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藝術節|完全遵照莫扎特原譜來演《魔笛》會是什麼樣

2020-12-17 澎湃新聞

1791年,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魔笛》在維也納維登劇院首演,同年莫扎特去世。在此後的二百多年時間裡,《魔笛》以不同版本不同形式在各個國家上演,成為歌劇經典代表作之一。

今晚,由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帶來《魔笛》在上海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正式演出,滬上觀眾又可以再度體會這部經典歌劇的魅力。

《魔笛》的劇本取材於詩人維蘭德的童話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為「璐璐的魔笛」的童話,1780年後由席卡內德改編成歌劇腳本,1791年首演於維也納。

作為莫扎特人生的最後一部歌劇,《魔笛》採用喜聞樂見的童話題材,融合了德奧歌劇、義大利正歌劇、喜歌劇的元素,可謂是集大成者。至今,《魔笛》在歌劇世界依舊擁有極高的上演率。

《魔笛》其實像極了孩子們聽過的睡前童話。講述了一位來自埃及的英俊王子,因年少無知,被夜後女兒帕米娜的畫像吸引,決心前往神殿營救美人的故事。當他來到薩拉斯特羅的太陽神殿的時候,受智慧之門的啟發,頓時醒悟,識破夜後的陰謀,接受重重考驗,最後和夜後的女兒有情人終成眷屬。

《魔笛》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莫扎特的才能,它既有義大利正歌劇的莊嚴,又有義大利喜歌劇的歡快。同時也在嘗試改革,去掉炫技的部分,留下和情節合適的東西。

此次在上音歌劇院演出,斯卡拉歌劇院總共帶來了22個貨櫃,其中15個就是《魔笛》的景。斯卡拉歌劇院版本的《魔笛》是傳統與創新的結合版本,整部歌劇時長將近3個半小時。一方面,指揮法索利斯完全遵照莫扎特的音樂原譜來演奏《魔笛》;另一方面,全劇由德國著名戲劇導演彼得·斯坦因執導,作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引領世界戲劇變革與發展的旗手之一,他設計的布景轉換令人應接不暇,被稱為「視覺的瘋子」,也令這部歌劇在演出時也大為增色。整部劇的布景轉換包括舞臺的升降、投影的切換、仙童從舞臺「飛」過,讓人感到目不暇接。此外,《魔笛》中的三男童由歷史悠久的奧地利威爾頓童聲合唱團成員出演,在細節之處也精益求精。

除了《魔笛》,斯卡拉歌劇院還帶來了另一部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這也是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建立241年來,第一次攜全院陣容來華演出,用這兩部劇目助力上海國際藝術節。

斯卡拉歌劇院歷來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被譽為「歌劇之麥加」,作為世界一流劇院,其歌劇作品可謂原汁原味,無人出其右。歌劇院建成至今,包括阿爾圖羅·託斯卡尼尼、克勞迪奧·阿巴多、裡卡爾多·穆蒂等多位指揮大師先後擔任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總監,威爾第、普契尼、羅西尼等人的多部作品均在這裡進行首演,毫無疑問,斯卡拉歌劇院已經成為「義大利的象徵」,法國作家司湯達更是盛讚其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歌劇院」。

由於《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使用了「一臺兩劇」的模式,利用同一個品字形舞臺的不同區域,使兩部歌劇同時裝臺、交替上演,觀眾就可以在兩天內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兩部歌劇。10月22日,《假扮園丁的姑娘》會繼續上演,《魔笛》則將在23、24日再演出兩場。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藝術節|斯卡拉歌劇院整裝來華,將首現一臺兩劇模式
    10月18日-24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與上海音樂學院合力推出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即將作為本屆國際藝術節重磅劇目,登陸新近落成的上海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上海國際藝術節需要歌劇、我們需要歌劇、我們的時代需要歌劇,而歌劇也需要未來。
  • 斯卡拉歌劇院整裝來滬 即將開啟《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亞洲首演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0月16日報導:作為第21屆國際藝術節重磅劇目,10月18日至24日,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將登陸新近落成的上音歌劇院。據悉,經過藝術節多年力邀,此次斯卡拉歌劇院與斯卡拉歌劇院學院也是首度整建制來華。  歌劇「航母」整裝來華
  • 上海國際藝術節45場演出中,這9場最不容錯過
    柏林愛樂樂團、荷蘭舞蹈劇場、瑞士貝嘉芭蕾舞團……今年深秋,這些如雷貫耳的世界頂尖樂團、劇團將如約雲集上海。10月20日,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交響合唱《啟航》中啟幕,今年的演出劇目兼具民族性與國際視野。
  • 97場好戲雲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0月18日開幕
    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於10月18日至11月17日舉行。昨天,藝術節組委會公布了參演劇目及各項活動,一長串享譽世界的名字列在節目單上,上海舞臺魅力四射,吸引著全球頂尖藝術家紛至沓來。藝術節期間,43臺97場國內外優秀節目將集中上演,其中有交響曲《潮》、滬劇《一號機密》、新版京劇《大唐貴妃》等8臺全球首演,有西班牙現代舞《卡門》、義大利舞劇《達文西》、羅馬尼亞話劇《記憶碎片》等5臺亞洲首演,還有上海雜技團雜技劇《戰上海》、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茶花女》等8臺上海原創節目。
  • 藝遊上海③丨上音歌劇院《魔笛》聲聲歡,上音兩位江蘇學生難忘與...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部經典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正在上音歌劇院交替上演,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歌劇《魔笛》的舞臺上,出現了兩名中國面孔的「士兵」——李青琰和繆天。身穿厚厚的盔甲,踩著厚底靴,兩位「士兵」以一段配合默契的二重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不論是德語發音,還是曲調變化,都與斯卡拉歌劇院演員們的表演融為一體。
  • 歌劇《唐璜》上演 感受莫扎特的歌劇殿堂
    幾百年來,「情聖」唐璜的故事一直廣受藝術家們的追捧,莫扎特也不例外。首演於1787年的義大利歌劇《唐璜》,是他與腳本作家達·蓬特留下的傳世傑作。作者:高倩在《唐璜》之前,大劇院早已推出了《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兩部莫扎特歌劇,據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介紹,這樣的安排其實是有意為之。「我們想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劇目製作規劃,先通過《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引領觀眾走進莫扎特的歌劇殿堂,再把極具難度的《唐璜》帶給大家。」「《唐璜》是一部見功底的歌劇。」
  • 來上海看世界上最好的演出
    今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有她最想看的兩場演出——羅伯特·威爾遜的實驗戲劇《關於無的演講》和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的《魔笛》,一個是戲劇大師首次訪滬,一個是現代芭蕾之父的遺作,機會難得,她都不想錯過,但偏偏演出時間撞在一起了。   貝嘉芭蕾舞團的《魔笛》世界巡演在中國僅兩場,都在上海,亞洲範圍內也僅在上海和東京兩座城市演出。
  • 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
    隨著安德魯·曼茲、黃蒙拉與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17日晚奏響於上海大劇院,歷時31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緩緩落下帷幕。     魯網11月18日訊  隨著安德魯·曼茲、黃蒙拉與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音樂會17日晚奏響於上海大劇院,歷時31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緩緩落下帷幕。    秋風鳥鳴中的申城,滿是浪漫的藝術氛圍。
  • 上海國際藝術節優惠票開票 第一位觀眾提前一天來排隊
    上海國際藝術節優惠票開票 第一位觀眾提前一天來排隊 2019年10月12日 09:06:00來源:新民晚報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優惠票上午統一開票
  • 歐洲經典「相約北京」第21屆國際藝術節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孫黎12月22日報導】12月22日,第21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藝術節擬於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包括《魔笛》《圖蘭朵》在內的多個歐洲經典劇目,將在藝術節亮相。
  • 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 藝術嘉年華全年不打烊
    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宣傳海報維也納愛樂樂團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蕾):11月1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落下帷幕。本屆藝術節以「吸收世界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藝術,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為宗旨,著力打造上海「亞洲演藝之都」的文化新名片。
  • 十月在上音歌劇院與莫扎特...
    就在下月,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重磅參演項目,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部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將於10月18-24日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演出。這也是斯卡拉歌劇院建團200多年來首次帶其歌劇製作前來中國演出,劇院旗下的管弦樂團、合唱團、古樂團將近250人將在上海集結,不失為一場歌劇的盛宴!魔都人民有耳福了!上面這幅劇照,滿滿詼諧感。這部《假扮園丁的姑娘》是莫扎特18歲成年時創作的3幕義大利喜歌劇。
  • 2019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來了!看演出之外,這份逛吃攻略收好
    10月18日起,上海將迎來一年一度的藝術盛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裡,申城的文化場館接連上演來自海內外的音樂類、舞蹈類、戲劇/戲曲類精彩演出,而升級改造的藝海劇院和新亮相的上音歌劇院也成為本屆藝術節的演出場地之一,帶給觀眾新體驗。演出一般都是晚上開始,看演出之前,場館周邊又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呢?一起來看看!
  • 柏林愛樂等五團「重量級」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
    【新民網·獨家報導】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德國文化周活動將於2011年11月12日至19日舉行,同時這也將成為本屆國際藝術節的落幕盛宴。期間,將有包括柏林愛樂樂團、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巴伐利亞州慕尼黑芭蕾舞團、曼海姆弦樂四重奏樂團、康索爾劇院等五個團體帶來九場精彩演出,展示德國當代文化藝術頂尖水平。
  • 31天精彩紛呈,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圓滿閉幕
    11月17日晚,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假扮園丁的姑娘》與《魔笛》兩部亞洲首演作品在上音歌劇院獲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旋律優美、可聽性強的兩部莫扎特歌劇讓眾多觀眾開始走進歌劇、關注歌劇。而在國內首次實現的「同一舞臺,兩個劇目,交替演出」的演出方式也讓觀眾對上海文化的發展充滿信心。
  • 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黃蒙拉牽手北德廣播獻演德奧經典
    11月17日晚,在首席指揮安德魯·曼茲帶領下,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登臺上海大劇院,用一臺德奧交響音樂會,為第2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當晚的音樂會連續奏響了兩位德國作曲家的名作,除了貝多芬《費德裡奧序曲》《F大調第六交響曲》,中國小提琴家黃蒙拉還獻演了一曲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技驚四座。
  • 《魔笛》:伯格曼導演的經典巨作,至今無人能超越!
    《魔笛》是一出特別的作品,既是歌劇,又是電影,既是陽春白雪,又是大眾藝術,既是莫扎特的絕唱,又是伯格曼的新篇。而當中珍稀的童真與暖意,更讓《魔笛》成為伯格曼作品當中極其芬芳的一朵奇葩。《魔笛》取材自《璐璐的魔笛》。
  • 上海國際藝術節|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獻演上音歌劇院
    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與小提琴家薇爾德·弗朗合作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攝影:葉辰亮)>>>專題:共赴藝術之約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0月27日報導:「就音樂來說,上海是一座非常特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