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深挖河湟古老文化,支撐城市崛起

2021-01-20 央廣網

黃河流域的河湟文化,是以中原文明為主幹,不斷吸收融合遊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並舉、多元一體的文化形態。而青海省海東市作為河湟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之一,正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為海東城市崛起賦予文化支撐。

黃河流域的河湟文化與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一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東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郭虎春日前表示,河湟文化發祥地和核心區之一的海東市,擁有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如海東市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地帶,素有「極地門戶、青藏首站」之稱,自古就是唐蕃古道要衝、海藏咽喉。

圖為依據河湟文化研發的文創產品。(資料圖) 張添福 攝

「海東柳灣遺址是中國黃河上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部落聚集區遺址,出土4600年前的彩陶文物4萬多件;海東喇家遺址是全國唯一的黃河史前地震、洪水災難遺址。」郭虎春說,由此可見,海東市擁有歷史文化的厚重性。

同時,海東擁有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如大量戎狄羌先民內徙,中原先民陸續遷入,融合形成了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19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1%,其中土族、撒拉族自治縣全國唯一,各民族文化並存,繁榮並進,和諧穩定。

此外,海東民間文化擁有多元性,中原儒道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在此匯集交流,而非遺項目作為文化的最直接體現,達1036項,佔到全省的60%以上,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9項。

「青藏高原東部獨有的生態分布,如高原、森林、草原、丘陵,地貌豐富;河湟谷地作為青海最適宜農業生產區,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基地,孕育了獨具魅力的高原農耕文化。」郭虎春說,海東生態文化具有立體性。

圖為海東市土族兒女的納頓節表演。(資料圖) 石延壽 攝

據悉,目前海東市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河湟文化,正在建設河湟文化博物館,其由四大展廳構成,主題分別為「河湟文明·源同九州」「河湟古道·交融天下」「河湟家園·和美向榮」「河湟築夢·創建輝煌」。

與此同時,海東市近些年通過舉辦絲路花兒藝術節、河湟文化藝術節、青海(河湟)農產品展交會、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沿黃河馬拉松賽等,為古老河湟文化的挖掘、傳承注入「強心針」。

而海東市2019年創辦的「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開展各項文化惠民活動數千場次,斬獲「世界最長的鼓隊列」「最多人數交杯共飲青稞酒」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成為海東建政以來舉辦的影響力最大、吸引遊客最多、活動規模最大的節慶活動,成功躋身省內外關注度最高的春節「大事件」。

「要從國家高度、全局視野深度審視黃河文化,深入研究黃河視域下的河湟文化,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中搶佔先機,進一步強增文化自信,為海東城市崛起賦予文化支撐,為社會長治久安強化文化引領,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為實現海東在蘭西城市群崛起打下堅實基礎。」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說。(完)(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相關焦點

  • 全省乃至青藏高原旅遊接待門戶和「大客廳」——海東河湟新區
    打造青海開放發展的門戶區蘭西城市群產業創新引領區、河湟生態文旅和現代宜居服務核心區隨著近年來海東市撤地建市,節節攀升的經濟總量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貢獻比重正在日益增加,位處「一帶一路」經濟帶的節點城市,此次從省上到地方,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海東河湟新區,正是我省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實踐,海東河湟新區也將發展成為「一帶一路」節點上的後起「新秀
  • 河湟大地上的偉大變革——青海農展會落地海東的啟示錄
    一農業一直是海東引以為傲的資本。翻開歷史教科書,在有關青海的章節中,對海東河湟地區的描寫多半停留在農業上。海東地處華夏民族搖籃——黃河上遊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之間,是青海省開發較早、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急速「擴容」的海東農業急需尋找外銷突破口,藉助「一帶一路」東風,海東市將特色產品外銷首站放在了吉爾吉斯斯坦,並一炮走紅,海東市由此還與吉爾吉斯斯坦有關城市締結了友好關係。「29萬、64萬、72萬、100萬……」線上成交數字不斷刷新。
  • 海東向你發出邀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6日,「全國人民遊青海·走進海東」系列活動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啟動,海東正式向全國人民發出邀請。近年來,海東市深挖旅遊市場,一大批獨具特色、魅力十足的旅遊景點呈現在遊客眼前。
  • 青海境內有後勁的城市:不是西寧、黃南,它就是海東
    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多,軌道交通也越來越方便,進入青海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青海也可以說是一個移民城市青海的天空很藍環境很好,沒有霧霾,給人清爽的感覺,夏天也不熱,冬天有暖氣,今天要說到的青海最有後勁的城市就是海東市。
  • 朱萬峰:五大工程推動青海河湟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其中,「河湟文化」片區涵蓋甘青兩省交接的黃河流域,本文特指黃河、湟水流域以及大通河(湟水的支流)之間的「三河間地區」,主要是指青海的河湟地區,覆蓋18個縣、區,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
  • 海東河湟新區:開啟發展新徵程 將是下一個「海湖新區」?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新區最初的設立發展都不被看好,西寧海湖新區是這樣,海東河湟新區也是這樣。 海湖新區從2006年開始規劃到2007年開啟建設再到現在,已經發展了近12年。這個過程中,有質疑,有觀望,也有不贊同。但是,海湖新區用它現在「城市新地標」的亮麗名片,交給了西寧人一張滿意的答卷。
  • 如果有一天你來了青海,一定要去一趟海東
    她雄踞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前沿,古老而又美麗,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她是河湟文明最早的存根,是彩陶匯成河流的地方,形成了燦爛的河湟文化;她地理位置優越,被譽為「極地門戶」。她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卻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她就是海東,青海省開發較早、文化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史稱&34;或&34;。
  • ...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 · 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
    7月17日晚,海湖新區唐道637和北城七區廣場熱鬧非凡,以 「品味河湟文化·暢遊幸福西寧」為主題的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美食節 盛大開幕! 後疫情時代,西寧迎難而上,化 危為機,全面復甦和提振文化旅遊行業信心,推動西寧經濟向好發展。 參加活動的嘉賓表示,這是一場 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文旅盛宴,藝術節和美食節的開幕對西寧意義非凡!
  • 66項活動盡享河湟文化藝術「嘉年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9月18日起至11月30日,海東市將為全省人民奉獻一場河湟文化藝術「嘉年華」。66項活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為建設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持續打造「彩陶故裡·拉麵之鄉·青繡之源·醉美海東」文化旅遊品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蹭著熱度 一路狂飆的海東 竟然成了大牌房企眼中的「香餑餑」!
    在城市發展中,擴容擴質是發展的主旋律。煥然一新的城市面貌,掀開了城市發展的新篇章。海東作為絲綢之路帶和蘭西城市群的中心腹地,青海的東大門,承載著橋梁紐帶作用。海東的發展,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近年來,海東不斷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發揮新舊動能的轉換,實現了崛起的新步伐。
  • 我有草原你有大海,青海海東來威秀風光
    (原標題:我有草原你有大海,青海海東來威秀風光)
  • 青海正在悄悄「逆襲」的城市,不是海南和海北,也不是海東、玉樹
    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許多城市發展迅速,但依然有些城市的經濟發展不那麼令人滿意,但我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將來這些城市會進一步發展,迎來逆襲! 今天我要談談青海省靜靜地逆襲的城市, 不是海南,不是海北,也不是海東和玉樹!
  • 美食、電音、光影秀……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帶你一起撒歡
    本次活動共設置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暨第三屆美食節開幕式、河湟文化發展高峰論壇系列活動、中國西部自駕遊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屆西部自駕車旅遊聯盟年會、2020年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三屆西寧美食節、精品文化藝術展演、2020西寧水幕光影季、環湖賽嘉年華系列活動和第14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等八個板塊51項子活動。
  • 亮海東特色 秀拉麵絕活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記者 魏慧敏 實心、實料、實功夫……7月24日下午,在第二十一屆青洽會海東市主題城市館——青海拉麵暨河湟美食技藝展主題日活動上,極具特色的青海拉麵技藝展示驚豔亮相,讓現場嘉賓和市民讚嘆不已。 活動一開始,拉麵師傅們將準備好的麵粉經過反覆揉搓後,不一會兒就成了光滑的麵團。
  • 「青海人遊青海」活動正式啟動
    4月25日,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同步啟動「彩陶故裡·拉麵之鄉·青繡之源·最美海東——青海人遊海東」活動。    4月25日,「大美青海·旅遊淨地——青海人遊青海」活動在西寧市湟中區雲谷川印象小鎮啟動。當天,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同步啟動「彩陶故裡·拉麵之鄉·青繡之源·最美海東——青海人遊海東」活動。
  • 大美青海我的家 09 歲月流韻醉海東
    其中,平弦流行於以西寧為中心的湟中、湟源、及海東地區的大通、互助等地的漢、回、土族當中。它的曲牌來源可追溯到元代小曲。越弦等同於眉戶劇,一人多角。道情是上下對句的七言句;賢孝則是說唱間雜,用於敘事,有很強的青海地方特色。
  • 青海西寧:文化旅遊藝術節讓河湟文化與生活相遇
    當天晚上,「品味古城·樂遊中區」西寧市城中區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開幕。圖為在西寧市城中區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上展出的菜名為「牛的盛宴」的菜餚。 魯丹陽 攝西寧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湟水河谷地區,湟水是黃河上遊一條重要的支流,其河谷地區因相對良好的水土資源,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農業種植區,遠古時期這裡便已有人類活動,長期以來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河湟文化。
  • 青海省第三屆絲路花兒藝術節暨河湟民俗文化節在海東市舉辦
    7月9日,記者從青海省第三屆絲路花兒藝術節暨河湟民俗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花兒藝術的影響力,展示河湟花兒獨特的魅力和聲韻,7月16日至9月20日,青海省第三屆絲路花兒藝術節暨河湟民俗文化節將在海東市舉辦。7月16日,開幕式將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第一中學體育場「華麗綻放」。
  • 青海寓意最好的一個區,藏著一處河湟民俗博物館,西寧人的最愛
    說起平安區,相信人們對它的另一個名字更為熟悉,那就是平安縣,在海東還沒成了立市之前它一直是海東的行政中心,如今隨著中心遷移到到了樂都,平安似乎也變得落寞了起來。平安區位於青海省海東市的西部,距離西寧大約35公裡左右,由於交通方便,在海東居住的人周末並不願意去樂都,更願意來西寧,噹噹然西寧作為青海的省會,也是最繁華的城市,自然更吸引人。
  • 青海最宜居的城市,不是西寧不是玉樹,而是這座城市
    宜居城市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什麼樣的城市稱得上宜居呢?也許他並不是一個經濟非常好的城市,但是他節奏不快,卻也給人們帶來閒逸和舒適,或許是他的環境非常好,空氣清新,綠化覆蓋率很多。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青海最宜居的城市,青海位於我國內陸的西北處,分別與甘肅、新疆、西藏和四川相接壤,其有五分之四的地區都是高原,因為地貌兼具青藏高原、內陸乾旱盆地和黃土高原三種,所以他的地形很複雜。除此之外,青海的水系也很豐富,跨了黃河、長江、瀾滄江、黑河和大通河五大水系。青海在2019年完成GDP2965.95億元。下面我們看看青海最宜居的城市是哪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