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今年可能是暖冬,10月份底我在山西,那幾天的大同的溫度,就是現在的杭州的溫度。因此杭州的冬天,其實更像是秋天。
那說起秋天,對任何地方而言,都是最美季節。在西北張掖我曾拍到過大片的蘆葦,當時激動得手抖。
夕陽西下,暗紅色的陽光照射在隨風飄蕩的蘆葦上面,有一種別樣的溫暖,水波蕩漾,倒映著蘆葦纖細的影子,一幅美麗的圖景油然而生。
以上幾張,就是拍自張掖郊區的一片溼地,黃昏下,色彩非常油潤,簡直跟油畫似的,誰去拍都一樣。
這邊是茅家埠湖的西邊緣,有許多大石頭和幾棵桃樹形成一個亂石灘,想起來了沒?就在龍井支路和龍井路交叉口。這裡雖說是人工造景,但蘆葦叢中野渡掩映,白鷺飛掠亂石灘,那種野趣無以言表。
這張圖就在這邊拍,荒草,小徑,冷暖對比,逆光下,明與暗影影綽綽。在構圖上我建議對角線,但又不完全是對角線,讓遠處的路自然的飄逸出畫外。
這邊還有幾簇蘆葦,長勢硬朗,迎著北風,獵獵作響。我就直接對著夕陽拍,明晃晃光穿過鏡頭,逼得瞳孔一陣緊縮,拍完右眼「瞎」了一陣子,玩光就是費眼睛。
拍攝蘆葦時間很重要,老鄭推薦快到傍晚的落日逆光,透過蘆葦花和葉子,一片透明的金黃色,非常的美!
可以適當增加點色溫,增強逆光的氛圍,將相機的色溫設置在k6000,體現畫面的黃和紅,給人溫暖的感覺。
這裡我想分享一個戶外拍攝小經驗,把相機自動白平衡模式設置為陰天模式,畫面就暖和了。
這一片,蘆葦不少,大概是夕陽夠溫暖,有些飛蟲居然從草叢裡飛出來了,在畫面中央,快速的移來移去,可謂「喓喓草蟲,趯趯阜蠡」。如果是視頻的話,這畫面還是蠻有動感的。
以下幾張圖的拍攝點,是穿過龍井路往西走,就在公交站「浙江賓館」附近的幾個池塘裡拍的。其實朋友們如果來這裡拍攝,地圖定位「浙江賓館」公交站即可。
這裡一叢蘆葦在夕陽下簡直是炸了。更妙的是夕陽的餘暉,不經意間散落在一池秋水裡,撥弄起滿池的秋暈,給一團浮萍鑲上一道金邊。這圖我橫拍豎拍都試過,最後還是選擇橫拍的,橫拍避開了陽光直接從水面反射到鏡頭的光暈。這種遠距離的拍攝,有時候要追求空氣的透感。
風也不大,輕輕搖曳著蘆葦的小穗,淺淺的觸動著你的心緒。對這種大光比的畫面,請降低一檔兩檔曝光,不要緊。小穗太亮會白茫茫一片,缺少細節,太暗又少了光芒,反正各位是數位相機,多拍幾張,好中選優總沒錯。
前面的草倒伏了,不知道是什麼水生植物,難道是茭白?後面的蘆葦倒是「亮」了。光線真的是攝影師最好的朋友。朋友們,拍照的時候,大膽用逆光吧,多調幾檔多拍幾次,總有一張最好的。
下面兩張我拍自九溪,這幾天去九溪,最好是中午時分,因為九溪就是一條山溝,光照時間巨短。我看到很多攝友在拍雞爪槭,其實下午時分,天色已經有點陰了。
落葉,流水。時光闌珊而過,繁華終將落寞。
老鄭一直在尋找那種能表現深秋的氛圍的小景,或許不是豐收的喜悅,可能是不悲不喜的禪意。
咱們拍照,技巧其實是其次的,想法才是主要的。
感謝與我同行,我是老鄭。鄭在別處,紛繁世界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