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收藏有一面美軍軍旗,這就是號稱「北極熊團」的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團團旗。團旗中央是一隻展翅之鷹,一爪箭束一爪橄欖枝;鷹嘴上叼著的緞帶上用拉丁語寫著「為了祖國」,鷹的上方是一隻兇猛的北極熊,下面是部隊的番號:「第31步兵團」。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北極熊團」團旗大約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繳獲的美軍軍旗。
那麼,這面美軍軍旗是如何被繳獲的呢?
「北極熊團」組建於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了1918年至1920年對俄國西伯利亞地區的幹涉作戰,因為戰功獲得「北極熊團」稱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過太平洋戰場上的阿留申群島、馬紹爾群島和衝繩戰役。
可以說是美國陸軍的一支老牌勁旅。
北極熊團(polar bears) 美軍第31步兵團。
1950年韓戰爆發後,「北極熊團」參戰。11月25日,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兩天後,位於長津湖東側新興裡的「北極熊團」臨時被編成第31團級戰鬥群,下轄第32步兵團1營,第31步兵團前指,第31重迫擊炮連,第31步兵團3營以及第57野炮營,營部,營部連,勤務連,A連、B連,第15防空營D連(欠一個排)等。
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來自第三野戰軍的主力軍,第27軍。入朝前駐紮在浙江平湖、金山衛一帶,是原定的攻臺主力。
當時,長津湖一帶的日平均氣溫已經下降至零下27度,大雪紛飛。這裡幾乎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山地林木茂密,道路崎嶇狹窄,中美兩軍將要在這裡發生驚天動地的碰撞。
27日16時,27軍第80師(轄238,239,240)以及81師242團,共4個團的兵力,在漫天大雪中向新興裡開進。入夜,氣溫急劇下降到攝氏零下36度。24時,沒有支援火力的炮火準備,沒有自動武器的火力掩護,志願軍戰士們在裹著鵝毛大雪向美軍陣地發起了進攻。
2時15分,239團2營4連從南和東南兩側衝進新興裡,發現前面有一處燈火通明的獨立房屋,周圍有數名美軍哨兵及幾輛車輛,附近不遠處還有3間獨立房屋,警戒相對較少,燈光不強。連長據此判斷,眼前的獨立房屋至少是營級或更高的指揮部。
朝鮮的房屋都不相連,近的隔著幾十米,遠的隔上百米。由於美軍都在屋內,以連為建制發起進攻容易導致傷亡過大。於是志願軍以班排為建制協同掩護,一間房屋一間房屋進攻。
不過,4連戰士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猛打猛衝進了美軍第31團團部及警衛連所在地。很快,美軍第31團團部及其警衛連很快大部被殲。
得勝的4連沒有絲毫停留,趁著美軍陷入混亂,很快又殺入美軍一停炮場,搗毀炮兵指揮所,繳獲榴彈炮12門。
至28日5時許,預定任務已經達成,4連奉命撤出戰鬥。此次穿插作戰,第239團4連以傷54名、亡13名的代價,斃傷美軍300餘人,俘9人,繳獲電臺3部,榴彈炮12門。
不過,當時還差點鬧了一個笑話:跟在4連後面的3營通訊班長張積慶在收繳戰利品時,把牆上的「北極熊團旗」一把拽下來,當算把它當蒸籠布使用。還好翻譯劉光銳認出此旗,最後才由3營營長畢序陽上交團部,從此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赫赫軍功的最好證明。
殲滅北極熊團後,繳獲其團旗的第4連被第27軍授予"新興裡戰鬥模範連"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