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唐密使者金珂玄雷上師南亞行視頻摘錄

2020-12-21 世界佛法

在騰訊視頻上搜到了中華唐密文化使者金珂玄雷上師的佛教教育視頻。其中唐密文化使者金珂玄雷上師在恆河上說的一段話是讓我記憶深刻。特拿出來分享給各位佛友們

1、持修密乘,必須身口意虔誠恭敬相應上師,以精進為修,要清淨自己的內心,消除自己的妄念,守護自己的願力,凡一'切法,皆屬心對治,非一定入深山苦修為修。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寺院山林,不厭塵俗,福慧雙修,同樣上班工作生活,一切照舊,孝敬父母,愛護妻兒,但心已出離世間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喜怒哀樂,要磨練自己的心智,修自己的定慧,促進自己的識別,修行當從這裡著手,融一分境界,證一份本智,消一份妄戒,增一分定力。

2、要離開種種的妄想執著,如對語言的執著,怨親的執著,愛情的執著等等,才能夠明慧,隨緣自在,不生愛惡,證得安可樂!真正修行的弟子,要規範自己的言行:一不許功高執著,二不許大語矜狂,三不許陽奉陰違,四不許自作主張,五不許獨行傲眾,六不許阻隔賢良,七不許刻薄買賣,八不許放蕩形骸,九不許瞞天說謊,十不許敗壞佛綱。

3、法性輕不得,謊語奏不得,誓願犯不得,

怨言出不得,疑心生不得,虧心做不得,

害眾行不得,孽力怨不得,貪嗔起不得,

奸巧使不得,情愛痴不得,嫉妒生不得,

皈戒犯不得,世事都丟得,道心少不得。

我想,任何一位佛弟子看到了金珂玄雷上師的視頻內容,內心都會有所動容吧。但凡我任何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能按照這3條通俗易懂的修行方式去反觀自己的內心,都不至於讓自己導向太差的方向。唐密金珂玄雷上師指出的:功高執著、語大矜狂、陽奉陰違……真是讓我慚愧……

2015年3月28日,印度文化交流委員會ICCR主席、內閣成員Prof. Dr.Lokesh Chandra激動地對上師說 「這三幅在印度珍藏了50多年的唐密金剛界、胎藏界曼荼羅現圖、大日如來吉祥圖,今天終於找到真正的主人。」並贈送給金珂玄雷金剛上師珍藏

相關焦點

  • 金珂玄雷金剛上師曼荼羅藝術亮相「多彩亞洲文化中國」藝術展
    鑑於金珂玄雷上師為中國公共外交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展覽組委會特別邀請上師展出其精心慧創的唐密金珂曼荼羅神意書畫《金剛智》、《東方日龍》、《祈願:華夏盛世國泰民安》。  來自外交部、文化部、外國駐華使館、中外文化藝術界的數百名嘉賓濟濟一堂,出席了畫展開幕式。
  • 上林金蓮湖金珂曼荼羅佛教文化博物館奠基
    廣西新聞網上林12月25日訊(記者 韓定宏)華夏盛世唐密現佛光,天垂寶蓋地湧金蓮開。12月24日上午,金珂曼荼羅佛教文化博物館暨金珂書畫別院奠基開工典禮在上林縣隆重舉行。中華唐密傳人金珂玄雷上師、中華文化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李詩洋、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伊德爾、原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文學、原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任文、南寧市宗教局局長甘強忠、上林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麻宏明、上林縣政協主席吳偉山、上林縣統戰部部長覃景雲、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廣西南寧金蓮湖生態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罡以及上林縣政府各部門主要領導出席奠基儀式。
  • 為什麼唐密金珂玄雷上師說學佛目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看到金珂玄雷上師說:「學佛的目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佛家提倡菩提慈愛,救度一切有情眾生,都要理解,都要慈悲。可能我的悟性還不夠,還是需要修,同修告訴我說金珂玄雷上師說的理解是一種慈愛,帶著慈悲的心,是可以去理解任何業力不同的眾生。
  • 看中華唐密金珂玄雷金剛上師談關於燒香拜佛有感
    原文是這樣寫的,中華唐密金珂玄雷金剛上師說:「現在雖然有許多人燒香拜佛,但不是正信佛法,他們不問蒼生問鬼神,把升官發財保平安寄托在求神拜佛上,想不勞而獲、逃避因果。這是愚昧無知,在搞迷信,不僅是徒勞的,而且還會造業。如果說佛菩薩會保佑貪贓枉法、誤黨誤國的人升官發財、逃避法律制裁,這是在誹謗佛法!
  • 唐密文化——唐密真正的修行方法
    這對唐密來說還不是很難的事。因為成就一個佛菩薩(成就一門之尊),跟著你就修學第二步,可以學胎藏界的,也可以學金剛界的,金剛界的也有一個個的佛菩薩可以成就的。第三步,你兩者都聯繫起來,四度加行,整個曼荼羅裡的佛菩薩都修過了。都能夠相應,所以他就叫做普門大法,所有的佛菩薩就是支持大日如來的。實際上所有的佛菩薩,都是他的分身。不論佛也好,菩薩也好,都是他的別身。
  • 盛世真言之二:民國時期唐密的走紅及走衰
    那麼,什麼是唐密?唐密法脈在歷史上為什麼曾經失傳?民國時期轟轟烈烈的唐密回傳熱潮為什麼悄然落幕?當代密法傳承中有哪些亂象?唐密復興第一代阿闍梨有著怎樣的求法歷程?唐密回歸後祖庭有哪些新氣象?唐密要全面復興必須解決哪些問題?
  • 唐密藥師法門祖庭、佛教聖地——東安興隆寺
    ▲興隆寺視頻  據釋來平(佛教將軍唐生智之子唐仁和)介紹,興隆寺位於東安縣黃泥洞林場境內,始建於1934年,由密宗大師顧淨緣(伯敘)先生設計、佛教將軍唐生智出資興建。據縣誌記載,首次傳戒收徒300餘人,鼎盛時有僧徒800餘人。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修學上師意趣便是我們依師的目的。從外加行的修法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輪迴是痛苦的,尋找一條出離之路,從輪迴中跳出去是我們的唯一選擇。但是要找出路,必須有善知識的引導。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領,我們是無法在輪迴中找到出路的。我們都清楚,要想學成世間的知識技能,也要接受一些培訓才可以辦到,那麼解脫就更需要學習。要學習,自然就需要老師。所以,善知識必不可少。
  • 教相判釋:空海對唐密日本化的貢獻——李尚全
    弘仁三年(812),「最澄在高雄山神護寺接受空海的兩部灌頂」[9],取得了傳授唐密的資格,並與天台宗相融合,完成了天台宗在日本的密教化,稱之為「臺密」。由此可知,空海是唐密日本化的第一推手,標誌著天平時代的「唐風文化」向平安初期「國風文化」的過渡。
  • 清定上師
    1942年,能海上師從西藏學法歸來,經寶光寺方丈貫一大和尚介紹,清定上師往文殊院聽能海上師講《菩提道次第》,發起深信,決定依止老上師學修密法,聽經圓滿,隨侍能海上師去寶光寺聽講比丘戒。四月,隨能海上師往近慈寺結夏安居。
  • 「上師」與「法師」有什麼不同嗎?
    於2001年,法師被蒙古最高精神領袖哲布尊丹巴法王授以冊封寶函,冊封予「黃帽廣行教法者」勳位。對「上師」一詞的理解還是有點可以更精確的餘地。「上師」並不狹義指自己的師父,從來沒有這個傳統說法。「上師」的藏文是bLa-ma,並不必然指金剛上師,也沒指自己師父的意思在內。
  • 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弟子都不能放過,具體指每個剎那都能嚴淨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深入智慧海,清淨諸行海,圓滿諸願海,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修行經劫海。什麼是事業?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