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貳為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說起麵條,恨不得把在座的各位關在一個小屋裡聊個三天三夜,才覺著痛快。
眾所周知,我們常吃的麵條的原材料大多是冬小麥的麵粉,而以秦嶺——淮河為界又將我國的冬小麥分為南方冬麥區和北方冬麥區。這麼一來,麵條也就理所當然地被分成南北兩系了。
南北麵條各有千秋,但是毫不影響我們先給他做個假設:
假如南方麵條和北方麵條要PK的話,你看好誰?
南方經典麵食例舉
在我看來的,南方的麵條就想南方的姑娘一樣,溫柔,眼裡都是韻味兒。我們不妨一起看一下南方的幾種特色名面。
Top 01 武漢熱乾麵
在早餐之都武漢,有一碗號稱「中華十大名面之一」的熱乾麵,它的百度百科釋義中有這麼一句:其(熱乾麵)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
讀完這一句,相信就算沒有去過武漢,沒有吃過熱乾麵的朋友也能明白,熱乾麵是一碗早餐面。
既然是一碗早餐面,思想活躍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了,熱乾麵是一碗快餐面:前一天晚上將麵條擀好切細煮至半熟不生抖散晾涼作為原料,第二天早上煮一大鍋沸騰的水,將麵條分成小份裝在漏勺裡煮一、二十秒盛出,加以麻醬、醬汁、榨菜、蔥花、辣椒油等攪拌均勻就可以享用了。
吃熱乾麵是有講究的,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調味,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紅油,另外還有鹹菜、蘿蔔乾、酸豆角、香菜等供選用。在吃熱乾麵之前要趁熱把面拌勻,讓芝麻醬全都糊在面上,這樣吃就格外的香味濃鬱,過癮極了。當然,既然是「乾麵」,那麼再來一份豆漿或者蛋酒就再舒適不過了。
Top 02 四川擔擔麵
一提起四川,我就忍不住口水流,就算剛吃完了兩碗大米飯,還是覺得還能吃幾串串串。
如果說四川是有味道的話,那麼四川一定是辣的:無論是香飄四溢的廁所串串,還是讓人口水直流的火鍋,亦或者是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擔擔麵。
辣椒是擔擔麵的靈魂,是擔擔麵的主心骨,一碗麵條全憑辣椒提味兒。製作時,先將麵條煮在鍋裡,然後再碗裡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麵條,再加上適量的花生等調製,一碗擔擔麵就做好了。
最早的擔擔麵和貨郎一樣,挑著擔子做著穿街走巷買面的買賣,所以叫「擔擔麵」。單從一個擔子就能挑起的行頭上看,這碗面製作不像北方麵食那樣繁瑣,但能入選「中國十大名面」,就說明了它的過人之處:簡單,還美味,你說這氣人不?
Top 03 廣東雲吞麵
說實話,第一次吃雲吞麵的時候還是挺驚訝的:廣東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麵食?
如果用一句非(不)常(負)形(責)象(任)的話形容一碗雲吞麵的話,我會說:半碗餃子半碗面,一半素麵一半葷。
雲坨面的製作像極了餃子:把面揉成團之後,一半擀麵切條,一半擀成薄片,然後用提前準備好的肉餡兒包成雲吞。煮的時候也講究,先煮雲吞,再煮麵條,煮熟盛在碗裡,加一勺大骨頭熬成的湯,少許佐料就完成了。吃的時候也有說法,雲吞可以蘸醬油、香醋等蘸著吃,麵條加點辣椒油伴著吃,怎一個美字了得!
小結:
以上例舉了三種南方名面,我們不難看出南方面的最大特點:南方的面以料(或滷水、湯汁)為重點,儘管在上文的簡述中,說的是手工製作,但是,現在的南方館子裡的面基本上都是機器面了。
當然也不是因為麵館的老闆懶得做手工面,而是因為大環境的影響下,南方麵食的原料——南方冬小麥的成熟期過短,所以導致南方冬小麥的麵粉做的麵條的口感要比北方的差一點。
不是不做手工面,是手工面和機器面的質感相差不大,所以選機器面。不過面的質感這一點小問題,還難不倒廣大機智的吃貨,料上下足了心思,它還不是很香嘛!
南方的面永遠是那個面,至於料,那就有故事了。
北方經典麵食
不同於南方多數的麵條「淪落」為早餐、湯菜,在北方,麵條不但可以是早餐,還是實打實的主食:早餐吃麵可以,午餐吃麵也可以,晚餐吃麵都行。甚至半夜上大排檔喝兩瓶啤酒,擼兩串兒,還要來盤炒細面或者炒麻食。
TOP 01 蘭州牛肉麵
據說武漢的早餐種類之多,連吃一個月都不會重複。蘭州立即表示:我牛肉麵,連著吃一個月都吃不膩。
同上文,牛肉麵也是一碗快餐面,不過牛肉麵可比武漢熱乾麵熱乎多了:頭天晚上將湯煮好、面揉好,放進冰箱餳面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煮肉、熬湯、揉面、拉麵,麻溜點兒的師傅,早晨五點半就可以賣面了。
至於拉麵,這可就是一個技術活了,技術好的拉麵師傅,不到10秒就能拉一碗麵。將面放在滾燙的鍋裡,煮一分鐘左右就熟了。撈麵師傅就撈起來放在碗中,加蒜苗香菜、牛肉粒、再舀一大勺牛肉湯在碗裡,幾小勺辣椒油,一碗牛肉麵就做好了。從拉麵到做好一碗麵,只需要2~3分鐘。
蘭州人愛吃牛肉麵,可不分酷暑寒冬,一年四季都吃。
TOP 02 北京炸醬麵
炸醬麵可以說是在北方非常流行的一碗麵了,它最早起源於山東,「祖上」是個地地道道的魯菜。
儘管北京炸醬麵已經自成體系,但是還保留著魯菜的基本特色:鹹。在「南甜北鹹」的整體飲食習慣上,它已經很努力的做到了適合大多數北方人的口感,但是南方人乍一吃還是感覺「有點鹹」。
既然是炸醬麵,那麼它的靈魂就是醬了。老北京炸醬麵最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用半肥半瘦的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至出油、變色,再加黃豆醬、甜麵醬炒出香味,然後加水慢煮7~8分鐘,豬肉丁炸醬就做好了。然後把做好的面和幾顆小青菜煮熟撈出在碗裡,澆上豬肉丁炸醬,一碗炸醬麵就製作完成了。
TOP 03 新疆拌麵
2016年9月舉行的中國十大名面邀請賽開幕式暨中華麵食文化論壇中,鹹陽biangbiang面、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延吉冷麵、蘭州牛肉麵、山東熗鍋面、武漢熱乾麵、廣東雲吞麵、北京炸醬麵被評為"中國十大名面"。我總覺得,以上的中國麵條文化節可能沒有邀請到新疆的選手,要不然十大名面必有新疆拌的面一席之地。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新疆的普通小麥品質要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因此,新疆的麵食單是在原材料上,和其他地區相比,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了。
新疆人特別好客,要是有客人要來訪,家庭婦女就早早地準備飯食了。她們把麵粉和成麵團兒,再搓成手腕粗細的條,刷油密封餳面半小時左右。接著把餳夠時間的面搓成小指頭粗細盤在盤子裡,再次醒面一個小時以上。
趁著餳面的時間,把配菜準備好。新疆拌麵沒有固定的搭配,但是往往少不了三種菜:瘦肉、皮牙子(洋蔥)、西紅柿。把面餳透徹之後,再搓成細小的條,煮熟過涼開水裝盤備用。接著把配菜炒好了,盛在盤子裡,新疆拌麵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將菜倒在裝麵條的盤子裡,攪拌均勻就好了。
新疆拌麵的優點在於配菜的鮮、香、搭配豐富及獨特的口感;也在於麵條的黃亮、爽口和手工製作的勁道,單在這一點上,南方的面甚至是北方的許多面都遠遠不及的,也極少有一碗麵在單純的麵條的口感上能出其右(包含十大名面)。
小結:
以上例舉了三種北方常見的較為有名的麵食,我們也可以看出北方面較為明顯的特色:面都是手工面,料也各有所長。
如果說南方的麵館用掛麵作食材很正常的話,那麼這種現象在北方就有點不可思議了。畢竟,北方人吃麵厲害,北方的師傅做面也厲害。
南方的面永遠是那個面,至於料,那就有故事了。北方的面各有各的形態,面的料各有各的故事。非要說孰強孰弱的話,那就算生長優質小麥的北方的土地和氣候略勝一籌吧。
假如你手裡有一張票,可以投給你最喜歡的面,你投哪個?我先來,我投新疆拌麵!
END,本文由小貳原創,未經允許不得刪改、盜用。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親聯繫刪除。我是小貳,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