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啟幕 臺灣文藝名宿贊兩岸攜手很美好
【解說】2016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10月9日晚在廈門啟幕,將一直持續到11月13日。期間,將上演臺灣原創音樂劇《家?書》、明華園戲劇總團武俠劇《流星》等。此外,臺灣著名的果陀劇場將攜其名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於本月22日首度赴廈門演出。
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啟幕 臺灣文藝名宿贊兩岸攜手很美好
【解說】2016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10月9日晚在廈門啟幕,將一直持續到11月13日。期間,將上演臺灣原創音樂劇《家?書》、明華園戲劇總團武俠劇《流星》等。此外,臺灣著名的果陀劇場將攜其名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於本月22日首度赴廈門演出。
【解說】藝術節啟幕當天,果陀劇場創始人、藝術總監梁志民以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兩位演員——臺灣現代劇場開拓者金士傑、全能藝人卜學亮都現身為兩岸藝術節助陣。
【解說】此次臺灣果陀劇場帶來的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以如何同心靈和平相處為主題,將瀕臨死亡的莫利教授與「利慾薰心」的學生米奇之間的對話,演繹成一場既樸實又幽默、既簡單又深刻的溫情舞臺劇。
【同期】臺灣藝人 卜學亮
我們這齣戲已經演了將近兩百場了,那反應都不錯,而且最有趣的就是,明明看到這個主角慢慢地要死亡,可是不斷會有笑聲出來,甚至到最後他在病床邊要離開這個世界還是有笑聲出來,所以它是一個很溫暖的戲。
【解說】在接受採訪時,金士傑感慨,兩岸藝術交流對促進兩岸民眾了解作用很大。
【同期】臺灣知名話劇演員 金士傑
這齣戲在文化交流上,可以有美好的工作。因為在北京在上海,一個南方一個北方,我們也都打過招,反應很好出奇的好,所以我想不分土壤,不分南北,好像相當的,怎麼講,它的普世性,它的那個深刻性,人性的東西,很扎人心。
【解說】語言和情感的相通,也構成兩岸話劇人進一步合作的基礎。近10年來帶著果陀多次來到大陸演出的梁志民,同樣感受到大陸民眾的熱情和對其藝術表達的理解。
【同期】臺灣果陀劇場藝術總監 梁志民
我們講的是相同的語言,那話劇當然最多的是從口語上面的一些表達,所以我們所用的這些語言,然後透過語言所傳遞出來的情感,那將會因為世界的資訊越來越方便,然後所以它的隔閡會越來越少。
記者 李思源 福建廈門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港澳臺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