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遺傳進化思想比達爾文早幾千年

2020-12-10 金烏問天

解讀解卦九二爻

解卦,卦、爻、文字

解卦是講孕與生的。那九二爻講什麼呢?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田獲三狐——大地孕育了新的生命。

田——大地,地中有物。卦的二位為田位,乾卦九二爻,見龍在田,龍在田中。九二在二陰之中,象在坎。

獲三狐——狗生狗,但有點不同。———進化論思想。

獲三狐三個字的意思隱藏太深,啟看下面解讀:

獲——狗結胎。獲=犭+犬+艹。二狗隱伏於草中(幹啥就不說了),開始陽伏陰中——結胎。象在,二陰伏一陽,象坎,坎為隱伏。

三——三生萬物的三,新生命,指新生的狐。

狐——=犭+瓜。犭為狗,瓜為果實,狗的果實,狗兒子。狗的果實當然是狗崽崽,但是爻辭中古人用狐字來代表狗崽崽,指狗生的狗與上一代有點不同,說明古人觀察到了生命的進化現象,用這個狐字,反應了古人有了生命進化的思想。狗和狐同科,但又不同。

獲三狐——狗生的狗,有點不同,有超越,有進化,但是進化能脫離狗的本質嗎?啟看下面爻辭的回答:

得黃矢——要符合大地直性的特點。

得——要,應該……的意思。

黃———大地的本色,指大地。乾九二,見龍在田,田為坤,坤為黃色。

矢——大地的特點之一,直性不偏,矢性不改———遺傳的觀點。

坤六二,直、方、大、不習,是大地的特點。直是大地傳承萬物的特點,直性不偏。狗生狗,人生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會有狗生牛的現象。——這就是遺傳的特性。

黃矢——大地傳承萬物矢性不改的特點。不是黃色的箭,什麼銅箭、金箭的。是大地的直性、率性、剛性、必然性 ——遺傳性

貞吉——大地孕育新的生命必然是好事。

解卦九二爻,清楚明白地反應了古人有遺傳進化的思想。

《易經》這部反應自然及社會規律的書有待讀者們撥開迷霧,還原真象。

相關焦點

  • 明朝這個人,提出世界上最早的進化論思想,比達爾文早300多年!
    關注:砥厲廉隅,解讀歷史,感知文化,審視不一樣的人文世界我們都知道,早在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創立了生物進化論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中國明朝嘉靖年,有一位大思想家就提出了進化論和叢林法則思想,他就是王廷相,在嘉靖年間擔任兵部右侍郎、兵部給事中等要職,此人在明朝就已經家喻戶曉,其學術思想涉及天文、地理、生物、文學、音樂等等多個領域,可謂大思想家。
  •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萬物是如何來的,特別是生命是如何出現,並且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般多姿多彩?這既是一個哲學課題,也幾乎是所有文明從誕生起就不斷努力探索的課題。《聖經》中有創世紀,認為是神創造了天地萬物;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裡有盤古開天闢地,又以自己的肉身化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萬物的故事。
  •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萬物是如何來的,特別是生命是如何出現,並且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般多姿多彩?這既是一個哲學課題,也幾乎是所有文明從誕生起就不斷努力探索的課題。但如果仔細研究中國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就會發現類似或者非常接近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思想的智慧火花,早已經在老子、列子、莊子、墨子等思想家的言論中璀璨閃耀了。在《道德經》第四十章,老子就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今天的人們看到這句話要麼會感覺到玄虛,要麼會感覺到平淡。
  • 解卦中的遺傳和進化論思想
    達爾文整出了進化論,都說偉大得很,但我們的祖先比他更偉大,超前上千年。這不是我在吹噓古人,你看易經解卦是怎麼說的就明白了。那就是說生出來的狗與其父輩有些不同(狗狐同科)像狐,這就是進化論的思想。得黃矢——按照(得)大地(黃)直性不改(矢)的秉性(規律)。
  • 在達爾文的求學年代,進化的思想風靡八方
    在達爾文的求學年代,進化的思想正是風靡八方的時尚思潮。甚至已有好幾種進化學說在各處流傳。早在1794年,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便在他的醫學論文《動物生理學或有機生命定律》中,提出了「一切生物均誕生於一種『有生命的纖維」』的大膽論斷。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1859年11月24日,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他的著作:《論物種的自然選擇起源》,講述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自然選擇的進化。查爾斯·達爾文是一位自然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他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什羅普郡。他屬於一個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羅伯特是一名醫生,他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除了是一名醫生,也是英國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家。
  • 中國人首次破譯微生物遺傳密碼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經過1年多的努力,我國科學家最近測定了一種嗜熱菌的全部序列,覆蓋率達到100%,準確率達到99.99%,從而獲得了國內第一張微生物基因組「完成圖」,標誌著我國基因組研究又向前邁出重要一步。截至目前,科學家已發現了2808個基因,其中1481個是功能已知的基因,另外1327個基因的功能還不清楚。
  • 150年,始終有人捍衛進化論(圖)
    捍衛進化論最重要的是能拿出實際的科學研究來證明。這也是一個半世紀以來,科學家在做的事。《科學》雜誌在評選2005年最重要的科學進展時,進化論被列為榜首。  《科學》雜誌在揭曉評選結果時明確表示,2005年,科學界發現了許多能夠證明進化論的新成果:透過對流感病毒基因、黑猩猩基因以及棘魚硬鱗的研究中,人們清楚地看到,進化仍在進行著。學者對微觀世界中進化的研究成了捍衛進化論最好的武器。
  • 生物樹狀進化模型遭質疑
    「生命進化樹」就像大家譜1837年7月,年僅28歲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倫敦的寓所裡靈光一閃,在筆記本上畫了一棵假想的樹,以此來闡述物種進化方式,這是達爾文首次提出「樹狀生命進化論」。22年後,這一理論公之於眾,在「生命進化樹」理論的基礎上,LUCA概念形成了。LUCA指的是「所有物種在分化之前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
  • 中國人有204塊骨頭,比歐美人少2塊,用進化論可以解釋
    根據生物進化的觀點,物種在走上各自的進化道路時,身體構造會發生差異,這也是劃分物種的主要依據。事實上不光是不同物種之間有差異,同一物種也有。人類也不例外,中國人就比歐美人少兩塊骨頭。同為智人,身體構造上的差異也不能避免。
  • 進化的方向——重拾拉馬克用進廢退思想
    思想就像種子,會紮根繁衍傳播開來 ——題記DNA、大腦-神經系統、社會信息系統分別是細胞、動植物、人類社會體系的信息系統,其運轉、演化都由自身信息系統主導大腦通過思考學習實現信息變化,表現在人的行為上,讓其更有競爭力,在社會和自然的選擇中勝出,這與DNA信息變化推動細胞進化是相同的。大腦思考學習推動人行為的進化,表現在個體的成長中,這屬於個體進化,雖然無法像DNA那樣直接遺傳給後代,但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知識傳給下一代,這也是一種遺傳。遺傳的本質是信息的傳遞,DNA通過複製自身實現了遺傳,大腦無法複製自身,卻可以通過語言交流,實現信息的遺傳。
  • 中國科學院:人種進化差異影響疾病基因遺傳
    中國科學院:人種進化差異影響疾病基因遺傳 2013年04月14日09: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探秘生物進化與遺傳規律
    同類生物的遺傳為什麼各不相同?什麼原因導致了它們進化得不一樣?科學界對此一直沒有好的解釋。加拿大學者向培健將部分動物、生物、微生物的基因組序列進行對比,以期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看看究竟是哪些基因及其功能的不同,導致了它們的進化及遺傳差異。
  • 生物進化是「灌木」不是「樹」?
    「生命進化樹」就像大家譜  1837年7月,年僅28歲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倫敦的寓所裡靈光一閃,在筆記本上畫了一棵假想的樹,以此來闡述物種進化方式,這是達爾文首次提出「樹狀生命進化論」。22年後,這一理論公之於眾,在「生命進化樹」理論的基礎上,LUCA概念形成了。LUCA指的是「所有物種在分化之前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
  • 「忠孝」思想是中國人的立國之本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自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誕生之後,由於孔子和歷朝歷代賢人的努力貫輸,「忠孝」 思想就慢慢形成了人們一種良好的道德觀念。「忠孝」思想主宰了中國人幾千年,是維繫國家和家庭不可或缺的紐帶,自從有了這根紐帶,國家的動亂和家庭的矛盾就成不了主流,總可以平息動亂,化解矛盾,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保證家庭的溫馨和睦。
  •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2020-10-10 1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爬行動物卵生與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揭示
    卵生如何進化為胎生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性生物學問題。13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外研究人員合作,成功揭示了爬行動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胎生繁殖模式具有優化胚胎發育環境和保護胚胎不受外在不利影響的作用,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和適合度。
  • 儒家思想文化到底是害了中國人還是救了中國人?
    ,一個存世兩千多年的思想文化,既能使中國走向昌盛,也能帶給中國人痛苦。那麼儒家思想文化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儒家思想是害了中國人還是救了中國人呢?    直到清朝末期,西方列強入侵,國人意識到中國人思想封閉。於是主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興起了「洋務活動」,包括後面的「戊戌變法」,可是這些都未能救國,都失敗了。所以民國時期一些文人志士從根本性的思考,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儒家從此跌落神壇!
  • 【科技日報】爬行動物卵生與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揭示
    【科技日報】爬行動物卵生與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揭示 2019-02-14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