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一則資訊傳出,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足協主席陳戍源與國足主教練李鐵等人愉快地踢了一場球,場上兩人互為傳射,幫助球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場的隊友都感覺到陳戍源和李鐵對足球「最真摯的那種熱愛」。
已經64歲的陳戌源還能踢滿三節90分鐘的比賽,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大火的日本U60「爺爺聯賽」,看來我中國足球也不缺少這樣的能人,崛起有望了。
當然了,這篇文章不是想介紹陳戌源的「養生球」踢得多麼好,也不是說李鐵的「業務球」有多麼高超,而是想認真的分析一下,李鐵的國足主教練一職是不是可以徹底「轉正」了。
眾所周知,李鐵當初與足協籤訂的合同是短期合同,正是因為裡皮的突然下課,所以作為本土教練的李鐵就被推出來臨時「過渡」一下,作為代理主教練率領國足二隊參加了東亞杯。因為帶隊成績尚可(1勝2負),所以被正式任命為國足主教練,但這也是一個短期合同,要看世預賽的成績再議。
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來的計劃,國足在整個2020年都沒有踢過一場正式比賽,李鐵更是只有帶過國足幾次集訓而已。正是因為世預賽的延期,所以李鐵本該在2020年6月份結束的合同,也被順延到了2021年之後。
這段時間李鐵很好的抓住了機會,他在中超聯賽開始之後,就頻繁地出現在了看臺上面,近距離地考察國腳們的表現,和前任國足主教練裡皮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看懂李鐵這麼敬業,而且還是本土教練,薪資也不會高到那裡去(據說只有百萬不到),加上李鐵在帶俱樂部的成績還算不錯,所以足協非常看好他的留任。
場上能夠給足協主席「做球」,場下也能夠兢兢業業,這樣看來,模範主教練李鐵想不「轉正」都挺難的了。當然了,李鐵自己也有著不小的壓力,他能夠繼續執教下去的硬性條件是,國足必須要在世預賽出線才行。百分百出線,連李鐵的老師裡皮都不能保證的事情,李鐵本人又怎麼能夠「打包票」呢。
不過沒關係,足協為李鐵拉來了「史上最強歸化球員」特謝拉。這幾天已經有消息說足協以及上海上港全力歸化特謝拉,就是因為李鐵的「強烈要求」,不管外界怎麼說,受益的最直接人肯定也就是國足主教練李鐵無疑了,所以這個「鍋」他不背也得背了。
李鐵的「轉正」,其實也是大勢所趨:足協和一眾中超俱樂部已經在歸化球員身上耗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如果再請一位世界級名帥過來,多多少少都有點吃不消了。再加上足協號召「限投節流」,所以李鐵還真的就是那位最適合國足主教練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