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元古堆村又刷屏了

2020-12-16 中國甘肅網

  通訊員 趙婧婷

  夏至時節的元古堆村,青山綠水兩相映,紅瓦白牆一抹鴻。

  「最近朋友圈、報紙上可都是我們元古堆村,家家門口通了水泥路,日子越過越紅火,看著我們美麗鄉村的新變化,最感謝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村民曾玉成自豪的說。

  連日來,全媒體記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的足跡,深入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採訪調研,和鄉親們談往昔、說現在、道變化,認真搜尋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感人故事。他們運用鮮活的鏡頭、寫實的畫面、優美的文字,生動展現元古堆村的滄桑巨變,解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銀輝在手記中寫道:「每一天的元古堆都是新鮮的,帶上一雙發現的眼,一定會有新聞等著和我們相遇。」

  自5月底以來,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新華社甘肅分社、中央廣電總臺央廣甘肅記者站、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甘肅記者站、甘肅報業集團、甘肅廣播電視總臺等多路全媒體先後齊聚元古堆村,見證元古堆村滄桑巨變,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為主題進行為期18天的蹲點採訪。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這次採訪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一次巡禮,是新聞戰線增強「四力」教育實踐的實戰檢閱,是做強做優主旋律報導的可貴探索。截止目前,共推出原創視頻稿件23條,視頻微海報15條,並在學習強國、央視頻、今日頭條、微博、抖音、騰訊微視等第三方平臺推送,播放量達100萬次;製作發布創意微海報、手繪海報、H5動畫等融媒體產品22件。甘肅新媒體集團旗下各新媒體全平臺推送,開設的微博互動話題「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飲水思源」等,閱讀量已達60萬人次。

  特別是央媒看甘肅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元古堆村的美麗蝶變》;學習強國平臺推出《闊步走在大路上——甘肅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苦幹實幹改變貧困面貌紀實》、《元古堆村的新變化》、《元古堆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文藝報推出長篇報告文學《高高的元古堆》創作談:元古堆就是元古堆;甘肅日報頭版推出圖文報導——《這條路,通往幸福》、《元古堆村笑了》、《向上的力量照亮未來》;新甘肅客戶端融媒體製作部推出「深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希望的田野」「奮進的腳步」等創意微海報;試聽甘肅推出《今日聚焦——蝶變元古堆》;香港商報網推出元古堆村:從「無路可走」到有「鹿」可尋......

  近年來,元古堆村大力發展馬鈴薯種薯、中藥材、百合種植、肉羊養殖、勞務輸轉等傳統主導產業,積極發展苗木繁育和梅花鹿、放養雞養殖等特色產業,富民產業遍地開花。元古堆村的群眾腰包更鼓了、日子更甜了。2016年,元古堆村榮膺「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榮譽稱號。2018年底,元古堆村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底,元古堆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789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325元。元古堆村村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圖解|賞唯美詩詞 過文化端午
  • 「石榴杯」甘肅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行動文藝巡演走進臨夏市
  • 【文化視點】絲路明珠鎖陽城
  • 【尋訪隴原古鎮】走進灘歌古鎮
  • 510所「四大神器」助力「北鬥」巡天
  • 【抓「六穩」 促「六保」】端午小長假甘肅旅遊復甦強勁
  • 唐仁健在天水調研項目建設等工作時強調 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建設 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
  • 甘肅省法學會第八次全省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林鐸等出席 孫偉講話

相關焦點

  • 定西渭源元古堆村:過上揚眉吐氣的好日子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鄉村漫山遍野,吹進了農民心田,元古堆村穩定解決了溫飽問題。但與全國、全省範圍內對比,元古堆村發展滯後,到2012年底,元古堆村還在守窮,吃水難,要到村頭泉裡挑;行路難,下雨天村路泥濘不堪。  元古堆人何時才能拔掉「窮根子」、甩掉「窮帽子」、過上揚眉吐氣的「好日子」?
  • 渭源:華夏文明渭河源
    渭源:華夏文明渭河源渭源露骨山渭源境內連霍、渭武兩條高速,212、316兩條國道貫通交織,蘭渝鐵路過境設站,成為甘肅-陝西、甘肅-重慶的核心交通樞紐之一。渭源距青海360多公裡,自駕只需4個小時車程,快捷動車不到3個小時即可到達。渭源有2200年的建縣史,人文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富集,是全國「避暑旅遊樣本城市」「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 紅色文化添動力 山水田園今更秀——渭源縣元古堆村發展鄉村旅遊見聞
    來自蘭州的遊客張嶺說,「元古堆還有一個特點,紅色旅遊發展得也很好,剛才和孩子們一起在村史館看了圖片展,這個村的變化真是太大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農民收入,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以「重走領袖扶貧路、建功立業新時代」為主題,立足當地實際情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 渭源兩位女企業家近日為當地支柱產業籤下大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在延安圓滿收官。所處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的甘肅藥業集團聖源中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蘭作為民營企業界代表在延安現場推介渭源白條黨參(在51分40秒處),並與央視財經走村直播看脫貧欄目組推薦的中國亳州市中藥材專業市場藥商理事會籤約3.11億元,助力渭源10多萬老百姓依靠自家地裡的「軟黃金」在家門口脫貧致富,接續發展鄉村振興!
  • 渭源:「旅遊文化周」助力文旅市場升溫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趙玲霞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渭源縣舉辦首屆「絲路古韻·渭水流歌」旅遊文化周,助力渭源旅遊市場「升溫」。此次活動從9月29日開始,為期10天,圍繞靈秀渭源、消費渭源、活力渭源、詩畫渭源、藝韻渭源五大板塊展開,策劃文旅體融合項目20項。
  • 甘肅渭源縣元古堆村:這裡的日子真紅火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村民在觀看由村民笑臉組成的「幸福笑臉牆」。一張張笑臉映襯出如今元古堆村的新面貌,也道出了元古堆村村民們的幸福生活。元古堆村大力實施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村民王調香家因庭院清潔、窗明几淨、居室溫馨獲頒「美麗庭院」。▲昔日貧困落後的元古堆村,如今紅瓦白牆、道路通暢、青山綠水,老百姓安居樂業。元古堆村村民在清潔光伏板。
  • 【產業發展】定西渭源:「旅遊文化周」活動助力文旅市場再升溫
    為期10天的渭源縣首屆「絲路古韻·渭水流歌」旅遊文化周活動從9月29日開始,繼渭源縣綜合場館館前廣場舉行啟動儀式後,相繼圍繞「靈秀渭源、消費渭源、活力渭源、詩畫渭源、藝韻渭源」五大板塊展開,策劃文旅體融合項目20項。
  • 元古堆村的新變化_時事_中國臺灣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兒子分到鄉裡當老師,兒媳婦在會川鎮務工,家裡去年買了小車,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說起家裡的情況,元古堆村村民楊樹才很開心。  甘肅省定西市元古堆村屬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渭源:「旅遊文化周」助力文旅市場再升溫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渭源縣2020年首屆「絲路古韻·渭水流歌」旅遊文化周精彩不斷,亮點頻閃,助力渭源旅遊再度為期10天的渭源縣首屆「絲路古韻·渭水流歌」旅遊文化周活動從9月29日開始,繼渭源縣綜合場館館前廣場舉行啟動儀式後,相繼圍繞「靈秀渭源
  • 昔日貧窮山村 如今破繭成蝶——渭源縣元古堆村的滄桑巨變
    元古堆村位於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海拔2440米,年平均降水量508毫米,屬於高寒陰溼氣候。總佔地面積13.2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5500畝,有13個村民小組447戶1917人,人均耕地面積為2.87畝。2013年以前,自然資源並不匱乏的元古堆村卻長期處在貧窮困苦當中。
  • 11月8日,渭源所有景區對廣大記者免票!
    元古堆村地址: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線路選擇:1.元古堆村-渭河源景區一日遊2.元古堆村-天井峽景區一日遊天井峽景區位於渭源縣城東南34公裡處,因商末周初儒家先賢孤竹國二王子伯夷、叔齊採薇隱居、抱節守志於此而名貫古今,又因九峰環峙,狀如蓮花而得名蓮峰山。首陽山是古絲綢之路上一處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勝地,自漢魏以來,山上就有石窟寺廟,至宋、元、明時期達到鼎盛。東漢揚虛侯馬武徵西羌時曾屯兵此山,山腰處有一棵數人合圍的千年古松,相傳是馬武掛鞭之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元古堆村的新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元古堆村的新變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朱 婕>6月10日一早,我們剛進村,就遇到一戶農家樂紅紅火火地開張。採訪中得知,老闆並不是本村人,之所以選擇來這裡開店,看中的是元古堆村越來越美的村景和越來越旺的人氣。山綠水亦清,眼下的元古堆村,因為脫貧而變美。藍天下,錯落有致的民居、遍布田野的農作物,與青山綠樹交相輝映,美如圖畫。
  • 11月8日,渭源所有景區對廣大記者免票
    元古堆村地址: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線路選擇:1.元古堆村-渭河源景區一日遊2.元古堆村-天井峽景區一日遊天井峽景區位於渭源縣城東南34公裡處,因商末周初儒家先賢孤竹國二王子伯夷、叔齊採薇隱居、抱節守志於此而名貫古今,又因九峰環峙,狀如蓮花而得名蓮峰山。首陽山是古絲綢之路上一處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勝地,自漢魏以來,山上就有石窟寺廟,至宋、元、明時期達到鼎盛。東漢揚虛侯馬武徵西羌時曾屯兵此山,山腰處有一棵數人合圍的千年古松,相傳是馬武掛鞭之樹。
  • 你笑起來真好看|甘肅元古堆村:爛泥村變身美麗鄉村
    中國甘肅網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6日15時訊(邱小雅)昨(15)日,「你笑起來真好看——決戰脫貧攻堅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走進甘肅,通過「雲採訪」的形式,現場連線元古堆村相關負責人及村民,講述了他們脫貧路上的故事。
  • 【新春走基層】渭源:大山裡的「鹿司令」
    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的大山裡,一嗓子嘹亮的「嗷——嗷——」聲迴蕩其間。  上午8時,63歲的王福全老人吼過這一嗓子後,200多頭梅花鹿蜂擁而至。75斤麥子、玉米等谷糧面「和」上兩擔水,再餵150斤乾草,就是這些梅花鹿的一頓飯。  王老漢是田家河鄉高石崖村人,距離元古堆村大概六七公裡。
  • 渭源鹿鳴山莊一日遊
    渭源鹿鳴山莊一日這個周天我們剛好閒著,所以我們一家子人就去了我們縣城周邊的一個小鎮子,是自駕遊。這個地方的名字特別好聽,叫做鹿鳴。在現在這種天氣再適合不過了。現在就是藍天碧水,風景如畫。據說爛尾樓山水之間這個村過於小
  • 餵小鹿再也不用去奈良了,甘肅渭源梅花鹿場旅遊攻略來襲!
    乘車或者自駕從蘭州南站上高速,一路向南可以欣賞沿途美景,前往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渭源縣會川鎮 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梅花鹿場。該場距離蘭州160公裡。路況很好,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也曾來到過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已過五年我們今天在看看這個村子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 【渭源在線】雪落渭源,白了山川
    曾經,你說,渭源下雪的時候,我們去看雪,去老君山、去渭河源、去秦長城,去一切渭源可去的地方。如今,雪落滿天,白了山川,那漫天飛舞的雪花,是曾經許下的誓言,樹林裡,小道上,雪花翩翩,田野裡,馬路上,行人滿滿。天空的雪花,片片落下,抬頭仰望的瞬間,又想起了無數個下雪的日子,無數個有你的日子,仿佛,所有的冬天,有雪、有詩、有你、有我,於願,足矣。
  • 渭源五竹寺隱藏的驚天秘密!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渭源老鄉之家」,點擊關注,再點擊右上角的小點點…,點擊置頂公眾號或者設為星標,讓我們一起為宣傳渭源文化而努力!:渭源五竹寺:五竹和尚的傳說和建文帝的秘密渭源五竹鎮雲盤嶺的危崖之上,記者和結廬而居看管新修的營盤寺的陳道長聊著三國姜維在此設伏的傳說時,他手指著人煙稠密的五竹川原盡頭對過的天青色的山巒說,在山腳那裡有個五竹寺你應該去。僅存幾間殿閣的寺院,卻隱藏著明王朝一個最大的秘密。五竹寺位於渭源縣城西南15公裡,在清源河對面的秀峰山上,秀峰山是渭源縣境青雀山支脈,東西走向,蜿蜒數十裡,海拔2330米,屬典型的南部二陰山區,有原始天然松林2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