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十二歲官封秦國上卿的神童——甘羅

2020-12-12 歷史風雲再起

【名人簡歷】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戰國時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孫,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紀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做其才客。後為秦立功,被秦王拜為上卿。

【歷史功過】

在戰國這個時代的大舞臺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甘羅年方12,就已經憑自己的智慧周旋於王侯之間,並且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16座城池,官封上卿,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確實是一個才能出眾的小神童啊!

可惜,他有才有識,壽命卻不長。受封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歷史典故】

甘羅作相

出處:《史記·樗里子曾茂列傳》。

釋義:後用為少年顯達的典故。

賞析:戰國末的甘羅,年十二就事案相呂不韋為庶子。秦始皇派他出使趙國,說趙有功,受封為上卿。唐路德延《小兒詩》:「項橐稱師日,甘羅作相年。」

【人物傳說】

甘羅與鹽

傳說甘羅少年博學,才華橫溢,十二歲就當了秦國的宰相。後來,秦王嫉賢妒能,害怕甘羅超過自己,就「磨道裡卜驢蹤」,找岔兒將甘羅殘害了。

一天,秦王先把甘羅的父親甘茂傳進宮去問道:「天下什麼最肥,什麼最瘦,什麼最香,什麼最髒?」甘茂答道:「天下大象最肥,螞蟻最瘦,酒最香,屎最髒。」秦王聽罷搖頭表示反對,隨後發話:「念你跟隨朕多年,限你三日後想好再進宮回答。再進宮時還要給朕帶來一顆公雞蛋,否則,定斬不饒!」

甘茂下殿回府,愁眉不展,坐立不安。甘羅問道:「爹爹為何這般憂愁?」甘茂只好對兒子說了實話。甘羅笑道:「爹爹只管放心好了,三日後由孩兒進宮回答秦王的提問就是了。」

三日後,秦王自知甘羅要替父親進宮回話,早有準備,一見甘羅進宮就怒斥道:「你進宮為何?你父親為何不進宮回朕的話呢?」甘羅說:「大王息怒,父親昨晚生了孩子,不便進宮,有啥事情只管問我吧!」秦王又怒斥道:「甘羅大膽,竟敢口出狂言戲弄於朕,你父親鬚眉男子,何能生孩子?」甘羅回答:「大王說得很對,男人不能生孩子,公雞豈能下蛋?」秦王被甘羅問得啞口無言。

秦王自知理虧,但又不思悔改,片刻又問:「就算你說得對了,公雞不會下蛋。但朕要問你,何謂肥、瘦、香、髒?」甘羅心有成竹地說:「雨最肥,風最瘦,鹽最香,眼最髒。大王你說我講的對不對?不是有兩句名言嘛——」秦王問道:「什麼名言?」甘羅答道:「走盡天下錢好,美味香甜鹽香!」秦王聽罷大怒:「甘羅大膽,你說鹽最香,命你當殿食鹽二斤!」

甘羅明知秦王的險惡用心,但他寧死不屈,立即就吞下食鹽二斤,回府就痛苦地死去。秦王是個昏君,死不認輸。他即命武士將甘羅的腹部剖開,懸掛午門之上,曝屍示眾,證明鹽是有「毒」的,不能食用。旋即秦王下令全國禁止買賣食鹽,也不準許臣民再使用食鹽,首先從王宮帶頭做起。

自從禁止使用食鹽以後,秦王頓頓飯菜都感到乏味,就不斷地殺廚師,嫌他們烹調的飯菜不香,一連父了六個廚師。到了第七個廚師,抱著九死一生的希望,偷偷地跑在甘羅的死屍跟前,用宮中器皿接了一些帶血的鹽水,拿回廚房放進飯菜裡。結果秦王吃了很滿意,立即傳旨廚師前來問明了原因。

此後,秦王雖然赦免了第七個廚師的死罪,同時也撤銷了使用食鹽的禁令,但他始終不承認錯害了甘羅。

【生平大事】

12歲當上卿的甘羅

甘羅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童,他祖父是著名政治家甘茂,所以甘羅的才能和祖父的教導有關。甘茂死的時候,甘羅才12歲,在呂不韋家裡當門客。

燕王把太子丹送到秦國充當人質,秦王政派將軍張唐去燕國當相國,想和燕國聯合起來討伐趙國,把河間的土地搶過來。張唐私下對呂不韋說:「我以前替秦昭王討伐過趙國,所以趙國人特別恨我,宣稱『誰能拿到張唐,就賞他一百裡土地。』現在去燕國的話肯定會經過趙國,我可不敢去。」呂不韋很不高興,但張唐的理由合情合理,所以他也不好強迫人家去。但這是國家大事,張唐不去的話,又沒有合適的替代者,呂不韋於是發起愁來。

甘羅見呂不韋心情不好,就問道:「主公為何如此不高興呢?」呂不韋說:「我讓燕國的太子丹送到我們秦國當了人質,但我讓張唐去燕國當相國他卻不肯去。」甘羅說:「我請求您派我去。」呂不韋哪裡把這個小孩子放在眼裡?大怒道:「我向大王請求讓我自己去都不行,你這個小孩怎麼能去?」甘羅不服氣了,他說:「項橐才7歲,孔子都能拜他為師。我好歹也有12歲了,您就試一次又怎麼樣?何必還要責罵我呢?」呂不韋覺得他很有口才,也就沒有說什麼了。

甘羅自己去找張唐,問道:「您的功勞和白起比起來,誰更大?」張唐不假思索地回答:「白起向南能打敗強大的楚國,向北能震懾燕國和趙國,打的勝仗和攻下來的城池不計其數,我的功勞哪裡敢和他相比!」甘羅又問道:「當年範雎在秦國當相國,他的權力和所受的信任和呂不韋比起來,哪個更大?」張唐回答:「範睢當然比不上呂不韋了。」甘羅再問:「你確定不如呂不韋?」張唐回答:「當然確定了。」甘羅說:「範雎想攻打趙國,白起不同意,結果白起就被害得自殺身亡。現在呂不韋讓你去燕國你卻不去,我不知道你會死在哪個地方哦!」張唐趕緊下拜,說:「我願意跟你去。」於是下令打點行裝,準備出發。

張唐走了一段時間後,甘羅對呂不韋說:「希望丞相借我5輛車,讓我去趙國替張唐說好話。」呂不韋派人對秦王政說:「當年甘茂留下個孫子名叫甘羅,雖然很年輕,但畢竟是名門之後,諸侯們也都聽說過他。前幾天張唐稱病不肯去燕國,甘羅去遊說他,結果張唐就肯去了,說明他還是有點才能的。現在他請求讓他去趙國出使,請大王派他去。」秦王政於是召見了甘羅,任命他為出使趙國的使者。

甘羅雖然只是個小孩子,但作為使者是代表秦國而來的,趙王也只能按照禮節到郊外迎接。甘羅對趙王說:「大王知道燕國的太子丹到秦國當人質的事嗎?」趙王說:「聽說過了。」甘羅又問:「知道張唐到燕國當相國了吧?」趙王說:「當然知道了。」甘羅說:「燕國派太子丹到秦國當人質,是表示燕國不會欺騙秦國;而秦國派張唐去燕國當相國,是表示秦國不會欺騙燕國。燕國和秦國互相都不欺騙了,那不就表示會打趙國的主意了嗎?要是兩國聯合起來對付趙國,趙國能有好日子嗎?秦國和燕國聯合起來沒有別的原因,無非是想得到趙國的土地以擴大河間地盤而已。大王不如把5座城池交給我,這樣秦國河間的地盤就擴大了,就沒有必要和燕國聯盟了。秦國就會把太子丹送回燕國,而和趙國聯合起來打燕國。」趙王一想,這樣挺划算的,於是就割給秦國5座城池。秦國果然把太子丹送回了燕國,撕毀了盟約。趙國發兵攻打燕國,一口氣打下了30座城池,把其中的11座送給了秦國。

甘羅臨時改變國家政策,但是卻帶給秦國更大的好處,讓秦王政和呂不韋非常高興。甘羅回去後,秦王政將甘羅封為上卿,並把當年沒收甘茂的住宅田地重新賜給了他。不過這麼聰明的甘羅命卻不長,當上上卿沒多久他就死了,年僅13歲。

【秘聞軼事】

甘羅智鬥私塾老師

甘羅出生沒多久,他媽媽就含恨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很簡單:甘羅的父親去世三年後他才出生。甘羅在媽媽的肚子裡呆了三年,造就了他過人的聰明,於是他成了地方豪紳的眼中釘。

在地方豪紳的授意下,私塾老師在甘羅上學的第一天就開始整治他。看到甘羅個最小,第一天放學時,老師宣布:「明天放學的時候,只有能把門口的鐘敲響的人就可以回家,其他留到最後。」

放學回來,甘羅把老師所說的告訴爺爺,爺爺束手無策:只好勸甘羅暫時不去學校。

爺爺束手無策,但甘羅自有辦法:「爺爺,你給我準備一條細繩和一隻橘子。明天我肯定是第一個回來。」

第二天放學時間到了,門口就傳來「當」的一聲。老師忙問誰敲鐘了。眾人答:「甘羅。」

甘羅用繩子穿住橘子,拿橘子往鐘上一扔,就輕易把老師的難題給解決了。甘羅第一個離開學校,這是老師最不願意看到的。

甘羅上學沒多長時間,他的聰明超乎老師的想像。所以狠心要整治甘羅,讓他成為一般的孩子或者比一般的孩子還要笨。

該交統籌糧了,老師對甘羅說:「我這不缺糧也不缺錢,就缺一樣東西。這東西能吃,但吃完它還能和原來一樣多。你要是找不到這東西,就不能來學校了。」

老師說完,甘羅滿口答應。

回到家了,甘羅把老師要交糧的事和爺爺說,爺爺一籌莫展。爺爺這把年紀了,見過有無賴的,但沒見過這麼無賴。

「爺爺。你幫我找田螺來,並把田螺幫我炒好了,我自有辦法。」甘羅胸有成竹的對爺爺說。

第二天,甘羅用籃子提著炒好的田螺,來到老師的面前,把籃子遞給老師。

「老師,你要的東西挺容易找的,我給你帶來了。」

老師一看,竟然是田螺,拿起戒尺要打甘羅。甘羅不怕,很安定的說:「老師,我幫你找到了你想要的東西,你不該打我。你把田螺的肉吃了,它的殼還在,也沒有見到減少呢。」

治不了甘羅,倒反被甘羅奚落,老師氣得夠嗆。地方豪紳知道這事後也氣得整個人都變了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地方豪紳數落後,老師再出惡招。

「甘羅,給老師弄條稻草灰繩子,弄不到你就不能讀書了。」

這惡招,就算是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拆招。老師無理,爺爺無奈,但甘羅還是接招拆招。

上學時間到了,甘羅來到學校,老師見到甘羅,冷冷一笑,「甘羅,你什麼又來了呢?」

「老師,我給你送繩子來了。」甘羅說著從背後拿出一個小小的竹籃。老師把竹籃蓋打開,裡面真的有一條小小的稻草灰繩子。用手一碰,繩子短了。繩子一斷,甘羅理由充足:繩子給你,你自己弄斷,只好自己接起來。

老師雖然再次敗北,但沒有因此善罷甘休。惡招不行出險招。「甘羅,叫你爺爺給老師做一隻大鼓,而且只能用一張牛皮。」

孩子天真,不知道這險招有多險惡,依然從容答應。

「這鼓要十二人才能抬得起,要十三個人敲才能敲響。十天時間,做不來就叫你爺爺來把你領回去。」

甘羅接受任務後,依然把任務告訴了爺爺。爺爺知道這是險招,誰都沒有回天之術,也再三勸甘羅不要上學了。甘羅說:「爺爺。這幾天你經常去河對岸那邊玩,什麼都不用想。」

爺爺聽從孫子的安排,天天都划著船到對岸去消氣。

十天時間眼看就要完了,老師追問甘羅大鼓的進展。

甘羅說:「我爺爺太忙了,還沒做呢?。」

老師終於可以整治甘羅了,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但還是很關心的問甘羅:「你爺爺不做大鼓,忙什麼?」

「我家的牛從河這邊伸脖子到河對岸吃了人家一百二十畝的禾苗,我爺爺去給人家說賠糧的事呢。」

老師聽了甘羅這麼說,氣歪了脖子,「真有你的,甘羅,你的牛皮吹大了啊,哪裡有那麼大的牛呢,從河這邊伸脖子到河那邊,還吃了一百二十畝的禾苗。」

老師這麼一說,甘羅高興了:「有啊,我家的牛就這麼大,不然就沒有那麼大的牛皮為做你大鼓呢。」

甘羅智鬥豪紳

經過了多次交鋒,老師都敗給甘羅,自覺沒有臉面,捲起鋪蓋走人了。村裡沒人上課,豪紳遷怒於甘羅。

甘羅自覺事情鬧大了,肯定遭豪紳毒手。所以告訴爺爺:如果他死了,不要急著把他埋了。在他房間的窗臺上放本書。用竹筒裝幾隻竹蜂,和書放在一起。

甘羅的預感是正確的。老師受夠了侮辱,離開了私塾,豪紳趁機清除這個眼中釘。豪紳不像老師那樣拐彎抹角,而是直來直去。

「甘羅,你造孽太多了,所以你必須重新做人。」

見到甘羅,豪紳直接說出這樣的話。

甘羅很懂事,這就是要他死。豪紳說了,如果甘羅能聽他的話,把那些藥喝下去,就可以減輕他的罪孽。但如果甘羅不把那藥喝下去,甘羅的爺爺就因為他的罪孽深重而死。

豪紳看著甘羅把藥喝下去,等到毒藥發作時才離開。甘羅死了,爺爺雖然傷心,但他不哭。因為甘羅生前還交代爺爺,他死了以後,要是爺爺不哭,害死他的人也會和他一樣,喝著毒藥而死。

甘羅的這些話縈繞在爺爺的耳旁,爺爺忍受痛苦,按照甘羅生前所說的那樣布置了他的房間。

豪紳離開之後,就開始宣揚,「甘羅氣走了老師,自覺罪孽深重,所以服毒自殺了。」

聽說甘羅服毒自殺,好奇的人們過來看個究竟。從外面看,看不出甘羅自殺的痕跡,因為爺爺還像往常一樣忙著。甘羅的房間門緊閉著,從裡面傳來了嗡嗡的聲音,再加上風吹翻書頁的聲音,人們總以為甘羅在自己的房間讀書。由此,人們判定甘羅沒死,依然認真的讀書。

甘羅沒死的消息傳到了豪紳的耳朵裡,豪紳不相信,可說的人多了,他也在懷疑,懷疑那些藥是假的。

為證實那些藥的真假,豪紳叫家奴抓來一隻大公雞,把藥給公雞灌了下去。灌完藥把手一放,公雞拍著翅膀跑著穿進草叢裡去了。風吹過來,大公雞的尾毛隨風飄搖。

豪紳很驚訝,再叫家奴把藥給家裡的狼狗吃。吃了藥後,狼狗跑進了水溝洞裡去,尾巴露在洞外自由的擺動。

看不到公雞和狼狗死。豪紳相信人們傳說的是真的,拿過那些毒藥來嘗。這一嘗,嘗出了結果。豪紳口吐白沫,兩眼一瞪,兩腿蹬了幾下,斷氣了。

正如甘羅所料,豪紳喝下毒藥死了。

甘羅復活

豪紳死了。這是人們親眼見到了。一天之間,村子裡死了兩人。 豪紳死了,甘羅也該出殯了。出殯時,有不少人來為甘羅送行。送行的人們看到了一個怪的現象:抬著甘羅屍體的兩人竟然是瘸子,而給甘羅的魂引路的竟然是一個瞎子。

人們好奇,但甘羅的爺爺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告訴人們這是甘羅生前要求的。爺爺還說,一個人都可以死了,他的這些不過分的要求,沒有理由不能滿足他的。爺爺還告訴人們,甘羅已經指定了他的葬身之地。

甘羅指定的葬身之地比較遠,得爬山淌河。三個殘疾人照爺爺交代的線路走。過完河就爬山。山上雜草藤蔓多,瞎子遵照甘羅生前所說:在前面砍藤開路。在砍一根攔住他們去路的藤蔓事,一滴飛進了瞎子的眼睛。瞎子感覺眼睛閃過一絲亮光。 這藤蔓可能是水分比較充足,再砍它的時候,又一滴水飛進了瞎子的眼睛,此時瞎子竟然能模糊的看見前面草樹之類的東西了。

瞎子驚醒,藤蔓上的水讓他看到了光明,再從藤蔓上拿點水在自己的眼眼睛裡塗,沒想到竟然能恢復光明了。

瞎子高興得跳了起來,用動作告訴兩個瘸子剛剛發生事。瘸子半信半疑,用藤蔓上的水了塗在自己的腿上,沒想到,他們的腿竟然好了。

三個殘疾人一下全部健全了,好不高興呢。感謝甘羅之餘,三人合計之後,何不試著給甘羅也塗上一點那些神水,或許這也能把甘羅給救活了呢。 三人動作起來,用那些水塗抹在甘羅的脖子上。這一塗,甘羅的屍體軟了下來,再塗,甘羅開始呼吸。三個健全了的殘疾人高興,繼續在甘羅的脖子上塗抹著藤蔓上的水,沒多久,甘羅睜開眼睛看著他們了。

就這樣,在豪紳死去不到半天,甘羅又復活了。

公雞生蛋

甘羅幼時聰慧過人,十二歲那年,祖父甘茂因力阻秦王興土木而招致秦王極為不滿,秦王就令其上貢「公雞蛋」來刁難他。翌日一早,甘羅則隨滿朝文武官員進了金殿。秦王一見就問:「小孩子來做什麼,你爺爺呢?」甘羅鎮定地說;「爺爺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斥道:「一派胡言,男人怎麼能生孩子?」甘羅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怎麼能下蛋呢?」秦王一聽恍然大悟,稱讚道:「小小頑童卻有宰相之才!」於是甘羅就磕頭謝恩。秦王的金口玉言使「甘羅十二做宰相」的美名傳遍了天下。當時,戰國七雄爭霸正酣,甘羅便自告奮勇出使趙國,以拆散燕趙聯盟。趙王一看甘羅為一頑童,驚訝地問:「秦國年長者諸多,何以派你出使呢?」甘羅回答:「秦王用人,因才委任,年長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最年幼,故而來使。」他唇槍舌劍、力挫群儒,終於博得了趙王的歡欣,送他百金、對壁和五座城池。秦王得知甚悅,封其為「上卿」。甘羅被封為「上卿」後,經常陪同秦王決策國家大事。

【歷史遺蹟】

甘羅墓

甘羅高才不壽,死後葬於潁上城東35華裡的潁水河畔。甘羅墓為「潁上八景」之一。明萬曆年間,潁上知縣何豸為其墓立碑。後因河水衝擊,墓塌於河內。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安徽巡撫陳彝,在墓左二十丈的河岸上(今穆崗子南側)堆土為墳,並立「秦上卿甘羅碑」於其前。

相關焦點

  • 【名人百科】十二歲官封秦國上卿的神童——甘羅
    【名人簡歷】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戰國時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孫,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紀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做其才客。後為秦立功,被秦王拜為上卿。【生平大事】12歲當上卿的甘羅甘羅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童,他祖父是著名政治家甘茂,所以甘羅的才能和祖父的教導有關。甘茂死的時候,甘羅才12歲,在呂不韋家裡當門客。
  • 十二歲為大秦丞相的甘羅最後結局如何?
    說起中國古代的小神童,甘羅絕對是能夠入選的一個。在2002年的時候,曾有部非常火的電視劇,叫做《宰相小甘羅》,講的就是小神童甘羅與秦始皇嬴政的故事。並且,在民間流傳的《勸世文》中也曾提到:「甘羅十二為宰相」。 從這層意義上說,甘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少年得志的小神童。
  • 甘羅12歲拜上卿,空手為秦國套回十六座城池,這個神童到底何來頭
    中華歷史五千年,風流人物數不勝數,而這次介紹的這個風流人物—秦國上卿甘羅,可不簡單吶!我們如今十二歲還在上初中,而人家十二歲卻被拜為上卿。而上卿就是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 短命神童:甘羅勸張唐相燕的故事疑點多多,十二歲拜上卿未必是真
    不知什麼原因,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三大神童:項槖、甘羅、曹衝,他們的生命都沒有超過十五歲,這種現象給世人留下了無限遺憾和不解之謎。神童甘羅,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這位少年大器,十二歲被拜為秦國上卿,成為千古佳話。
  • 歷史上十大神童,甘羅十二歲為相,你還知道哪幾位?
    歷史上十大神童,甘羅十二歲為相,你還知道哪幾位?文/炎炎談歷史中國有句古訓,勤能補拙,這就說明人的天資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那些過目不忘,或者幾歲的孩子就會吟詩作賦的天才兒童了。史書有「曹衝稱象」的典故,史書稱曹衝五六歲的心智相當於成年人,他聰明仁愛,智救酷吏,可惜天妒英才,十三歲便夭亡。3、甘羅甘羅,戰國時期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
  • 《大秦賦》丨突如其來,甘羅竟然被秦王殺了?可憐的神童
    可是看到第22集,張魯一飾演的秦王竟然把甘羅給殺了,頓時覺得有些懵圈,說好了的十二歲拜相的神童,咋就沒當上上卿呢?歷史上是這麼回事兒嗎?01.多年秦相之孫,自幼聰慧的神童甘羅是戰國末期的楚國人,他的祖父甘茂曾經在秦國擔任丞相多年。
  • 甘羅12歲就當了宰相,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神童,又稱聖童、奇童、天童、或資優兒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在漢朝開始已有對神童的選拔制度,漢朝的選舉法中規定:「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神童,比如戰國時期秦國甘羅,十二歲官拜秦國上卿(相當於丞相)、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衝、唐朝的楊炯、王勃等等。
  • 十二歲為大秦丞相的甘羅最後結局如何?
    說起中國古代的小神童,甘羅絕對是能夠入選的一個。在2002年的時候,曾有部非常火的電視劇,叫做《宰相小甘羅》,講的就是小神童甘羅與秦始皇嬴政的故事。並且,在民間流傳的《勸世文》中也曾提到:「甘羅十二為宰相」。 從這層意義上說,甘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少年得志的小神童。
  • 《大秦賦》之甘羅: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當然,按照《大秦賦》這部古裝歷史劇的說法,甘羅還是太年輕了,他雖然是極力想要把功勞推給呂不韋,但是有些話可是不是那麼說的啊。什麼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麼叫「相邦要封我為上卿」,甘羅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只認相邦,不認秦王。秦王雖未親政,但他是秦王啊,這一點,忘記的人很多。
  • 嬴政13歲登基,甘羅12歲為相,《大秦賦》為何把兩個少年演成仇敵
    歷史上甘羅12歲拜為上卿(相當於丞相),嬴政13歲登基,當年兩人都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嬴政真的會因為與太子丹的關係殺掉甘羅嗎? 12歲神童拜上卿 甘羅出身名門,祖父甘茂是秦國名將,因被人詆毀憤恨投齊。
  • 甘羅12歲拜上卿,空手為秦國套回十六座城池,這個神童到底何來頭
    中華歷史五千年,風流人物數不勝數,而這次介紹的這個風流人物—秦國上卿甘羅,可不簡單吶!我們如今十二歲還在上初中,而人家十二歲卻被拜為上卿。而上卿就是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 歷史上的甘羅12歲拜相後,為何神秘消失
    語氣基本是這樣,看看人家十二歲就做宰相了,你十二歲還要大人操心。 在小時候的記憶中,甘羅就如別人家的孩子一般,太過優秀,拍馬都趕不上的那種人,不過還好,他畢竟是生在古代,要不然他將被家長們樹立起一個牌匾,以供參觀。
  • 《大秦賦》中「秦王政劍殺甘羅」,使少年甘羅的勵志形象情何以堪
    「安安七歲在綠林,周瑜九歲去帶兵。甘羅十二為丞相,解縉十四入朝門。」這首歌謠代代相傳,深入人心。其中,甘羅生活於戰國末期的秦國,確實是個神童,十二歲時便憑藉聰明才智,讓秦國不動刀兵得到了趙國五座城池,被秦王政拜為上卿(相當於宰相)。
  • 十二歲就能官拜秦國「丞相」的甘羅,為何出使趙國歸來後再無聲息
    在如今的大量歷史讀物和兒童讀物中,也屢屢見其大名,這位歷史人物,就是十二歲就能官拜秦國「丞相」的甘羅。洛川當地民謠有「洛川孩童本領強,甘羅十二位秦相」的歌謠,歷史書上有「甘羅十二為秦相」的記載,兒童讀物裡有「甘羅十二為丞相」的故事。一,甘羅的發跡史,真的是步步生蓮啊。
  • 甘羅12歲就當了宰相,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神童,又稱聖童、奇童、天童、或資優兒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在漢朝開始已有對神童的選拔制度,漢朝的選舉法中規定:「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神童,比如戰國時期秦國甘羅,十二歲官拜秦國上卿(相當於丞相)、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衝、唐朝的楊炯、王勃等等。
  • 流傳千年的十二歲神童,怎麼就被《大秦賦》改編成了炮灰?
    喜歡曲藝,常聽相聲的人一定聽過《八扇屏》這一傳統段子,裡面有一段「小孩子」說道:「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為水軍都督」。這裡面說的秦甘羅這幾天出現在了熱播劇《大秦賦》中。
  • 大秦賦:有志不在年高,十二歲的甘羅成為大秦「丞相」
    甘羅這樣的人不計其數,而十二歲成為大秦「丞相」的甘羅,更是少年英傑中的翹楚,卻當年「無疾而終」。公元前307年,甘茂因長期受到同事向壽、公孫奭(當時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臨朝稱制,秦國官員出現楚系一支,他們就是楚系的重臣)打小報告、排擠打壓,不得已離開秦國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
  • 遊說趙國全程陪跑,甘羅立功反被誅?《大秦賦》為何如此改編
    比如在歷史記載中,甘羅是一位傳奇式人物,年少成名,年僅12歲被秦王拜為上卿,足見其智慧與才華的過人之處。再看劇中的甘羅。年齡明顯偏大,別說12歲,估計22歲都是有的。相比之下,倒是此前曹駿的表演更符合觀眾心中的人物形象。再說事跡。
  • 「甘羅十二作宰相」之說是否有道理?
    少年英才甘羅 民間有種說法:「少不少,甘羅十二作宰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 明末清初大學者張岱在《夜航船》中對「甘羅十二作宰相」之事進行了更正,做宰相的並非甘羅而是甘羅的祖父甘茂。 《夜航船卷四·考古部·辨疑》:甘羅十二為丞相,古今大誤。史記云:甘羅事呂不韋。秦欲使張唐使燕,唐不肯行。羅說而行之,乃使羅於趙。趙王郊迎,割五城以事秦。羅還報秦,封為上卿,不曾為丞相。相秦者是甘羅之祖甘茂。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神童:尤其是最後一位,7歲就被孔子拜為師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神童:尤其是最後一位,7歲就被孔子拜為師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不少的智力超群的孩童,他們少而老成,其表現出來的智力讓那些梟雄和聖人都汗顏。今天我要說的這幾位都是神童的代表,尤其是最後一位,在七歲時就被孔子拜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