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大膽提出猜想

2020-12-11 大學小老師暖暖

光速是大家都喜歡討論的問題,的確它代表宇宙的一種光速,是人類一直想要得到的力量,但是它那種極限的速度的確是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另一方面它在宇宙面前卻又顯得那樣的弱小,根據現有的理論常識,光速有著30萬公裡每秒的極限速度,但是宇宙有著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寸,如此強烈的差異讓我們不禁感慨,光速的極限也不過如此。

但當我們思考完光速的不足以後,又會想到一個問題,光速為何只有30.萬公裡每秒呢?要知道它既然是作為宏觀宇宙裡面的極限速度,應該能夠跟得上宏觀宇宙世界裡面的尺度發展,因為根據環境極限原理,一個地方有那麼大,必然就會有一個能夠快速到達這個地方每個角落的速度,很明顯光速並不符合這個理論,到底是光速的問題還是我們理解的方式問題呢?

對此科學家提出了很多的猜想,一方面是認為由於宇宙大爆炸的擴張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圓形愛你的環境極限原理原本是適應的,但是隨著擴張的速度加快,使得光速變得非常不合理,不過這個理論仔細想想會發現很多漏洞。宇宙在不斷擴張,而光速卻跟不上了,是不是被什麼東西限制住了。

作為科幻小說作家的劉慈欣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宇宙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有著無窮無盡的速度,並且隨著宇宙的變化而變化,但是由於某種原因使得整個宇宙一直處於被降維的狀態,所以速度也就被降低了。

這個降維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劉慈欣在小說《三體》中的描述,宇宙原本有11個維度,那就是宇宙的田園時代,那個時候裡面光速是最為極限的狀態,但是隨著各個宇宙文明的崛起,他們開始展開星際戰爭,而常規的武器無法滿足他們對於戰爭的需求,所以他們開始使用降維攻擊。

這個降維攻擊使得宇宙的緯度一層一層的跌落,雖然宇宙的空間和時間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它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立體的結構,而是逐漸朝著一個扁平化的狀態發展,正因為宇宙結構一層層的跌落,所以使得光束也慢慢的削減,漸漸的變成了目前的一個最低的速度30萬公裡每秒。

當然劉慈欣的猜想也是一種科幻的推論,也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不過《三體》當中的「降維攻擊」就驚豔了讀者,此種襲擊方式,大體是指利用先進科技將受擊方所在的空間維度下降,直接又把對方弄消失。

這就是《三體》給人的感受,有人說它在科幻小說中絕對是最能打的,是把中國科幻小說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作品。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薦我看《三體》,但是直到現在我才開始閱讀,結果就沉迷其中,裡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顛覆了人們的固有的思維。

而這次疫情,也讓《三體》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藉此,推薦此書給大家看,當然我不會說太多,這樣讀者在書中的樂趣就會被我剝奪,如同透劇一樣。

再借著世界讀書日,向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推薦這套書,《三體》一共分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歐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書中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衝擊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精裝版只要68元,一共3本,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光既然可以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呢?
    這就說明光速不是一成不變的,遇見外力光速是有變化的,有些變化只是現在的人類還不能測量到。 為什麼光子誕生時的速度會是30萬公裡每秒?而不是其它速度?是什麼原因限制了它的速度不會是大於30萬公裡每秒?難道超過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就是宇宙間的飛行速度?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就是同宇宙的極限速度?
  • 光既然可以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呢?
    這就說明光速不是一成不變的,遇見外力光速是有變化的,有些變化只是現在的人類還不能測量到。 為什麼光子誕生時的速度會是30萬公裡每秒?而不是其它速度?是什麼原因限制了它的速度不會是大於30萬公裡每秒?難道超過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就是宇宙間的飛行速度?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就是同宇宙的極限速度?
  • 光既然能夠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啥呢?
    好在後面的麥克斯韋給出了解決的辦法,直接用頻率乘以波長就就是光速,於是才有了光速每秒30萬公裡的概念。但我們在學習物理的時候知道,一個物體想要擁有速度,必須要給它提供能量,而能量最終會轉變成可以讓物體運動的動能。有人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光既然可以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呢?
  • 光速為什麼是299792458m/s,而不是30萬公裡每秒?有什麼奧秘嗎?
    真空中的光速是測量值,只要是測量值就會存在誤差,永遠不會有準確的值出現。但是人類又想通過光速去定義其他尺寸單位,因此就把光速定義為物理常數:299792458m/s。這個光速定義值和光速的計算測量值之間誤差很小,而人類直接就把光速定義成常數,光速的實際計算測量值為299792500±100米/秒。
  • 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
    去年,天文學家發布了一組黑洞照片,這也是人類首次拍到隱藏黑洞,這個黑洞位於室女座M87星系中,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這項發現在科學界可謂是不同凡響,科學家們運用先進的攝影技術,通過模擬超大口徑望遠鏡,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清晰可見。
  • 劉慈欣大膽猜想
    人類倘若能夠適應四維空間的生存環境,那麼人類將不會受到過去、現在、未來的限制,因為在四維空間裡,所有事情都是同步的。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會擁有一些「神」技能,比如說以後的房子可能就沒有門了,直接穿牆而入;也不用擔心上班遲到了,可瞬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等等,因為在四維空間中,人類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任何限制,想想都很爽。
  • 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
    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的人們對空間維度愈發的感興趣,很多人都會好奇,宇宙中是否存在高級文明?他們是如何看待人類的?如果他們對地球實施降維打擊,那麼人類會不會如同螞蟻一樣不堪一擊?對於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的假設,《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就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 「光速不變」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限制了超光速現象?
    如果有一根30萬公裡的棍子,從另一端推一下,豈不是就超光速了?把打開著的手電筒扔出去,手電筒發出的光是不是就超光速了?其實,速度的極限並不是光速,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確實存在超光速現象:宇宙膨脹的速度,量子糾纏效應等。
  • 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
    他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開啟探索四維空間的旅程,到了21世紀的今天,四維空間這個概念早已不陌生,它代表的是比人類所處空間更高一級的空間區域。曾幾何時,著名的天文學家託勒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生存在三維空間中,人體所有部位都受到三維秩序的嚴格限制,就連人體大腦也不例外。
  • 中子星的轉速非常快,每秒達數百圈,其表面速度達到光速了嗎?
    通常中子星的自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數百圈以上,目前觀測發現的轉速最快的中子星,可以達到每秒2000圈。可能有人會說了,中子星的自轉速度如此之快,每秒可達上千圈,那麼其表面的速度達到光速了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光速是真空中最快的速度,可是這個速度只有沒有質量的光子才能達到,其它有質量物體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這個光速。那麼宇宙中神秘強大的中子星,它的表面轉速能達到光速嗎?
  • 宇宙中30萬公裡內看到的是真實的?30萬公裡以外都是過去?
    宇宙中30萬公裡內人看到的是真實的?30萬公裡以外的都是過去?這個問題來自網友提問這個問題稍微有一點迷惑性,言外之意就是在30萬公裡這個距離尺度內的光速是瞬時的,傳播不需要時間?而30萬公裡外傳播才需要花費時間?
  • 千倍光速也不可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限制人類的並不是速度
    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飛行了八年才抵達火星,而火星離地球只有5665萬千米,遠得連一光年的千分之一都不到,這距離對於宇宙來說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人類對更快速度的渴望,從古到今都沒有變過,從原始人旅行時只靠腿,到後來人們馴化動物,如駕馭馬。如此一來,人們的旅行距離被放大了好幾倍,就像古代打仗的八百裡加急一樣,即使相隔數百裡,騎馬傳遞信息也能在一天內達到。
  • 若人類進去,到底能看到什麼?劉慈欣大膽猜想
    霍金提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但是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於是就有人猜想,因為外星人生活在四維空間,而我們在三維空間,低維度的人是看不見高維度的事物的,就像我們看動畫片時,動畫片的人看不見我們一樣。但是外星人可能正在俯視著我們。
  • 超越光速我們可以看到唐朝風光,但是改變歷史嗎?
    原本這只是一種臆想,直到1915年,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時間隧道的概念。於是人類的這種意向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其實早在1905年,愛因斯坦就在他的狹義相對論中首次提出時間是相對的,並推斷如果人已接近光速旅行,那麼時間對他來說就會停止,隨後就有許多人提出猜想,即當人類接近光速旅行時,時間就可以停滯。
  • 光速的準確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何不取整3億米每秒呢?
    長度單位「米」和時間單位「秒」都是人為定義的,真空光速是宇宙中的一個常數,經過人類定義後剛好為299792458米/秒而已。平常我們說光速為30萬公裡每秒,實際上真空光速的準確值為299792458米/秒,而且這是絕對準確的值,沒有任何四捨五入的小數部分;真空中的光速是不變的,但是真空光速的數值,會隨著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換算成英尺大約是983571058英尺/秒。
  • 科學家提出3種猜想,與劉慈欣的觀點不謀而合
    見到專家明確提出的3種猜想和見解,我腦子裡最先想起的,便是小說集《三體》中的「黑喑森林法則」。專家的猜想,與《三體》創作者劉慈欣在書裡論述的這種見解如出一轍。什麼是「黑喑森林法則」?從思維邏輯上來看,劉慈欣明確提出的「黑喑森林法則」非常合乎現階段宇宙空間的情形,有著高智慧的微生物,是有優劣善與惡之分的,在不清楚另一方是善是惡的情形下,當心防備才算是防範意識的最好方法。
  • 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數字為何這麼奇怪?就不能是整數嗎
    相信大家都能一口說出來,每秒鐘30萬公裡啊!是的,光速是每秒鐘30萬公裡,但這只是為了方便簡化的一個大約數值。實際上光速的準確數值是299792458米/秒。光速這個數值很讓人困惑,為什麼是這樣毫無規律的數字呢?為甚光速的準去數值不是300000000米/秒這樣的整數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呢?
  • 如果超越光速真的可以回到過去嗎?「祖父悖論」已經說明了一切!
    如果人類可以超越光速,真的能夠實現時光倒流嗎?愛因斯坦曾經在相對論中提出:當物體的移動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趨於停滯;隨後很多人便提出猜想,如果人類能夠以超光速運動,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回到從前,進而輕鬆改變歷史呢?
  • 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
    他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敞開探索四維空間的旅程,到了21世紀的今天,四維空間這個概念早已不生疏,它代表的是比人類所處空間更高一級的空間區域。一起,劉慈欣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由於進入四維空間後能掌控時刻,咱們的壽命或把握在自己手中,長生不老或有望實現。除此之外,劉慈欣還認為假如人類可以適應高維度,那麼回到低維度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假如在四維空間把握了核心技術,當咱們再次回到三維空間時,咱們就將變成傳說中的「神」。
  • 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嗎?它其實慢如蝸牛!
    對於人類而言,每秒能夠前進大約30萬公裡的光速非常之快。只要不到0.14秒的時間,光就能繞著地球赤道(赤道半徑6378.1公裡)旋轉一周,每秒可以繞行將近7.5周。地球上無論相隔多遠的地方,以光速前進總能快速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