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沙漠+研學」不一樣的新體驗

2020-09-13 愛播

圖為孩子們在庫布其沙漠參觀研學,認識各類沙漠植物。資料圖片

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應該是什麼樣?一望無際的漫漫黃沙,萬裡無人的蒼茫戈壁,還是烈日當空的無盡荒漠?

「來到庫布其後我才發現,原來沙漠不只有沙子,還有鬱鬱蔥蔥的檸條、沙柳,以及大片凌汛水形成的湖泊,與我想像中的沙漠截然不同。」對19歲的武漢姑娘餘舒晗來說,3年前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近一周的研學經歷,改變了她對沙漠以往的印象。

2017年10月,餘舒晗和全國各地的數十名小夥伴一同參加了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億利公益基金會在庫布其沙漠組織的環境教育實踐營,參觀了各類防風林、防沙帶、種子基地以及治沙設施,獲得了全新體驗。

圖為孩子們在庫布其沙漠認識各類動物。資料圖片

「在這裡我們認識了各類沙漠動植物,了解到不同的防沙治沙方法,還一起到沙漠中翻撿垃圾。」餘舒晗和小夥伴們在大漠無人區徒步穿越10公裡,在沙漠腹地自己埋鍋造飯,體驗當年庫布其治沙人風餐露宿、以沙拌飯的不易。「我們要以這些治沙數十年的叔叔阿姨們為榜樣,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餘舒晗說。

騎駱駝、看星辰,篝火晚會、沙漠奇妙夜……各類拓展活動讓孩子們學習團隊合作的同時,更成為了彼此重要的朋友。「現在我還常和那時的小夥伴們聯繫,這段經歷大家都難以忘卻。」餘舒晗告訴記者。

圖為孩子們在庫布其沙漠參觀研學。資料圖片

近年來,庫布其沙漠治沙生態親子研學遊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孩子。「相關研學活動已進行了4年多,包括夏令營與親子遊等,每年都有數千名孩子參加,主要集中在暑期,。」內蒙古博文遠景旅遊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菅麗娜介紹。孩子與家長在體驗沙漠風情的同時,還能學知識、做公益、護環境,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除了實地參與,孩子們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參與。「今年我們與庫布其『兩山』學院共同舉辦了網上生態第一課,以主題講座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庫布其治沙的成果,受到普遍好評。」北京親子教育機構博旅文化負責人鄭洋說。

對於成長於庫布其沙漠周邊的孩子們來說,學習實踐同樣必不可少。「我們每年都會參加沙漠徒步旅行和植樹活動,參觀種子資源庫和科技中心,這些社會實踐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綠色。」杭錦旗億利東方學校初一學生楊錦蘋說。目前,庫布其沙漠周邊30多所中小學已組織近3萬名學生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教育。

此外,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也來到庫布其沙漠進行生態研學,將中國治沙生態的成果傳播給更多青少年。

圖為孩子們在庫布其沙漠參觀研學。資料圖片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內蒙古頻道

監製/嶽楠

責任編輯/麗娜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騰格里新聞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沙漠+研學」 不一樣的新體驗
    沙漠參觀研學,認識各類沙漠植物。資料圖片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應該是什麼樣?一望無際的漫漫黃沙,萬裡無人的蒼茫戈壁,還是烈日當空的無盡荒漠?「來到庫布其後我才發現,原來沙漠不只有沙子,還有鬱鬱蔥蔥的檸條、沙柳,以及大片凌汛水形成的湖泊,與我想像中的沙漠截然不同。」對19歲的武漢姑娘餘舒晗來說,3年前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近一周的研學經歷,改變了她對沙漠以往的印象。
  • 沙漠遊的新體驗
    人民網-人民日報圖①:學生在庫布其沙漠研學。資料圖片 圖②:遊客在巴丹吉林沙漠地質公園沙山遊玩。資料圖片 圖⑤:牧人牽著駱駝在巴丹吉林沙漠行走。王 正攝(人民視覺)近年來,沙漠遊市場持續升溫。除了穿梭於茫茫沙海,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沙漠遊還有哪些新體驗?
  • 通訊:在庫布其沙漠裡養螃蟹 內蒙古牧民找到致富新路徑
    圖為民眾在庫布其沙漠裡養殖螃蟹。 敦美 攝中新網鄂爾多斯9月23日電 題:在庫布其沙漠裡養螃蟹內蒙古牧民找到致富新路徑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看著在水裡遊來遊去的螃蟹,52歲的那仁滿達胡分外高興。這位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呼和木獨鎮巴音溫都爾嘎查的牧民,曾是當地出了名的養牛大戶,但現在卻變成了「養蟹大戶」。那仁滿達胡養螃蟹的地方位於庫布其沙漠和黃河「幾字灣」邊上。23日,接受記者採訪的那仁滿達胡說:「我這裡的螃蟹個大、味美,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正是吃螃蟹的好時候。」
  • 庫布其沙漠綠生金
    這就是庫布其沙漠——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5個旗區境內。過去,沙漠裡植被稀少,風沙肆虐,「地不打糧畜無草,做飯取暖沒柴燒」,當地百姓生活窮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受困。南鎖、北堵、中切割。
  • 大韓航空連續第十年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植樹造林
    中韓友好綠色長城項目十周年 綠化面積超400萬平方米  2016年9月21日,北京——近日,韓國旗艦航空公司大韓航空連續第十年來到中國內蒙古庫布其沙漠地區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至今為止,十年間,為改善該地區的綠化狀況立,大韓航空已累計堅持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大韓航空生態園」共計植樹137萬棵,累計綠化面積達431萬平方米。  今天是大韓航空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植樹造林的十周年紀念日,來自大韓航空70餘名員工與來自內蒙古師範大學50名師生等120人共同參與了植樹綠化的十周年紀念活動。
  • 瞭望|庫布其沙漠綠生金
    這就是庫布其沙漠——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5個旗區境內。過去,沙漠裡植被稀少,風沙肆虐,「地不打糧畜無草,做飯取暖沒柴燒」,當地百姓生活窮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受困。南鎖、北堵、中切割。經過近70年治理,桀驁不馴的庫布其沉靜下來,片片不毛之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 內蒙古旅遊:六大沙漠景區怎麼選
    首先感謝您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還在規劃著未來的內蒙古沙漠之旅,雖然我代表不了多少人,但是還是非常感謝您的選擇!您此行的內蒙古沙漠之旅,請務必把落腳點放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呼和浩特、包頭和鄂爾多斯,因為內蒙古最好玩兒的沙漠景區在這裡。
  • 通訊:探訪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七星湖
    圖為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會址。鄂爾多斯宣傳部供圖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七星湖景區,有一個前綴--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  在三十多年前,這裡黃沙瀰漫,「別說公園,就是人在這個地方生存都有問題,到處是沙漠,一點綠色都看不見。」當地民眾達來曾多次對採訪過他的記者們描述。
  • 衛星掃過中國的一片沙漠——庫布其沙漠變綠洲的奇蹟令世界點讚
    中國內蒙古庫布其,這本該是沙漠的地方,現在卻是大片綠色,沙漠變成了綠洲。外國也不禁感嘆中國在沙漠治理問題上的成效確實很大,讓人吃驚。  荒漠化一直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環境威脅。  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的第七大沙漠。三十年多前,這裡是飛鳥難越的「死亡之海」,赤地千裡。億利集團和當地民眾一起,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在沙漠中植樹造林,治理綠化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裡,相當於8個新加坡。沙漠綠洲面積逐年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也大幅增加,從30年的10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530多種,還吸引了珍稀保護動物來此棲息。
  • 探秘沙漠綠洲,體驗野外生存,接受最崇高的迎賓禮節,暢玩草原項目,住最奢華的沙漠酒店和最特色的蒙古包
    庫布其沙漠公園庫布其沙漠,中國第七大沙漠。大洋研學將在這個神奇的地方為大家帶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 調研沙峰綠谷 /我們將奔赴《厲害了我的國》取景地—【沙峰綠谷】,感受庫布其沙漠的「綠色奇蹟」,了解庫布其沙漠從「死亡之海」到「綠色長城」的進化奇蹟。
  • 綠富同興畫卷在沙海中鋪展——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紀實(組圖)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黃河水匯聚而成的溼地在日光照射下顯示出絢麗多彩的顏色(6月9日無人機拍攝)。巍巍陰山南麓,鄂爾多斯高原之北,橫臥著一條長約400公裡、寬5-65公裡的黃色「長龍」。它似弓弦,將滔滔黃河拉出一個大大的「幾」字彎。
  • 死亡之海的重生之路 ——庫布其沙漠治理紀實(上篇)
    一個信念——要生存先治沙  「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認爹和媽。」這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陳寧布對過去庫布其沙漠的深刻印象,他在這片沙海裡住了68年。  上世紀,這裡風沙肆虐、一片荒蕪。牧民失去了草場,農人失去了家園。孩子十三四歲不去上學,老人可能一輩子走不出沙海,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
  • 離北京最近的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到底是哪個?
    可以看到,地圖左上角的起點、終點都叫庫布其……,但是兩個地方差了一百多公裡。最後我是決定了去地圖右側,兩個紅色框框圈住的「響沙灣」旅遊區!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我本是很隨性的只計劃了大概的路線,定了地圖左側庫布其的酒店。然後我們去下一個地方的前一天才開始詳細計劃路書,就在去庫布其的前一天,聽著同行夥伴說的路線怪怪的,才發現是有兩個庫布其……。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演首屆沙漠婚禮論壇
    圖為庫布其沙漠上演的沙漠主題室外婚禮秀。 李瑩 攝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5日電 (記者 李愛平)新郎穿沙越野而來,新娘乘著駱駝款款而至,相攜至許願樹下共誓今生,最終放飛告白氣球,掀起現場一陣粉色熱潮,眾人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
  • 當黃河水遇上庫布其,沙漠裡的「江南水鄉」
    聽起來這麼富有詩意的沙漠卻給比鄰的黃河帶來了大量泥沙。當然,滾滾黃河也只是和庫布其沙漠擦肩而過,留給庫布其沙漠的這種望水興嘆式的遺憾也足以讓人感慨。黃河流經杭錦旗全長249公裡,是全國黃河流域流經最長的旗縣,每年有310億立方米的黃河水從這裡流過。在每年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4億立方米左右。
  • 沙漠螃蟹滿地跑 昔日沙漠變身美麗「水鄉」
    2020-09-22 13:23: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一度死寂的沙海,如今綠進沙退,生機勃發,「庫布其」聲名遠揚。 在庫不其沙漠治理的方法有多種。將凌汛的水引入到沙漠裡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黃河凌汛高水位時,把一部分凌水引入到庫布其沙漠低洼的地方,形成蓄水面,既減輕了防凌壓力,又變水害為水利,讓庫布其沙漠變得生機盎然,一舉兩得。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自從有了水,不少的牧民「跨界」做了漁民,養魚、養蟹、放牛,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 沙漠螃蟹滿地跑 昔日沙漠變身美麗「水鄉」
    一度死寂的沙海,如今綠進沙退,生機勃發,「庫布其」聲名遠揚。 在庫不其沙漠治理的方法有多種。將凌汛的水引入到沙漠裡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黃河凌汛高水位時,把一部分凌水引入到庫布其沙漠低洼的地方,形成蓄水面,既減輕了防凌壓力,又變水害為水利,讓庫布其沙漠變得生機盎然,一舉兩得。
  • 庫布其沙漠邊的民宿等你來體驗
    道圖嘎查位於鄂爾多斯獨貴塔拉鎮最西端,嘎查總面積660平方公裡,沿黃一級公路、陽巴線橫穿東西,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七星湖沙漠生態旅遊區,北靠黃河衝擊平原,南臨庫布其沙漠,草原沙漠交相輝映,風景如畫。
  • 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引來黃河水 沙漠腹地變成了寶地
    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引來黃河水沙漠腹地變成了寶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連綿沙丘,叢叢矮樹,湖中水鳥嬉戲。難以相信,這裡竟是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腹地。2014年凌汛期,杭錦旗利用地勢高低落差,首次將凌汛期的黃河水引入庫布其沙漠腹地。2018年,當地爭取到6524萬元水利項目中央補助資金,完善了將部分黃河水引入庫布其沙漠低洼地的水利設施連通功能,形成從黃河引水、自流經過庫布其沙漠、再退還黃河的水循環格局。庫布其沙漠「水生態」就此形成。老滿家的牧場形成了1000畝水面,水一來,草情好了,牲畜吃飽了,他又養起了螃蟹。
  • 在家雲旅遊,呼和浩特希拉穆仁草原和庫布其沙漠響沙灣
    布其沙漠響沙灣第三日庫布其沙漠響沙灣,和草原上的溫感形成了強烈反差,酷熱且無風。一望無際的黃沙,細膩且燙腳。沙漠的浩瀚,只有親臨才能體會。庫布其沙漠響沙灣庫布其沙漠響沙灣那天在響沙灣玩了一個下午,喝了6瓶水,當時就在想,駱駝真的太耐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