、抽搐等異常表現;
▸原本能正常走路或者爬行,墜床後走路不協調、容易摔倒或者不會爬行了等動作能力減弱或喪失;
▸呼吸急促、呼吸減弱甚至呼吸停止,如果呼吸停止,家長要立即給寶寶做心肺復甦;
▸有血性或淡黃色的液體從耳鼻流出等。
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在接下來的一兩天內也沒有異常行為,吃、喝、玩、睡等都能正常進行,那就基本沒什麼問題了。
做好防護措施預防孩子墜床
有統計顯示,在學齡前孩子中,跌落傷佔所有傷害的40%左右,其中最容易發生跌落的地方是在家裡。
孩子學會翻身後,就會有墜床的可能;更大一些的孩子會爬會站後,就更危險了。
父母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看著孩子,但我們可以做一些預防措施,防止孩子墜床。
1 最好讓孩子睡在嬰兒床上
很多墜床事件發生在孩子睡著後,孩子最好睡嬰兒床,軒媽需要強調的是,使用的嬰兒床圍欄間距要小於6釐米,否則孩子可能會卡在縫隙中。
家長在挑選時,可以用一罐330毫升的可樂作對比,如果柵欄間的縫隙能塞進可樂,那就說明太大了,不適合給寶寶使用。
如果圍欄有插銷,要安裝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必要時用膠帶進一步固定。
有些家庭孩子可能睡大床,這時候建議安裝床護欄,一定要注意選擇與床之間無縫隙的護欄,如果孩子卡在防護欄和床墊之間的縫隙,可能有窒息的風險。
8個月女嬰卡防護欄夾縫窒息!
所以,還是建議孩子誰睡自己的嬰兒床。
2 根據孩子成長階段,調節床墊高度
建議購買能調節床墊高度的嬰兒床,孩子會翻身、坐或扶站後,家長要逐漸調低床墊。
因為他在嬰兒床裡很有可能會無意識地往床邊移動,會在床上翻身或者坐起來時有可能向前傾倒,如果床墊太高,圍欄就有可能擋不住寶寶,導致他摔落。
今年2月,演員隋棠在社交軟體上透露小兒子為了撿娃娃而受傷。
孩子為了撿娃娃,翻過床上的圍欄,頭肩當場著地,導致鎖骨斷成兩截,痛到狂哭不止,好在沒有大礙,不需要動手術。
3 床邊鋪上地墊等緩衝物
在床邊的地面上鋪些具有緩衝作用的物品,如海綿墊、厚毛毯等,即使孩子掉下來也不至於受傷太嚴重。
4 家長一定要加強看護
不要單獨把孩子放在沒有防護的床上或沙發上,如果你不得不暫時離開孩子,可以把他放在地墊上,這樣可以預防由於高度差可能造成的傷害。
也可以暫時把孩子放在嬰兒車內,並系好安全帶,防止意外的發生。
不管是誰看護孩子,都不可能做到100%不發生意外,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預防措施防護、學習正確的急救知識。
希望大家牢記這些知識,萬一遇到意外時能夠冷靜的處理,同時又希望這些知識大家永遠都用不上。
我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因為我的粗心,她在沙發上翻身掉在地上,還好當時地毯比較厚,孩子沒有什麼事情,不然我真的要內疚死。
我也知道,所有父母在孩子發生意外後沒有辦法做到冷靜處理,但墜床事件真的需要我們冷靜一下,然後去判斷孩子的情況。
願所有孩子都健康成長,願所有家長遇到問題儘量不慌張,心裡有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