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宅社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中部,隸屬仙華街道,由廿畝山社區、金宅社區、金宅工業區合併而成,下轄陳塘、姓應、姓張裡、廿畝山、後金宅五個自然村,現有人口11350餘人,其中常住居民3350人,流動人口近8000人。來自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外的苗族、傣族、壯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等17個少數民同胞相聚於此,他們能歌善舞,長於蘆笙舞、竹竿舞、篝火舞、唱山歌等,給金宅村民帶來了許多歡樂。
每年農曆六月六,是漢族與苗族、壯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六月六,俗稱「洗曬節」、「曬秋節」、「伏羊節」、「天貺節」、「晾經節」、「祭神節」、「禾苗節」、「回娘家節」等多種名稱,在不同地區由各地鄉民裡約俗成而定,或因即將入秋而集體曬物防黴而設,起到對大眾的提示作用;或因紀念某一神祗以謝護佑之恩而定,起到對大眾的教化作用。在浦江西部山區,就有六月六的傳統廟會,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雲集於斯,有的走親訪友,不僅對一方帶來經濟效益,同時成了人們聯絡親情的文化紐帶。現在這樣的廟會已取消聚集,雖然給當地村民節省了一些開銷,卻使得傳統的節日多了些許冷清之感。
不過,自從少數民族同胞融入金宅社區後,他們也將傳統習俗帶到了這裡,與漢族文化相融合。六月六,是苗族的「山歌節」,壯族的「六郎節」,布依族的「祭神節」,土家族的「曬龍袍」,哈尼族的「苦渣渣節」,他們將各自擅長的舞樂帶到了金宅文化舞臺上表演,展示民族風採。
7月26日,正是農曆六月初六日,從上午8點到晚上22點,在金宅文化廣場呈現了一場由中共浦江縣委宣傳部、浦江縣統戰部、浦江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浦江縣人民政府仙華街道辦事處主辦,浦江縣仙華街道金宅社區、貴州省都勻市少數民族駐浦江老鄉會協辦的第六屆「六月六民族大團結在禮堂」的文藝演出活動,在水族大銅鼓迎貴賓的鑼鼓聲中拉開序幕,苗族同胞拿出牛角杯盛滿甘露,與君同喝「攔門酒」,緊接著各民族同胞奉獻出各拿手的蘆笙舞,在悅耳的絲竹聲中,多彩的舞姿翩翩而起,展現了女子的柔和美。還有拔河比賽、籃球比賽、背媳婦比賽、踢毽子比賽、山歌對唱比賽、民族服飾展覽等多個項目,呈現了一場民俗文化視聽盛宴,吸引了八方賓客,觀者如潮,十分熱鬧。
一些趕集商販,也匯聚於此,新疆羊肉串、長沙臭豆腐、萬州麻辣燙,沁香撲鼻,滿目人間煙火氣,仿佛傳統廟會的回歸,給疫情後的地方帶來了經濟復甦。特別興高採烈的要數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要吃有的吃,要玩有的玩,要穿有的穿,宛如「過大年」一樣。
晚上,第六屆「六月六民族大團結在禮堂」的文藝演出活動在由浦江縣群藝婺劇團獻演的《花田錯》婺劇聲中落下帷幕。(文/金 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