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穿越路線概述(四)—延慶區千米高山

2020-10-03 驢遊天下墨攻

延慶區地處北京西北部,面積1993.75平方公裡,下轄3個街道、14個鄉鎮,2018年末常住人口34.8萬人;延慶東鄰懷柔,南接昌平,西與河北懷來接壤,北與河北赤城相鄰,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延慶區北東南三面環山(山區佔到72.8%),中間為延慶八達嶺長城小盆地(延懷盆地),海拔2241米的大海坨為境內最高峰(北京第二高峰)。

圖4-1 北京市延慶區行政區劃圖

一、延慶區千米高山名錄

延慶區全境平均海拔約500米,山區面積佔全區面積的72.8%,北東南三面環山,西臨延慶八達嶺長城小盆地(延懷盆地),千米高山在縣城南部、東部、北部均有分布,其中東北部千家店鎮最為密集,海拔2241米的北京第二高峰大海坨位於與赤城界梁上。截至2020年9月,延慶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80座:域內千米高山45座,與昌平、懷來、赤城、懷柔交界千米高山35座。

1、延慶境內高山:延慶南猴頂(1476.7米)、大黑尖A(1433米)、囤上後山(1406.8米)、鴨山(1402.8米)、白石頭坑(1380米)、黑山(1345.1米)、榆杜山(約1339米)、冠帽山(1321米)、西木門子(1310米)、梯子溝頂(1280米)、燕羽山(1278.3米)、對梁子頂(1262米)、暴雨頂(1252.9米)、佛爺頂(1252.6米)、雞冠山(約1247米)、青寺頂(1239米)、照山(1235米)、燕窩梁尖(1231米)、大平頂(1210米)、十八盤(1186米)、紅眼洞梁頭(1185米)、應夢寺山(1178米)、老虎坑(1173米)、大北梁(約1172米)、檳榔山(1155米)、延慶十八盤嶺(1144米)、道虎窩南山(1139米)、黃嵯溝山(1115米)、晾馬場(1098米)、馬蹄灣頂(1095米)、螞蟻山B(約1088米)、大黑尖B(1083米)、喬爺頂(約1075米)、九裡梁(1068米)、黃土梁(1064米)、五座山(約1059米)、畫門梁(1053米)、大尖山(1047.6米)、後河黃土梁(約1041米)、頭道腰欠(約1036米)、鑽天卯(約1035米)、黃嵯溝山(約1033米)、松樹梁(1022米)、桃山(1015米)、螞蟻山A(1007米)、蓮花山(1005.3米)、1001梁(1001米)、北大窪(約985米)、莽山寨(約870米)、賊山(826米)、團山(791米)等。

2、延慶與昌平交界:清水頂(1239米)、磨盤山(1066米)、老和尚廟北山(1060米)、畫門梁(1053米)、前板石(1025米)、雞冠石(1017米)、神廟山(1002米)、分水嶺(約940米)、樓尖山(約872米)、鐵帽山(約823米)等。

3、延慶與懷柔交界:鳳凰坨(1529.7米)、氣不忿(1461米)、榆樹香(1460米)、石碴尖(1403米)、柳木坑梁頭(1367米)、猴石樑頭(1318.5米)、大北坨子(1303米)、鷹翅梁(1145米)、九眼樓(1141米)、陽坡高尖(1103.4米)、大西岔(1039米)、平甸子西山(1049米)、延慶小西天(1039.6米)等。

4、延慶與赤城交界:大海坨(2241米)、小海坨(2198米)、曬菜坡(1582米)、營四路山(1555米)、炮坡洋筒(約1498米)、板場山(約1474米)、富貴山(1458米)、延慶廟溝山(1325米)、遼坡(1195米)、太安山(1157米)、半塊豆腐山(1156米)、大敞窪(1145.5米)、北石湖(1052米)、大西岔(1039米)、大南窪(約1032米)等。

5、延慶與懷來交界:馬鞍山(1798米)、南天門(1183米)等。

二、延慶西南部穿越線路

延慶西南部千米高山主要有與懷來交界的南天門,與昌平交界清水頂、雞冠石、老和尚廟北山、畫門梁、神廟山、前板石、磨盤山,以及八達嶺附近的桃山、黃土梁(羊得山)、1001梁等。

圖4-2 延慶西南部穿越線路示意圖

1、南天門

南天門(E115°57'15.44",N40°16'25.95")位於石峽村南、黃樓窪東北、陳家堡東南的北京與懷來界山上,海拔1183米,頂有古長城及發射天線。登頂路線有:(1)自陳家堡向東南到雙關子後沿殘長城向東北登頂;(2)自石峽村西北、村中、村東南向西南上山脊、自陳家堡向東上山脊後沿殘長城向東南登頂等。

2、清水頂

清水頂(E115°58'01.14",N40°19'04.76")位於西撥子村南、幫水峪東南、石峽村東北、八達嶺古(殘)長城景區西南、羊圈子西北,海拔1239米,山頂有幾個很高廢棄信號塔,南側山坡上有部隊電訊塔,西北0.8km山包上是明長城重要結點「清水頂結點」。登頂線路主要有:(1)自馬莊子向西過榛子嶺、石峽村向東南到岔口後轉向東北登頂;(2)幫水峪向東南到石峽村西北沿長城向東北登頂;(3)自八達嶺古長城景區向西南、西拔子村向南均可登頂。

3、雞冠石

雞冠石(E115°59'02.57",N40°17'53.90")位於石碴村北、石峽東南、前莊子西南昌平延慶界梁上,海拔1017米。登頂路線有:(1)自石峽村向東南、石碴向西上山脊後轉向東北登頂;(2)自前莊子沿溝向西、石峽向東南上到山頂北側山脊後轉向南登頂等(未驗證)。

4、老和尚廟北山

老和尚廟北山(N40°19'26.02",E115°59'34.93")位於沙地西北、羊圈子東北、青龍橋西南、清水頂東側昌平延慶界梁上,海拔1060米。登頂路線有:(1)自青龍橋火車站沿溝向西南轉向南登頂;(2)自清水尖沿山脊向東再向南登頂;(3)自羊圈子沿溝向北上山脊轉向南登頂等。

5、畫門梁

畫門梁(E116°04'16.43",N40°20'16.24")曾用名沙嶺尖,位於沙嶺東北、石佛寺村東、麻地廢村南、北地村西的延慶昌平界梁上,海拔1053米,頂有「221、延國土監、長城公社界」小水泥柱。登頂線路:(1)自水關長城向東穿長城腳下的公社、麻地廢村向南到山脊杏花坡後沿山脊向東南1.4km登頂;(2)自沙嶺村東向東北上山脊登頂;(3)東側北地村向西上山脊登頂。

6、神廟山

神廟山(E116°05'02.19",N40°19'45.77")位於昌馬腰梁位於北地西南、九仙廟西北、東古村北、沙嶺東北昌平延慶界梁上,海拔1002米,頂有神仙廟遺址。登頂路線有:(1)自居庸關向東北到梯子峪路口轉向北經東古登頂;(2)自北地向西南、沙嶺向東北上至山脊轉向東南登頂等。

7、前板石

前板石(E116°06'15.53",N40°19'45.28")位於九仙廟村北、北地東南、西三岔西北昌平延慶界梁上,海拔1025米登頂線路有:(1)自九仙廟向北、北地廢村向南上山脊轉向東南登頂;(2)自九仙廟向東、西三岔向西、磨盤山向西北到山脊埡口後沿山脊向西北登頂等。

8、磨盤山

磨盤山(E116°07'04.88",N40°18'39.79")位於九仙廟東南、虎峪風景區西北(為虎峪景區最高峰),為昌平與延慶界山,海拔1066米,因山石可打制磨盤而得名。登頂線路:自九仙廟向東南、自G110國道的北溝和果莊向西南、虎峪景區向西北均可登頂;穿越磨盤山可以順便瀏覽居庸關、溝崖和虎峪景區。

圖4-3 八達嶺附近區域穿越線路示意圖

9、桃山

桃山(E116°00'53.36",N40°22'18.14")位於八達嶺長城北八樓正北偏西、岔道村東北、小張家口西南、黃土梁山峰西北,海拔1015米,站在延慶城區南側向東南可見東西山脊中部如桃形山包,與東南山脊相連黃土梁直線距離不超過1km。因四周為光滑石壁,登頂只有從其北側石縫斜向西南角上去,登頂路線主要有:(1)自岔道村向東北上山脊後向東登頂;(2)小張家口向西南上山脊後向西登頂;(3)自八達嶺景區北八樓向東北到黃土梁後向北轉向向西登頂等。

10、黃土梁

黃土梁(E116°01'12.72",N40°22'12.18")位於八達嶺長城北八樓東北、岔道村東北、小張家口西南、黃土梁廢村西,海拔1064米,頂有倒塌測架留下的一根向南斜插的松木桿;該山又名八達嶺、羊得山、楊得山等,其中「黃土梁」最官方。登頂線路:(1)自岔道村向東北上山脊過桃山後轉向南登頂;(2)自八達嶺纜車站沿溝向東上山脊轉向東北登頂;(3)自八達嶺景區北八樓沿山脊向東北登頂;(4)自青龍橋車站向東北過八達嶺陵園沿溝向北登頂;(5)自小張家口村南向西南上山脊登頂;(6)自黃土梁廢村向西登頂(該區域地形複雜,慎走)。

11、1001梁

1001梁(E116°03'08.81",N40°21'28.58")位於探戈塢東南、龍潭溝東北、麻地西北、曹碾西南,海拔1001米(山名來自驢友驕陽-似我軌跡)。登頂線路:(1)自探戈塢音樂谷東南側延防火道向東南上山脊後向南登頂;(2)自長城腳下公社沿防火道向東北登頂;(3)自麻地廢村向西上山脊後沿山脊向西北登頂。

三、延慶東南部穿越線路

延慶東南部千米高山主要有螞蟻山A、螞蟻山B、燕羽山、十八盤嶺、晾馬場(大石懷)、蓮花山、馬蹄灣頂、五座山、鷹翅梁、榆杜山、鳳凰坨(風駝梁)、榆樹香(鳳頭、一束香)、喬爺頂、北大坨子、九眼樓(火藥山)、氣不忿、石碴尖、柳木坑梁頭、猴石樑頭、平甸子西山等。

圖4-4 延慶東南部區域穿越路示意圖

1、螞蟻山A、螞蟻山B

螞蟻山A(E116°07'00.22",N40°24'07.12")位於小金房廢村南、瓦廟隧道西北、門泉石東北、窯灣村東,海拔1007米;螞蟻山B(E116°07'50.54",N40°23'57.25")位於果樹園東南、窯灣村東、瓦廟西北、小辛莊村西,海拔約1088米。幾年前驢友將有微波站房的山峰認為是螞蟻山,但該山包海拔約1088米明顯與文字資料中螞蟻山海拔1007米不符,最近百度和高德地圖已經明確標註了螞蟻山的位置,故用螞蟻山A、螞蟻山B以示區別。登頂螞蟻山B的路線有:(1)自柳溝向東南過果樹園、口子裡和小金房廢村登頂;(2)自瓦廟、蟒山寨、窯灣到瓦廟隧道北側沿山脊向北登頂;(3)自東南碓臼峪向西北到龔家窯向西登頂;(4)自燕羽山沿山脊向南登頂;螞蟻山A 位於螞蟻山B西側1.4km且山脊相連,自小金房廢村向東南、螞蟻山B 沿山脊向西、X211縣道門泉石路口沿溝向東北可登頂。

2、燕羽山

燕羽山(E116°08'23.34",N40°25'33.24")位於果樹園村東南、四司村西南、慈母川西側,海拔1278.3米,因像未展翅膀的燕子得名,頂有水泥定位墩和小瑪尼堆。登頂線路主要有:(1)自柳溝向東南到果樹園村向東登頂;(2)自二司向東南沿山脊登頂;(3)自四司向南上山脊、自十八盤嶺沿山脊向西南登頂;(4)自景而溝向西北登頂;(5)自螞蟻山B沿山脊向東北登頂等。

3、延慶十八盤嶺

十八盤嶺(E116°10'13.21",N40°26'09.54")位於燕羽山東北1.5km、董家溝西側、花溝村西南、四司村東南,是延慶永寧鎮與大莊科鄉界嶺,海拔1144米。注意十八盤嶺與十八盤不是一回兒事,十八盤是位於延慶千家店鎮紅旗甸東北海拔1186米山峰。網上登頂十八盤嶺軌跡不多,主要有:自燕羽山頂沿山脊向東北、小莊科向西到花溝村向西南、東灰嶺村沿山脊向西南(該路線很扎)均可登頂,其中「柳溝-燕羽山-十八盤-花溝-大莊科」可一次登兩座千米高山。

4、晾馬場

晾馬場(E116°14'35.01",N40°28'11.33")又名大石懷,位於延慶永寧鎮大莊科鄉交界處、營城村東南、東二道河村東北、臺自溝村北,海拔1098米。登頂線路:(1)自營城村向東南或走公路向東南、東二道河村向北到昌赤路山脊埡口後向東北登頂;(2)自東二道河村向東到臺自溝村後向北上山脊登頂;(3)自廟上村向西到東太平村後轉向西北上山脊後向西登頂。

5、蓮花山

蓮花山(E116°16'26.64",N40°26'59.85")位於延慶漢家川東北,海拔1005.3米,峰型似含苞待放之蓮花得名;頂有二層防火瞭望塔及高瘦鐵架。蓮花山與東北側懷柔鱗龍山相接,從廟上村過包子石、黃土梁可達蓮花山北麓。自水泉溝向北到漢家川村向東後轉向東北上山脊、自鷂子峪向西北、西水峪向西北與漢家川線路會合向東北、自廟上村向西南經黃土梁村後(龍王廟村)向東南均可登頂等。

6、馬蹄灣頂

馬蹄灣頂(E116°16'04.20",N40°29'46.85")位於營城東北、馬蹄灣村北、偏坡峪村西,海拔1095米,山頂有倒地鐵三腳架。登頂路線:(1)自馬蹄灣村西向東北、自馬蹄灣村向北走溝、自周家墳西山谷向南上到山脊後轉向東均可登頂;(2)自偏坡峪向西南上到山脊轉向西登頂。

7、五座山

五座山(E116°16'11.71",N40°28'48.49")位於五座山村東北、虎平溝村西南、馬蹄灣村東南,海拔約1059米,因山頂西側山脊上有五座小山尖得名。該山地拔不高,自五座山村東南沿溝向東北、虎平溝村向西南、鷹翅梁南側岔路口向西北上至山頂南側山脊埡口後向北登頂。

8、鷹翅梁

鷹翅梁(E116°17'07.58",N40°29'02.37")位於偏坡峪村南、廟上村西北、東太平莊東北、馬蹄灣東南,海拔1145米,山頂有殘長城。鷹翅梁是連接西面晾馬場、東北風駝梁、西北馬蹄灣頂的山脊結點,自晾馬場向東、五座山向東南、馬蹄灣村向東南、偏坡峪向南、廟上向西北、東太平莊向北均可登頂。

9、榆杜山

榆杜山(E116°18'40.14",N40°30'10.89")當地村民稱猴石山,位於水口子東南、偏坡峪東北、鳳凰坨西北、紅果寺西南,海拔約1339米。登頂路線有:(1)自上營子村北口向東南進溝過桑樹峪廢村轉向東登頂;(2)自鳳凰坨沿山脊向西北登頂;(3)自水口子村南向東南進幹河溝繞自山頂北側後向南登頂等。

10、鳳凰坨

鳳凰坨(E116°19'18.52",N40°29'53.60")又名鳳駝梁,位於延慶四海鎮與懷柔交界處,海拔1529.7米,山頂有烽臺遺蹟及倒塌後剩餘兩個木棍,山頂東側有孤立山尖為榆樹香(鳳頭、一束香)。登頂鳳凰坨路線主要有:自四海鎮西溝裡向西南、杏樹臺向西北、廟上向東北、營城(馬蹄灣)向東上山脊轉向東北、偏坡峪向東南上山脊轉向東北、水口子向東南均可登頂。

11、榆樹香(鳳頭)

榆樹香(E116°20'02.90",N40°29'54.78")又名一束香,位於鳳凰坨東側、杏樹臺西北、海子口村西、西溝裡西南,海拔約1460米,因地處鳳凰坨東側且尖,被驢友成為鳳凰頭(鳳頭)。登頂路線主要有:自鳳凰頭沿山脊向東、西溝裡向西南、杏樹臺向西北、海子口西南山脊埡口沿山脊向西北轉向西登頂等。

12、喬爺頂


喬爺頂(E116°22'57.15",N40°31'57.17")位於南灣東南、西溝外東北、四海鎮西、大勝嶺南,海拔約1075米,頂為二層防火瞭望塔。登頂路線有:(1)自南灣村向東南、西溝裡村東向北上至翻梁埡口後沿山脊向東南登頂;(2)自西溝外村西向北上山脊登頂等。

圖4-5 延慶東部區域穿越路示意圖

13、北大坨子

北大坨子(E116°25'25.88",N40°28'37.75")圖標大北坨子,位於鐵礦峪東北、海字口東南、岔石口村南、莊戶村西北,東西分別與黑坨山、風駝梁相連,南坡長城分別連接黃花城和北京結,海拔1303米,頂為孤立小土包、有小定位水泥墩,旁邊還有倒塌三腳架剩下的一個松木棍;自延慶岔石口向南、鐵礦峪和三岔村向東北、大榛峪向北均可登頂;儘管南側長城上路標密集、小路清晰,但自長城向北登頂北大坨和向東南下山的線路均不太清晰、路標稀少,非強驢慎行。

14、九眼樓

九眼樓(E116°30'08.08",N40°28'55.33")又名火藥山、火焰山,位於莊戶東北、黑坨山西南、西柵子村西北,是建在火藥山頂的北京最大烽火臺,每面九扇窗(已修繕)而得名,海拔1141米,因其九眼樓是長城結點而且有連接北京結點和黑坨山長城而出名。登頂九眼樓路線:自莊戶向東北、北京結點向北、舊水坑(西柵子)向西北、石窯向東南、黑坨山向西南均可登頂。

15、氣不忿

氣不忿(N40°30'03.86",E116°30'19.54")位於石窯村東、黑坨山西北、楊樹底下西南、梁根東南,海拔1461米,頂有殘長城。登頂路線有:(1)自黑坨山西側三岔口沿山脊向西北登頂;(2)自楊樹底下沿溝向南上山脊登頂;(3)自關門口沿山脊向東轉向東南登頂;(4)自石窯村沿東長溝向東上山脊登頂等。

16、石碴尖

石碴尖(E116°29'10.26",N40°31'00.02")位於石窯東北、梁根東南、氣不忿西北延慶懷柔界梁上,海拔1403米,頂有殘長城及敵樓。登頂路線有:(1)自梁根向東南、東北口關沿山脊向東登頂;(2)自北長溝向東北、楊樹底下向西南上山脊後向西北登頂等。

圖4-6 柳木坑梁頭、猴石樑頭、平甸子西山穿越線路

17、柳木坑梁頭

柳木坑梁頭(E116°28'42.57",N40°33'05.11")位於懷柔與延慶界嶺上,珍珠泉東、水泉子村南、雙窯村西北,海拔1367米,頂有松木三腳架,與東北海拔1318米的猴石樑頭山脊相連。登頂線路主要有:自郭家灣沿山脊向東北、自秤勾灣向東南上山梁轉向東北、自雙窯向西北登頂、自水泉子沿山谷向南、自猴石樑頭沿山脊向西南均可登頂。

18、猴石樑頭

猴石樑頭(E116°31'21.24",N40°35'13.25")位於懷柔與延慶界嶺上,三岔西側、雙金草東側、桃條溝村南,海拔1318.5米,頂有鐵三腳架及定位水泥墩,與西南海拔1367米的柳木坑梁頭山脊相連,因山頂石頭風化多似猴頭故名「猴石樑頭」。登頂線路主要有:自水泉子和雙金草向東、自三叉向西北、自南天門和桃條溝村向南、自柳木坑梁頭沿山脊向東北均可登頂。

19、平甸子西山


平甸子西山(E116°32'01.14",N40°37'20.24")又名西溝梁頭,位於平甸子村西、桃條溝村南、柳條灣東南延慶懷柔界梁上,海拔1049米,與西南海拔1323米的猴石樑頭山脊相連。登頂線路主要有:自桃條溝向南、平甸子村向西、猴石樑頭沿山脊向東北、雙金草向東北均可登頂。

四、延慶西北部穿越線路

延慶西北部張山營、舊縣鎮千米高山主要有馬鞍山、小海坨、大海坨、白石頭坑、曬菜坡、青寺頂、大北梁、應夢寺山、冠帽山、後河黃土梁、富貴山、雞冠山、太安山、半塊豆腐山等。

圖4-7 延慶西北部區域穿越線路示意圖

1、馬鞍山

馬鞍山(E115°44'12.91",N40°29'37.16")位於方家衝西北、西大莊科西南、金家口村東,海拔1798米,頂有殘留鐵三角架角鐵。登頂路線有:(1)自方家衝向西北走溝(美利堅大峽谷)登頂;(2)自閻家坪向南上山脊後繼續向南登頂;(3)自方家衝向北穿玉皇山後上北側山脊向西登頂;(4)阿堅千峰詞典中有:自閻家坪西大莊科間山脊埡口沿山脊向西南登頂線路。

2、小海坨

小海坨(E115°48'50.15",N40°33'29.13")位於延慶西北和河北赤城縣交界處,大海坨南側,海拔2198.388米,頂有大理石標識碑、殘留水泥定位墩、瑪尼堆。登頂路線主要有:(1)大海坨村向東南上山脊鞍部向南登頂;(2)自閻家坪向東北、姜莊子向東南、西大莊科向北上到山脊後向東登頂;(3)自玉渡山水庫西側向西北、穿啤酒溪(自小河屯、上板泉、下阪泉)向西北、松山景區向東北上山脊後向北登頂。其中自大海坨村、閻家坪、西大莊科、啤酒溪上山是最常規路線。

3、大海坨

大海坨(E115°49'06.62",N40°34'30.04")位於延慶西北與赤城交界處,小海坨北側,海拔2241米,頂有瘦四角高鐵架。登頂路線主要有:(1)自大海坨村向東南後轉向東直接登頂,也可到山脊鞍部轉向北登頂;(2)自小海坨向北登頂;(3)自玉渡山景區西北次仲泉向西北登頂;(4)自西得山(鴨地山脊)沿山脊向西南登頂。另大海坨北側同脊還有一山包被驢友稱其三海坨,因其緊靠禁區偶有哨兵阻攔不讓登頂。

4、白石頭坑

白石頭坑(E115°50'26.70",N40°30'25.92")位於佛峪口東北、上蘆鳳營村北、小河屯西北,海拔1380米。登頂路線有:(1)自小河屯向北轉向西進鐵礦溝到山頂北側後向南登頂;(2)自上蘆鳳營村向西北沿小寺溝上至山頂北側後向南登頂等。

5、曬菜坡

曬菜坡(E115°53'59.97",N40°36'54.20")又名西得山、大西山,位於大海坨東北、鴨地村西南、五裡坡村西北的北京與赤城界梁上,海拔1582米,頂有坍塌木架子殘留松木棍。登頂路線有:(1)自大海坨沿山脊向東北登頂,(2)自玉渡山直接沿溝向北登頂,(3)自五裡坡向北、鴨地向西南、平地向東南上到東北山脊後向西南登頂等。

6、青寺頂

青寺頂(E115°54'24.83",N40°31'52.48")又名青松頂,位於辛家堡村北、應夢寺山西側,海拔1239米,山頂南側山坡有重建寺廟。登頂線路主要有:自後河高家河廢村東側的岔口向南、自野山峽大門石獅子向西北到山頂東側後,無路向西爬升300米可登頂。

7、大北梁

大北梁(E115°54'40.77",N40°33'19.43")位於後河高家河廢村北、五裡坡廢村西南、吳家溝廢村東南,海拔約1172米,頂有鐵三腳架。登頂路線有:(1)自高家河廢村向北、五裡坡廢村向西南上山脊登頂;(2)自吳家溝到五裡坡防火道翻梁埡口沿山脊向東南登頂(未驗證)等。

8、應夢寺山

應夢寺山(E115°55'58.16",N40°31'49.20")位於延慶靳家堡村北,目前應夢寺已修復,寺後高約百米山包為山頂,海拔1178米。站在山頂向南可俯瞰官廳水庫及延懷盆地、向西北可望大小海坨等。登頂應夢寺山路線:(1)自靳家堡向北上山脊;(2)自後河高家河廢村東側岔口向南上山脊可登頂。該山可作為玉渡山景區沿後河向東到龍聚山莊(小魯莊)、黃柏寺出山的備用岔口。

9、後河黃土梁

後河黃土梁(E115°56'25.89",N40°33'14.77")位於延慶後河蘇家河廢村東北、陳家嶺廢村東南、三岔河廢村西,海拔約1041米,頂有鐵三腳架(山頂東南山包似乎略高)。該山與周圍相比僅僅是個比較平滑小山梁,登頂路線有:(1)自陳家嶺廢村東南山脊埡口沿山脊向東南登頂;(2)自陳家嶺廢村東側山溝向西南上山脊登頂;(3)自後河向北上到山脊埡口後沿山脊向西北登頂等。

10、冠帽山

冠帽山(E115°57'41.16",N40°32'13.42")又名棺材山、東巖山(下有東巖寺),位於後河南側龍聚山莊與黃柏寺埡口間,海拔1321米。雖不是延慶最高峰但因其像一座屏風位於城區正北,成為延慶最突出的標誌性景觀。登頂有三條路線:(1)自南坡走碴東坡、獐子溝梁登頂;(2)自東側平臺繞向山頂東南後轉向西北登頂;(3)自黃柏寺埡口沿山脊向西南登頂等。

11、富貴山

富貴山(E115°58'07.28",N40°35'38.90")位於五裡坡東、野豬窩西南、三岔河西北,海拔1458米。該山四周陡峻,目前只有水土徐徐自野豬窩西南埡口沿山脊向南登頂一條參考軌跡。

圖4-8 延慶雞冠山太安山半塊豆腐山穿越線路

12、延慶雞冠山

延慶雞冠山(E115°59'58.01",N40°34'56.81")位於太安山西南、白羊窪西北、三岔河東北、白塔村東南,海拔約1247米。登頂路線主要有:(1)自龍慶峽大壩沿山脊向西北、界碑石和白羊窪及大安山沿溝向西北上山脊登頂;(2)自姜家溝村南翻梁埡口沿山脊向西南登頂等。

13、太安山

太安山(E116°00'48.39",N40°35'50.22")位於白羊窪村西北、姜家溝東南、半塊豆腐山西延慶赤城界梁上,海拔1157米,頂有廢石長城痕跡。當地人不知大安山,溝中宣傳牌顯示為「落鷹尖」,山頂北側西側均為斷崖,登頂路線主要有:(1)自太安山西北翻梁埡口向東北上山脊登頂;(2)自太安山西北翻梁埡口走土石公路繞到其東北側後向西南登頂;(3)自半塊豆腐山向西沿明顯小路1.3km登頂。

14、半塊豆腐山

半塊豆腐山(E116°01'36.06",N40°35'47.67")位於延慶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白草窪村北、雲瀑溝北、燒窯峪西北、太安山東側,海拔1156米,山頂孤立無明顯標誌物,山頂西側有百餘畝「亞高山草甸」鮮花盛開有點百花山味道。當地村民稱其奶奶頂,東南側圓圓山包為窩窩頭山,更靠東南、很矮小山包為半塊豆腐山,南側山谷已開發為雲瀑溝景區。登頂路線主要有:(1)自雲瀑溝向北一段切上東側山腰繞過斷崖後向北登頂;(2)自燒窯峪村西北走溝一段後上山梁切過窩窩頭山登頂;(3)自燒窯峪村向北走山梁過摩崖石刻(自跳石河向南、北張莊和白羊峪向西北)到東西山脊後向西登頂;(4)自(白羊窪向西北登頂)太安山向東登頂。

15、後河

後河是驢友對「玉渡山景區水庫大壩—龍慶峽水庫庫尾」這段河道的稱呼,官方地圖上標註的是古城河。自玉渡山水庫曲折15km匯入龍慶峽水庫西北的庫灣,被驢友稱為「庫尾」。基於後河走向和位置特點,一日穿越後河線路的起止點大多分布在G110國道上,自此出發穿過北側山脊下到後河。以到庫尾為目標,自西向東進山的穿越線路強度也逐漸下降,穿越後河主要進出口有:啤酒溪、玉渡山、野山峽、應夢寺、龍聚山莊、黃柏寺等。其中「後河黃柏寺岔口—庫尾」一段3.5km是必須原路返回的,體力不支或時間不夠可省去後河黃柏寺岔口到庫尾往返這段。

五、白河堡水庫南側線路

白河堡水庫南側交通方便,主要有遼坡、佛爺頂、大平頂、老虎坑、暴雨頂、對梁子頂等,這些高山上均有殘長城痕跡。

圖4-9 白河堡水庫南側區域穿越線路

1、遼坡

遼坡(E116°06'55.03",N40°37'38.91")位於延慶黑峪口村北、白河堡村西、河北土門村東南,海拔1195米,山頂有松木四角架。登頂路線有:(1)自黑峪口與白河堡之間埡口向西北1.8km登頂;(2)自土門向東北上至山脊向東南3.0km登頂;(3)自黃峪口村向北後轉向東北山脊5.3km登頂;(4)自白河堡向北到小雲盤溝後向西到山脊上轉向南、直接向西南走山脊登頂等。

2、佛爺頂

佛爺頂(E116°07'58.84",N40°35'51.35")位於延慶香營西北、黑峪口村東北、白河堡水庫南,海拔1252.6米。沿昌赤路向北過黑峪口村後東側有開至佛爺頂水泥路,山頂有鐵三角架及軍事設施等。登頂路線有:(1)自黑峪口村北公路岔口向東走盤山路登頂;(2)自東白廟向北進溝後上山脊登頂;(3)自山底下村向北、南窯村向南到山梁豁口後向西登頂等。

3、大平頂

大平頂(E116°11'30.81",N40°35'44.88")位於延慶辛莊堡東北、劉斌堡西北、暴雨頂西、莊科村東南,海拔1210米,頂有殘長城及航標架殘留松木棍。登頂線路主要有:(1)自暴雨頂沿長城向西、劉斌堡向北上山脊後向西登頂;(2)自莊科、茨溝村向東南、柏木井廢村向西南上山脊沿長城向南登頂;(3)自香營東北山底下村向東北上山脊登頂。

4、老虎坑

老虎坑(E116°12'12.19",N40°37'35.46")位於暴雨頂北、柏木井東北、茨溝村東南,海拔1173米,頂有監控鐵塔、鐵三腳架及殘長城。登頂線路有:(1)自暴雨頂向北下到山谷後向北繞到碓臼梁廢村後轉向西北登頂;(2)自柏木井埡口向東北上山脊登頂;(3)自茨溝村向東南到山頂西北敵臺後沿殘長城向東南登頂;(4)自八道河沿公路向西北到山口後轉向南,沿山谷上西側山脊登頂。

5、暴雨頂、對梁子頂

暴雨頂(E116°13'03.06",N40°35'35.19")位於延慶辛莊堡東北、劉斌堡村北、山西村西北,自南側看北勢如暴雨般得名,海拔1252.9米,頂有鐵三角架,頂峰長城向西到佛爺頂、白河堡,向東連接馬道梁。對梁子頂(E116°12'57.08",N40°35'51.77")又稱暴雨Ⅱ頂,位於暴雨頂北側0.6km與暴雨頂山脊相連,海拔1262米,頂有鐵三角架及小定位水泥墩(上有「三角點 總參謀部測繪局」小瓷片)。登頂線路有:(1)自山西溝村向北後走溝向西上山脊登頂;(2)自茨溝村向東南過柏木井村向南上山脊登頂;(3)自劉斌堡村正北上山頂西側豁口後轉向東登頂。

六、延慶東北部穿越線路

延慶東北部主要有大黑尖A、大黑尖B、燕窩梁尖、檳榔山、營四路山、炮坡洋筒、西木門子、板場山、鑽天卯、延慶廟溝山、九裡梁、十八盤、黑山、囤上後山、頭道腰欠、大南窪、延慶南猴頂、大敞窪、北石湖、大尖山、黃嵯溝山、道虎窩南山、松樹梁、梯子溝頂、紅眼洞梁頭、照山、大西岔、延慶小西天、陽坡高尖等高山及風景秀麗的百裡山水畫廊。

圖4-10 延慶東北部區域穿越線路示意圖

1、大黑尖A、大黑尖B

大黑尖A(E116°12'07.31",N40°42'19.94")位於延慶小川村東北、大石窯西南、紅旗甸西北,與檳榔山同脊,海拔1433米,頂有木三腳架殘留松木棍;登頂線路有:自小川向東北、上馬鹿向東南、大石窯向西南到山脊小廟埡口後沿山脊向東南登頂,自大窯西南向西進溝轉向西北上山脊登頂。另有地圖將大窯西北、紅旗甸西南、張家灣村南、檳榔山東北的海拔1083米山峰標為大黑尖(頂有鐵三腳架),為避免混淆將其標註為大黑尖B(E116°14'21.85",N40°41'26.86");目前網上沒有登頂線路,看等高線地圖:(1)自張家灣向南上山脊登頂;(2)自檳榔山西北側溝向北上至上梁後沿山脊向東登頂等。

2、燕窩梁尖

燕窩梁尖(E116°12'15.11",N40°40'41.97")又名後坑東北尖,位於東邊村東北、小川東南、檳榔山西側,海拔1231米。登頂路線有:(1)自八道河西北碾子溝向北上山脊登頂;(2)自小川東側磚牆溝向東、大窯西側鑽天溝向西上山脊轉向東南登頂;注意檳榔山西側為大斷崖、無法沿山脊連穿燕窩梁尖和檳榔山。

3、檳榔山

檳榔山(E116°12'49.11",N40°40'34.14")位於延慶香營鎮與千家店交界處,寶山堡東北、小川村東南、八道溝西北、大窯村西南,海拔1155米。自大窯向西南、八道河村北向西北、八道河村西向北均可登頂。

4、營四路山

營四路山(E116°13'29.08",N40°46'10.72")位於延慶紅旗甸與赤城古子房之間的界山上,海拔1555米。登頂線路有:(1)自大石窯村向西北到上馬鹿溝後向東北進溝,向東北繞行或向東上山脊登頂;(2)自古子房向東北到小東溝後翻山梁後,向東北繞行或直接向東上山脊登頂;(3)自紅旗甸鄉水頭村北山溝走到頭再向西上梁登頂(未找到參考軌跡)。

5、炮坡洋筒

炮坡洋筒(E116°13'41.06",N40°45'26.48")位於水頭西北、營四路山南、上馬鹿溝東北、西木門子北側延慶赤城界梁上,海拔約1498米。登頂路線有:(1)自古子坊東南溝向東北到銀礦坑轉向東南登頂;(2)自大石窯向北經西木門子東側山脊向北登頂;(3)自水頭村向西北進西側岔溝到山頂北側後向南登頂等。

6、西木門子

西木門子(E116°13'51.44",N40°44'38.43")又名西門子梁,位於大石窯村北、上馬鹿溝村東、營四路山東南、水頭村西,海拔1310米。本人曾與小驢友父子自大石窯向東北上到山頂東北埡口轉向西南登頂;看等高線和衛星地圖:自下馬鹿溝向北進溝轉向東南、古子坊東側大東溝銀礦向東南上山脊後轉向西南、水頭村西北向西上山脊後轉向西南也可登頂(未驗證)。

7、板場山

板場山(E116°13'45.16",N40°46'54.44")位於古子坊東北、營四路山北側、水頭西北、青羊溝村南延慶赤城界梁上,海拔約1474米,頂有鐵三腳架和定位水泥墩。登頂路線有:(1)自小東溝向東北、營四路山向北登頂;(2)自東梁尖沿山脊向東南登頂;(3)自青羊溝向南、水頭村向北到京冀埡口後沿山脊向西南登頂等。

8、鑽天卯

鑽天卯(E116°15'04.80",N40°43'51.74")位於大石窯東北、半溝西北、水頭西南,海拔約1035米。該山西南、東北坡陡峻難以上下,登頂路線有:(1)自大石窯南側向東北進大石板溝沿翻梁村道上至山脊後向東北登頂;(2)自半溝村南沿溝向西北上至山脊後向北登頂等。

9、延慶廟溝山

延慶廟溝山(E116°16'01.62",N40°45'40.79")位於延慶水頭村北延慶與赤城界嶺上,海拔1325米。網上沒有找到登頂廟溝山的參考軌跡(下花園區東北也有一座海拔1621米的同名高山)。

10、九裡梁

九裡梁(E116°16'29.04",N40°37'35.10")位於延慶九裡梁村北、河口西南、劉幹路東側,海拔1068米,山頂東側有營盤到河口村翻梁土公路。登頂路線有:(1)自河口沿土石公路向西南、營盤沿土石公路向北到山頂東側翻梁埡口後向西登頂;(2)自九裡梁沿小路向北登頂等。

11、延慶十八盤

十八盤(E116°17'31.20",N40°43'25.06")位於延慶紅旗甸東北、大古墳溝西北,海拔1186米,沿向東北山脊可到1345米高的黑尖,注意十八盤不要與燕羽山東北的十八盤嶺混淆。登頂十八盤線路有:(1)自紅旗甸向東北上山脊登頂;(2)自黑尖、水頭向東南、石湖向西北、排子嶺向西北上山脊後轉向西南登頂。

12、黑山

黑山(E116°18'21.70",N40°44'33.71")又稱黑尖、茨頂,位於水頭村東側、茨頂西南、十八盤東北,海拔1345.1米,山頂有鐵三腳架、信號架,注意該黑尖與西南隔溝相望的大黑尖不是一座山峰。登頂黑山線路有:(1)自牤牛溝、坑地村向西南登頂;(2)自紅旗甸登十八盤沿山脊向東北、排子嶺向西北、石湖向西北、水頭向東南上山脊後向東北登頂。

13、囤上後山

囤上後山(E116°18'03.53",N40°36'27.25")位於營盤東北、上花樓西北、石槽西南,海拔1406.8米,與東北側延慶南猴頂、鴨山等距5km構成等腰三角形。登頂線路有:(1)自石槽村沿溝向西南登頂;(2)自營盤東溝向西北、九裡梁廢村向東南到山頂西側山溝向東登頂;(3)自囤上營盤東溝翻梁埡口沿山脊向東北登頂等。

14、頭道腰欠

頭道腰欠(E116°19'05.37",N40°43'15.87")位於千家店村西北、十八盤東側、黑山東南囤子溝與石湖溝之間山脊上,海拔約1036米。登頂線路有:(1)自大古墳溝向西北轉向西繞至山頂北側後向南登頂;(2)自小古墳溝或後溝廢村向西北上山脊登頂;(3)自囤子溝西去花石樑岔溝口向北轉向東北上山脊登頂等。

15、大南窪

大南窪(E116°20'03.87",N40°46'15.12")位於牤牛溝村北、上甸子東南、三尖地西南延慶赤城界梁上,圖標位置山包海拔約1032米(翻梁埡口西南側還有海拔約1065米更高山包)。登頂線路有:(1)自北側赤城上甸子沿溝向南過大南窪廢村登頂;(2)自牤牛溝村東向北上山脊轉向西登頂;(3)自牤牛溝村西向北上山脊轉向東登頂等。

16、延慶南猴頂

延慶南猴頂(E116°20'20.26",N40°38'26.45")位於延慶千家店南、河口東南、石槽村東北,海拔1476.9米,頂有殘留混凝土柱及一根松木棍,與東南不遠處的鴨山隔溝相望。登頂線路有:(1)自石槽村向東北上山脊登頂;(2)自千家店西南排字嶺東側的山谷向南上山脊登頂等。注意喇叭溝門的猴頂也稱南猴頂。

17、鴨山

鴨山(E116°21'28.28",N40°37'16.45")又名丫山,位於延慶千家店南、石槽村東南、上花樓西北,海拔1402.8米,頂有鐵三腳架,與西北不遠處的南猴頂隔溝相望。登頂線路有:(1)自石槽村向東南上山脊登頂;(2)自千家店南側河南村沿山谷到山頂北側上山脊登頂;(3)自大吉祥向北、珍珠泉向西北到上花樓後沿山谷向西北登頂;(4)自珍珠泉東北的廟梁沿山谷一直向西北登頂等。

18、大敞窪

大敞窪(E116°21'49.12",N40°46'03.23")又名牛溝山、大長窪,位於花盆西北、北水泉溝北、牤牛溝東北,海拔1145.5米,頂有嵌有瓷片水泥定位墩。登頂路線有:(1)自三尖地沿二木溝向南上山脊轉向東南登頂;(2)自北石胡向西南西溝轉向南約1km登頂;(3)自北水泉溝村向北、花盆村向西北、牤牛溝向北上山脊後向東均登頂等。

19、北石胡

北石胡(E116°22'13.39",N40°46'13.10")位於三尖地東南、河北西南、花盆西北、大敞窪東北延慶赤城界梁上,海拔1052米。登頂路線有:(1)自三尖地沿二木溝向南上山脊轉向東登頂;(2)自大敞窪向東北或自花盆到山頂西南溝中轉向東北登頂;(3)自三尖地與河南村中間的大門溝向南臨近山脊埡口轉向西南登頂等。

20、延慶大尖山

大尖山(E116°23'20.01",N40°43'57.65")又名毛尖山、大毛尖,位於延慶千家店的鹿叫村東南、三道嶺村西北、前山村西南,海拔1047 .6米。山頂東側為絕壁斷崖,自鹿叫村向東南、三道嶺向西北均可登頂。

21、黃嵯溝山

黃嵯溝山(E116°24'21.01",N40°42'41.24")位於延慶矽化木公園東北、道虎窩南山西側、三道梁廢村東,海拔約1033米(圖標位置東北側)。該山與東側道虎窩南山山脊相連,自三道梁廢村向東北到山頂北側後向南上山脊登頂。

22、道虎窩南山

道虎窩南山(E116°25'01.29",N40°42'38.02")位於延慶矽化木公園東側、上奶山村北、後道虎窩子村南,海拔1139米。登頂路線有:(1)自南灣村向南走山谷上到山頂東側埡口後向西或者走北側山脊向南登頂;(2)自矽化木公園向北走溝到前山嶺後向東南上山脊向東登頂(自前山嶺村向東走溝轉向東南登頂);(3)沙梁子村向西進溝轉向西北至山脊轉向西南登頂。

23、松樹梁

松樹梁(E116°26'28.28",N40°43'12.44")位於延慶沙梁子西北、大拺樹西南、道虎窩南山東北,海拔1022米,頂有定位水泥墩。該山較險登頂參考軌跡不多,主要有:(1)自三道河村沿山脊向西南登頂,(2)自沙梁子北側的天橋溝向西北上山脊登頂,(3)看等高線地圖自南灣向西南到北側溝底後向南似乎可登頂(未驗證)。

24、梯子溝頂

梯子溝頂(E116°25'03.79",N40°36'49.33")位於延慶珍珠泉鄉轉山子、三岔口村西北側,海拔1280米。目前網上沒有登頂參考軌跡,該山只出現在《延慶七十二峰》一篇文章中,站在道虎窩南山向南可見這座處在連通照山和鴨山山脊中間的圓形山峰;從衛星和等高線地圖看:自其西側棒槌溝向東、三岔口沿溝向西北可上到山頂北側山梁上再向南登頂(未驗證)。

25、紅眼洞梁頭

紅眼洞梁頭(E116°25'56.52",N40°37'36.36")位於梯子溝頂東北、梁根西北、馬蹄溝西南、被木井廢村西南,海拔1185米。登頂路線有:(1)自馬蹄溝向西南經柏木井廢村向南登頂;(2)自三岔口向西北進梯子溝後轉向東北登頂;(3)自梁根沿溝向西北登頂等。

26、照山

照山(E116°27'32.03",N40°39'45.79")位於照山窪南、馬蹄溝東南、倉米道村西、田倉米道西南,海拔1235米。登頂成熟線路只有自馬蹄溝村向東南上山脊登頂一條;自倉米道村向西上山脊、自田倉米道村南山谷向西南沿溝均可到照山頂南側,但這兩條線路大多是無路硬切很不成熟,強烈建議自馬蹄溝向東南登頂後原路下山!!!

27、大西岔

大西岔(E116°27'33.75",N40°46'14.77")又名正尖、正座,位於懷柔、延慶、赤城交界處,菜樹甸西南、三道河村北,海拔1039米,頂有電線桿和電訊杆。登頂軌跡有:(1)自山脊土公路埡口(埡口東南角小道)沿山脊向南登頂;(2)自三塊石村向西走溝上山脊登頂;(3)自三道河村沿溝向北登頂。

28、延慶小西天

延慶小西天(E116°29'05.97",N40°45'42.81")以示與懷柔豐寧界上小西天區別,位於三道河東北、大西岔東南、三塊石、陽坡高尖北側,海拔1039.6米,頂有水泥定位墩。該山只出現在《延慶七十二峰》中,高德地圖標出了該山具體位置;2017年10月19日本人自東北三塊石村向西南沿銀洞溝成功登頂並向西南下東溝出山,該路線為廢棄已久村道有路跡可循。

29、陽坡高尖

陽坡高尖(E116°30'15.83",N40°43'36.34")又名帽山溝梁,位於後溝村東南、盤道溝西北、對石村西南,海拔1103.4米,頂有殘留航標架角鐵。登頂線路主要有:(1)自後溝村向東南上到山脊埡口後轉向北登頂;(2)自白河邊西帽山村沿山脊向北登頂;(3)自盤道溝村向西北上山脊登頂;(4)自超梁子村北進大張黑溝轉向西南登頂等。

30、百裡山水畫廊

白河峽谷與永定河峽谷、拒馬河峽谷並稱北京三大河峽,自從白河堡水庫經過懷柔流向密雲水庫約130公裡的河流峽谷,按照所在區不同可分為三段:1、延慶區內自白河堡水庫到滴水壺東區界約47.2km的上段,2、懷柔區內自延慶界到雲夢仙境溝口約48.4km的中段,3、密雲區內自雲夢仙境溝口到密雲水庫西北角白河大橋34.3km的下段(都是軌跡距離)。

(1)延慶的上段是白河峽谷風景最美一段,號稱百裡山水畫廊。從白河堡水庫大壩向東進入峽谷便可領略峽谷風貌,近百米高的懸崖如利劍將波濤滾滾的白河劈開,巍峨的明代長城在山間蜿蜒伸展,兩岸峭壁林立,山泉匯成浩蕩的激流,大自然的奇異景色令人頗感震撼。

(2)懷柔的中段是白河峽谷較寬、風景一段但懷柔政府投入較大,一路有寶山鎮政府主推的自寶山鎮向西北狹長山谷,溝中有玄雲寺、朝陽洞、道德坑、四窩鋪、龍門店等景點和景區,周邊還有陽坡高尖、平安梁、正座、八股山、猴頂、平頂山、卯鎮山等千米高山可爬;以及京加路上的白河灣、青石嶺的影視基地等景觀。


(3)密雲的下段地處雲蒙山東北麓,山谷下切、兩側絕壁斷崖,成為白河峽谷景色最為壯觀之處,登上琉辛路邊觀景臺,群山峻岭和蜿蜒流淌的白河盡收眼底,景色美不勝收。張家墳向東的捧河灣景區向東南一段河道兩側山高水闊、綠樹成蔭非常適合休閒徒步紮營。

本文純做知識分享,作者為百裡奚,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穿越路線概述(五)—懷柔區千米高山
    第5章 懷柔區千米高山懷柔區位於北京東北部,總面積2123平方公裡,下轄14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019年末常住人口42.2萬人。截至2020年8月,懷柔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53座:域內千米高山15座,與延慶、豐寧、灤平、密雲交界千米高山38座。
  • 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穿越路線概述(六)—密雲區千米高山
    第6章 密雲區千米高山密雲區位於北京東北部,面積2229.45平方千米(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下轄18個鄉鎮、2個街道,2019年末常住人口50.3萬。截至2020年8月,密雲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26座:域內千米高山10座,與懷柔、灤平、承德縣、興隆交界千米高山16座。
  • 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穿越路線概述(一)
    閒來無事,基於阿堅前輩的《北京千米以上山峰詞典(最新修訂版)》、《北京百科全書•地圖卷(2002年版)》、《太行山系山峰名錄》、《河北省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名錄》、《懷來山峰名錄》、竹林的《延慶七十二峰》、《赤城名山和1500米以上高山名錄》、楊國林的《灤平縣38座千米以上山峰表》、《興隆41座千米高山名錄
  • 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穿越路線概述(二)
    二、北京600-999米的山峰雖然北京周邊千米高山無數,但鑑於交通及強度,京畿周邊不少千米以下高山仍是新驢鍛鍊、老年驢友休閒的最愛;特別是寒冬臘月千米以下高山強度較小、安全性高,是冬季堅持戶外的不錯選擇;以下是北京市內海拔600-999米的部分山峰名錄,僅供參考。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三)——張家口赤城縣
    米,落差1040米),絕對海拔高度超千米高山無數,海拔2292.6米的東猴頂為全縣最高峰。截至2020年9月,赤城縣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80座:域內千米高山34座,與懷來、宣化、崇禮、沽源、豐寧、懷柔、延慶交界千米高山46座。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四)——承德市豐寧縣
    截至2020年8月,豐寧縣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40座:域內千米高山15座,與灤平、懷柔、赤城、沽源交界千米高山25座。查看地圖發現千松梁底下村周邊高山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唯有村西北側、公路翻梁埡口北側小山包海拔吻合,自公路翻梁埡口向北可輕鬆登頂(未驗證)。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七)——承德市興隆縣
    整個地貌形成了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1000-2000米的中山、500-1000米的低山和500米以下的丘陵,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塔形地勢。參考《興隆38座千米高山名錄》及其他資料,截至2020年9月,興隆縣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44座(不含名錄中未找到具體位置的10座千米山):域內千米高山26座,與薊州、平谷、密雲、承德縣交界千米高山18座。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一)——張家口懷來縣
    截至2020年8月,懷來縣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58座:域內千米高山35座,與門頭溝、涿鹿、下花園、宣化、赤城、延慶、昌平交界千米高山23座。二、懷來東南部穿越線路懷來東南部幽州峽谷以西的千米高山主要有孟家窯東山、馬安山、楊家尖、人頭山等,幽州峽谷以東的千米高山主要有閻王鼻子山、桃樹港、東山頭、老虎背、尖頭山、綿羊窪、廣坨山、鳳凰山、筆架山、磨臍子山、皂王爺板、大營盤南山、橫嶺西溝、娘娘廟坨、老虎山、牛金山、二道崗梁、老虎頭、青灰嶺、老龍潭、螞蟻騷梁、黃樓窪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二)——崇禮東南區域
    由於崇禮海拔較高(縣城海拔約1300米),擁有千米高山無數,進入河北省2000米以上高山名錄的就有:大鷹梁五道溝山、四道梁、樺皮嶺、長城嶺、汗海梁、山神廟、窖灣、紅花梁等。截至2020年9月,崇禮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18座:域內千米高山9座,與宣化、張北、赤城交界千米高山9座。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十八)——天津市薊州區
    截至2020年8月,薊州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2座:域內只有八仙桌子1座,與興隆交界的九山頂1座。薊州區西北部還有盤山、小盤山、九華峰(九花頂)三座海拔超800米高山。另外,出發前要對穿越區域周邊交通有個全面了解(可參考百度地圖中公交站點信息但不太準確),下山趕不上公交也不一定就住在下山點及附近,可根據體力、第二天計劃(返城、穿越)到更為合適的地方住宿。如果下山點交通不便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可以在交通樞紐附近找黑車司機要個電話,以備不時之需。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九)——蔚縣南山區域
    一、蔚縣南山千米峰名錄截至2020年8月,蔚縣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21座:域內千米高山14座,與淶水、淶源、涿鹿交界千米高山7座。儘管遠離北京但因為有高原草甸和遍布山脊的風車,成為北京驢友遠足重要區域之一。
  • 環北京區縣千米高山(二十)——張家口懷來縣58座千米高山資料
    另外,下花園區在段家堡鄉打造的下花園國家登山健身步道(NTS)使得穿越懷來西北區域高山的路線更加成熟和方便。目前沒有登頂路線,看衛星和等高線地圖:(1)自蘆葦溝村向南上山脊登頂;(2)自西八裡東側沿溝向北登頂;(3)自盆兒窯向東上山脊轉向東北登頂等(未驗證)。
  • 北京市密雲區26座千米高山資料
    截至2020年10月,密雲區納入北京及周邊千米高山名錄的山峰共26座:域內千米高山10座,與懷柔、灤平、承德縣2019年下半年北石城西側的密云云蒙山風景區正式營業(門票80元/人含景區大門到郎房峪觀光車費,郎房峪至大妖梁索道:單程100元/人、往返160元/人),自郎房峪可坐索道直達大妖梁頂,之後沿木棧道向西北約4.5km到雲蒙山主峰;穿越雲蒙山可參考「2013-2014年穿越北京雲蒙山路線小結」(http://www.mafengwo.cn/i/2850205.html)。
  • 北京周邊消夏避暑的旅遊勝地,也是離京城最近的千米高山
    北京周邊的旅遊勝地,中國避暑名山,主峰為距京城最近的千米高山。妙峰山風景名勝區北京著名的「八頂」之一,以「金頂廟會」著稱,主祀碧霞元君的娘娘廟「香火甲天下」;這裡獨特的廟會民俗文化使其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發源地
  • 韓文興在北京千米高山氣象站的29年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韓文興在北京千米高山氣象站的29年新華社記者倪元錦在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裡外的延慶區香營鄉,矗立著國家級氣象觀測站——佛爺頂氣象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1992年,21歲的韓文興進站工作,是在佛爺頂工作時間最長的觀測員。
  • 千米高山肖嶺村 鄉村振興增顏值
    新年前夕,在長汀縣童坊鎮千米高山村肖嶺村,雖是寒冬時節,依然展現勃勃生機,1公裡長、6米寬的進村公路寬敞整潔。肖嶺東莞家鄉會的領頭人肖東福忙著帶著施工隊伍開通鋪設3000米觀景道的路基,在開發油茶200畝基礎上再種植油茶300畝……為明年發展夯實基礎。
  • 廣東最美穿越路線,高山草甸,雲中漫步,被稱「小武功山」
    正所謂徒步一時爽,一直徒步一直爽,在所有的徒步路線中最受大家歡迎的是位於江西萍鄉的武功山穿越路線,這裡有高山草甸,行走的最高峰時,能看到白雲就在前方,如同在雲間漫步,許多旅友都從深圳坐高鐵過去只為一走武功山。而現在不用去江西,在廣東也有一條這般的路線,被人們稱為「小武功山」。
  • 延慶具備建設高山滑雪場地的良好自然條件
    3月25日是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在華評估考察的第二天,當天共進行了住宿、交通、媒體運行、體育和場館(延慶賽區)四個主題的陳述。評估團還對延慶賽區場館進行了實地考察。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主媒體中心將使用北京奧運會的主媒體中心,距離國家體育場等附近場館步行都不超過5分鐘。延慶和張家口兩個賽區,將分別建設與北京主媒體中心同樣標準的臨時山地媒體中心。為方便媒體在賽區間轉場報導,將組成專用車隊,24小時運行於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之間,還將在高鐵上為媒體提供「可移動媒體中心」服務,設立媒體優先車廂、工作桌、電源和高速上網服務。
  • 周末福利,廣州無門票必打卡的十座千米高山之一雞枕山
    在這裡擁抱自然,走向山野…… 活動時間:2020年07月25日(周六)集合地點:昌崗地鐵站D口>交通指引:從化良口鎮東星村線路級別:二星級,適合新人運動愛好者線路亮點: 廣州十大千米高峰、風景如畫、午餐開爐報名要求:年齡12-58歲,身體健康,體力良好,無重大隱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低血糖以及其它在長時間運動、野外特別環境下可以引發的疾病),未成年人需家長陪伴。
  • 潮汕周邊地區超過千米高山,你去了幾座?
    潮汕周邊超過千米的山峰大概有30座以上,汕海君這裡著重介紹離潮汕比較近並且小有名氣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