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談《稻禾》: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廈門10月14日電(記者付敏彭培根)13日晚,臺灣雲門舞集《稻禾》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響「頭炮」。當晚演出結束後,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稻禾》已在全球演了一百多場,一些西方觀眾雖然不熟悉稻耕文化,卻也感動落淚,「原來,對農村,對人與大自然有機的互動是共通的,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林懷民於1973年創辦雲門舞集, 於1999年創立雲門2。「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相傳存在於黃帝時代。舞團的基本訓練包含靜坐、氣功、內家拳、現代舞,以及芭蕾。

  在《稻禾》的表演中,林懷民以泥土、風、花粉、谷實、日光、火、水等自然界的元素在稻禾一生中的體現作為隱喻,影射生命成長和延續中的興衰榮枯、周而復始。春天到臨,犁翻焦土,收割之後,延火燒田。舞蹈終結前,女舞者在焦土冒煙的景觀中,如牛負犁,沉重移步,重新引水入田,溫馨的客家歌謠映照田水倒映藍天白雲的影像。

  林懷民向觀眾坦露,他有深深的「稻米情結」:七十年代的《薪傳》徒手「插秧」,九十年代的《流浪者之歌》真米登場,雲門舞集四十周年時,他又回到稻田。

  為了創作《稻禾》,林懷民可謂「煞費苦心」:他和舞者們親自到臺灣池上的稻田裡幹農活,體味稻禾生長的各個階段,將稻禾現實的生長曆程轉化為舞臺藝術,用直觀易懂的舞蹈描述稻禾周而復始的生命故事,並由此體現人與大地、自然緊密相連的關係。

  同時,因為籌備《稻禾》,雲門舞集選中臺灣池上葉雲忠先生的田,這塊被雲門舞集選中的稻田一望無際,當初當地村長帶領村民努力爭取讓電線走地下,造就了如今幾十公頃浩瀚無瑕的稻海。雲門舞集請電影攝影家張皓然蹲點拍攝稻米的一生,用於《稻禾》的投影圖像。兩年的時間裡,張皓然多次在池上駐點,記錄一方稻田的生命周期——初秧,結穗,收割,焚田,春水重新灌滿田地。

  不僅如此,客家山歌《新民莊調》《大門聲》《苦力娘》,聖桑的《夜鶯與玫瑰》、貝裡尼的《聖潔的女神》、石井真木的《單色畫Ⅱ》和梁春美為《稻禾》所作的鼓樂等風格多樣的音樂在《稻禾》裡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林懷民認為要關注農村,尊重土地。他主張農村代表人跟土地、跟大自然的和諧互動,是城市人精神的窗口,要護住,不能讓水泥高樓無限制地蔓延,扼阻了呼吸。二十一世紀的人只有安頓了土地的「呼吸」,心才能跟著安定下來。

  據介紹,自2013年《稻禾》創作以來,先後在臺灣、巴黎、倫敦、紐約、華盛頓、莫斯科、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了上百場。

相關焦點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談《稻禾》: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新華社廈門10月14日電(記者付敏彭培根)13日晚,臺灣雲門舞集《稻禾》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響「頭炮」。當晚演出結束後,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稻禾》已在全球演了一百多場,一些西方觀眾雖然不熟悉稻耕文化,卻也感動落淚,「原來,對農村,對人與大自然有機的互動是共通的,我們都有共通的鄉愁」。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雲門舞集新作《稻禾》:在稻田裡預演 為土地而起舞
    去年 11 月 22 日晚上,是雲門舞集 40 周年新作《稻禾》在戲劇院首輪演出的第二場,一切還未進入常規軌道,大家的神經都緊繃著。林懷民只抽出 10 多分鐘時間,在後臺休息室和我們聊了一會。因為前一天在戲劇院外的自由廣場上和臺北市民一起觀看了首演的戶外直播,他一見面就問:「昨天外面情況好嗎?大家都自在活潑嗎?」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告別舞臺
    這是臺灣著名舞蹈創作家、雲門舞集的創辦者林懷民的告別之作。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張雪松▲雲門舞集戶外公演深圳特區報訊(駐臺記者 張雪松 文/圖)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是何夕。27日晚,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公益演出「林懷民舞作精選」。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退休(圖)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退休計劃已被董事會同意。(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019年底退休,只續任雲門基金會董事,他的舞作未來仍繼續演出。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鄉愁通世界  中新網廈門10月11日電 (陳悅 羅荔丹)「稻子要怎麼跳舞,我也不知道」,林懷民說,「那就一起到田裡,一起去割稻子。」  這位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10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和「粉絲」們見面,暢談雲門舞集40周年大作《稻禾》充滿鄉土味的創作歷程。  《稻禾》本周末將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成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頭炮」的臺灣作品。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舞者接觸過泥土的很少。」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西安「寫」《行草》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代表作《行草》,四日晚在古城西安上演。此前林懷民對媒體透露,雲門舞集代表作品《行草》從中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西安碑林中得到過靈感。   「雲門舞集」的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說《稻禾》:創作接「地氣」 鄉愁通世界  中新網廈門10月11日電 (陳悅 羅荔丹)「稻子要怎麼跳舞,我也不知道」,林懷民說,「那就一起到田裡,一起去割稻子。」  這位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10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和「粉絲」們見面,暢談雲門舞集40周年大作《稻禾》充滿鄉土味的創作歷程。  《稻禾》本周末將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成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頭炮」的臺灣作品。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舞者接觸過泥土的很少。」
  • 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漫步池上街頭,抬頭便是綠底白字的路牌,細看過去,不僅字跡不同,連字體都有差別,它們出自好幾名書友之手。  雲門舞集最初在臺東劇院內演出《稻禾》時,林懷民曾邀盧美錡一家觀賞。投影中稻田的四時生長,讓她首次發現自家田地竟如此之美。盧美錡的丈夫葉雲忠也說,「是雲門幫我們張開眼睛」,「平時巡田都只看眼前的稻子,現在日巡三趟,眼界會往遠看,欣賞池上的美。」  稻禾的美不僅如此。
  • 臺灣編舞家林懷民
    漫步池上街頭,抬頭便是綠底白字的路牌,細看過去,不僅字跡不同,連字體都有差別,它們出自好幾名書友之手。  雲門舞集最初在臺東劇院內演出《稻禾》時,林懷民曾邀盧美錡一家觀賞。投影中稻田的四時生長,讓她首次發現自家田地竟如此之美。盧美錡的丈夫葉雲忠也說,「是雲門幫我們張開眼睛」,「平時巡田都只看眼前的稻子,現在日巡三趟,眼界會往遠看,欣賞池上的美。」  稻禾的美不僅如此。
  • 林懷民舞別雲門
    「我和幾位舞者即將離開雲門舞臺,但云門舞集沒有退休,明年7月,廣場見!」7月27日晚,臺北兩廳院文藝廣場,在漫天花瓣雨和潮水般的掌聲中,林懷民和眾多舞者彎下腰,向剛剛席地而坐欣賞他們演出的4萬名觀眾深深鞠躬、鄭重致謝。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1983年,臺灣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前身)力邀林懷民主持新創的舞蹈系,舞團和院系工作「蠟燭兩頭燒」,財務難題依然無解。1988年,林懷民決定暫停雲門舞集的營運。3年後,林懷民返臺,在從機場回家路上被計程車司機認出,「為什麼你把雲門舞集停掉?」1個月內,十幾個計程車司機都這麼問他。  「臺灣不能沒有雲門舞集。」這是林懷民聽到最多的話。同年,雲門重開。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20年 林懷民願「讓孩子眼睛發亮」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截至2014年,臺灣著名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已在全臺21個城鎮進行了53場戶外公演,共計有數百萬觀眾參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日在臺北表示,「免費公演是為了讓更多偏遠地區的民眾親近舞蹈,讓孩子的眼睛發亮」。
  • 林懷民新作《稻禾》將於11月在臺北首演
    新華網臺北8月5日電(記者文赤樺 裴闖)臺灣現代舞大師林懷民將為觀眾奉獻他的第168號作品《稻禾》,以此向大地、向對土地抱有深深敬意的農民致敬。
  • 稻禾丨林懷民的「大地頌歌」
    《流浪者之歌》自《流浪者之歌》起,幾乎每年廣州大劇院都與編舞大師林懷民有個約會,而每一次,雲門舞集都用直抵心靈的舞蹈,給羊城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年,他們將攜全新的《稻禾》再次起舞。《九歌》英國《衛報》的藝術評論盛讚《稻禾》:「靈敏的結合了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死亡與重生,極端感人……是林懷民的大地頌歌。」這是是林懷民三年前,帶著雲門舞集的舞者們到臺東池上鄉去採風創作出來的作品。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西安「寫」《行草》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代表作《行草》,四日晚在古城西安上演。此前林懷民對媒體透露,雲門舞集代表作品《行草》從中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西安碑林中得到過靈感。   「雲門舞集」的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
  • 雲門舞集雙舞作《白水 微塵》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由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編創的雙舞作《白水 微塵》將於4月18日至21日亮相國家大劇院。自2009年現代舞團雲門舞集和國家大劇院因《行草》結緣,10年間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編創的《流浪者之歌》《九歌》《松煙》《水月》《稻禾》等舞蹈作品先後登臺。
  • 林懷民帶著《稻禾》來杭:舞蹈像尋找遙遠的芬芳
    林懷民10月24日的西湖邊,和風煦煦,空氣中還有一絲殘留的桂花香。在柳鶯賓館,老遠看到臺灣地區現代舞大師、「雲門舞集」的創始者林懷民穿著標誌性黑衣服,拄著拐走來,人未到,笑聲先傳來了。聽說一位工作人員名字裡有「鑫」,鑫字有三個「金」,他調侃:「那你父母希望你家境殷實哦。」
  • 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原標題:臺灣雲門舞集戶外公演 星空下萬人共賞  新華網臺北7月18日電(記者郭麗琨 何自力)臺灣知名舞團雲門舞集18日晚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免費戶外公演,上萬觀眾星空下席地而坐,欣賞舞作《稻禾》,藉由雲門舞者在稻浪間的翻飛起舞,親炙「稻禾」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