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放在當下家庭教育是否依舊是至理名言

2020-12-24 俠說扒道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

意思很容易理解:父母嚴格管教孩子的家庭會培養出孝子,而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的家庭會培養出不肖子孫。

還有一句比較耳熟能詳的俗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相信很多人也都聽說過甚至也親身經歷過。

這些話的意思時至今日已經不能僅僅只是局限於「孝」了,畢竟在當今這個社會,對於孝的不同理解和定義也跟過去有很大的區別。

但是總體來說這個意思還是會被很多人所共同認可的,因為這個道理也確實是比較簡單易懂的。

別的不說,我們就說最近一直熱議的許某鑫問題。

就如同她自己說的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她父母的錢和人脈關係。

但事實上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他父母對他的各種教養教育的方式所導致的。

事實上這種事情一點也不少見比如說比較經典的「我爸是李剛」……

孩子們咕咕墜地之後,對於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事情,道德的理解認識學習是離不開父母的影響。

而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一種比較嚴格的積極的價值導向影響,那麼這個孩子高概率是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的。

但是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嬌慣養大的,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把個人利益凌駕於其他人的,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現,並且嚴重的時候會侵害他人。

就如同我們所說的「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鏡子/複印件」一樣,某種程度上說,孩子能夠變成什麼樣子是離不開家庭教育影響的。

打大的孩子,關鍵的問題其實不在於「打」,而在於一種嚴格的態度,而這個嚴格更注重的應該是對於孩子德行品質品格方面的正確糾正。

當然了,孩子小的時候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是最大的,但是當孩子長大了之後,他所在的環境對他的影響也是會非常大的。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一直被人們所熱議的「小留學生」問題,如果說這些孩子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對於中國的評價是負面居多的,那麼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所成長起來之後,對中國所持有的態度自然也不會太好。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定的正確「三觀」,而我們全社會也應該樹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確保我們的孩子們以及未來的孩子們能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環境中成長,接收到正確的價值理念影響。

在這一點上我們沒法只是要求某個人或者某些人必須要做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而是全社會共同努力才可以做到的。

但是無論如何「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放在當下的家庭教育中依舊是至理名言,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焦點

  • 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
    自古就有「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的說法,我很認可這句話,今天我要聊聊我的看法。我們從古到今一直追求著母親慈愛,父親威嚴,兒女孝順懂事,家庭合睦,社會和諧。「慈母多敗兒,嚴父多孝子」,這句話是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說:慈母,就是母親的慈愛過了頭,成為了溺愛。凡事都依從孩子,沒有自己的底線,就是一味的順從,放縱孩子。最終把孩子培養成被人唾棄的人。就是「愛」這麼美好的情感,我們一旦用的過了頭,也會坑害孩子一生。
  • 農村俗話:棍棒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有暴力傾向,能教育好孩子?
    摘要:棍棒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有理?那是你沒看見,後續的故事。文/田俊超白棍棒之下出的都是孝子嗎?不全部吧,孩子是需要教育。但是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本身便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難道不打孩子,就教育不出好孩子嗎?不打孩子,可以批評,可以講道理,可以請別的老師教育。發現孩子錯了,嚴厲的批評幾次,如果不聽,在掐幾下大腿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以棍棒這種激烈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錯誤。以暴力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有暴力傾向。他們習慣在自己處理不好事情的時候,用暴力解決。在他們看來,暴力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其實不然,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母親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孩子的教育中,母親不僅要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充當著啟蒙教育孩子的角色,更要間協調家庭親子關係,家中有著一個「慈母」的家庭往往更加的幸福和諧,既然「慈母」是如此,為何世人皆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呢?
  • 農村俗語:「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話有道理嗎?我是農民的兒子,也是一位農民,個人認為這句俗語即使到現在也存在著道理,特別是在農村這個特殊的環境下,這句俗語更是蘊含著無盡智慧。或許古代農民也體驗到了這份來自父母的愛,才會總結出「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經典俗語。親生兄弟的不同解決在計劃生育還在落實時,我們村的老李媳婦生下了第二胎,當時享受的不是來自二胎的喜悅,而是來自相關部門天價罰款。當時罰款兩千元,老李一年能掙到四百二,那是他五年的工資。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3種失敗的教育方式,你犯過嗎
    可為什麼收穫了這麼多美好的孩子還會被別人討厭,做出、說出一些違背父母意願的話?沒別的原因,就是教育出了問題。 所謂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給了孩子最好的,不代表孩子就會變成最優秀的。適時適當的給孩子教訓,給孩子正確的三觀,展現父母嚴厲的一面,也是父母的責任之一。孩子的不正當行為和話語,問題要歸咎於自己,這三種失敗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是否犯了。
  •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往往是這幾類母親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生方向的。每一個父母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揚眉吐氣,幹出一番事業來。為此,父母們用盡渾身解數,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而母親在其中所起到的影響佔到85%。
  • 《巡迴檢察組》慈母多敗兒,對子女溺愛就是傷害
    可能是原生家庭地位頗高,他成長過程中,被母親鄭雙雪刻意保護,他不知道江湖險惡,每當父親張秀成給兒子念念緊箍咒,全被鄭雙雪擋在外邊,他就是溫室裡的一朵小花。03精心的圈套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父親張秀成自身清廉,投機商人便把突破口放在張一葦身上,出奇的好使,一下子讓張秀成家裡進退兩難。
  • 慈母多敗兒,宋丹丹的悲劇人生:那不是原諒,而是算了
    慈母多敗兒,宋丹丹與她的廢物兒子——《增廣賢文》 中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裡的「慈母」是指寵溺孩子的母親們,這些孩子們的天性就是很自私很任性,「慈母」們沒有教過他們的孩子做一個有素質的人,或是沒有用對方法,沒把孩子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也不會受到多大歡迎,這就導致工作不好找,但是他們又抵不住誘惑,又要生活,所以難免會誤入歧途。
  • 「慈母多敗兒」?事實上毀掉孩子的並非慈母,而是這3種母親
    自古老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越是慈祥的媽媽,越容易養出失敗的兒女。不過,難道兒女失敗的原因真的是「慈母」嗎?由於大家對這句話的誤解,讓很多媽媽走上了「嚴母」的道路。失敗的兒女,到底是不是慈母的錯?
  • 為什麼說慈母多敗兒?父母應控制自己的欲望,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為什麼說慈母多敗兒?父母應控制自己的欲望,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鄰居小紅的孩子今天被學校勸退了,理由是孩子在校表現目無尊長,欺負同學,並且是屢教不改。還未得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小紅也多次跟我探討過育兒方法,但由於小紅自己的心軟,不想多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 為啥「慈母多敗兒」?和父母的欲望有關係,家長要懂得克制
    文字/迎迎編輯/迎迎慈母多敗兒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原因。其實大多數原因都與自己的父母有關係,要是父母從小到大都一味在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並且未能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就會導致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
  • 棍棒不一定出孝子,慈母不一定多敗兒,毀掉孩子的就是這3種父母
    古語有言:「棍棒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不能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話沒有道理,可試問現在有幾位家長願意對自己的孩子棍棒相向、苛責至極,又有多少個家庭裡孩子享受著團寵?我記得德雲社創始人郭德綱 ,在採訪他對兒子郭麒麟的教育方式時有一句話:「你在家慣著他,在外面可不全都是他親爹啊」。恃寵而驕的他們在將來步入社會時一定會四處碰壁,沒有發展前途可言,最後可能會反過來拖累父母,甚至於責備父母將自己變成這樣。
  • 「慈母多敗兒」?其實不一定,這3種媽媽,同樣不利於孩子成長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相信大家都學過這首古詩吧,古詩中可以看出,描繪的是一個母親為出遠門的遊子整理行李,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不舍之情;臨走之前,細細地為兒子縫補衣服,因為捨不得兒子出遠門,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歸期,濃濃的離別之情!
  •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父母的溺愛成為孩子永久的傷害
    現在很多家庭都選擇優生優育,所以獨生子女家庭並不少。但也因為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可以用「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林老師覺得寵愛沒有錯,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未來會更加的自信和大方。一旦寵愛過了度,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 慈母多敗兒,比嚴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具備這些優秀品德
    古有語:慈母多敗兒!所以很多女性以此為準則,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嚴厲打頭,力爭做一個嚴厲的母親方才顯得自己合格。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需要的是愛呀!孩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作為他的保護者理應給他更多的關係。當然孩子犯錯的時候該有的批評和懲罰也是要有。
  • 什麼是慈母多敗兒?這位79歲老母親擔心兒子會被罰,算不算?
    引言:什麼是慈母多敗兒?這位79歲老母親擔心兒子會被罰,算不算?也有人說可能是「慈母多敗兒」,過於寵溺孩子,最終自己的子女做出難以接受的舉動。不管什麼原因,他的這種做法肯定不對。後來這位母親的兒子被警察抓獲後,這位老母親還擔心兒子被判刑。孩子做錯了,就應該給他一定的懲罰,而不是處處袒護,這樣做孩子不但不會感激你,還有可能會助長他的「囂張」氣焰。結語:如何教育孩子不叛逆?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 因搭錯地鐵,女孩當眾連踹母親6腳,網友:慈母多敗兒,自作自受
    而這位母親壓根都沒有批評女兒的意思,周圍的路人不忍心看到這一幕,上前試圖制止女孩的行為,沒想到女孩竟然還想對路人動手,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網友們紛紛評論道慈母多敗兒,自作自受。為什麼"慈母會多敗兒"?
  • 驚,今天活生生的例子讓我重新了解什麼叫慈母多敗兒
    大家都聽過這句話叫慈母多敗兒,但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呢?之前總是認為慈祥的母親怎麼可能培養出失敗的兒子呢?雖然大概了解是寵愛的多了就會讓孩子飄飄然,然而今天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叫慈母多敗兒。
  • 弘揚善行義舉 威縣孫家寨村評選「慈母孝子」
    長城網邢臺11月8日電(趙羽)近日,在威縣方營鄉孫家寨村舉辦的首屆「慈母楷模」和「孝子楷模」評選活動中,村民付培坤和付從躍分別當選。村幹部和村民敲鑼打鼓分別給他倆的家掛上「慈母之家」、「孝子之家」的牌匾,同時送上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