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松煙》首演成功 北京粉一夜「暴漲」

2020-12-11 搜狐網
資料圖


  關注事件:林懷民和雲門舞集

  核心觀點:《松煙》的演出,使得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那說明雲門、林懷民先生在北京真的成功了。

  林懷民先生又帶著他的雲門舞集一團來了。上周四,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松煙》改變了我的印象。演出結束後,塞滿了大劇院歌劇院池座、連所有的過道都被擠滿了觀眾的問答交流環節,提問之踴躍、觀感之豐富都令人驚訝且驚喜萬分。這些觀眾對林懷民先生和雲門舞集的喜愛與推崇,已經是粉絲級的了,在我這個看了整整十年雲門舞集的記者看來,如此多的「粉絲」仿佛是忽然間冒出來的,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還記得2004年在香港第一次看雲門舞集,第一次結識了林懷民先生。那一次看的也是《松煙》,但那時還叫《狂草2》。演出結束後,我也是第一次參加了林先生與觀眾的交流問答環節,香港觀眾對於林先生舞作的熟悉程度,對於中國書畫藝術所蘊涵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林先生舞蹈藝術的體現,都能夠侃侃而談,而且是充滿了中國文化底蘊和對西方現代舞蹈藝術了解的。這讓我們這些從中國文化藝術中心——北京來的人,忽然間有了一種慚愧和對香港人的刮目相看,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

  大約半年後,林先生帶著雲門舞集走進北京保利劇院,還清楚地記得,儘管林先生在開演前一再對觀眾聲明千萬不要在演出中拍照,但大幕剛剛拉開一分鐘,忽然間又譁啦譁啦地閉上了,我看見林先生親自在拉幕,並再次走到幕前對大家明示,這是因為有人拍照而且是用了閃光燈……演出結束後,只有幾十位觀眾留下來,問答其實是在林先生和我們這些看過香港演出的記者之間進行的,話題相當局限。

  國家大劇院開張以來,雲門多次造訪,記得第一次大劇院演出之後的問答同樣人數稀少,而觀眾的提問幾乎不著邊際,讓我們這些熟悉雲門的記者很是「臉上無光」。像這一次的池座爆滿,也就是說三千多座位的歌劇院觀眾起碼有三分之一擠進了池座,這是我看到雲門十年來的第一次。人們就像是「粉絲」一樣,對雲門、對林懷民先生充滿了敬意和熱情。有一位提問的女士問林先生,「為什麼你讓我從香港追到深圳,再到廣州,再到……再到……再到北京?」面對這樣的提問,林先生無奈地說,「這只能由你自己回答了,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另外幾個提問都相當有趣,一位從事化學研究的先生從《松煙》裡讀出了不同物質在一起燒結的結晶,而另一位從事書法藝術的女孩子,從《松煙》裡看出書法的氣韻生動……林先生舞蹈作品所傳達出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誘發了不同學科、不同思維方式觀眾的不同靈感和內心衝動……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其實我們北京觀眾還是更有文化!

  如果雲門的舞蹈結束後,提問和發感慨的是記者,那麼也就是又一次的媒體見面會。如果是從事舞蹈專業的人提問,那也至多是一堂業內的大師課。但如果像上周四這樣的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那說明雲門、林懷民先生在北京真的成功了。這意味著,今後雲門舞集在北京的每一次演出都會像這一次的票房爆滿,觀眾熱情爆棚,粉絲群暴漲!來源:北京晨報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027/n405492239.shtml report 3018 資料圖關注事件:林懷民和雲門舞集核心觀點:《松煙》的演出,使得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那說明雲門、林懷民先生在北京真的成功了。林懷民先生又帶著

");}

相關焦點

  • 展書法空靈之美 雲門舞集《松煙》亮相北京
    雲門舞集《松煙》彩排現場。(中國臺灣網 高斯斯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北京消息 「五色松煙飄逸靈動,尋覓書法寫意之韻。」展現中華文化與東方之美的臺灣雲門舞集《松煙》將於10月23日晚間獻演國家大劇院,並連演至25日。為京城的舞迷們帶來一場別樣精彩的視覺感受。
  •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雲門舞集亮相大劇院舞蹈節 寫意《松煙》墨香嫣然 2014-10-23 21:51:11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10月23日,來自寶島臺灣的世界級舞蹈團體——雲門舞集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首次亮相與北京觀眾見面
  •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解說】8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水月》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等之後,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談及演出的感受,林懷民感慨稱現在北京的觀眾越來越好。
  •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主辦機構:  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日報社  承辦機構:  北京歌華中演文化有限公司  鳴 謝:  文建會  澳門航空  北廣傳媒移動電視有限公司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雲門舞集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挑戰世俗,引領風潮的故事。  這是關於臺灣的舞團,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圖上,  發光發熱,讓外國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雲門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棄文從舞的年輕編舞家說要「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他創立的「雲門舞集」在臺北臺中山堂首演,從此展開三十四年的燦爛歷程。
  • 雲門舞集《水月》即將登臺 林懷民再談18年前經典
    信息 雲門舞集《水月》即將登臺 林懷民再談18年前經典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編創於1998年的經典舞作《水月》,即將於8月25日至28日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
  • 林懷民國家大劇院吟《九歌》 「雲門舞集」舞京城
    資料圖:《九歌》中國臺灣網3月1日北京消息像是一首悠遠詩篇,又似一幅深奧的圖畫,在神秘肅穆的鄒族迎神曲中,臺灣「雲門舞集」的經典華麗舞作《九歌》緩緩拉開了帷幕,浴火重生後的《九歌》以其充滿生命力和爆發力的姿態,於昨晚首次呈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將編舞林懷民先生的普世價值觀傳達給每一位觀眾。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雲門舞集用舞書《行草》 明晚登臺國家大劇院
    說到臺灣的雲門舞集可謂赫赫有名,而且這個有名不僅是在國內,在歐美,在西方舞蹈的發達國家,雲門舞集都有很好的口碑,成為國際舞壇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明晚在國家大劇院,雲門舞集將為北京觀眾帶來《行草》,來自臺灣的舞蹈家們將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舞出中國書法的精髓。
  • 雲門舞集西湖公演首演堪稱完美奇蹟還在發生讓我們今晚共同見證
    昨晚,雲門舞集西湖公演在杭州舉行首演,今天將進行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演出。希望今天的觀眾能和昨天一樣,近萬人散去後,不留一片紙屑,人潮退去,草坪瞬間恢復原樣,綠草如茵。  雲門在臺灣演出時的奇蹟,在杭州被成功複製,林懷民忍不住評價:「好感動!」
  • 這是林懷民與雲門舞集的最後一套作品,可能也是最不一樣的
    2017年底,林懷民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2020年起由現任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接手雲門舞集。面對記者「要不要談談退休」的提問,林懷民爽朗地預告了半年後的新作,「雲門演陶冶的作品,『陶身體』來演鄭宗龍(雲門舞集的接任者)的編排,是不是很有趣?」 《交換作》——告別之際,林懷民為雲門舞集推出的最後一套作品,出人意外,也引人遐想。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他退休前的回顧展「林懷民舞作精選」將於11月16日起在臺北「兩廳院」展開,接著赴臺中、高雄、臺南巡迴演出,向觀眾呈現「雲門舞集」45年來的經典之作。  首演前夕,15日在臺北的彩排記者會上,主辦方介紹,在臺北、臺中的巡演票已售罄。林懷民表示,雲門每次在海外演出時,他看著舞者在臺上的專注、自信,感動得要流淚。雖然他是這些佳作的編舞,但他表示,雲門舞集的意義是舞者。
  • 專題 「雲門舞者像西瓜冬瓜」?!
  • 【樂為影史今天】中國現代舞之父林懷民——雲門舞集《九歌》
  • 林懷民與雲門舞集
    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帶動了臺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雲門在臺灣演遍城鄉,屢屢造成轟動,並經常出國作職業性演出,獲得佳評無數。鳳凰衛視4月3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舒國治:這個臺東池上呢,有這麼一家,小小的民宿叫換鵝山房,它原來是個書法教室,那麼後來呢現在經營民宿。
  • 《行草》 不要誤會雲門舞集
    11月27日至29日,臺灣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第三次來京,在國家大劇院連演了三晚《行草》。舞臺表演的一大特點,是講求與觀眾的互動。內秀的「雲門舞集」,指望的是與臺下的「氣流」交匯。因而我想,即興的形式,是「雲門」要傳遞的「存在於此時此刻」的意念。而正因為重視存在的每個瞬間,林懷民讓舞者通過靜坐、太極、拳術、書法去做「禪修」,修出一個「意在筆前」來。  不過80分鐘的總長度,卻總有自以為所以然的傲慢觀眾,在我身旁哼哈「不會滿場就這樣耍太極拳吧」,並輾轉不耐,哈欠連天。臺上沒有大眾所習慣的「交錯輝映」的動靜。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西安「寫」《行草》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代表作《行草》,四日晚在古城西安上演。此前林懷民對媒體透露,雲門舞集代表作品《行草》從中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西安碑林中得到過靈感。   「雲門舞集」的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
  • 雲門舞集《稻禾》即將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音樂之聲記者昊飛)由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於2013年編創的舞作《稻禾》,即將於2017年11月2日至5日亮相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獻禮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周年。
  • 林懷民:不讓雲門舞集成為「博物館」
    謝幕之作《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本周亮相南京    說起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頗有點傳奇色彩。14歲發表小說,22歲出版小說《蟬》,原本想做小說家的林懷民從未想過自己將來會走上職業舞者的道路。23歲的時候,因為喜歡舞蹈,林懷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舞蹈課。畢業之後,林懷民在一所大學當講師,這時候有人讓他教跳舞,還有人向他抱怨臺灣沒有一個職業舞團,甚至連業餘舞團都沒有。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