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賞一句話: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出去旅行,不是看風景,而是去尋回最本真的自己。所以旅行就像是一場修行,短的是路程,長的是人生。這就像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回歸,像一種重新的獲取,和一種新生命種子的孕育。
旅行的最大樂趣在於隨心所欲。而一次最美最好的旅行,莫過於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種久違的真情,然後,把自己感動得昏天黑地。
海東市
海東是青海是一個年輕的省轄地級市,位於青海湖以東,緊鄰省會西寧市。
海東市轄樂都區、平安區、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有96個鄉鎮,人口約150萬,全市總面積1.32萬平方千米。樂都區為海東市人民政府駐地。
海東市行政區劃
海東是青海的門戶首站,交通十分便利。境內的青藏鐵路、蘭青鐵路複線穿境而過,與「隴海—蘭新」鐵路幹線貫通,正在擬建的蘭—新鐵路客運專線橫穿而過。樂都區、平安區興建的較大型鐵路轉運站,已成為黃河上遊水電資源開發的運輸基地。
過境海東的鐵路運輸
公路方面,109國道,蘭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境內還有平阿高速、西寧至互助一級公路。
洚東市的公路網絡
民航方面,西寧的曹家堡機場就在海東互助縣境內,距西寧市中心僅28公裡,距離平安區5公裡,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烏魯木齊等航線。
曹家堡機場
海東市因地處祁連山支脈大板山南麓和崑崙山系餘脈日月山東坡,屬於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鑲嵌地帶,海拔在1650--2835米之間,所以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景色秀麗,人文豐富。
海東景色
海東同時生活著漢、回、藏、土、撒拉、蒙古族人民。這種多民族的融合,成就了內涵豐富,形式多彩的海東人文,從而,也使得海東成為了風情獨特的民族民俗藝術集聚地。
海東的少數民族
在文化表現形式上,海東地區與西寧地區十分相近,都是以戲劇、歌舞和曲藝為主。戲劇包括了眉戶劇、平戶劇、藏戲、燈影戲、秦腔、豫劇等。歌舞主要是漢族社火、土族安昭舞、回族宴席舞、撒拉族婚禮舞、藏族鍋莊舞。曲藝方面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和賢孝。其中,平弦流行於以西寧為中心的湟中、湟源、及海東地區的大通、互助等地的漢、回、土族當中。它的曲牌來源可追溯到元代小曲。越弦等同於眉戶劇,一人多角。道情是上下對句的七言句;賢孝則是說唱間雜,用於敘事,有很強的青海地方特色。
海東的民間藝術
在西寧、海東的河湟地區,最有知名和最流行的的民間吹奏樂器是羌笛。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涼州詞中所寫的「羌笛何須怨楊柳」中的羌笛就是此物。羌笛響起,長風獵獵,蕩然之氣,由此而生。
羌笛
大通縣老爺山、樂都區瞿壇寺、民和縣峽門的花兒會比較有名。河湟花兒曲調豐富,文詞優美,結構嚴謹,生動形象。行段分為四、六句,曲調悠揚,情緒奔放。花兒的曲譜,在民間也稱為令兒,按流行地區分為「河州令」、「湟源令」、「川口令」、「循化令」、「互助令」、「西寧令」等;按照花兒的襯詞又分為「白牡丹令」、「尕馬爾令」、「花花尕妹令」、「好花兒令」、「溜溜兒山令」、「楊柳兒姐令」、「水紅花令」、「咿呀咿令」等等。是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東地區的花兒會
來到海東,位於樂都區城南21公裡處的馬圈溝的瞿曇寺是必去之地。瞿曇寺始建於建於明洪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因所藏珍貴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畫而聞名。瞿曇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築群。歷史上曾領屬十三寺。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群。
瞿曇寺
寺院建築基本採用漢式廟宇形制,佔地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全寺由前、中、後三進院落組成,並在一條中軸線上。
瞿曇寺的部分建築
瞿曇寺現存明朝漢藏文對照御製碑以及明清匾額十塊,明朝宣德二年所鑄青銅大鐘一口,香爐三鼎,明鈸、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米拉日巴石雕像,明清皇帝所賜的金印、景泰藍花瓶、象牙塔等許多珍貴文物。該寺左右迥廊的壁畫大約四百平方米,主要為佛本生故事。寺內還珍藏著《甘珠爾》、《丹珠爾》、《宗喀巴大師文集》等佛經及著作三百多部,並有迎請自印度的舍利近百顆,供奉在佛塔內。瞿曇寺現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雕臥像"象背雲鼓"。這裡每年的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辦三天盛大的花兒會。其最大特點是兩個陣營的對歌。是研究大型民俗活動與地方文化發展關係最好的典型個案。
柳灣遺址博物館
被譽為彩陶故鄉的柳灣遺址,也座落在樂都區,地處高廟鎮東面兩公裡的柳灣村。柳灣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代表。柳灣墓的隨葬品有陶器、裝飾品和海貝等。出土人面紋和彩塑人像彩陶壺。後者在陶壺表面貼塑出一個裸體人像,加以繪彩,突出性部特徵,是具有宗教意義的崇拜物。柳灣墓地是中國迄今發掘的規模最大的一處原始社會氏族公共墓地,其隨葬品數量之多、文化內涵之豐富,在世界史前考古發掘中是極其罕見。
柳灣遺址的部分藏品
柳灣遺址有中國最大的處級專題性彩陶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5845平方米,展覽面積為15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4萬多件,其中彩陶近2萬多件,充分展示了中國彩陶文化鼎盛時期的風貌。是研究甘青地區史前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了解青海歷史文化,欣賞遠古人類文明的必要去處。
佑寧寺
佑寧寺位於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以東35公裡的五十鄉寺灘村,距省會西寧65公裡。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屬於宗教朝覲旅遊景區,是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佑寧寺
佑寧寺的主要景點有密宗學院小經堂,內有存經108卷。經堂內座床上供奉的佛像有時輪金剛、釋迦牟尼、密宗金剛。顯宗學院大經堂,內有房屋86間,可以同時容納500餘人誦經;供奉的佛像有:文殊菩薩、佛祖、宗喀巴、嘉色佛、章嘉佛、彌勒佛。大經堂後面的彌勒殿供奉的彌勒佛像居正中,兩側有四大天王和護法神像。
佑寧寺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土族、藏族、蒙古族和漢族的藝術,寺中的雕塑與繪畫藝術的價值很高。學風濃厚,名僧輩出。這裡最佳的旅遊季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四月、六月及臘月。屆時寺院將舉行較大規模的法會,熱鬧非凡。
海東市互助縣
海東市的互助縣世居著勤勞純樸、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土族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土族婦女的袖子用紅、黃、黑、綠、白等不同顏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這裡也被譽為「彩虹的故鄉」。
互助縣的土族
「輪子秋」是土族人創造的一項體育娛樂項目,曾代表土族參加了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好評。土族舞蹈「安召舞」節奏明快、場面熱烈,是土族人歡樂的表達方式。
輪子秋
土族安召舞
互助土族故土園是被國家級4A級旅遊區。這裡有風景如畫的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奇松怪石、林海雲濤、流泉飛瀑、珍禽異獸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總面積達11.3萬公頃,公園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就有400多種。整個公園風景秀麗、奇景迭出,有藥水泉瀑布、達坂紅葉、胡勒天池、等王牌景點。
互助土族故土園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縣城威遠鎮北15公裡處,便是南門峽景區,峽口東西兩山對峙,絕壁千丈,山上林木繁茂,山下溪水淙淙。始建於1973年的南門峽水庫,蓄水量達1800萬立方米。「五峰煙雨」在清代就被列為湟水中遊八景之一。每年六月六,這裡一年一度的五峰山花兒會,也是盛況空前,成了「花兒之海」。
南門峽天池景區
2001年2月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風情園正式開園運營,園內安召舞、輪子秋、土族婚禮、篝火晚會等表演項目以及民俗用品展覽、土族特色小吃等土族特色旅遊項目齊全。威遠鎮吉家灣村、東溝塘拉村、大莊村等的民俗接待點旅遊項目齊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互助青稞酒
土族人釀造的青稞酒,清醇甘冽、回味綿長,有「開壇十裡遊人醉」之美譽。如今,全國最大的青稞釀造基地「青海青稞酒集團」就建在威遠鎮,生產的三個系列、七十多個品種的青稞酒行銷全國各地。
平安縣的夏宗寺
夏宗寺是海東市平安區藏傳佛教界的名剎。位於區轄平安鎮西南28公裡處,在今三合鄉寺臺村所在的阿尼吉利山。夏宗寺始建於元朝末期,距今有六七百年的歷史。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3歲時在該寺受戒。夏宗寺以塔爾寺為母寺,歷輩當彩活佛是夏宗寺寺主。每年農曆的六月六,此地也舉辦花兒會。
循化縣街子清真寺
循化縣是海東市的旅遊大縣。作為僅次於西寧東關清真大寺的青海第二大的街子清真寺,是撒拉族的祖寺。寺內珍藏著撒拉族先民700年前東遷時帶來的一部手抄本《古蘭經》。這個清真寺初建於明洪武三年,1982年進行了重新修建。新建的清真寺佔地面積4050平方米,寺基走廊2394平方米,大殿呈正方形,其中禮拜殿面積1089平方米,可容納1200人集體禮拜,具有鮮明的阿拉伯風格。街子清真寺南側學房後面是街子撒拉族公墓,寺東南側就是大名鼎鼎的駱駝泉了。循化縣的駱駝泉,是撒拉族思想文化裡的生命之泉。是傳說中撒拉族的發祥地。現已被列為青海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撒拉族駱駝舞
撒拉族
因為這裡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撒拉族民間創作出了著名的「駱駝舞」。這個舞蹈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固定的人物、服飾和道具,而且舞蹈動作以豐富的內涵向人們敘說著撒拉族先民東遷歷程之艱難。舞蹈動作中尤為特殊的是,沒有任何音樂伴奏,而是「駱駝」扮演者用手上綁著的銅鈴按「駱駝」的腳步節奏,搖出聲響。
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保護區總面積17290公頃,2000年4月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森林生態系統、湖泊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這是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
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有五條河溝,由南向北流入黃河。在木場溝中部有天然湖泊——孟達天池,面積近20公頃,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萬立方米。天池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壩」,長200多米,天池東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寬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則成冰瀑,是自然景色裡的一大奇觀。保護區內還遍布著雲杉、冷杉、園柚、華山松、肆萼獼猴桃、釣樟、遼東櫟等優質棟材。林間坡底生長著紫丁香、金銀花、紅杜鵑、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觀賞植物,還有黨參、三七、淫羊霍、羌活、貝母等名貴藥材和文冠果、紅瑞木、毛櫻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國家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桃兒七、羽葉丁香。列入國家藥典的有81種。同時還生活著林麝、藍馬雞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十世班禪大師故居
循化值得遊覽的還有十世班禪大師故居。它位於循化縣南文都鄉麻日村,距縣城20公裡。是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出生的地方。整個建築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極具藏族風情。故居現已成為旅遊勝觀光者和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化隆回族自治縣
海東還有一個不能提的地方,那就是化隆回族自治縣。它位於青海省的東部,海拔在1884至4484米之間,總面積為2740平方公裡。全縣約30萬人口。因為地處黃河上遊,所以境內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這裡卻是聞名全國的拉麵之鄉。有一個數據顯示:在我國280多個城市中,化隆18萬從業者經營著2.9萬家拉麵館,年收入達18億元,佔全縣創業經濟總收入的70%!這裡可供人們遊覽的景點主要有夏瓊寺、八寶山、馬陰山、旦鬥寺、李家峽北岸生態園、馬步芳公館、河群丹霞、公伯峽等地。
化隆的拉麵
旅行海東,是讓人感動的。民族風情、河湟文化,與人發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遇見,遇見另一個自己,也遇見另一個海東。
旅行海東,是讓人羨慕的,青稞美酒,名勝古蹟,讓人與自然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駐足,駐足另一個自己,也駐足另一個海東。
旅行海東,是心在走,是靈魂在走,與腳下的行程並無太大的關聯。
海東秋色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大美青海我的家》第十章《高天流雲映海南》。本文為原創作品,請勿盜用與轉載。本文所用圖片來自頭條號文章編輯中的免費正版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