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灑落在絲路上的吐魯番歲月光影。此行時短,雖未聞昔日迴蕩在戈壁沙漠中悠長的駝鈴聲,但那一串串熟透千年的葡萄餘香,至今仍在夢裡喚醒對一張張如火焰山皺褶般深刻、如生土牆般質樸的維族老漢臉龐的記憶……
交河故城:世界最古老的生土建築都市遺蹟。位於吐魯番市西郊10公裡牙爾乃孜溝兩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建造,至唐設為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後成絲路商貿重鎮。9至14世紀連年戰火,加之蒙古統治者強迫當地居民放棄傳統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蘭教,以致交河城毀人散。
由於吐魯番乾旱少雨,乃使交河故城成為目前世界上保持最完整的土城遺址,置身日出日落光影投射中的土城,恍如千年穿越。。。
吐峪溝麻扎村:火焰山的千年古村落。吐峪溝峽谷中的麻扎村是新疆現存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已逾2600年歷史,保存著古老淳樸的維吾爾族風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稱,村落中的古老生土建築民居,至今仍閃爍著"黃粘土文化"的光芒。
吐魯番:文化交融中的絲路歲月。自漢至清,吐魯番一直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由出土文物知,吐魯番至少使用過18種以上的古文字,25種語言,是世界上影響深遠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四大文化體系和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