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三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年春節期間冷不冷?
農村一直有一句膾炙人口的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句俗語描述了冬天農村常見的景象,也將整個冬天的溫度情況表現出來。按照節氣的說法,2019年的春節是陽曆的2月5日,處於「五九」之中,是沿河看柳的日子,說明氣溫基本在零度以上了,所以春節期間不會太冷,隨後也會慢慢地轉暖。
其實按照今年冬至是陽曆12月22日開始計算,那麼三九天就是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17日之間,而四九天就是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6日。這個時候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高的時候,它照射到地面的熱量遠遠小於地面散失的熱量,因此整個空氣就會變冷,如果再加上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那麼就冷上加冷。
不過需要注意,「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只是在北方地區流傳,因此在北方的時候是在三九期間最冷。而在很多長江中下遊地區因為氣溫相對暖和一些,則主要是在四九到五九這期間是最冷的。即便現在氣候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在黃河、淮河和長江流域一帶,「冷在三九」這句農諺在今天依然是很適用的。
在春節期間,大家都走親訪友,當然希望有個好天氣。這期間一般不盼望下大雪,因為大雪封門路不好走,容易出危險。今年春節正好是六九第一天,估計我們北方地區不可能立馬開始回暖,因為大寒剛剛接近尾聲,所以有可能還需要恢復一段時間。不過都說五九六九河邊看柳,年三十就已經立春了,南方地區應該是春回大地的景象了。
此時天氣會最冷主要是因為地面日熱量收支逆差的影響造成的,而有些地理知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冬至日的時候北半球地面接收到的太陽直射面積最小,此時得到的太陽熱量也最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溫持續下降,到三九四九的時候北半球地面的熱量收支逆差達到最大值,再加上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了。
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著冬至節氣天氣預測春節雨水情況的農諺,在湖南、山東則有「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當天是晴天,那麼在來年的春節期間雨水就比較多,甚至還會降雪。而在冬至節氣當天如果下雨了,那在來年春節的時候就會是一晴天為主。
「三九天」也是鍛鍊身體的好時候,中國俗語有「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之說法。與「三九」對應的是「三伏」。如果說三伏天是最熱的一天的話,那麼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時段。從中醫角度講,冬天是陰氣收藏的時段,三九是氣候變更的頂點,也是陰盛陽衰的高峰。陽主動,陰主靜。人體有自然體溫調節中樞,本身遇冷時會自然減緩血流速度。如果再加之不運動,氣血便更容易凝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