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2020-12-11 搜狐網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主辦機構:

  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日報社

  承辦機構:

  北京歌華中演文化有限公司

  鳴 謝:

  文建會

  澳門航空

  北廣傳媒移動電視有限公司

  

  創辦人/藝術總監 林懷民

  助理藝術總監 李靜君

  音樂顧問 梁春美

  太極導引教師 熊 衛

  拳術教師 徐 紀

  芭蕾教師 李淑惠 吳青吟 (拼字,山今)

  現代舞教師 林向秀

  排練指導 周章佞

  排練助理 楊儀君

  駐團醫師 周清隆

  鋼琴伴奏 梁春美 張聖潔

  團員

  李靜君 周章佞 吳義芳 董述帆

  邱怡文 周偉萍 林雅雯 黃佩華 溫璟靜 楊儀君

  汪志浩 宋超群 蔡銘元

  沈怡彣 劉惠玲 蘇依屏

   王立翔 餘建宏 林佳良 黃志雄

  柯宛均 郭乃妤 潘潔尹 林心放 陳雋立 葉恆志

  實習團員

  吳佩珊

  

  演出安排

    白蛇傳與雲門精華

  2007年7月11、12日 19:30 北京保利劇院

  

  白蛇傳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賴德和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委託作曲

  燈光設計 張贊桃 根據林克華的原始設計改作

  服裝設計 林懷民

  舞臺設計 楊英風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日首演

  白蛇 周章佞

  青蛇 邱怡文

  許仙 蔡銘元

  法海 陳雋立

  

  輓歌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李斯特的〈第二號傳奇曲〉

  燈光設計 林克華

  服裝設計 林璟如

  一九八九年七月四日首演

  這齣十分鐘的小品,獨舞者以長時間的原地旋轉,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對蒼天的抗議。

  舞者 董述帆

  春 選自舞劇《紅樓夢》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賴德和 作曲

  陳秋盛 指揮

  樊曼儂 監製

  日本讀賣交響樂團 演奏 錄音

  舞臺設計 李名覺

  燈光設計 林克華

  服裝設計 林璟如

  蔣 安 披風花卉描繪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第五回

  一九八三年十月三十一日首演

  全長九十分鐘的舞劇《紅樓夢》,無意細述曹雪芹原著曲折的故事,而以小說的提示作為起舞的出發點,以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暗示大觀園的興衰,與生命的榮枯。

  〈春〉的靈感主要來自第二十七回的〈葬花詞〉;舞蹈由十二位身著彩繡花卉披風的女子入場展開,在「花謝花飛飛滿天」的暮春場景中作結。

  園子裡的年輕人 蔡銘元

  金黃衣女子 周章佞

  紫衣女子 溫璟靜

  白衣女子 黃佩華

  綠衣女子 沈怡彣

  粉藍衣女子 吳佩珊

  橙衣女子 周偉萍

  秋香衣女子 劉惠玲

  青衣女子 林雅雯

  紅衣女子 李靜君

  藍衣女子 楊儀君

  粉紅衣女子 郭乃妤

  黃衣女子 蘇依屏

  侍女 邱怡文

  他的母親 柯宛均

  

  中場休息 二十分鐘

  行草三部曲 選粹

  雲門舞者自九○年代起,開始接受靜坐、武術、太極導引與書法等傳統技藝的訓練。「行草三部曲」便是長年探索東方美學與傳統動作的成果。《行草》、《行草 貳》、《狂草》,在歐美亞澳各洲獲得至高評價。

  二○○六年,歐洲各國舞評家應德國《國際舞蹈》與《今日劇場》雜誌之邀,回顧前一年的劇場表演,「行草三部曲」凌越歐美名家新作,獲選為「二○○六最佳舞作」。

  今晚三部曲選粹的演出一氣呵成,舞段間不落幕不休息。

  行草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瞿小松 廣達電腦教育基金會委託作曲

  舞臺設計 林克華

  燈光設計 張贊桃

  服裝設計 林璟如

  委約製作 臺北國家戲劇院

  協同製作 芝加哥大劇院 愛荷華漢秋大劇院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首演

  Ⅰ 周章佞

  Ⅱ 黃佩華 以及

  沈怡彣 柯宛均 溫璟靜 楊儀君 劉惠玲 蘇依屏

  餘建宏 黃志雄

  狂草

  編舞 林懷民

  音樂 沈聖德 梁春美

  舞臺構思 林懷民

  技術顧問 王孟超

  呈現 洪韡茗

  紙墨研發 中日特種製紙廠 工研院化工所

  燈光設計 張贊桃

  服裝設計 王世信

  委約製作 臺北國家戲劇院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

  協同製作 芝加哥哥倫比亞舞蹈中心 芝加哥喬伊斯基金會 以及 阿法伍德基金會

  柏林世界文化之家

  二○○五年十一月十九日首演

  I. 李靜君

  II. 周偉萍 楊儀君 餘建宏 林佳良

  行草 貳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約翰‧凱吉

  舞臺設計 王孟超

  燈光設計 林克華

  服裝設計 林璟如

  委約製作 臺北國家戲劇院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

  二○○三年八月三十日首演

  劉惠玲 蘇依屏 蔡銘元 以及

  全體團員

  

  2007年7月14、15日 19:30 北京保利劇院

  編 舞 林懷民

  音 樂 選自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燈光設計 張贊桃

  舞臺設計 王孟超

  服裝設計 林璟如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八日首演

  編舞者由「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的偈語獲得靈感作舞

  舞蹈動作根據熊衛先生所創「太極導引」的原理發展成形

  《水月》是一出沒有中場休息的舞作,共分八段

  1. 蔡銘元

  

  2. 黃佩華 蔡銘元

  

  3. 邱怡文 林佳良 以及

   周偉萍 周章佞 楊儀君 劉惠玲 蘇依屏

   宋超群 陳雋立 黃志雄

  

  4. 周章佞

  

  5. 柯宛均 餘建宏 以及

   林雅雯 周偉萍 溫璟靜 蘇依屏

   王立翔 汪志浩 林佳良 黃志雄

  

  6. 溫璟靜 楊儀君 宋超群 汪志浩

  

  7. 黃佩華

  

  8. 林雅雯 周章佞 溫璟靜 楊儀君 以及

   沈怡彣 周偉萍 柯宛均 劉惠玲 蘇依屏

   王立翔 汪志浩 餘建宏 林心放 林佳良 黃志雄

  

(責任編輯:炊煙)

相關焦點

  •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主辦機構:  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日報社  承辦機構:  北京歌華中演文化有限公司  鳴 謝:  文建會  澳門航空  北廣傳媒移動電視有限公司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新華網臺北7月18日電(記者郭麗琨 何自力)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18日晚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免費戶外公演,上萬觀眾星空下席地而坐,欣賞舞作《稻禾》,藉由雲門舞者在稻浪間的翻飛起舞,親炙「稻禾」的芬芳。
  • 雲門舞集的西湖公演實驗:戶外公演不應該是一場災難
    9月3日、4日晚上,林懷民帶領雲門舞集在這裡上演了《白蛇傳》。此次採取的是戶外公演的形式,將近一萬名觀眾聚集在柳浪聞鶯的大草坪上,在《白蛇傳》故事發生地的西湖邊觀看許仙和白娘娘的故事。雲門舞集是臺灣一個現代舞蹈團,1973年創辦,它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泰晤士報》、《法蘭克福匯報》都不吝筆墨讚揚雲門。林懷民就是雲門的創辦者。
  • 林懷民西湖演白蛇傳 雲門舞集首次內地戶外公演
    作為世界知名的舞蹈團體、臺灣編舞大師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將於9月3日、4日在杭州西湖畔進行首次內地戶外公演。據悉,此次演出門票僅50元,雲門舞集三十年創作精華將集體展現。林懷民日前更用「大集會」來形容演出盛況,屆時將以代表作《白蛇傳》開篇,面對傳說發生地西湖雷峰塔表演千百年流傳的故事,這讓此次演出的意義更加非同一般。
  • 「戶外公演不應該是一場災難」——雲門舞集的西湖公演實驗
    9月3日、4日晚上,林懷民帶領雲門舞集在這裡上演了《白蛇傳》。此次採取的是戶外公演的形式,將近一萬名觀眾聚集在柳浪聞鶯的大草坪上,在《白蛇傳》故事發生地的西湖邊觀看許仙和白娘娘的故事。雲門舞集是臺灣一個現代舞蹈團,1973年創辦,它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泰晤士報》、《法蘭克福匯報》都不吝筆墨讚揚雲門。林懷民就是雲門的創辦者。
  •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2010年09月02日 13:4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雲門舞集《行草》
    雲門舞集《行草》  時間:2009年11月21、22日 19:15  地點:東方藝術中心-東方歌劇廳  票價:880、680、480、380、280、180、100 元  售票熱線:400-818-3333 021-51086048  票務通網:http: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截至2014年,臺灣著名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已在全臺21個城鎮進行了53場戶外公演,共計有數百萬觀眾參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日在臺北表示,「免費公演是為了讓更多偏遠地區的民眾親近舞蹈,讓孩子的眼睛發亮」。
  •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2010年09月02日 13:4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雲門舞集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挑戰世俗,引領風潮的故事。  這是關於臺灣的舞團,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圖上,  發光發熱,讓外國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雲門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棄文從舞的年輕編舞家說要「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他創立的「雲門舞集」在臺北臺中山堂首演,從此展開三十四年的燦爛歷程。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據報導,70歲的林懷民原是著名的小說家,一九七三年創辦雲門舞集。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他自學編舞,不斷創新風格,《白蛇傳》、《薪傳》,《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三部曲》、《稻禾》等舞作歷演不衰,成為臺灣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 雲門舞集《松煙》首演成功 北京粉一夜「暴漲」
    資料圖  關注事件:林懷民和雲門舞集  核心觀點:《松煙》的演出,使得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那說明雲門、林懷民先生在北京真的成功了。  林懷民先生又帶著他的雲門舞集一團來了。上周四,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松煙》改變了我的印象。演出結束後,塞滿了大劇院歌劇院池座、連所有的過道都被擠滿了觀眾的問答交流環節,提問之踴躍、觀感之豐富都令人驚訝且驚喜萬分。這些觀眾對林懷民先生和雲門舞集的喜愛與推崇,已經是粉絲級的了,在我這個看了整整十年雲門舞集的記者看來,如此多的「粉絲」仿佛是忽然間冒出來的,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 東方的太極與巴赫的經典,等待兩百年,只為在《水月》中相逢——雲門舞集《水月》公演倒計時 20 天
    在臺灣,除了選舉、媽祖出巡,人最多的場子就是雲門舞集的戶外公演。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雲門舞集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挑戰世俗,引領風潮的故事。  這是關於臺灣的舞團,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圖上,  發光發熱,讓外國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雲門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棄文從舞的年輕編舞家說要「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他創立的「雲門舞集」在臺北臺中山堂首演,從此展開三十四年的燦爛歷程。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告別舞臺
    這是臺灣著名舞蹈創作家、雲門舞集的創辦者林懷民的告別之作。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張雪松▲雲門舞集戶外公演深圳特區報訊(駐臺記者 張雪松 文/圖)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是何夕。27日晚,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公益演出「林懷民舞作精選」。
  • 雲門西湖公演官網落戶新浪
    《花語》在臺灣演出時的絢麗場景  記者 張盛    在網上,有關林懷民,有關雲門舞集的言論鮮明地分為兩極——或簡潔,或繁複,中間少有過渡。  簡潔派的表現如下:在有關「2010雲門舞集·西湖公演」的目錄下,有粉絲用鮮明、簡潔的兩個字來表達對雲門的敬仰——「求票」。
  • 林懷民舞別雲門
    「我和幾位舞者即將離開雲門舞臺,但云門舞集沒有退休,明年7月,廣場見!」7月27日晚,臺北兩廳院文藝廣場,在漫天花瓣雨和潮水般的掌聲中,林懷民和眾多舞者彎下腰,向剛剛席地而坐欣賞他們演出的4萬名觀眾深深鞠躬、鄭重致謝。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