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69℃ 出門伸手就會被凍傷 美國今年為什麼這麼冷?

2020-12-1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1月8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這兩天,我國多地降溫並迎來2018年首場降雪。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邊,美國也正遭受著更為嚴峻的「雪後寒」!上周末,美國東北部部分地區竟然比火星表面的溫度還要低!

  據媒體報導,美國東海岸迎來了2018年的初雪,不過卻是一場更為惡劣的天氣,被稱作「炸彈氣旋」。很多地區上千戶的居民被大雪影響到停產停電,學校不得不停課。紐約州、新澤西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的部分地區進入州緊急狀態。

  「炸彈氣旋」襲擊美國東部

  「炸彈氣旋」通常是指發生在中高緯度洋面上、強烈迅速發展的鋒面爆發性氣旋,常伴有強風和雨雪,具有很大破壞力。1月4日,「炸彈氣旋」在新英格蘭地區附近海域形成,給美國東海岸帶來了極端暴風雪天氣,短短幾天內,大雪和刺骨低溫導致數千航班被迫取消。

  而從4日開始,美國東海岸的居民仿佛掉進了冰窖,多地被暴風雪肆虐。在一些地區,積雪接近50釐米厚。暴風雪過後,又出現過山車式的致命溫度下降。佛蒙特州伯靈頓氣溫降至-18℃,體感溫度低至-34℃。費城、紐約最低氣溫只有-13℃。在紐約生活了多年的姜女士說,這是她經歷的最冷的一個冬天,因為風特別大,感覺眼睛睜不開,基本上屬於低著頭往前走,吹的臉特別疼。感覺隨時冷空氣都會鑽到你的骨頭裡面去。把最厚的羽絨服穿出來都覺得在室外待一兩分鐘就想回室內去。

  當地時間6日到7日,暴風雪天氣雖然有所緩解,但美國東部多個地區卻將迎來創紀錄的低溫。截至到當地時間6日傍晚,嚴寒已在全美範圍內造成至少22人死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新一輪的暴風雪將在當地時間7日到8日橫掃芝加哥、克利夫蘭、紐約等東部地區。

  在芝加哥,由於居無定所人數眾多,寒冷天氣之下,當地的收容所也變得人滿為患,嚴寒天氣考驗著當地的救濟水平。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統計數據,2017年12月最後一周內,美國有1600多個日間低溫紀錄被追平或被打破。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底特律和堪薩斯城上周平均氣溫均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溫度第二低,而匹茲堡、紐約等城市上周也擠進了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寒冷程度的前五名。

  美國多地打破歷史最低溫

  時速159公裡的狂風6日咆哮美國東北部最高峰華盛頓山,將這一地區氣溫降至-38℃,接近歷史最低溫度。美國國家氣象局說,在刺骨的寒風下,這裡的體感溫度低至-69℃。

  位置稍微靠南的華盛頓等地也未能倖免。華盛頓6日氣溫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比歷年平均氣溫低了近9℃。就連一向溫熱的南部佛羅裡達州也下起了雪。據氣象部門此前預報,7日,緬因州波特蘭到華盛頓特區一帶甚至可能突破歷史最低溫。

  目前,美國國家氣象局對東北部大約1.1億人發出風寒預警,預計有超過30個城市將經歷創紀錄的寒冷天氣,部分地區最低溫度甚至將降到-46℃。而波士頓人每年例行出現的暴風雪「狂歡」,今年變成了海水倒灌,部分街區都泡在了冰冷的海水中,然後被凍結住了。

  據統計,美國全國的無家可歸者高達150萬左右,光芝加哥一個城市的流浪人員就超過8萬。據生活在芝加哥的美國學者杜劍峰告訴記者,由於天氣寒冷,芝加哥政府將醫院、學校、公共圖書館等場所開放成臨時收容所。但可容納流浪者的空間依然有限。

  杜劍峰介紹說,美國無家可歸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沒有醫療保險,無法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而流離失所。在地方政府的預算表上,流浪者通常都排在靠後的位置。

  收容所的負責人艾文·麥克內爾發出呼籲,希望能設立更多的救助機構,幫助無家可歸者渡過難關。同時也希望政府能採取有效措施,提供教育和培訓機會,幫助他們自食其力。

  美國今年為什麼這麼冷?

  受來自北極強冷空氣影響,美國東部及中部多地近日遭遇罕見低溫天氣。「天太冷」一度成為美國社交媒體推特上討論最多的話題。

  據一些氣象專家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北極的極冷空氣逃逸南下,影響了美國中東部地區,相比較而言,北極地區反而有所升溫。而受氣候變化影響,這種區域性冷暖顛倒的現象近年發生得越來越頻繁。

  美國一家名為「大氣環境研究」的商業機構冬季風暴專家朱達·科恩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極冷空氣通常會被「鎖定」在北極的極地漩渦中。極地漩渦是活躍在極地高空的大規模冷性氣旋,通常其影響範圍僅限於極地和高緯度地區。「當極地漩渦減弱,就像是堤壩崩裂」,冷空氣於是一路南下。

  全球變暖為何還會頻現冬季寒潮?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氣象學教授賈森·富爾塔多解釋說,許多人容易把天氣和氣候混為一談。天氣是針對某一地區幾分鐘、幾天或幾周內的短時氣象現象,而氣候是指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氣象狀況。「天氣就像是人的情緒,頻繁變化,氣候則像是人的性格,是一個更加長期的。」

  極地冷空氣頻繁南下背後的原因正是極地升溫。據世界氣象組織介紹,氣候變化造成北極地區升溫幅度比其他地區更大,極地與中緯度地區溫差縮小,減弱了極地高壓對極地漩渦的控制能力,導致極地漩渦向中緯度地區「遊走」。

  富爾塔多說,氣候變化並沒有使極地漩渦本身變得更強,但很可能使其更頻繁移動,從而帶來了更多極端天氣。

  讓美國人「心寒」的是,寒潮預計還會持續數日。

  (綜合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央廣網消息)

相關焦點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比北極還要冷
    這兩天,全國人民共同的感受就一個字——冷!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今天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17.1℃,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而且仍在繼續下降,預計今晚最低可能會達到-19℃。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 比北極還冷
    體感溫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目前北極地區的體感溫度也不過-24℃,也就是在北京會感覺比北極還要冷6℃!——儘管北極的氣溫目前在-24℃左右。
  • 極地氣旋重擊美國,體感零下六十度,中西部迎來最危險的一周!
    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表示:到周三(1月30日),北部平原和五大湖地區將遭遇「可能破紀錄的低溫北極寒流」,許多地區的寒風將使氣溫降至華氏零下40度。氣象學家形容一整代人都沒見芝加哥如此冷的天氣。這是自80年代中期以來芝加哥溫度首次降到零下25度。
  • 浦力適除溼機告訴你:為什麼南方的冬天特別冷!
    這幾天,南方又進入了短暫的雨季,連綿的雨讓南方原本晴朗溫暖的天氣瞬間進入4°-5°,比起北方而言溫度還是不算低的,但是不少小夥伴們卻紛紛吐槽,南方的冬天真的會把人凍死,冷到在被窩裡都會被凍醒!那麼為什麼和北方相比,南方的冬天冷得更讓人受不了呢?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數據帝扒天氣
    美國NOAA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溼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提出了炎熱指數的概念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熱指數的概念,這個指數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溼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儘管這是美國「標準」,或許和中國人的感受稍有差別(人種不同,體表的汗腺、體毛可能有一些差異,導致散熱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
  • 今年冬天為什麼這麼冷?為什麼出現了70年來最冷的小寒節氣?
    今年冬天北方確實的非常的冷,冷的讓人難以接受。元旦前後出現了霸王級的降溫天氣,寒潮來襲落地暴風雪頻頻的發生,可以說是冷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冷,這股霸王級的寒潮來自哪裡?好多地方出現了陰冷的天氣,似乎比往年的冬天更冷一些,現在一些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都出現了霜凍。比如廣西地區的沙糖桔就受到了霜凍的影響,現在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優質的也就在1.1~1.2元每斤的批發價,差點的質量只有0.4元每斤的批發價,農民確實的虧大了。為什麼我國北方今年冬天非常的冷?
  • 不能放冰箱保存的6種水果,它們沒見過這麼低溫度,容易「凍傷」
    ,有的必須放冰箱保存,比如葡萄,有的則不能放冰箱保存,因為它們沒見過這麼低的溫度,放入冰箱反而「凍傷」了!通常來說,冰箱冷藏的溫度是在3-10攝氏度,這些溫度範圍並不適合以下5種水果儲存,如果還不知情的,趕緊拿出來吧一、芒果芒果的最佳儲存溫度是10-13攝氏度,而冰箱的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下,十分不適合芒果儲存,如果貿然放進去就會被「凍傷」,表皮會長出黑點,其實芒果只要不放在高於
  • 8月黃石體感溫超過50℃,你知道體感溫度怎麼算嗎?
    黃石近日最高氣溫達到35-37度,而跟北方的熱不同 ,在同樣溫度條件下,中東部地區出現高溫的同時,空氣相對溼度一般都在60%上下,這樣一來,體感溫度就會達到40-50℃,人體感覺會更加悶熱。那麼問題來了,體感溫度到底是個什麼鬼呢?體感溫度(Felt Air Temperature),是指人體感受空氣的溫度,與實際環境的溫度可以有出入。這是因為其他與氣候相關的狀況,使空氣和人體之間的熱對流受到影響,從而使人感覺的度與實際有分別,因此又名表觀氣溫(Apparent Air Temperature)。
  • 本世紀最冷!蘇州氣溫破紀錄,這些事尤其注意!
    冷!冷!冷! 請問蘇州是劃到北極圈了嗎? 北極都不好意思這麼冷 今冬為什麼這麼冷?
  • 體感溫度飆升到40℃+?千萬注意防寒!
    什麼是體感溫度?據自然科學博士、環境教育學者李皓表示,「體感溫度」是人的感覺溫度。由於人們的體感溫度會受到空氣相對溼度、風速、外部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體感溫度會與百葉箱裡測得的氣象溫度存在一些出入。
  • 關注|今年冬天為啥這麼冷?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小寒小寒凍成一團,沒有最冷只有更冷。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提醒小夥伴們截止至今日,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後,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溫程度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多地氣溫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
  • 電影《後天》情景出現:極地渦旋席捲美加,體感溫度低至-50℃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處於極地渦旋核心區域,當地最低氣溫跌破-31℃,24小時高溫低於-11°F(-12℃),這是是芝加哥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溫度。此外,美國國家氣象局辦公室發推文稱,自周三下午到周五,芝加哥當地氣溫將連續60小時保持在0℃以下。數據表明,在極地渦旋中心地區的平均溫度比正常地區溫度低22℃。
  • 全球最冷城市有多冷?皮膚暴露在空氣中就會被凍傷
    全球最冷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哪一座城市呢?她就是雅庫茨克,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一處距離莫斯科八千公裡以外的地方。 眾所周知,我國最冷的地方,當屬黑龍江,冬季氣溫在零下二十幾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這對於雅庫茨克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感覺,天氣預報明明是32℃,但體感溫度卻不止於此,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感溫度和預報溫度不同所造成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
  • 全國凍哭預警地圖出爐 10省區小心凍傷
    中國天氣網訊 小寒小寒凍成一團,沒有最冷只有更冷。中國天氣網推出2021年首個全國凍哭預警地圖,提醒小夥伴們今明(1月6日至7日)天,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全國各地寒冷升級,10省區需小心凍傷。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後,華北、黃淮等地的低溫程度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多地氣溫之低或為歷史同期少見。
  • 今年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繼昨天遭受了一波超冷天氣後,今天早上一看天氣預報,更冷了……有人說出門就像鑽進冰箱裡今晨,西安城區溫度最低位跌至-9.8 ℃,戶外的小夥伴說,「真是凍手凍腳,還凍耳朵,簡直要凍哭了。」今冬還會有多冷?1月6日早上,寒潮如約而至,北京氣溫-10.6℃,呼和浩特-25.2℃。強冷空氣將繼續深入!去年12月底以來,冷空氣輪番來襲,大江南北一起喊「冷」。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最冷」冬季?今冬還會有多冷?記者專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權威解析極寒天氣。
  • 明天會更冷?多地氣溫或打破本世紀低溫紀錄 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今冬為什麼這麼冷?拉尼娜現象通常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海溫持續異常偏冷時,就會形成拉尼娜現象。寒冷升級需小心凍傷全國各地寒冷升級,加上風寒效應,實際體感溫度將更低,持續低溫有可能引發凍傷,除了做好「捂」裝,該如何預防凍傷?凍傷後該怎麼做?
  • 體感溫度-31℃,今天北京變北極!蘋果手機自動關機
    而根據相關天氣軟體顯示的數據,今天北京地區體感溫度已低至-31℃,比北極還冷!因為,根據軟體顯示,「北極」溫度是-24℃。目前,不知道該軟體中的「北極」,是指中國的北極村,還是指地球的北極。但攜程網的數據顯示,美國北極今天氣溫是-25℃至-28℃,高於北京的體感溫度。根據公開資料,北極地區一月份的氣溫是-20℃至-40℃。
  • 為什麼花草容易在春天凍死?凍傷的花草怎麼辦?怎樣預防春凍?
    昨天有花友私信我,說他是北方的,最近中午溫度大概有十五度左右,就把一盆白掌放到室外窗臺上去養,結果晚上忘了拿進來,葉子全凍蔫了,還能不能救回來。像這位花友一樣,有類似經歷的花友還有很多。冬天把花草保護的好好的,順利過冬盼來了春天,結果一不小心,就整盆凍死在春天。為什麼花草容易在春天凍死?凍傷的花草怎麼辦?怎樣預防花草春天凍傷?來談談我的看法。
  • 芝加哥比南極還冷!美國遭極地渦旋橫掃,氣溫跌破零下50度
    美國本周遭極地渦旋橫掃,面臨超乎尋常的低溫,在29日至31日期間,氣溫將下降攝氏零下53度,中西部城市芝加哥甚至將比南極還冷。對此,美國總統川普發推文要全球暖化「趕快回來」,引起各方爭議,有專家提出反駁,表示極端寒冷天氣的成因,其實極端渦旋源自於全球暖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解釋,出現冬季風暴不代表沒有全球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