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車身橫過馬路,誤入盲區的悲劇!請教會老人這些交通安全常識!

2020-12-16 澎湃新聞

緊貼車身橫過馬路,誤入盲區的悲劇!請教會老人這些交通安全常識!

2020-07-03 0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個紅綠燈路口

她,緊貼著一輛公交車車身向前走

一步步踏入車輛盲區

就在車輛起步的瞬間

她被捲入「深淵」,悲劇發生

2020年7月1日11時52分許,李某祥駕駛大型普通客車,沿龍翔大道西往東方向行駛至吉祥路口紅燈停車,起步時與橫過馬路的行人孫某娥(67歲,女)發生碰撞,造成孫某娥當場死亡。

事故簡要情況

事故發生後,深圳交警立即趕往事故現場

並在第一時間內對駕駛人李某祥

進行呼氣式酒精測試

結果為 0mg/100ml

那麼,事故是如何發生的呢?

監控視頻記錄全過程

11時50分許,原本走在人行道上的老人在路邊觀察了一會兒後,踏入了機動車道。

隨後,老人沿著機動車道一直向前走。此時,路口車輛正在排隊等候通行。

老人緊貼著公交車右側向前走,行至路口準備越過車輛橫過馬路,綠燈亮起,車輛起步。頃刻間,老人被捲入車底。

從她踏入機動車道至事故發生

不過兩分鐘的時間,悲劇便發生了

這再一次印證了那句

「誤入盲區,如臨深淵」

目前,事故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血的教訓再一次敲響警鐘

就在不久前,盲區事故才上演

盲區事故

龍崗區

2020年6月14日

電動車

泥頭車

電動車斜插泥頭車,終釀慘劇

蜀黍不止一次地強調過

遠離大車、遠離盲區

可為何盲區悲劇仍在上演?

在這些事故中,除了惋惜

廣大交通參與者更應該深思的是

如何遠離這奪命的「車輛盲區」

或許有人會問

「活生生一個人,司機真的看不到嗎?」

答案是

真!的!看!不!到!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有時候,你以為司機會讓著你

但事實上,當你處於車輛盲區內時

司機根本看不到你的存在

盲區

所謂盲區,是指駕駛員位於正常駕駛座位置,其視線被車體遮擋而不能直接觀察到的那部分區域。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駕駛人的視線盲區導致的,特別是大型車輛,盲區會更多。

盲區知識普及很重要!

主動遠離盲區,才能貼近安全

不僅自己要懂

更要教會家裡的老人與小孩

只有讓盲區科普「多一人」

才能讓安全保障「多一重」

公交車的盲區在哪裡?

下面這幾張圖

你一定得記牢

點擊可查看大圖

一、公交車車頭前方盲區

公交車的車廂高,盲區大,一般車頭前方約2米寬、1.5米長的範圍內都屬於盲區。若是身高低於1.2米的兒童通過此區域,駕駛員很難通過前方玻璃觀察到。

二、公交車前後門之間盲區

前車門與後車門之間的位置,平峰情況下可通過倒車鏡查看。可一旦趕上早晚高峰或上下車人多情況,這一區域會因為乘客阻攔而出現「人為盲區」。

三、公交車後輪至車尾盲區

公交車車身較長,行駛及倒車時難以發現車後的情況,駕駛員坐在駕駛座位時,這一區域視線極易受阻,司機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預判。此外,車輛進出站時迴轉半徑大,很容易出現將車尾的行人颳倒的情況。

點擊可查看大圖

四、公交車右後視鏡下方盲區

右前輪的盲區中尤其要注意右後視鏡下方的位置,右側盲區大,易被忽視。再加上公交車的前窗玻璃離地面有一米多距離,如果一個身高低於車窗玻璃的乘客出現在公交車右前角,司機很難通過車前窗玻璃看到這個人。

點擊可查看大圖

五、公交車轉彎時的盲區

大型車輛在轉彎時會形成「內輪差」,而所謂「內輪差」,就是指車輛轉彎時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後內輪轉彎半徑之差。

由於「內輪差」的存在,大型車輛在轉彎時,前、後車輪的運動軌跡不重合,會呈現出彎月的形狀,俗稱「死亡彎月」。

車有盲區,人的視覺有盲區

但交通安全意識不能有盲區

如果學會遠離,學會避讓

也許傷亡就不會發生

……

怎樣遠離公交車的盲區?

請你務必做到

與公交車平行時

保持2-3米

安全距離

當公交車起步或轉彎時

不與它搶行

不試圖超越

所有人都必須徹底擯棄

「車能看見我」「車會躲開我」的錯誤想法

不在車前跑!

不在車後留!

不在車邊站!

過馬路時走人行天橋或人行道

嚴格遵守信號燈規定通行

紅燈停,綠燈行

同時,深圳交警也提醒廣大駕駛員

無論是起步時還是直行、轉彎時

務必多留心

做好預判和預處理準備

1

司機要隨時注意從兩側突然冒出來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提前做好減速停車的準備,避免與其發生碰擦。

2

遇到在機動車道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要儘量拉開橫向距離,當行人或非機動車距離自己特別近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

3

行駛經過斑馬線時提前減速,注意安全。車輛起步時,留心觀察周邊道路情況,千萬不要疏忽路況變化和車輛變化帶來的盲區。

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才是預防事故的根本

出行遵守交通規則

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願悲劇不再發生

部分

部分內容來源於:深圳市公共運輸運輸管理局

原標題:《緊貼車身橫過馬路,誤入盲區的悲劇!請教會老人這些交通安全常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過馬路誤入盲區 360 全景成安全標配
    小學生過馬路誤入盲區 360 全景成安全標配 2018-03-13 16:44 來源: 汽車大世界 據南都訊記者徐全盛報導 昨日(3 月 7 日)17 時 30 分許,龍華觀瀾觀光路一公交站臺附近
  • 知危險 會避險|老年人步行交通事故案例集
    YiYa工作室繼續為大家推送「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相關主題內容,歡迎各地交管部門在開展122主題宣傳工作時使用。本期為大家推送的是老年人步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關注。
  • 知危險會避險丨老年人步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普遍缺乏交通安全知識,加之我國不斷提升的機動化水平、複雜的道路出行環境等,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
  • 誤入大貨車「吃人盲區」,江門13歲女孩被捲入車底碾壓身亡
    母親搭載放學的女兒回家,為穿過馬路臨時停在大貨車前面,誰知道竟是大貨車盲區,導致被大貨車碾壓捲入車底。9月25日,廣東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交警大隊通報近日發生的這宗交通事故,母親受傷,13歲女兒不幸身亡。
  • 過馬路時被撞,深圳11歲女童昏迷送醫,警方介入
    兒童橫過道路時衝紅燈和未在規定道路上行駛的事故較多。其中,走機動車道的56起;橫穿馬路的25起;闖紅燈的21起;橫過道路未走過街設施的19起;駕駛非機動車不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的18起。正確認識規避出行風險的重要性是每一位孩子和家長的功課下面這些每個人都要知道!
  • 悲劇!229省道一大媽橫過馬路時,被撞身亡
    「出家門,路邊走,交通法規要遵守;過馬路,仔細瞧,確認安全才通行;紅燈停
  • 知危險會避險|馬路不是遊樂場,安全事故要提防
    引 言 少年兒童不太懂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意識較弱,且限於年齡和發育階段,風險感知、突遇意外的應變能力也較弱。步行上路尚且需要成人帶領,騎行更易因各種情況導致意外。
  • 家長:您有一封信請查收!事關孩子的交通安全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 廣大學生也將迎來寒假 為了確保出行安全 東莞交警在此呼籲家長要做模範遵守交通法規的表率 教育和督促子女學習和遵守交通法規
  • 電動車如何防範大貨車盲區,這個視頻告訴你!
    電動自行車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深受大家喜愛,但是其引發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數,因電動車駕駛人誤入大貨車盲區,還造成過許多車毀人亡的慘劇。知危險,才能會避險。那麼,電動車駕駛人在騎行過程中,應如何有效防範盲區致禍,確保交通安全呢?
  • 開學季┃小學生交通安全常識(一)
    孩子們的交通安全不僅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也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與長遠發展。目前,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於道路交通事故,很多事故都是因為家長和孩子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和交通安全常識的匱乏造成的。新的學期開始了,蜀黍推出小學生交通安全常識系列,今天第一篇為《步行安全篇》。
  • 這個路口一小時二十個人橫過馬路
    ,行人在這個缺口橫過馬路的情況增多了不少。由於人民二路的兩處人行橫道被封閉,行人過馬路需步行將近一公裡。在這個缺口橫過馬路的行人表達出更多的是無奈。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除了出現行人在這個缺口橫過馬路的情況外,也有騎自行車、騎電動車的駕駛者從該缺口通行,不少汽車駕駛者行駛到這裡時也需要格外小心。
  • 這些交通安全「冷知識」 你知道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12月2日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 根據警方的調查顯示,除了交通意外,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交通違法引起的。
  • 濟源一小學生過馬路被撞,這些錯誤一定要避免!
    車禍猛於虎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儘早給學生普及交通安全常識非常有必要!橫穿馬路如果需要穿越馬路,應該要聽從交警的指揮;同時做到「綠燈行,紅燈停」。在有人行橫道線的地方穿越馬路,必須走人行橫道;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翻越道路中間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 全國交通安全日來啦!這些安全知識你get了嗎?
    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意在提醒每一位交通參與者既要遵守法律法規文明參與交通,又要了解安全隱患掌握防護技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營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今天隨教育君一起來學習這些交通安全知識吧~步行安全篇步行是中小學生最基本的出行方式
  • 【你的平安我守護】危險,又一起因盲區導致的事故!大貨車的盲區您...
    01 前方盲區 前方屬於半盲區。一般車頭到駕駛室後方約2米長、1.5米寬的範圍都屬於盲區,緊貼著車身的位置都存在明顯的視覺盲區。
  • 大貨車盲區有多可怕?如何才能正確避開?
    引發的交通事故屢有發生一旦車輛和行人進入這些盲區,加上駕駛人員稍不注意,後果堪憂。大貨車內輪差比小汽車來說要大得多而且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形成的輪差就越大,盲區也就越大也不要緊貼著轉彎的大貨車停下下面給大家支幾招如何正確避開大貨車「吃人盲區」?司機:保持車距 避讓為主一、不要長時間在大貨車兩側行駛
  • 關注學生交通安全!請各位家長收下這份安全提醒
    1不要在車輛附近停留孩子步行、在路邊玩耍極易發生道路交通傷害事故。兒童被碾壓的交通事故顯示,事故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行為的不穩定性,缺乏危險判斷意識引起的,還有一方面是因為駕駛人忽視了視線盲區而誤傷,比如車頭正前方、車頭靠近大燈位置、車後方等,身形矮小的低齡兒童在這些位置玩耍,容易被駕駛人忽視。■ 安全提示家長應讓孩子明白,無論遊戲多麼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 | 安全公開課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 | 安全公開課 2020-12-02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小學生(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專題
    2020年12月2日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為增強廣大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創建平安和諧校園。中國安全教育網推出了2020年中小學生(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專題,請家長、老師與學生一起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 全國交通安全日,這些安全知識教給孩子
    近年來,我國每年都發生近20萬起交通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交通事故往往發生在一瞬間,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避免一場慘劇的發生!交通安全事關我們每個人的安危。這些交通安全知識,家長和孩子一起學起來。別讓一個不小心,帶來終身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