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錢卓君 攝影 賈代騰飛
夜晚的雷峰塔亮著燈,光影投射在西湖蕩漾的水波上,看起來暗香浮動。不遠處,柳浪聞鶯大草坪,近萬人屏息凝神,觀賞《白蛇傳》。
昨晚,雲門舞集西湖公演在杭州舉行首演,今天將進行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演出。希望今天的觀眾能和昨天一樣,近萬人散去後,不留一片紙屑,人潮退去,草坪瞬間恢復原樣,綠草如茵。
雲門在臺灣演出時的奇蹟,在杭州被成功複製,林懷民忍不住評價:「好感動!」
演出結束後出現感人一幕
每位觀眾都在低頭撿垃圾
晚上7點半開始的演出,從下午5點起就有性急的觀眾等在入口處,想謀個好位子。到了晚上6點,迎來入場高峰,大家呼朋喚友,不少人手裡還拎著快餐袋。
雖然昨天天晴,但草坪還有一點溼,很多人鋪開自帶的塑料布。等待雖然有些漫長,卻絕非無趣——現場攝像鏡頭不時把觀眾掃描到大屏幕上,上鏡的人興高採烈地衝大家打招呼,還有人趕緊拍照留念。
演出正式開始後,無需志願者打招呼,近萬人席地而坐,靜靜欣賞雲門舞者的精彩表演。等到演出完全結束後,讓人感動的一幕出現了:每位觀眾都低著頭在草地上收垃圾,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然後他們把收好的垃圾放進志願者提供的公共垃圾袋裡,看到垃圾袋裝滿了,很多人還一路提著走出柳浪聞鶯。
如果非得要找出瑕疵,那就是下半場演出《花語》時,演出忽然暫停。主持人告訴大家,因為有觀眾一直不聽勸告在拍照攝影,所以不得不暫停演出。話音剛落,現場的照相機攝像機都默默收起,演出繼續。
昨天近乎完美,而我們希望今天的觀眾能創造真正的完美。
當白蛇被鎮在雷峰塔下時
六歲小女孩明白那是痛苦
林懷民此次帶來《白蛇傳》全本,《狂草》《行草貳》《水月》《花語》選粹。
《白蛇傳》打頭陣,青蛇、白蛇和許仙在遠處雷峰塔無聲的注視下翩然起舞。畢竟是現代舞版本,沒有臺詞,全靠意會。大人能看得懂,沒想到連小朋友也放下手中玩具,認真地瞪著臺上舞者。
觀眾鄭媛的女兒才六歲,本來鄭媛沒指望女兒能看明白,但當白蛇用藤簾把自己包裹起來,表示已被鎮在雷峰塔下時,鄭媛問女兒,這個阿姨是在鬧著玩還是很痛苦?女兒答,當然是痛苦。
《行草》去年來過杭州,它的姐妹篇《狂草》《行草貳》昨天收穫了最多掌聲。觀眾非常喜歡書法與舞蹈的聯姻,就連男女舞者的出場順序都被他們認為大有講究,一名觀眾悄聲和身邊的同伴解釋:「男為剛,女為柔,書法講究的是剛柔相濟。」
160名觀眾被林懷民請上舞臺
在六萬朵花鋪成的花瓣舞臺上起舞
算上等待時間,在草地上坐上三四個小時不是件輕鬆的事。
中場休息的時候,雲門派出三位舞者教大家跳舞。其實就是健身操再加簡單的呼吸吐納,但近萬人跟著伸臂搖腿,場面相當壯觀。一開始是年輕人跟著跳,後來看大家跳得有趣,年紀大的也跟著跳,人們看到大屏幕裡的千姿百態,身邊人同手同腳的奇怪姿勢,個個都是邊跳邊笑。一套「雲門觀眾舞」跳完,人人皆是嘴角含笑心情順暢。
在最後的《花語》結束後,林懷民將160位觀眾請上舞臺,舞臺上鋪滿了花瓣(共用了六萬朵花),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舞蹈。雖然觀眾的舞蹈功底完全沒法跟雲門舞者比,但他們熱情洋溢,勇於表現,在臺上隨著音樂勇敢起舞,拉丁舞、芭蕾舞、現代舞紛紛上陣, 贏得臺下觀眾熱烈掌聲。在雲門的舞臺上,享受萬人矚目及喝彩,這樣的經歷,足夠寫進個人回憶錄了。
而對於杭州,還有西湖,所有的觀眾見證了一個傳奇,並且他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觀眾反應
戎霞敏:《狂草》《行草貳》最好看,很遺憾沒帶兒子來,他這個學期正在學書法。
姚寧圓:你有沒有注意到頭頂的雲一直在變幻?如果不是雲門,不會發現柳浪聞鶯的夜空這麼美。
楊珂:《白蛇傳》很新奇,和以前看過的其他表演方式都不一樣。後面放的《白蛇傳小傳》真有趣,原來還有這麼段經歷。
陳俊伊:雲門有一種氣場,非常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當它跳得最慢的時候,你會希望它不要停,一直不要停。
都市快報12周年特別感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