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西湖公演首演堪稱完美奇蹟還在發生讓我們今晚共同見證

2020-12-11 杭州日報

  記者 錢卓君 攝影 賈代騰飛

  

  夜晚的雷峰塔亮著燈,光影投射在西湖蕩漾的水波上,看起來暗香浮動。不遠處,柳浪聞鶯大草坪,近萬人屏息凝神,觀賞《白蛇傳》。

  昨晚,雲門舞集西湖公演在杭州舉行首演,今天將進行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演出。希望今天的觀眾能和昨天一樣,近萬人散去後,不留一片紙屑,人潮退去,草坪瞬間恢復原樣,綠草如茵。

  雲門在臺灣演出時的奇蹟,在杭州被成功複製,林懷民忍不住評價:「好感動!」

  

  演出結束後出現感人一幕

  每位觀眾都在低頭撿垃圾

  晚上7點半開始的演出,從下午5點起就有性急的觀眾等在入口處,想謀個好位子。到了晚上6點,迎來入場高峰,大家呼朋喚友,不少人手裡還拎著快餐袋。

  雖然昨天天晴,但草坪還有一點溼,很多人鋪開自帶的塑料布。等待雖然有些漫長,卻絕非無趣——現場攝像鏡頭不時把觀眾掃描到大屏幕上,上鏡的人興高採烈地衝大家打招呼,還有人趕緊拍照留念。

  演出正式開始後,無需志願者打招呼,近萬人席地而坐,靜靜欣賞雲門舞者的精彩表演。等到演出完全結束後,讓人感動的一幕出現了:每位觀眾都低著頭在草地上收垃圾,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然後他們把收好的垃圾放進志願者提供的公共垃圾袋裡,看到垃圾袋裝滿了,很多人還一路提著走出柳浪聞鶯。

  如果非得要找出瑕疵,那就是下半場演出《花語》時,演出忽然暫停。主持人告訴大家,因為有觀眾一直不聽勸告在拍照攝影,所以不得不暫停演出。話音剛落,現場的照相機攝像機都默默收起,演出繼續。

  昨天近乎完美,而我們希望今天的觀眾能創造真正的完美。

  

  當白蛇被鎮在雷峰塔下時

  六歲小女孩明白那是痛苦

  林懷民此次帶來《白蛇傳》全本,《狂草》《行草貳》《水月》《花語》選粹。

  《白蛇傳》打頭陣,青蛇、白蛇和許仙在遠處雷峰塔無聲的注視下翩然起舞。畢竟是現代舞版本,沒有臺詞,全靠意會。大人能看得懂,沒想到連小朋友也放下手中玩具,認真地瞪著臺上舞者。

  觀眾鄭媛的女兒才六歲,本來鄭媛沒指望女兒能看明白,但當白蛇用藤簾把自己包裹起來,表示已被鎮在雷峰塔下時,鄭媛問女兒,這個阿姨是在鬧著玩還是很痛苦?女兒答,當然是痛苦。

  《行草》去年來過杭州,它的姐妹篇《狂草》《行草貳》昨天收穫了最多掌聲。觀眾非常喜歡書法與舞蹈的聯姻,就連男女舞者的出場順序都被他們認為大有講究,一名觀眾悄聲和身邊的同伴解釋:「男為剛,女為柔,書法講究的是剛柔相濟。」

  

  160名觀眾被林懷民請上舞臺

  在六萬朵花鋪成的花瓣舞臺上起舞

  算上等待時間,在草地上坐上三四個小時不是件輕鬆的事。

  中場休息的時候,雲門派出三位舞者教大家跳舞。其實就是健身操再加簡單的呼吸吐納,但近萬人跟著伸臂搖腿,場面相當壯觀。一開始是年輕人跟著跳,後來看大家跳得有趣,年紀大的也跟著跳,人們看到大屏幕裡的千姿百態,身邊人同手同腳的奇怪姿勢,個個都是邊跳邊笑。一套「雲門觀眾舞」跳完,人人皆是嘴角含笑心情順暢。

  在最後的《花語》結束後,林懷民將160位觀眾請上舞臺,舞臺上鋪滿了花瓣(共用了六萬朵花),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舞蹈。雖然觀眾的舞蹈功底完全沒法跟雲門舞者比,但他們熱情洋溢,勇於表現,在臺上隨著音樂勇敢起舞,拉丁舞、芭蕾舞、現代舞紛紛上陣, 贏得臺下觀眾熱烈掌聲。在雲門的舞臺上,享受萬人矚目及喝彩,這樣的經歷,足夠寫進個人回憶錄了。

  而對於杭州,還有西湖,所有的觀眾見證了一個傳奇,並且他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觀眾反應

  戎霞敏:《狂草》《行草貳》最好看,很遺憾沒帶兒子來,他這個學期正在學書法。

  姚寧圓:你有沒有注意到頭頂的雲一直在變幻?如果不是雲門,不會發現柳浪聞鶯的夜空這麼美。

  楊珂:《白蛇傳》很新奇,和以前看過的其他表演方式都不一樣。後面放的《白蛇傳小傳》真有趣,原來還有這麼段經歷。

  陳俊伊:雲門有一種氣場,非常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當它跳得最慢的時候,你會希望它不要停,一直不要停。

  都市快報12周年特別感恩行動

相關焦點

  • 林懷民西湖演白蛇傳 雲門舞集首次內地戶外公演
    作為世界知名的舞蹈團體、臺灣編舞大師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將於9月3日、4日在杭州西湖畔進行首次內地戶外公演。據悉,此次演出門票僅50元,雲門舞集三十年創作精華將集體展現。林懷民日前更用「大集會」來形容演出盛況,屆時將以代表作《白蛇傳》開篇,面對傳說發生地西湖雷峰塔表演千百年流傳的故事,這讓此次演出的意義更加非同一般。
  •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雲門舞集》北京公演資料  主辦機構:  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日報社  承辦機構:  北京歌華中演文化有限公司  鳴 謝:  文建會  澳門航空  北廣傳媒移動電視有限公司
  •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臺灣著名舞蹈團「雲門舞集」 西湖再現《白蛇傳》 2010年09月02日 13:4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新華網臺北7月18日電(記者郭麗琨 何自力)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18日晚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免費戶外公演,上萬觀眾星空下席地而坐,欣賞舞作《稻禾》,藉由雲門舞者在稻浪間的翻飛起舞,親炙「稻禾」的芬芳。
  • 雲門舞集的故事介紹
    雲門舞集的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挑戰世俗,引領風潮的故事。  這是關於臺灣的舞團,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圖上,  發光發熱,讓外國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雲門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棄文從舞的年輕編舞家說要「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他創立的「雲門舞集」在臺北臺中山堂首演,從此展開三十四年的燦爛歷程。
  •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解說】8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水月》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等之後,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談及演出的感受,林懷民感慨稱現在北京的觀眾越來越好。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
  • 林懷民《白蛇傳》大陸首演 戶外公演一場10萬人
    雲門特色:戶外公演一場10萬觀眾雲門舞集創立之初,林懷民就開始了戶外公演的嘗試,「當時,我在《人民畫報》上看到關於『赤腳醫生』到鄉間的報導,很感動,我覺得雲門也應該走進民間去。」舞團草創期,時時面臨斷炊,林懷民熱情不減,堅持去小區校園巡演,有一回,在小學操場野臺演出,天空下起雨,舞臺簡陋,《白蛇傳》中的法海高舉禪杖,一下子就把雨棚戳破,「水漫金山」提前上演,臺下鬨笑,臺上卻面不改色,繼續跳下去。「有時候,在戶外演出,下大雨,臺上都是水,舞者沒法演,我們問觀眾:要不明天再來?臺下都說『不要!』於是,我們把地板擦乾,重來!」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據報導,70歲的林懷民原是著名的小說家,一九七三年創辦雲門舞集。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他自學編舞,不斷創新風格,《白蛇傳》、《薪傳》,《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三部曲》、《稻禾》等舞作歷演不衰,成為臺灣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 雲門舞集《松煙》首演成功 北京粉一夜「暴漲」
    資料圖  關注事件:林懷民和雲門舞集  核心觀點:《松煙》的演出,使得一些非媒體、非舞蹈專業的觀眾們在發生興趣  林懷民先生又帶著他的雲門舞集一團來了。上周四,他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松煙》改變了我的印象。演出結束後,塞滿了大劇院歌劇院池座、連所有的過道都被擠滿了觀眾的問答交流環節,提問之踴躍、觀感之豐富都令人驚訝且驚喜萬分。這些觀眾對林懷民先生和雲門舞集的喜愛與推崇,已經是粉絲級的了,在我這個看了整整十年雲門舞集的記者看來,如此多的「粉絲」仿佛是忽然間冒出來的,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 林懷民國家大劇院吟《九歌》 「雲門舞集」舞京城
    資料圖:《九歌》中國臺灣網3月1日北京消息像是一首悠遠詩篇,又似一幅深奧的圖畫,在神秘肅穆的鄒族迎神曲中,臺灣「雲門舞集」的經典華麗舞作《九歌》緩緩拉開了帷幕,浴火重生後的《九歌》以其充滿生命力和爆發力的姿態,於昨晚首次呈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將編舞林懷民先生的普世價值觀傳達給每一位觀眾。
  • 臺灣雲門舞集《狂草》為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揭幕
    綜合報導 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今年的「下一波藝術節」今晚將以雲門舞集的《狂草》揭開序幕。雲門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昨天在紐約為媒體「說舞」,介紹這部靈感汲取自書法美學的舞作。  林懷民說,《狂草》是雲門創作的「行草三部曲」的終結篇。
  • 「雲門舞集」大陸首次戶外公演亮相杭州西湖
    公演現場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梁臻 攝) 9月3日,2010雲門舞集在杭州舉辦西湖公演,此次公演的節目涵蓋了林懷民30年創作精華,包括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白蛇傳》,行草三部曲《行草貳》、《狂草》選粹、《水月》選粹,以及民眾參與感極強的《花語》。
  • 林懷民「雲門」最後作品
    至於這道「乘法」的效果是生猛繽紛、雲彩奔流,還是定靜安寧,29日下午,三人在位於臺北的雲門舞集教室南門館共同面對記者,作出解答。  2019年年底,林懷民將從主持46年的雲門退休,由鄭宗龍接任雲門藝術總監。今年72歲的他,將《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作為退休前的最後一檔節目。林懷民透露,這個構想完全來自一次「men'stalk」。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他退休前的回顧展「林懷民舞作精選」將於11月16日起在臺北「兩廳院」展開,接著赴臺中、高雄、臺南巡迴演出,向觀眾呈現「雲門舞集」45年來的經典之作。  首演前夕,15日在臺北的彩排記者會上,主辦方介紹,在臺北、臺中的巡演票已售罄。林懷民表示,雲門每次在海外演出時,他看著舞者在臺上的專注、自信,感動得要流淚。雖然他是這些佳作的編舞,但他表示,雲門舞集的意義是舞者。
  • 探訪臺灣雲門劇場與雲門舞 (1/7)
    探訪臺灣雲門劇場與雲門舞1/7) "← →"翻頁 雲門劇場位於臺灣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炮臺之間
  • 雲門舞集《稻禾》杭州起舞 林懷民西湖邊「打call」
    騰訊大浙文娛訊 10月27日、28日,雲門舞集40周年經典舞劇《稻禾》將登陸杭州大劇院連演兩場。10月24日下午,70歲的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拄著拐杖,現身西湖邊,提前為即將在杭州上演的《稻禾》「打call」。
  • 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林懷民向觀眾告別
    新華社臺北7月27日電(記者王愛華 何自力)臺灣現代舞團雲門舞集27日晚在臺北舉行戶外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精選,吸引了約四萬名觀眾到場觀看。據悉,這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  舞臺上,舞者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贏得了陣陣掌聲。
  • 林懷民與雲門舞集
    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帶動了臺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雲門在臺灣演遍城鄉,屢屢造成轟動,並經常出國作職業性演出,獲得佳評無數。鳳凰衛視4月3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舒國治:這個臺東池上呢,有這麼一家,小小的民宿叫換鵝山房,它原來是個書法教室,那麼後來呢現在經營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