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做100件事》H5刷屏!網易噠噠堅持「爆款思維」打的什麼算盤?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 | 李東陽

我們都不曾想過,2020年的開局會這麼刻骨銘心、如此與眾不同。疫情讓我們學會珍惜,也給了我們更多時間去審視人生,原來,死亡離我們並不遙遠,珍惜生命、努力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疫情過去後,你最想做什麼呢?最近, 話題#疫情結束後你的新目標#登上熱搜,美食、旅行、學習……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從宏大的人生目標,到日常的小確幸,都可以成為我們人生清單的一部分。

號稱爆款收割機的網易噠噠最近也推出了一款最新的H5互動測試-「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刷爆了朋友圈。

1

網易噠噠再推爆款H5,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刷屏

網易噠噠最新推出的這款H5互動測試,基於全網數據,整理出人生必做的100件事,提供了大多數人感興趣的100件事作為參考,大家可以以此為參考回味人生或是憧憬未來。

這款刷屏H5的玩法很簡單,進入連結後,輸入自己的名字,直接進入正題,100件事情緩緩滑動出現,用戶根據自己的完成情況進行點選,最後,你選擇完成的事情及數量會羅列在一起生成一張好看的圖片,長按保存圖片,便可以分享至朋友圈或其他社交網站。

這100件事情,幾乎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看完1000本書,1000部電影,拿到駕照,經濟獨立,買房,等等。

或許這100件事,並不能代表或概括所有人的人生,但網易噠噠想要藉此H5想要傳遞的是:

認真生活的人,才有底氣毫無遺憾地老去;一輩子很短,要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上才值得。

你一定要記住,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樣的精彩,不要被100件或者多少件事束縛,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才不枉此生啊!

很多人在完成這個H5測試後,最大的感慨就是:「果然生活還是有很多期待」,讓人在娛樂分享的同時,也得到了心靈上的某種慰藉。

2

H5刷屏原因:話題性十足,

能讓參與者獲得成就感

從形式上來說,這款互動H5的玩法可謂是十分之簡單,內容也不談不上多麼深刻,隨便誰都能信手拈來。

那麼,玩法如此簡單的一款H5憑啥能成為爆款呢,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病毒式傳播套路呢?

1、話題性、參與性極強,生產「社交貨幣」

「人生必讀的100本書」、「人生必看的100部電影」、「情侶必做的100件事」、「人生必做的100件事」……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經被這樣的標題/話題吸引過,這種「人生清單」式的標題和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流量。

老實說,網易這次的選題不算創新,但勝在以一種有趣的H5的形式表達出來,並賦予一定的參與性,顯而易見,這種極易生產「社交貨幣」的內容,本身熱度就不會差。

加之,疫情當下,人生類的話題更能引發大家的聯想和共鳴,因此,這款H5能引起大家廣泛的分享和傳播也就不足為奇了。

2、準入門檻低、簡單易操作,輕鬆引發大家傳播

參與門檻低、操作簡單其實是大部分刷屏案例的特點,這款H5也是如此。

參與步驟只需3步:填寫名字、選擇完成的事、保存圖片,簡單易操作,花不了太多時間,且不用登錄帳號,比小程序還「即用即走」。

無論你當下的狀態是忙碌,還是空閒,皆宜,好比享用了一杯下午茶一般愜意。

3、「與我相關」,易調動情緒,能獲得滿足感、成就感

除了話題性十足、簡單易上手,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款H5的內容具有「與我有關」的社交傳播屬性,正是因為「與我有關」,才能讓人有分享轉發的欲望。有代入感,便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參與者的情緒。

事實上,每一次的點擊選擇,就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可以讓人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存在感和成就感,就像那些經常健身、旅遊、讀書的人們喜歡通過社交媒體每天打卡以獲得成就感是一樣的道理。

在完成點擊選擇之後,還可以把自己完成的事項進行保存,生成好看的圖片,進行分享,對於朋友圈這種互動圈子來說,這種形式,簡直就是量身定做的一樣,滿足了大家「曬」的欲望。

4、覆蓋面廣,破圈層抵達,引導大量分享轉發

一個H5想要獲得火爆刷屏的效果,覆蓋的人群必須要足夠廣泛,不能局限在小眾圈層,《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不僅參與門檻低,而且選題受眾群極廣,基本不存在圈層屏障。

據網易噠噠官方介紹,這裡面的人生必做的100件事,是基於全網數據整理的,包含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有親情、友情、愛情、個人興趣、人生夢想、生活中的小確幸,哪怕人生再怎麼單一的人也會有得選。

且整整100件事,既有完成後的滿足感,也有對未完成部分的嚮往,這就直接決定H5產生病毒式傳播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這100件事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而對於那些不認同這份「人生清單」的受眾來說,只要他們加入了討論,即便是不認可,也在無形之中助推了這款H5的話題熱度。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這款H5優秀的視覺設計、舒服的交互方式以及對受眾心理的精準洞察等,也是此次刷屏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這也得益於網易多年來製作H5的認真精神與豐富經驗。

3

網易噠噠成爆款製造機

優質內容賦能品牌力

或許你對網易這兒子噠噠談不上熟悉,但你的朋友圈一定被他們的作品刷過屏,《滑向童年》、《紀念哈利波特20周年》、《解鎖你的歡樂頌人設》、《睡姿大比拼》、《她掙扎48小時後死去,無人知曉(又名)》、《測測你的哲學氣質》、《飼養手冊》……

憑藉著「2年10次刷屏,3天內抱倆熱點」的驕人戰績,專注生產H5和長條漫的網易噠噠被業內貼上 「爆款收割機」的標籤,屠戮朋友圈眼都不眨一下的。

而「網易出品,必成爆款」背後的秘密,離不開網易噠噠創意團隊對社交傳播機制、用戶心理洞察方面的精準把握,譬如《紀念哈利波特20周年》、《解鎖你的歡樂頌人設》等,都是關於熱點、情懷的借勢傳播。

他們執著於打磨真誠的內容,用優質的、有深度的、具有傳播力的創意內容打動用戶、獲得市場認可。

拿《測測你的哲學氣質》H5來說,對二十多個哲學名詞解釋得非常專業,有理有據,還組合出上百個測試結果。本來只是一個娛樂的測試,但是你仍然會覺得非常專業非常靠譜,能不轉發嗎?

不過,在網易噠噠在頻頻產出爆款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的質疑聲,很多人不理解網易單獨組建團隊只為做內容爆款的目的為何?消費者從刷屏中了解到了關於品牌的什麼信息?為了刷屏而刷屏嗎?

其實不難看出,網易走的是不同尋常的品牌營銷之路,大多數品牌的內容營銷都帶著極強的營銷目的,而網易噠噠的爆款哲學則始終堅持弱化品牌營銷感,慢慢的建立起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和好感。

憑藉著靠譜、優質的原創內容生態建設,傳播度極高的病毒內容,網易噠噠通過精品內容賦能,強勢打造品牌影響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優勢。以至於現在,只要是聽說哪個H5火了,大家第一反應都想到網易。

4

總 結

總而言之,網易噠噠並不是大家說的「只賺吆喝不賺錢」,連續不斷的打造爆款H5,它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專心做內容,增強用戶粘性,逐步沉澱品牌影響力,循序漸進向商業化過度,繼續打造爆款。

表面上,這些H5刷屏沒有任何所謂的意義,就像這個《人生必做的100件事》,對品牌的表達趨近於無,營銷感甚弱。

但事實上,只要普通用戶喜歡,願意分享這個內容,最後成功製造了 「網易噠噠H5都能刷屏」的普遍印象,它潛藏的營銷目的 — 「品牌曝光傳播」便達成了。

相關焦點

  • 又刷屏了,關於《人生必做100件事》H5的一切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網易H5(ID:wangyih5),作者:阿木木&玖捌,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這兩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曬出了《人生必做的 100 件事》。而這支H5,點燃了大家對生活的熱情,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期待。網易噠噠也再一次證明:H5 依舊是刷屏利器。我們採訪了噠噠的策劃同事,全面還原這支爆款H5 的一切,相信可以帶給你不少啟發。
  • 又刷屏了,關於《人生必做100件事》H5的一切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易H5」(ID:wangyih5),36氪經授權發布。作者 | 玖柒&蕉十五編輯 | 玖柒這兩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曬出了《人生必做的100件事》。網易噠噠也再一次證明:H5依舊是刷屏利器。我們採訪了噠噠的策劃同事,全面還原這支爆款H5的一切,相信可以帶給你不少啟發。
  • 刷屏時代沒有終結!網易噠噠內部復盤《飼養手冊》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每天更新。(網易H5原創)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飼養手冊》圖刷屏了。
  • 網易噠噠:一個「大片級H5」是如何誕生的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每天更新。(網易H5原創)昨天下午,網易噠噠《英雄》H5剛上線,社群「H5行業情報群」迅速活躍起來:「網易又出大片級H5了」「這種是用什麼軟體做的?
  • 呵呵,人生哪有必須要做的100件事
    人生必須要做的,何止100件事?認真生活的人,肯定做過除了這100件之外還更有意義的事。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如果這段時間你也被這句話刷屏社交網絡,那麼恭喜你,證明你的朋友交際圈依然活躍,在經歷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弱社交生活之後。復工開學或者會延遲,但雞湯絕對不會遲到。在2020年開春第一個爆款朋友圈H5《人生必做的100件事》裡,很多人都曬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
  •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
    朋友問我:「你覺得人一生當中必做的100件事是什麼呢?」我陷入了沉思,腦海裡陸續浮現出幾個字眼,可是不能全部包含於100件事。對於我來說,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或者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生活,沒有煩心事,是人生中最好的事了。而人生中必做的100件事,我還沒有認真想過。
  •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幾件?
    最近朋友圈最火的一個小遊戲,應該要屬「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了,我玩過一次,結果是這樣的——如果我能活到80歲的話,在人生已經過去了35%時僅完成了這份清單上20%的項目,是不是會有點沮喪?其實,這份清單對大部分人來說,結果幾乎都在20%到40%之間。
  • 刷遍朋友圈的「人生必做100件事」還有這些版本,不查收一下?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火了!這個互動小測試的上線給人們百無聊賴的生活送上了一份小驚喜,大家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個小測試刷屏?人生必做的100件事包括一次無計劃的旅程、看完一百部電影、完整地看一次日出/日落……這一件件小事似乎把人們對以往的回憶、當下的審視和未來的幻想,全都激活了。
  • 青聽|人生有沒有必須要做的100件事?
    關注@共青團中央收聽更多團團推薦的歌兒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這段時間,這句話刷屏社交網絡。很多人都曬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有人因為將近滿分沾沾自喜,也有人因離「及格」還遠得很而感到沮喪。有時,令人沮喪的可能是一個階段:「我今年23歲,應該說才剛剛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奧秘和吸引力對我已不復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盡頭。
  •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幾件?
    最近朋友圈最火的一個小遊戲,應該要屬「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了,我玩過一次,結果是這樣的——如果我能活到80歲的話,在人生已經過去了35%時僅完成了這份清單上20%的項目,是不是會有點沮喪?其實,這份清單對大部分人來說,結果幾乎都在20%到40%之間。
  • 人生有沒有必須要做的100件事?
    100件事,你完成了多少?   1   簡單來說,這份人生清單可以分為3大類:「最想做的」、「最遺憾的」、「最沒感覺的」。   一次無計劃的旅程、開一間店(網店也算)、創業(無論成敗)、擁有一項特長……   如果你認真看完這100件事,能全部做到的人想必是個世間難得的十項全能奇才。
  • H5丨 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網易文創-噠噠:我的100個中國記憶
    案例:我的100個中國記憶 品牌: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網易文創-噠噠 【H5案例分享】 一、創意: 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網易文創&噠噠出品的
  • 疫情期間的6大刷屏案例和一些啟發
    其實我們認為《囧媽》的刷屏一方面歸結於商業跨界思維,另一方面則是出自於字節系強大的執行力。跨界聽上去簡單,但大多數營銷人往往難以跳出IP跨界的限制,認為跨界就是做做聯名款,導致最終做出來的跨界都是「行活」。
  • 疫情期間的6大刷屏案例和一些啟發
    其實我們認為《囧媽》的刷屏一方面歸結於商業跨界思維,另一方面則是出自於字節系強大的執行力。 跨界聽上去簡單,但大多數營銷人往往難以跳出IP跨界的限制,認為跨界就是做做聯名款,導致最終做出來的跨界都是「行活」。
  • 網易爆款H5 の 交互玩法大合集(不看後悔系列)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在早些年,H5其實更像是手機上的PPT,只支持點擊、滑動這些基礎手勢操作。
  • 網易、KEEP、999等刷屏高手告訴你,刷屏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在認真的刷了很多刷屏廣告之後,作了一個總結:市面上的各大營銷人群將這類廣告刷屏的原因總結為這些關鍵詞,比如:真實、共情、故事、扎心、情緒、作品思維等。總結十分精準,但總差了點兒味道,於是我又去刷了刷屏界的大神「萬能的大叔」(霍世傑)的新書《刷屏》去尋找答案。看完之後,果然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已經學習了營銷思維的我們,還是需要從營銷的底層邏輯去理解刷屏的原因及邏輯是什麼?
  • 網易「哲學氣質」H5看似眼熟,為什麼大家還是忍不住轉發?
    沒錯,網易噠噠出品的「我的哲學氣質」測試H5在朋友圈刷屏了。 其實仔細看,這和2個月前網易雲音樂聯合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測試」玩法套路何其相似?內核都是測試,主題內容做了差異化,前者利用了經典哲學理論,後者則是基於榮格心理學。
  • 網易內部運營必讀書目,掌握三大運營核心技能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網易H5》欄目(公眾號:wangyih5)出品,每天更新。(網易H5原創)創作文章時,常覺得頭腦空空無從下筆,或者文章內容淺顯空洞,缺乏理論支撐。
  • 網易噠噠推出明星生活體驗類微綜藝
    2020上半年,網易文創就開始布局微綜藝戰略,網易文創旗下的知名創意品牌網易噠噠,他們依託H5、圖文領域的深厚內容積澱,藉助其強大的粉絲基礎和品牌勢能,聯合網易娛樂及芒果TV共同打造網易首檔明星體驗類微綜藝——《噠噠體驗派》。
  • 網易的測試答題H5為什麼總刷屏?因為人家真的沒套路!
    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網易的諸多刷屏H5活動。很多都可以歸納到測試類活動裡,《你的榮格心理原型》《測測你的哲學氣質》……這些刷屏H5都是心理測試類的活動,其實有很多家都做過心理測試類活動。但為什麼網易就能刷屏呢?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