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人們為什麼愛去 -25℃ 的地方吃魚?
在吉林松原查幹湖,12月的氣溫往往在零下25度到零下15度之間。那些來自南方的食客,裹緊羽絨服、大衣、圍巾和帽子,層層武裝到頭髮絲,即使再冷,也跺著腳從早晨開始等一網「自然的饋贈」。
這就是查幹湖魚的魅力。12月到次年1月,查幹湖再次進入火熱的冬捕季。經過禁漁期的蓄養,魚苗們早已膘肥體壯,甚至在2009年1月3日,吉林省查幹湖冬捕以單網出魚量16.8萬公斤,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而頭魚拍賣也是查幹湖冬捕每年的「重頭戲」。頭魚即第一網最大的魚,被捕撈上來的「頭魚」寓意著吉祥,歷來都是遊客爭搶的「彩頭」。2019年,查幹湖頭魚最終以2966666元的成交價拍下,也創下歷年最高的記錄。
查幹湖漁獵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已有千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位於吉林省松原市最後一個傳統漁獵部落仍然堅持傳統的古法捕魚。每至年末,祭湖、醒網、鑿冰、撒網,隨著馬拉絞盤的轉動,幾百米長的網從冰洞中緩慢拉出,活蹦亂跳的鯉魚、白魚、鯽魚等跳躍出水,「冰封魚騰」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世代生活在查幹湖畔的漁民懂得不能竭澤而漁的道理。當地的「魚把頭」透露,他們的冬捕漁網規定需用6寸以上的網眼,這樣能夠確保小魚可以漏掉,實現生態循環。
遊客如雲的查幹湖,自然不是人人都衝著頭魚去的,更多還是想品嘗正宗地道的胖頭魚。查幹湖的胖頭魚,在冰雪吉林最為純淨的水域長大,不投餌料,不施農藥,沒有天敵,捕撈而出的瞬間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中天然保鮮,是真實而自然的冰雪饋贈。連挑剔的食客都連連稱讚:「查幹湖的魚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越大越好吃,十五斤以上最佳。」
有條件親臨查幹湖挑選胖頭魚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如今更多人選擇通過電商購買查幹湖魚,作為年貨帶回家中。查幹湖漁場連續七年與京東生鮮合作,得益於四通八達的冷鏈物流,凌晨捕撈,下午打包,最快24小時,3000公裡之外的廣州珠海已然能夠品嘗到帶著查幹湖冰晶的新鮮美味。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查幹湖尚為一小漁村,水域面積萎縮,魚葦幾乎絕跡。如今,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的名聲日益響亮,在京東等電商助力下,漁獵文化實現產業帶式發展。古法捕撈、現代化質檢、打包作業、冷鏈物流送達全國……冰雪變「白銀」,生生不息的查幹湖不僅讓漁民富起來,更讓「查幹湖魚」成為一塊厚重的金字招牌,承載著自然與人文的意義,成為千家萬戶新年餐桌上的「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