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數據帝扒天氣

2021-02-08 中國天氣網

點擊上方藍字 即可關注「中國天氣網」微信

近日,一則高溫報導「攝人心魄」:7月31日伊朗某地體感溫度達到了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是真的嗎?體感溫度是啥?74℃,人……會變「熟」嗎?

聽聽數據帝怎麼說!


氣象學家安東尼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日前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所觀測到的溫度,7月31日,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

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美國NOAA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溼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提出了炎熱指數的概念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熱指數的概念,這個指數綜合考慮了溫度和溼度對人體感溫度的影響。儘管這是美國「標準」,或許和中國人的感受稍有差別(人種不同,體表的汗腺、體毛可能有一些差異,導致散熱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比如,同樣是30℃時,當相對溼度只有50%時,體感溫度達到31.1℃,與實際氣溫比上升了1.1℃;而當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飆升至40.6℃,比實際氣溫高出10.6℃。可見,夏季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

而在同樣的相對溼度下,溫度越高,相對溼度對體感的增溫作用也越明顯。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當天,當地實際氣溫達到46℃,相對溼度47%,體感溫度便飆升至74℃。而在相同的溼度下,如果實際氣溫只有40℃,體感溫度也不會超過55℃。可見,夏季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夏季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溼度對體感溫度的影響也是把雙刃劍,當氣溫低於15℃的時候,相對溼度越大,感覺會越冷,南方的童鞋可以回憶下冬季裡溼冷天氣的「魔法攻擊」。

此外,上面的體感溫度,其實僅僅考慮了相對溼度,而「風」也是一個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子。不過,不管是對於高溫還是低溫,風都是一個「減分項」。

據說雞蛋清在60℃左右就會發生變性,那人在74℃的環境裡豈不是要「熟了」?

首先,體感溫度≠實際溫度,74℃的體感溫度只是美國NOAA綜合考量了溫度和溼度後推算出的數值,並不是實際氣溫。也就是說,即使身在伊朗,但你身上的那些「蛋白質」實際感受的溫度還沒有這麼恐怖。

其次,人作為有機的生命體,在應對高溫時,體溫可以靠排汗等機能進行有效散熱調節,以維持人體的恆溫環境。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在這樣的極端高溫下是安全的,人體散熱的功能會隨著溫度、溼度的升高而減弱甚至喪失。相關研究顯示,41℃的氣溫已是嚴重危及生命的溫度。此時,人體排汗、呼吸、血液循環等一切能參與降溫的器官,在開足馬力後已經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態。換句話說,極端高溫之下,人通常是還沒等「變熟」,已被「熱死」。

有數據顯示,當氣溫達到45℃,人體平均皮膚溫度會升高至37.6℃,而如果人體溫超過42℃,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就會發生嚴重紊亂,體內蛋白質可能變性、凝固,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對於人的肉體來說,40℃的體溫是危險的信號,42℃則會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甚至是死亡。

當天,伊朗的實際氣溫達到了46℃,雖然目前沒有數據顯示人的體溫在這樣的環境下多久會升高至42℃,但其危險程度已不需要實驗來證實。據媒體報導,在高溫席捲下中東國家,由於部分地區的公共汽車上沒有空調,一些工人在乘車上班途中中暑倒下,更有人因此身亡。

目前,我國中東部也在遭遇著大範圍高溫天氣,江蘇、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的高溫已經持續了5天左右。預計未來一周,包括上述地區在內的中東部的大範圍高溫仍將持續。其中,未來三天,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大部、華南東部及四川盆地東部等地將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上述地區不僅氣溫高,而且相對溼度大,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相對溼度都在40%以上,不少地方更是高達60%-70%,悶熱難耐,如同「蒸桑拿」;而且日最低氣溫也在27~28℃左右,體感溫度更高。

數據帝扒天氣為中國天氣網旗下品牌欄目。

關注數據帝公眾號,與數據帝零距離交流!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數據帝扒天氣|同樣荒野求生,小李子為什麼比森林王子慘?
    數據帝扒天氣|同樣荒野求生,小李子為什麼比森林王子慘?作為超級電影迷,數據帝看完之後十分感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遇到一頭熊的故事,森林王子的命運比小李子好太多了。拋開童話與現實的差異,光從天氣設定來看,小李子註定要比森林王子虐。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感溫度和預報溫度不同所造成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三是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空氣在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即使溫度較高,但仍會感覺比較乾爽。
  • 日本一周內有11人被「熱死」,5664人中暑,88地體感溫度達45℃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31日報導,日本持續高溫天氣下,近一周有11人中暑身亡,5664人中暑送醫。據悉,2019年全日本有88地溫度超過35℃,700多處溫度超過30度。日本以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南北溫度差異較大。
  •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不是一回事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為什麼不一樣?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  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主要有四項:  一是溫度,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 比北極還冷
    體感溫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目前北極地區的體感溫度也不過-24℃,也就是在北京會感覺比北極還要冷6℃!——儘管北極的氣溫目前在-24℃左右。
  • 體感溫度僅2-3℃!深圳出現氣溫倒掛現象!預測春節天氣……
    今天(1月11日)深圳白天氣溫一直維持在7-8℃體感溫度僅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比北極還要冷
    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今天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17.1℃,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而且仍在繼續下降,預計今晚最低可能會達到-19℃。除了氣象溫度,其實還有個體感溫度,更能反映人體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目前,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
  • 8月黃石體感溫超過50℃,你知道體感溫度怎麼算嗎?
    黃石近日最高氣溫達到35-37度,而跟北方的熱不同 ,在同樣溫度條件下,中東部地區出現高溫的同時,空氣相對溼度一般都在60%上下,這樣一來,體感溫度就會達到40-50℃,人體感覺會更加悶熱。那麼問題來了,體感溫度到底是個什麼鬼呢?體感溫度(Felt Air Temperature),是指人體感受空氣的溫度,與實際環境的溫度可以有出入。這是因為其他與氣候相關的狀況,使空氣和人體之間的熱對流受到影響,從而使人感覺的度與實際有分別,因此又名表觀氣溫(Apparent Air Temperature)。
  • 就在下周 最低體感溫度接近-7℃
    降溫的同時還伴有大風,預計12月28日在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東部將有4-5級風,29日內蒙古、華北、江漢、江淮、江南等地將先後出現4-6級風,內蒙古、華北部分地區陣風或達7-8級。雖然此次寒潮過程不如2016年霸王級寒潮強,但風寒效應將加劇體感寒冷程度,妥妥的速凍模式。
  • 數據帝扒天氣:二八月為啥亂穿衣?(組圖)
    於是,數據帝對比了3月中旬同一個城市最高氣溫的起伏情況,發現……  一大波城市冷暖相差超過30℃。石家莊、天津、烏魯木齊、北京、蘭州、濟南、鄭州、貴陽、瀋陽、南昌、杭州、銀川、長春,這13個大城市在3月中旬最高氣溫的高低紀錄之差可以超過30℃!
  • 數據帝扒天氣第26期:解密航空慘案
    ■臺灣復興航空澎湖墜機事件今年7月23日傍晚,臺灣復興航空GE─222的ATR─72型客機,在澎湖馬公機場降落時墜毀,此次空難共造成機上48人罹難、10人受傷。數據顯示,在雷雨天氣發生微下擊暴流的概率可達60~70%,因此雷雨天氣時,其實飛機最擔心的不是雷擊,而是微下擊暴流。
  • 冷空氣「凍」真格了體感溫度1.2℃!送你們一條瑟瑟發抖的天氣預報
    Q 這兩天,朋友圈裡議論最多的可能是「雪來了」,「好像還比往年早了不少,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嗎?」 問 那麼,今年會不會出現極寒現象?
  • 電影《後天》情景出現:極地渦旋席捲美加,體感溫度低至-50℃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處於極地渦旋核心區域,當地最低氣溫跌破-31℃,24小時高溫低於-11°F(-12℃),這是是芝加哥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溫度。數據表明,在極地渦旋中心地區的平均溫度比正常地區溫度低22℃。
  • 體感溫度有40℃+了?接下來浙江省的氣溫要虐哭你們……
    中央氣象臺說,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迎來持續高溫天氣,預計將維持10天以上,由於空氣溼度大,白天多數時間體感溫度將達到40℃以上。浙江省氣象臺今天11點發布的中期天氣趨勢預報表示,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近期內我省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預計明天、後天的最高溫度:除沿海島嶼以外,大部分地區37-39度,局部40度!
  • 臺灣北部地區體感溫度達40度!
    今(28日)依舊為多雲到晴天氣,西半部、東北部高溫36度,北部體感溫度甚至上看40度。第12號颱風「楊柳」已於昨日8點生成,短時間內對臺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然周四(29日)起,各地降雨機率增。    據報導,熱翻天!這幾天受被太平洋高壓壟罩影響,今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高溫炎熱,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
  • 體感溫度低於-15℃!北京將迎超強冷空氣
    今日天氣晴冷,早晚出行需防寒保暖,中午前後較適宜戶外活動;天乾物燥,謹防火災。【早晚出行天氣】今天上班時晴,北風一二級,零下7到零下4℃;下班時晴,南風一二級,4到0℃.市氣象臺25日6時發布-12℃以下——考慮到北風的影響,體感溫度妥妥低於-15℃;④28日夜間雲層很厚,不排除下雪的可能性——但距離現在還有4天,等臨近才能徹底確定以下簡單分析:①首先借用@中國氣象愛好者的靈魂畫圖(圖1)裡面到「北極渦旋」、「暖脊」都是啥意思呢?
  • 極端熱浪席捲美國致多人死亡 體感溫度飆破43度
    中新網7月21日電綜合報導,美國多個地區這個周末遭受致命的熱浪侵襲,包括紐約、費城與華盛頓等主要大城市,高溫均達攝氏38度,部分地區體感溫度更可達43.33度至46.1度,酷熱已至少奪走6條人命。全美1.5億人面臨危險高溫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19日指出,預期熱浪將由中西部平原蔓延至大西洋沿岸,全美近1.5億人正面臨危險高溫。據悉,紐約市已開設500座避暑站,好讓民眾躲避極端高溫。紐約市長白思豪警告:「照顧好自己,如非必要請勿外出。
  • 北京體感溫度將低於-15℃!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馬上到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表示,降溫最劇烈的時段為12月29日至30日,像是東北一帶,長春、哈爾濱最低氣溫僅有-26℃左右,極為寒冷;而華北一帶像是北京、石家莊、天津等地下周最低氣溫或跌至-12℃左右。像是太原31日最低氣溫將達-23℃,體感堪比東北,為1951年以來最冷跨年日;濟南31日最低氣溫達-12℃,將是1962年以來最冷;合肥31日最低氣溫達-7℃,將是2005年以來最冷。
  • 美國芝加哥遭遇「致命」極寒天氣 體感溫度接近零下50°C
    美國芝加哥迎來創紀錄極寒天氣。冰凍的低溫促使芝加哥兩大機場——奧黑爾國際機場和中途國際機場取消將近60%的航班。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網站NWS預報,一股「極地旋渦」風暴於本周二開始蔓延至美國中西部地區,明尼蘇達州、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等五大湖區臨地區將出現極寒天氣,部分地區溫度將降至零下30°C,體感溫度接近零下50°C。在寒潮到來之前,還會有一股極強的暴風雪席捲芝加哥地區,帶來至少1-3英寸厚的積雪。預計未來幾天芝加哥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2°C。
  • 湖北體感溫度可達50℃!全國熱哭預警地圖出爐……
    本周,今年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悶熱天氣上線!見面都是「熟人」!體感溫度接近50℃據中國天氣網報導,26日,湖北大部都將出現高溫天氣,加上較高的溼度,體感溫度也將接近50℃,「桑拿感」也將非常明顯。27日,湖北東部和南部等地持續佔領「熱到融化」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