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通訊員 鍾靜宜
2017年9月18日晚,在佛山打工的佤族姑娘魏月董因電動車車速過快撞上了前方的貨車受重傷,一度存活率只有10%。送到醫院後,佛山市綠康醫院(今嶺南醫院)迅速施救,將她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詳見羊城晚報2017年11月10日報導《佤族姑娘車禍險喪命 佛山醫院搶救挽回命》)。
如今,4年過去,今年7月8日,魏月董忽然又出現在佛山市嶺南醫院門口,原來,當年她離院時欠下的醫藥費,她一直都記在心裡。「我的命都是醫院救回來的,不把這筆錢還上,我心裡真的很不安」,魏月董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醫院對我真的很好」
7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觀田林家村的一間出租屋裡。「這個房子之前是我老公租的,我是上個月才過來的。」魏月董告訴記者,她這次回佛山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還上當年欠下的醫療費用。
時間回到2017年9月18日晚,來自雲南18歲的佤族姑娘魏月董坐在還是男朋友的鮑三辦的電動自行車後座,由於車速過快,他們的電動車徑直撞上了停在前方的貨車。事故發生後,魏月董失去了意識。120出診的綠康醫院在沒有家屬籤字(魏月董家屬不在佛山)的情況下堅持搶救,通過雙側去顱骨瓣減壓把這個一度存活率不超過10%的女孩搶救了回來。
「發生車禍後,我什麼都不記得了,醒來的時候,媽媽已經從雲南趕了過來。」身受重傷,絕望的她一度不肯打針吃藥。看到這個情況,醫院的醫生護士紛紛來安慰她,「醫生告訴我不要怕,頭髮可以再長的,一位姓劉的護士還不斷哄著我。」
當時的魏月董還不知道,經過多次搶救,自己欠下的醫藥費用已經有18萬了,到出院時,還有5萬多元沒有結清。魏月董所在的雲南普洱市瀾滄縣當時尚屬於貧困縣,家裡根本湊不出這筆巨款。然而,醫院並未在她面前提起這件事,只是不計成本的繼續救治,並幫助她做康復訓練,「醫院對我真的很好。」
醫院早把這筆帳「忘了」
2018年初,康復的魏月董終於出院。然而,一貧如洗的她和鮑三辦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頓。為了節省開支,待產的魏月董只好坐車回雲南父母家。
「後來我一直在老家帶小孩,老公在佛山掙錢,每個月把大部分工資都到我卡上。」儘管在家帶孩子,魏月董一直記掛著,自己「還有一筆醫藥費欠著」。「我也不知道欠下了多少,老公總是讓我別管,他會負責。」今年6月,魏月董存下了49000元錢,便和老公商量著來佛山「把欠下的醫藥費繳了。」
魏月董記得的這筆帳,佛山市嶺南醫院早在救治後就有意識「忘了」。「當時看著她脫離生命危險逐漸康復,我們十分欣慰,感覺一切冒險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當她出院時,我們也為她高興,她回不回來還醫療費,我們還真沒想過。」嶺南醫院院長牛軍民說。
7月8日,魏月董當年做顱腦手術的主刀醫生黎德樺忽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黎醫生,您今天在醫院嗎?我想過來繳清醫療費。」「醫療費?請問你是哪位患者?」黎德樺努力回想。 「您還記得我嗎?我是魏月董的丈夫,前幾年我妻子出車禍,受傷特別嚴重,被你們搶救回來了。」聽到這裡,黎德樺恍然大悟。
「希望還能留在佛山打工」
當天下午,魏月董和鮑三辦來到醫院,把欠下的53000多元醫藥費繳清。「我知道他們生活比較困難,當時也提醒他們,醫院早已做好準備,即使沒有這筆醫藥費,醫院也還能承受。」黎德樺回憶道,在7月13日他們和禪城區精神文明辦回訪時,院方也依舊錶達了這個意思。然而,魏月董夫婦依然堅持要把這筆錢還上,「你們救了我們的命,如果還欠你們的醫藥費,我們還是人嗎?」魏月董夫婦曾堅決地說。
實際上,魏月董的後續治療並未完全結束。黎德樺告訴記者,由於魏月董當年顱骨破損而被摘除,要對大腦進行有效保護,必須用鈦網對顱骨進行修補。7月8日,黎德樺再次為魏月董進行了檢查。經測算,魏月董的顱骨修補手術費用可能需要約8萬元。考慮到魏月董的家庭情況,目前,佛山市嶺南醫院已聯繫南莊青商會等組織,希望藉助社會力量資助魏月董的顱骨修補手術。
「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能在嶺南醫院做手術,他們醫院的人對我真的很好。」魏月董告訴記者,希望做完手術後還能在佛山打份工。
來源|羊城派
責編|許靜
審籤|鄭宗敏
實習生|麥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