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5月的上海,正值疫情消散,春醒如約,萬物已復甦。此時,人們的味覺大都慢慢甦醒,和我一樣亟需走出家門,用一頓有滋有味的特色美食,來慰藉自己的胃和心靈上的雙重空虛。從虹口曲陽公園步入曲陽路,徑直向北走,便能看到左手側一間掛著米白色暖簾的雅致小屋。11點已至,剛好開始營業,主人輕輕拉開縱格子門,對在路旁靜候的我莞爾一笑,道一句:「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日語:歡迎光臨)。
晌午的光照在暖黃的格子門上,不由令我心頭一暖。無論曾有幾多相逢,重訪新幹線觀察匠商——豐吉日料,仍讓人心泛漣漪,這也是極少有的日料館帶給我的感覺。走入設有割烹臺、小巧的廳室內,座位六七席,裝飾古典而有韻味,迷濛的燈光下,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溫柔起來。整體木質的格調,恰到好處的昏黃光線,在屋內流淌出與世隔絕般寧靜優雅的食肆,在整個上海灘,能營造出這樣溫暖、仿佛歸家般感覺的日料館寥若晨星。
垂涎了一整個漫長冬日,我早已是迫不及待。這次的菜品依舊令人嘆為觀止,入口即化的刺身、暖至心脾的松茸湯、藏在蘇子葉中的極品鰻魚、生啤和梅子酒,還有一口掛念至今的博多豚骨拉麵,依次從開放料理的板前呈上。拉麵溫潤醇厚的香氣吸引了我,一口湯剛下肚,立刻喚醒味覺的全部記憶,是印象中讓人貪戀的那股溫潤。豐吉日料的菜品中,不見呼之欲出的張揚之心,也無刻意揮灑美感的意欲,卻充盈著華美與雅致的寫意交融,溫潤也直率,精練又高明。
思緒在不經意間飄遠,身旁好友也對一桌精緻料理視若不見,竟然率先吃起了拉麵。她用含糊的聲音發出感嘆,將我拉回現實:「不管在外面吃多少次料理,還是豐吉日料的博多豚骨拉麵最能打動我。」確實,吃過豐吉日料的拉麵,其他拉麵都無法與之相媲美。在家「禁足」了整整一個寒冬,此時此刻案前瀰漫著拉麵的濃香,實在是令人垂涎三尺。拉麵之於日本人,就像米飯之於中國人一樣。在日本,很多上班族都會在夜晚回家前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拉麵,好像只有這樣,這一天才算圓滿。而豐吉日料的博多豚骨拉麵,無論是豬骨湯的濃香、海鮮湯的鮮美還是味噌湯的濃鬱,無一例外都將日式拉麵的精髓完美呈現。
純正日式料理的飲食文化中,有一種精神叫作「一杯入魂」,是指料理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製作過程中,對每一碗拉麵的美味都追求到極致,通俗說便是「匠心」。豐吉料理博多豚骨拉麵的做法源自於日本博多,是豚骨拉麵最出名的發源地。博多豚骨拉麵經由40多位匠人潛心研發,就連點綴的青蔥、木耳、海帶都經過精心挑選,從湯底到醬汁再到麵條,無一不是秘方。愛吃拉麵的人都知道,湯頭是一碗拉麵的生命所在,一鍋好的豬骨湯是豚骨拉麵的靈魂,喝完能看見褐色的骨渣才算合格。豐吉日料的博多豚骨拉麵有讓人舔幹碗底的魔力,很大程度就來源於這「一湯入魂」的美味。
熬出好湯,用料很重要,這一份博多豚骨拉麵,每鍋湯至少需熬製18個小時,湯底醇厚無添加物,因此骨味濃厚,奶白的顏色閃閃發光,喝起來比別家的湯濃得多,帶著滿滿的肉香,一碗下肚,嘴上的膠質感就像是塗了潤唇膏。
就是這樣一碗醇厚的豚骨濃湯,包裹粘連著每一根麵條,誘得人忍不住下筷。吃一口筋道的拉麵,喝一口濃鬱的麵湯,咬一口燻制叉燒肉,滿足感瞬間將人包圍。鋪陳著豐富輔料的拉面上,再放一個溏心蛋,口感馥鬱飽滿,拉麵醇厚的風味變得更加多元。我全身心地沉浸在這一碗拉麵中,丟棄所有的束縛,只是心無旁騖地吃麵,直到喝乾最後一滴湯,才結束這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
如果你在夜晚來到豐吉料理,會發現店內充斥著各種吸食麵條時的幸福聲音。在下班或者奔忙一天後,來這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拉麵,真有一種為勞累的一天劃上完美句號的治癒感。其實,無論是從食材的精挑細選,還是從料理的精細考究上,豐吉料理對博多豚骨拉麵所傾注的心思,都流露出料理者對生活的執著和熱愛。
溫暖的燈光,相遇卻又不相識的人,醇厚驚豔的一碗拉麵,可能伴隨著一個個小故事,中和了我們生活中奔波的酸甜苦辣。平凡人的不語傳奇,也都藏匿在這小小的食肆之間。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舒緩的時候舒緩。」或許這就是每一家像豐吉料理這樣的食肆存在的意義,一碗匠心拉麵帶來的好味和巧思,足以觸動心靈深處的一切美好。
edit.Lydia
紅蔓新幹線(微信號:XibenShare)
整理髮布,轉載需授權
合作請加微信:736054343
修正:fyue09@foxmail.com
*內容有刪減,原文詳見雜誌。《紅蔓·新幹線》雜誌為雙月刊,是由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紅蔓》雜誌與倡導高尚品質生活的西本新幹線聯合出品的全新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