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10月上演兩岸藝術大戲 含林懷民《松煙》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廈門10月上演兩岸藝術大戲 含林懷民《松煙》

2014-09-12 14:05: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廈門9月12日電 (陳悅 劉曉晶)以林懷民的《松煙》為開篇大作的「兩岸藝術節」10月將在廈門舉行。屆時,還有多個種類不同的臺灣戲劇作品將在兩岸藝術節上演。

  林懷民的《松煙》將於10月4日、5日上演。林懷民表示,希望在舞臺上自如揮灑身體的書法之美。

  「本屆兩岸藝術節期待能表現出大陸、臺灣同根同源,情義相連,以『情』動人」,主辦方閩南大戲院人士告訴中新網記者,屆時來廈門演出的多部臺灣作品,將把鄰裡之情、青春之愛、傳統之力、土地之戀於「兩岸藝術節」紛紛呈現。

  閩南大戲院人士介紹,將於10月10日到11日上演的音樂劇《隔壁親家》,由臺灣綜藝大咖許效舜、澎恰恰領銜主演,根據臺灣名家廖風德先生作品改編。作品生動演繹村民面對社會的變遷、人際關係的扭曲與對立,最後回歸初心,重拾消逝的友情與親情的動人故事,犀利而精準地表達出對人民與鄉土的關切。

  臺灣明華園於10月28日到29日上演歌仔戲《八仙傳奇系列之曹國舅》,同樣將令觀眾深刻感受文化上的傳承和聯繫以及情感上的皈依和認同。

  屆時上演的,還將有改編自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蔣勳作品的臺灣原創音樂劇《少年臺灣》。

  此外,兩岸藝術節還有由大陸著名網絡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改編的話劇,由當紅明星李小萌、蔣毅擔綱主演。

  「中西合璧」的打擊樂演奏《追-打擊樂二重奏組合與鋼琴家易帥合作音樂會》,以及來自法國馬賽國家芭蕾舞團帶有後現代風格的《絕唱天琴座——俄耳普斯與歐律狄刻》亦將在藝術節中演出。

  閩南大戲院人士告訴中新網記者,閩南大戲院不斷引進來自寶島臺灣的演出項目,今年再推「兩岸藝術節」,從項目的類型、影響力和號召力上都做出了精心考量,從展現臺灣社會變遷「接地氣兒」的「鄉土」音樂劇到跨越全島、充滿文藝情懷的「現代」音樂劇,希望能令廈門觀眾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一個原汁原味、更為真實的臺灣。(完)

相關焦點

  • 林懷民攜《行草三部曲》之二《松煙》來滬
    林懷民攜《行草三部曲》之二《松煙》來滬 2014-09-12 19:07: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上海9月12日電 (
  • 林懷民封山之作臺北上演 兩岸舞者共同策劃演出
    林懷民封山之作臺北上演 兩岸舞者共同策劃「三個男人一臺戲」中新社臺北10月16日電(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計劃2019年底退休的臺灣編舞家林懷民將在17日攜「封山之作」《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亮相臺北。
  • 林懷民大劇院上演「告別之舞」
    這部雙舞作還有一層相當特殊的含義,它是林懷民以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身份留給國家大劇院的謝幕禮。2017年,林懷民正式宣布將在2019年底卸任,把雲門舞集交給雲門二團現任藝術總監鄭宗龍,而迄今,林懷民已帶領這個由他親手創建的職業舞團走過了46年。  演出前夕,林懷民做客大劇院媒體見面會,聊起作品的靈感和大家都關注的他的「退休」生活。「解放啦!」
  • 雲門舞集《松煙》首演成功 北京粉一夜「暴漲」
    資料圖  關注事件:林懷民和雲門舞集  核心觀點:《松煙》的演出,使得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  林懷民先生又帶著他的雲門舞集一團來了。上周四,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松煙》改變了我的印象。演出結束後,塞滿了大劇院歌劇院池座、連所有的過道都被擠滿了觀眾的問答交流環節,提問之踴躍、觀感之豐富都令人驚訝且驚喜萬分。這些觀眾對林懷民先生和雲門舞集的喜愛與推崇,已經是粉絲級的了,在我這個看了整整十年雲門舞集的記者看來,如此多的「粉絲」仿佛是忽然間冒出來的,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2014-10-23 21:51:11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10月23日,來自寶島臺灣的世界級舞蹈團體——雲門舞集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首次亮相與北京觀眾見面
  • 林懷民告別之作在臺北上演
    林懷民的「告別之作」延續了他的風格。 東南網10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16日,臺灣雲門舞集和大陸陶身體劇場兩大舞團在臺北舉行彩排記者會,共同推出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告別之作」《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這套節目以林懷民重新編創的《秋水》為主體,兼容了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互換編舞、同臺演出的《乘法》和《12》。此次舞蹈演出由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共同策劃。
  • 兩岸 野趣華山VS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及當年還是單純文化人的前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等人,迅速展開救人、保地運動,這個事件後來促成「華山藝文特區」的設立。 你一定以為沒事了,酒廠變身藝文特區安然無恙。沒想到「立法院」相中這塊地,李永萍因此決定出來選「立委」,透過「立院」運作保住華山藝文特區,後來包含松山煙廠、臺中20號倉庫等工業產房遺址,託華山的福氣,一次性地都保存下來。
  • 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舞蹈要面對觀眾(圖)
    舞團藝術總監、編舞家林懷民,當即含淚許諾復排《九歌》。2013年,這部象徵浴火重生的作品如期重演,在大陸五個城市上演。這年,雲門舞集這個華人第一個現代舞團,已堅持了四十載。  2013年對林懷民而言也是豐收的一年。年初,他被美國舞蹈節授予「終身成就獎」。在這座現代舞的「名人堂」裡,比肩瑪莎·葛萊姆、皮娜·鮑什等大師,成為歐美以外首位獲此殊榮的舞蹈家。
  • 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1983年,臺灣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前身)力邀林懷民主持新創的舞蹈系,舞團和院系工作「蠟燭兩頭燒」,財務難題依然無解。1988年,林懷民決定暫停雲門舞集的營運。3年後,林懷民返臺,在從機場回家路上被計程車司機認出,「為什麼你把雲門舞集停掉?」1個月內,十幾個計程車司機都這麼問他。  「臺灣不能沒有雲門舞集。」這是林懷民聽到最多的話。同年,雲門重開。
  • 展書法空靈之美 雲門舞集《松煙》亮相北京
    (中國臺灣網 高斯斯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北京消息 「五色松煙飄逸靈動,尋覓書法寫意之韻。」展現中華文化與東方之美的臺灣雲門舞集《松煙》將於10月23日晚間獻演國家大劇院,並連演至25日。為京城的舞迷們帶來一場別樣精彩的視覺感受。
  • 林懷民「雲門」最後作品
    據介紹,該演出將於10月分別在高雄、臺北、臺中上演;11月,則將移師北京、上海、杭州等8個大陸城市。  兩天前,雲門舞集在臺北舉行林懷民退休前最後一次戶外公演,吸引四萬多名觀眾到場觀看。  有位觀眾說,她對林懷民的印象是「刻苦又優雅」,祝福他退休之後能放心將「雲門」寄託給下一代。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談《稻禾》: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新華社廈門10月14日電(記者付敏彭培根)13日晚,臺灣雲門舞集《稻禾》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響「頭炮」。當晚演出結束後,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稻禾》已在全球演了一百多場,一些西方觀眾雖然不熟悉稻耕文化,卻也感動落淚,「原來,對農村,對人與大自然有機的互動是共通的,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 雲門舞創始人林懷民:看"九歌"能起雞皮疙瘩就滿分
    對於3月22日、23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的代表舞作《九歌》,他提醒觀眾大可不必捧著《楚辭》做功課,更要把「什麼是現代舞」的問題拋開,只需要走進劇場找個舒服的坐姿,用心來感受,「我想舞蹈和音樂不是要讓所有人看懂聽懂的,非要懂的話,可以回家看報紙雜誌,或是看《甄嬛傳》。舞蹈,是舞者在臺上動員全部的器官與觀眾對話,如果能看到起雞皮疙瘩,你就滿分,我也滿足了!」
  • 林懷民告訴我,舞蹈是不大需要思考的東西
    今年,是雲門舞集創立第45個年頭,已進入「退休過渡期」的林懷民卻還是覺得有壓力,這種壓力來自一位路邊賣玉蘭花的太太。她在看了雲門舞集今年7月在臺北的一場戶外公演後,花1500臺幣,買了雲門11月一場表演的門票,整個過程她糾結了差不多15分鐘,「雲門做的事,得到了很多社會的支持,我們對這些人有種責任,」林懷民如是說。
  • 《王府井》臺北上演 林懷民等文化界名人捧場(圖)
    《王府井》臺北上演 林懷民等文化界名人捧場(圖)     《林懷民、朱宗慶、吳念真、陸蓉之等臺灣文化界名人與千餘觀眾走進劇場觀看了演出。  該劇將在臺北上演五場,演至9月15日。9月20日至22日,還將在高雄上演三場。  演員  不帶麥克風演出  《王府井》一劇2011年由國家大劇院製作演出,至今已上演了6輪70餘場。
  • 話劇《盛宴》臺北上演:兩岸合作「有戲」
    新華社臺北9月22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人生是一場盛宴,還是煎熬……」作為2019關渡藝術節的「重頭戲」,閩臺合作大戲《盛宴》20至22日在臺北演出。同一位臺灣劇作家、同一個劇本、同一位大陸導演、同一套劇場設計方案、來自兩岸的兩組演員分別上演……《盛宴》以生動的故事印證兩岸合作「有戲」。
  • 遊走東西40年,「雲門」的林懷民要退休了
    雲門劇場林懷民和雲門從1979年第一次在紐約演出開始,至今曾20餘次登上《紐約時報》,深得評論界的關注。1993年,雲門首次來京,在保利劇院演出《薪傳》,此後國家大劇院數度邀請,《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松煙》《水月》《稻禾》《十三聲》等作品來京演出。遊走在東西方文化間的雲門,是華人深為驕傲的舞蹈團體和票房擔當,也是地域文化成功交融國際的典範。
  • 林懷民 退休就是能自己定明天幹什麼
    劉振祥 攝《松煙》劇照。 劉振祥 攝創立雲門舞集46年,創作了90多部作品之後,即將於2019年底卸任舞團藝術總監的林懷民帶著他的作品《白水》《微塵》再次來到國家大劇院,而這一次距離他和他的雲門舞集首次登上這裡的舞臺,已經過了整整十年的時間。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1983年,臺灣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前身)力邀林懷民主持新創的舞蹈系,舞團和院系工作「蠟燭兩頭燒」,財務難題依然無解。1988年,林懷民決定暫停雲門舞集的營運。3年後,林懷民返臺,在從機場回家路上被計程車司機認出,「為什麼你把雲門舞集停掉?」1個月內,十幾個計程車司機都這麼問他。  「臺灣不能沒有雲門舞集。」這是林懷民聽到最多的話。同年,雲門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