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食之魂魄並不來自山珍海味,而是來自最有江湖氣的街頭茶餐廳。暗語般的點單,油漬的菜牌,食物的霧氣和甜味的冰碴飛濺,襯著食客永不飽足的腸胃。
◆
先奉上一首
來自香港茶餐廳阿姨最愛循環播放的粵語老歌。
● 港奶、西多士,被稱為舊式茶餐廳的一王一後。本期,我們邀請在香港「穩食」多年的老饕,為我們走訪香港最老牌的港式茶餐廳,道來「港味雙雄」的江湖故事。
乘扶手電梯上樓,右轉。
經過一箱箱開封或未開封的水果蔬菜,繞過地上還在淌水的塑料管,中午11點半,菜場買賣做過一輪,羊肉檔的吊鉤上只剩一隻羊頭。擺花檔的阿婆在躺椅上打盹。乘扶手電梯上二樓,老式電梯寬窄僅容一人,好像從此踏上不許回頭的旅途。
▵ 這裡是香港上環熟食街市,原址建於1913年,1983年推倒重建,1989年開張,大樓地下一層賣魚類家禽,一樓鮮凍肉水果蔬菜,二樓收了近二十家從前遛街擺攤的大排檔,小炒,也有早茶,一些泰國菜,從前還有賣潮州粿條的,現在尋不見了。
靠北角落裡就是瑞記咖啡,平日賣三明治,公仔麵簡餐,十來張臺面,廚房不到五平米,外廳牆上貼著手寫標語,「奶茶稱皇,咖啡稱霸」,紅紙黑字,戰書一樣耀眼。
老闆張伯已經八十有餘,自1945年開始做奶茶學徒,大半個世紀一周七天朝朝早晨手衝奶茶候客,自己琢磨出用Shine汽水瓶裝凍奶茶的竅門(這樣奶茶不加冰也夠凍)。
但有次點瓶凍鴛鴦,上來一支墨綠色可樂瓶,問他怎麼回事,他沒好氣地扔來一句「樽唔夠用啊,人勁多。」
3年前,我在飲食雜誌上讀到樽裝奶茶,好奇之下一路摸上去,那時正值午飯時段,大廳裡人山人海,瑞記不做正餐,點了雜誌上推薦的凍奶茶、古法西多士,價格比外面便宜兩成。
奶茶很快送上來,汽水瓶上標籤還沒去,殘留一隻小小的黃色太陽。奶茶的甜味茶味均衡,不會過甜過澀,西多士更是驚喜,白方包用蛋液浸泡後拿小鍋香煎,切塊後中間淋一坨煉乳。蛋腥味極濃,有人不喜,我卻偏愛,想來吃到了蛋的「靈魂」。
最初去瑞記,同臺隔壁都是本地姜,學生、白領、地盤工人、師奶搭菲傭,生意跟著飯點起落,同樓檔口小夥有時經過他身後,輕輕踹他一腳:死老嘢!張伯追不上只能爆粗回應。這幾年,慢慢地周圍客人多了,張伯表情不再輕鬆,有時怨氣十足。曾見遊客看牆上貼的專題報導讀出聲,「……老伯會用親切的微笑,熱情招呼客人……你看他哪親切了?」
有一次去生意繁忙,才11點已經沒有位了,張伯突然把手中的湯匙一扔,嘟囔一句「不X做了!」坐回椅發呆。朋友問我怎麼了?我解釋老頭累啦,發脾氣呢。等了十分鐘他消了火,慢慢起來繼續工作。
上回一早過去,張伯坐在廚房門口,周圍一個客人都沒有,見我來一攤手:「今天不開張,夥計請假。」神色輕鬆得像偷到一日空閒。
地址:香港島上環市政大廈2樓CF17號鋪
招牌菜:西多士、樽仔奶茶、蛋牛包
一家茶餐廳的好壞,可直接從奶茶和西多士的出品上分辨。而香港眾多茶餐廳中,又數蘭芳園的絲襪奶茶最出名。
創辦人林老闆用幾種紅茶葉,在紗布網兜中反覆衝撞翻倒(又稱「撞茶」),靠壓力撞出滑膩口感。紗布用久了變成淺啡色,被人戲稱像絲襪,絲襪奶茶由此得名。蘭芳園從1952年開始在中環威靈頓街開檔,因為諸多明星光顧而聲名鵲起,現在門口保留著舊時綠色鐵皮小棚。
當時是八十年代,業主加租六倍,老闆一家就在門前擺桌做街邊生意。店內滿滿一面牆貼著譚詠麟的海報,臺臺凳凳也都是舊物。次次去都要跟大量遊客擠在門口排隊,眼前全是手機相機,像參加一次對等候的示威。
蘭芳園奶茶口味偏甜,茶味也更重。當年,「3點半飲下午茶」的習俗由英國人帶到港島,那時候的原茶用大壺烹燒,燒久了茶舊,味道帶苦。林老闆特意打了細小的手壺,又用白紗袋來隔青草味。即使顧客是一幫苦力,也從未降低水準,一杯12蚊的奶茶,選用斯裡蘭卡科倫坡的「季後茶葉」,配以羶味低的馬來西亞植脂奶,使奶茶入口更香滑。
這裡的西多士是另一種風味了,表面香焦,內心裡還有咖央醬做餡料,頂上中間放牛油,稱咖央西多士。咖央醬是馬來西亞食品,用椰汁、蛋類、砂糖、牛油等材料隔水加熱撈勻製成,比花生醬輕彈。咖央醬甜,不用另加糖漿,香軟內心配脆皮外表,倒也口口濃鬱。
地址 老店:中環結志街2號(逢周一休息)/ 尖沙咀分店:尖沙咀重慶大廈地庫活方商場26號鋪/ 上環分店:上環信德中心304D號鋪
招牌菜 絲襪奶茶、西多士、蔥油雞扒撈丁、奶油豬仔包、豬扒包
✓其他老牌茶餐廳推薦
美都餐室
餐廳身處古老的廟街旁,保留上世紀50 年代的舊式唐樓裝潢,老式馬賽克磚、綠色大鐵窗、老舊大風扇、跳字舊式收款機,走進餐廳就感覺像是港式警匪片裡密謀著要幹掉誰的經典場所,許多TVB 港劇都在此取景。
招牌菜:焗排骨飯、蓮子鴛鴦冰、菠蘿油
地址:九龍油麻地廟街63 號
華星冰室
「冰室」是港式甜品店的傳統叫法,老闆是以前華星唱片公司職員,餐廳受到很多港星喜愛,運氣好還會遇到陳奕迅所長來吃下午茶。黑松露多士味道很驚豔。店內掛滿歌星籤名的唱片作裝飾,標榜懷舊主題冰室,選材招牌為北海道3.6 牛乳及清真牛肉。
招牌菜:黑松露炒蛋多士、校長多士、奶茶、奶油豬仔包
地址:香港島灣仔克街6 號廣生行大廈地下/筲箕灣東大街185-187 號順景樓地下
>>>>赴港食茶餐廳貼士
1. 香港茶餐廳由於客多地小,時常有「搭臺」的習慣,就是和陌生人同桌吃飯。
2. 和香港的高級料理店不一樣的是,茶餐廳不收取服務費,而服務態度一直都是「飯堂」式的。
3. 部分茶餐廳無法刷卡結帳,只能付現。
>>>> 暗號:如何裝作你經常去吃茶餐廳
走冰:就是喝凍飲不加冰(一般去冰後飲品都少三分之一)
爆雪:在飲品中多加冰,形象地稱之為「爆雪」。
撈丁:港人喜愛吃「出前一丁」的麵條,撈丁就是醬撈出前一丁面。
打爛:打爛不是打爛什麼東西,而是「炒飯」的意思。
羅友:羅友就是菠蘿油包的「愛稱」。
細蓉:「細蓉」一詞發源於潮州話,指的是用蝦肉做餡的雲吞麵。
埋單:請在吃飽時大聲地說一句:「埋單唔該!」
逛了那麼多家香港老牌茶餐廳,我的感受是,一些知名餐廳特別標明服務態度不好,理由是出品一流、客流量大。當年許多茶餐廳夥計錢袋豐厚,最典型是中環最貴的陸羽茶樓,夥計以「臉臭」聞名,香港97年金融風暴之前,金融客是他們的熟客,杯盞之間指點「買哪只股」,都靠小道消息賺到飽,當然懶得理你咯。最近幾年再去,以前臭臉的現在也懂跟我講笑,如今搵工艱難,連港府都識打廣告改善香港服務業心態。
如今,諸如蘭芳園此類茶餐廳已成為遊客到港必食之地,當初一個簡樸的流動小檔,雖已開入室內。但門前還擺著當年的小檔,如一個紀念物,從未撤過。一些老主顧還是喜歡坐在小檔門前的小板凳上飲奶茶,十年皆如昨日。
深圳人,漫畫家、作家、寫專欄的,曾出版漫畫作品《冬眠》、散文集《你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個收費的擁抱》等。
☂
[ 做深圳最文藝的線上食色雜誌 ]
◆
每夜為你提供一份靈魂菜單
給寂寞的味蕾找一個鮮活去處
言之有味,食之有趣
好看,好吃,好享受
盡在夜市Nightc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