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傳染嗎?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

2020-12-20 湘湘帶你看社會

11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相關中轉查驗從今天11月16日零時起實施。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 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冬天低溫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物品會不會造成傳播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汙染量的多少,汙染嚴重傳播概率高,汙染不嚴重傳播概率小。第二個因素取決於人員接觸的頻率,接觸頻率高,多次反覆接觸感染高率就高,如果是偶爾接觸一次,概率就小。

海淘有收到被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 用酒精擦拭包裹 處理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海淘確實有收到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這樣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衛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寶。

接觸境外包裹的快遞人員屬感染高風險人群 涉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需定期做核酸檢測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對於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來說,他們就類似冷鏈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裝卸工,他們會多次長期反覆接觸境外的包裹,所以說他們是高風險的感染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在手沒有清潔以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下班以後一定先洗手,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所謂的定期應不少於一周一次檢測。如果是國內的快遞員沒有必要按照每周做核酸檢測這樣一個要求,同樣,因為快遞員接觸的人群比較多,萬一有感染的話,傳播的範圍也比較廣,所以加強個人的防護,定期進行檢測也是有幫助的。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兩份工作指南,對港口和冷鏈食品運輸的防疫工作進一步規範。指南要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不能使貨物直接接觸地面,司機及隨行人員應當避免與門衛值班員、工作人員有不必要的接觸。港口工作人員儘量避免與船員發生直接接觸,進口冷藏貨櫃拆箱作業中,人員應相對固定,至少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國家移民管理局:強化邊境地區管控,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央視新聞11月17日報導,昨天(16日),國家移民管理局調度全國九個邊境管理總隊,部署強化邊境地區管控,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國家移民管理局要求各邊境管理總隊要嚴密口岸邊境管控措施,強化轄區社會面清查,嚴格二線管控,紮緊織密口岸邊境防線,堅決防止境外疫情通過邊境流向內陸腹地。各邊境管理總隊要堅持內部隊伍防疫標準不降、要求不變,把民警執勤防疫安全防護工作做精做細,切實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保證移民管理隊伍疫情零感染、零輸入、零傳播。

國家移民管理局同時要求要集中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活動,堅決打掉團夥網絡、境外「蛇頭」。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邊境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國九個邊境管理總隊共查處非法出入境案件4.1萬起,共抓獲涉案人員6萬餘人,抓獲組織運送者1612人,有力打擊了偷越國邊境的不法行為。

(原標題:吳尊友提醒:海淘包裹有汙染風險,應該這樣做……)

來源:綜合自瀟湘晨報、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U01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吳尊友:海淘包裹也有被病毒汙染的風險  據央視新聞,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
  • 吳尊友:海淘包裹有病毒汙染風險,用酒精擦拭、處理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
  • 海淘包裹會攜帶新冠病毒嗎?
    目前,進口冷鏈食品已有嚴格的防疫管理措施,然而,不少人開始對海淘包裹是否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產生疑慮。11月22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物流企業、協會、醫療人員等,來解析海淘包裹是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的,經過了哪些防疫措施,消費者又該注意些什麼。
  • 專家提醒:疫情之下,海淘有風險!家裡喝海淘奶粉的注意了!
    粉哥導讀:從11月13~15日,短短3天,已有陝西西安、山東泗水、山東濟南、山東梁山、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8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均來自海外疫情國家。對此,很多網友紛紛發出疑問: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汙染嗎?
  • ...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
    【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海淘確實有收到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這樣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衛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寶。
  • 「黑五」打折季將至 海外包裹能否放心收?專家:不排除攜帶新冠病毒...
    有分析認為,海外商家和跨境平臺試圖抓住「雙十一」尚未褪去的購物熱情,再次激起國內消費者的採購欲望。但隨著冷鏈運輸被明確提示可以成為新冠病毒遠距離跨境輸入載體,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海淘包裹攜帶「病毒」。此前經常海淘的趙先生坦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參與下周「黑色星期五」網購的熱情。他說:「郵寄的時間平時差不多要一個月,今年感覺會達到兩個月,比如買件羽絨服,可能要春節後才會收到。
  • 海淘的包裹上會不會有病毒?探訪海淘包裹從海關檢測到防疫運輸等歷程
    進口冷鏈食品漂洋過海而來全鏈路管控,運輸全程嚴格防疫,每一批次都帶有核酸檢測報告……那麼,海淘包裹在運輸中外包裝會不會存在被病毒汙染風險?又是如何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日前,記者從電商平臺和各大物流公司了解到,所有進口貨物會根據類別不同,實行不同的防疫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 江陰人途經浦東機場行程卡會變色嗎?海淘包裹還能收嗎?速看→
    那江陰人目前還能前往浦東機場嗎?途經浦東機場行程碼會變紅嗎?一起來康康浦東機場還能去嗎?行程碼會變紅嗎?有市民旅客擔心:浦東機場能飛嗎?途經浦東機場行程碼會變紅嗎?「通信行程卡」服務使用的是基站數據,為了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另外在一個城市駐留時間未超過4小時,是不會被記錄的。海外行程記錄需要您在出國期間開通使用國際漫遊服務。
  • 「十一」出遊安全嗎?吳尊友這樣說
    「十一」假期能放心出遊嗎?恢復國際航班直航會出現疫情反彈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視。還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新冠病毒?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吳尊友回應
    ■ 吳尊友提醒曾發生疫情地冬季再發概率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並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 「十一」出遊安全嗎?聽了吳尊友的話放心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視。還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新冠病毒?吳尊友表示,現在中國境內可能存在新冠病毒的地方:一是在隔離病人或住院病人之中;二是在實驗室裡。所以,復學復工後,在社會層面是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恢復國際航班直航會出現疫情反彈嗎?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
  • 十一出遊安全嗎?聽了吳尊友的話放心了
    「十一」假期能放心出遊嗎?恢復國際航班直航會出現疫情反彈嗎?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在中國的環境中,現在沒有新冠病毒,旅行方面沒有特別的疫情風險提示。」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視。還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新冠病毒?
  • 這些地方再發生疫情概率更大!元旦春節將至,吳尊友重要提醒
    元旦春節將至,吳尊友重要提醒 2020-12-15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浦東機場還能去嗎?行程碼會變紅嗎?海淘快遞包會有病毒嗎?
    如果在浦東機場趕飛機行程碼會變顏色嗎?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專家:確實有被病毒汙染的風險事實上,網絡上關於「國外疫情肆虐,海外包裹能否放心收」的話題早就受到關注。近期就有專家提示,由於國外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激增,除了進口海鮮食品之外,發自高風險地區的快遞包裹、信函等外包裝不能排除攜帶病毒的可能。
  • 吳尊友提醒: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防疫工作指南,園所必備!
    11月23日的《新聞1+1》,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疫情最新情況。吳尊友表示,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應該說,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吳尊友提醒: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
  • 「十一」出遊安全嗎?疾控專家吳尊友這樣說
    「十一」假期能放心出遊嗎?恢復國際航班直航會出現疫情反彈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央視《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從疫情防控角度看,國慶節到全國各地旅遊沒有特別限制和需要警惕的。「在中國的環境中,現在沒有新冠病毒,旅行方面沒有特別的疫情風險提示。」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視。
  • 「十一」出遊安全嗎?年底能用上疫苗嗎?聽吳尊友權威解讀
    「在中國的環境中,現在沒有新冠病毒,旅行方面沒有特別的疫情風險提示。」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慶節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視。還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新冠病毒?吳尊友表示,現在中國境內可能存在新冠病毒的地方:一是在隔離病人或住院病人之中;二是在實驗室裡。所以,復學復工後,在社會層面是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恢復國際航班直航會出現疫情反彈嗎?
  • 吃三文魚會傳染新冠病毒?病毒專家:三文魚無罪,但暫時不要吃
    究竟三文魚真的會攜帶新冠病毒嗎?三文魚還能放心吃嗎? 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病毒傳播源頭 理論上來說,海洋中活的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很低,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未有報導。
  • 吳尊友透露關鍵信息…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強調,在疫情大流行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作用非常有限,在沒有疫情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是疫情的導火索。  11月25日,吳尊友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談及新冠疫情溯源問題時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後,病毒不會突然從天而降,它一定是有來頭、有源頭,新疆喀什的疫情到底怎麼來的,「最後查清楚了,和上海一樣是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