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實恐怖案件:酒鬼薔薇聖鬥事件

2020-12-16 豬福狂人

友情提示:此案件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比較變態恐怖,如果對這類案件有牴觸心理,現在就可以關掉了。

案情介紹

1997年5月末,有人路過日本神戶中學時,發現門口地上擺了一顆人頭。(再度提醒,對恐怖案件有牴觸心理的朋友可以關掉此文。)人頭的嘴裡含著一封信。此人馬上報警,警察趕到後調查發現死者是三天前失蹤的11歲小男孩。警察打開信封,裡面是一封向警察宣戰的挑戰書。

酒鬼薔薇聖鬥挑戰書

這封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挑戰書翻譯

隨後媒體大肆報導這件事,引起全球的廣泛關注,但媒體將嫌疑人的名字讀錯了,讀成了「鬼薔薇」。隨後犯罪嫌疑人就此事向神戶新聞社發來第二封挑戰書。

第二封挑戰書信封
第二封挑戰書

犯罪嫌疑人在第二封挑戰書鄙視了媒體和警察,指責媒體將他的名字報導錯誤,還聲稱如果再把名字讀錯就會繼續殺人。

6月28日,經過警察一個月的調查,最終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令人震驚的是,犯罪嫌疑人竟然是一個只有14歲的初中生,日本稱其為「少年A」(司法程序嚴禁明確揭露少年犯的身份,他最開始的姓以A開頭,因此被稱為少年A,後來多次改名)。

案情還原

經過警察調查,少年A先後犯案三次:

第一事件1997年2月10日,下午4點半左右,在神戶市的街道上,兩名小學女學生被少年A從背後用槌子攻擊,其中一人重傷,一人輕傷。

受傷的女童沒有看清少年A的樣貌,但隱約記得犯人穿學生制服,手持書包。女童的父母曾要求附近的學校提供學生照片讓女兒指認犯人,但學校以「保護學生」為由拒絕了這項要求。

第二事件3月16日中午,少年A向小學女童山下彩花詢問廁所的位置,山下帶領他到學校的廁所時,少年A對女童說「把臉轉過來吧,我要謝謝你」,隨即用鐵錘攻擊女童之後逃逸。其後山下被送往醫院,在3月27日因為腦挫傷而死亡。(這是少年A殺的第一個人,不過他當時不知道女童後來死了)

少年A在逃離案發現場約200米外,被另一名同校的小學女童看見,少年A隨即用小刀刺向該名女童的腹部,該女童負傷2個星期才痊癒。

前兩次事件由於證人都是小學生,證言較為模糊,警察一直無法鎖定犯罪嫌疑人。不過這中間有一個細節,少年A襲擊山下彩花時特意讓她轉過來面對少年A,然後用鐵錘攻擊了她。這一個非常明顯的反社會人格特徵,他要看著受害人的進行加害。

第三事件5月24日,下午約1點半過後,少年A偶然遇到弟弟的同學土師淳。當時少年A正在尋找犯案目標,認為比自己年少的土師淳(11歲)較容易殺害。少年A以「有藍色的烏龜」為由將土師淳誘拐至附近山上一個類似倉庫的地方。少年A在供述中說,他一開始想把土師淳親手掐死,但發現想徒手把人掐死是很難的事情,最後用電纜勒死了他。少年A說在殺死土師淳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親手殺人。(他當時不知道之前襲擊的小女孩已經死亡)

殺死11歲男孩之後,少年A將屍體藏匿後離開。更恐怖的是,少年A在第二天回到案發現場,用手鋸將屍體的頭部割下,放入塑膠袋帶走。

少年A在調查中說,他本以為將屍體的頭割下會感到非常興奮,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感覺,他說這可能是因為他殺了太多貓狗。此外,他還認為這個被他殺死的人是他的作品,他把頭割下來之後還曾和死者的頭對話。據說還是頭先跟他說話的,頭問:「你殺了我難道不感到痛苦嗎?」然後A反問:「難道不是你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嗎」?在兩人交流的過程中,A認為死者的靈魂還留在這個頭裡,於是他拿起刀刺瞎了被害人的雙眼,之後頭就不再說話了。後來精神鑑定報告指出,當時少年A曾向遺體射精及在遺體的面部割開傷口以飲血。

少年A將頭部帶走之後,拿回家清洗。在27號凌晨一兩點鐘時,將頭擺在他所在學校門口中央。少年A供述:當時他遠遠地看著這顆頭,感覺這顆頭就像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一樣,這個時候他感覺達到了最興奮的頂點。

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有人路過學校門口,也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破案過程

由於殺人手段過於殘忍,再加上挑戰書中的詞彙多為一些成人才會使用的詞彙,警方一開始劃定範圍時認為嫌疑人為20-40歲的男性。由於這個判斷失誤導致警方花了一個多月才破案。對於信中的詞彙,少年A在供述中稱他是從懸疑漫畫中抄來的詞彙經過修改寫成了挑戰書。

警察調查本案時,周圍同時還有一些野貓野狗的碎屍案,由於本案是分屍,警察認為兩個案件可能是同一人所為。一些證人證言說有一個小孩經常和野貓待在一起,於是才開始懷疑小孩,最後地毯式搜索查到了少年A。

審判

由於嫌疑人未成年,所以不適用於刑法,只適用少年法。在日本,少年法是保護性法律,所以是不能定罪的。一份報紙報導,少年A的精神鑑定結果顯示他評價結果為「行為障礙」這是一種人格障礙,它不是精神疾病或精神喪失和虛弱的狀態。它是一種反社會人格障礙,涉及諸如襲擊人和動物,破壞財產,撒謊,盜竊和嚴重違反規則的行為。

另一份報導中少年A除了行為障礙外還出現了「性虐待狂」,此疾病通過給對方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來性喚起(感覺愉悅)。(據透露,在家庭法院的調查和評估工作中,他說:「當我被殺或割斷屍體時,我對性感到興奮。」「對這樣的場面,我感到興奮。」 )

由於少年A被鑑定為精神疾病,他最終被送到少年管教所的精神病院進行治療。經過長達7年的精神治療後法院和精神病院認為A的精神狀態已經回歸正常,於是釋放了A,現在A就在日本某個地方生活著。回歸社會後媒體多次找到A想採訪他都被拒絕了,但在2015年時有一個報社找到A並出版了一本書。書名為《絕歌》,書中記載了當年案件的細節以及精神治療的過程。

一個細節

少年A在挑戰書中自稱「酒鬼薔薇聖鬥」,字條上還用英文寫了「SHOOLL KILL」。其實這是他的拼寫錯誤,應該為「SCHOOL KILLER」即「學校殺手」。

酒鬼薔薇聖鬥日文中寫作「酒鬼薔薇聖鬥」,發音為「Sakakibara Seito」。其中「Sakakibara」的讀音與日本的一個姓氏相同——神原,而「Seito」的發音則和「生徒」相同。所以,酒鬼薔薇聖鬥就是「神原的學生」,而神原就是A的一位老師。

聯繫這兩點,A在一開始就用諧音的方式告訴了警察「我是學校殺手,神原的學生」,可惜警方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案件影響

案件發生後在日本引起了廣泛討論,「反社會人格」進入日本民眾視野。2000年,日本國會也因為這次的事件,將犯罪刑責的最低適用年齡從16歲降至14歲。不過,在2004年6月1日,12歲的六年級女生御手洗憐美被身為同班同學的11歲女生辻菜摘(被稱「少女A」)殺害後,又再度引起是否需要再降低最低刑責年齡的討論。

目前我國司法也在考慮是否降低刑責年齡,希望這個案件可以引起你對社會安全的思考。最後,希望大家可以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

相關焦點

  • 酒鬼薔薇聖鬥事件
    相較於之前我們發布的黑色大麗花案件、援交女碎屍案件和澳門八仙飯店滅門慘案不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起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酒鬼薔薇聖鬥事件,它還有一個名字
  • 日本最有名的未成年連環殺人案——酒鬼薔薇聖鬥事件
    若干年前的幾樁未成年人殘忍犯罪卻判處極輕的案件也被重新扒了出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起當初震驚全日本,二十餘年過去熱度依然不減的【酒鬼薔薇聖鬥事件】酒鬼薔薇聖鬥事件(神戶兒童連續殺害事件)是1997年發生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的連續殺人事件。
  • 田中亞希夫漫畫《軍雞》改編自震驚日本的真實連環殺人事件
    酒鬼薔薇聖鬥1997年,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一起非常嚴重的連環殺人案,主犯是一名14歲的少年,在殘害了五名小學生致兩人死亡後,罪犯囂張地向警察發出了一封挑戰信:「酒鬼薔薇聖鬥的遊戲要開始了,愚鈍的警察諸君,試著來阻止我吧。關於殺人我感到非常的愉快。好想看到人的死亡。用死亡來制裁骯髒的蔬菜吧,用流血來制裁我經年累月的怨恨吧。」
  • 美式恐怖演繹日式經典 咒怨:詛咒之家,劇版嚇人嗎?
    看名字就知道新劇集與電影《咒怨》系列一樣是源自日本作家大石圭的同名小說,不同於之前的美版《咒怨》電影,此次劇集雖是網飛Netflix出品,但製作班底全是來自《咒怨》家鄉:日本,這也是網飛Netflix出劇的一貫風格。本劇的編劇是高橋洋和一瀨隆重,也算是日本恐怖片資深人士了,兩位曾經以編劇和製片人的身份共同製作過《午夜兇鈴》,沒錯就是那部號稱嚇死過人的日本最知名恐怖片。
  • 1997年神戶連續殺傷事件,罪犯證據確鑿卻未被起訴
    但法律仍有缺漏,許多遊走邊緣的犯罪並沒有相對應的罰則,尤其是一直存在爭議的青少年犯罪及精神疾病患者犯罪,更是一場沒有結論的議題,比方說1997年發生在日本神戶的兒童連續殺傷事件。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 1997年的日本神戶連續殺傷事件,被害者都是小學生,第一起事件發生在97年2月10日,兩名女學生被人用槌子攻擊。
  • 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成長經歷剖析
    內容來自|Hello心理作者| 苦中做樂佐川一政(日語:さがわ いっせい)、1949年6月11日出生於日本,日本作家、著名罪犯,世界十大食人罪犯之一。佐川一政的父親佐川明氏(Akira Sagawa)聲稱他不適合在法國受審,設法將他引渡回日本,在那裡不到15個月他即獲釋。那時,佐川一政因對整個事件不後悔的態度,以及對食人行為的酷愛,成為日本全國知名人物。此後,他寫了幾部暢銷小說,參加了至少一部電影的拍攝:一部名為《安眠室》("Shisenjiyou no Aria" )的色情作品。他為日本國內一家小報的專欄寫作。
  • 9具屍體案驚悚世界:日本變態殺人事件
    日本的很多重大殺人案,兇手基本如此:不是彬彬有禮的上班族,就是戴著眼鏡的宅男、學生。從死亡人數來看,這起事件在日本戰後能排進前三。 第一是前幾年的神奈川縣相模原市殘疾人福利院殺傷事件(19人死,26人重傷),第二是1948年的帝銀事件(12死,4人重傷),但從變態和奇葩程度來看,只能勉強擠進前十。
  • 恐怖電影《招魂》竟是真實事件?
    熒幕上的恐怖再恐怖也是不恐怖的,因為那只是虛構的,現實中的恐怖再不恐怖也是恐怖的,因為那確是真實的。任何恐怖懸疑的電影加上「真實事件改編」幾個大字後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舉足輕重的位置,增加它的恐怖指數,《招魂》也如此。在看到招魂是真實事件改編後,讓我本就不強大的心靈,又多了幾分恐懼。在結尾處電影放出了此次事件的原型人物還有那所古老的房宅,這使我對它更加恐懼卻又充滿好奇。在幾經思想翻湧後,我決定去尋找相關資料來一探究竟,讓我沒想到的是事實是那麼的真實。
  • 2008臺灣金馬獎電影、餘文樂《軍雞》原型——田中亞希夫青年漫畫《軍雞》和1997年震驚日本的神戶連環殺人案
    田中亞希夫漫畫&橋本以藏劇本《軍雞》酒鬼薔薇聖鬥1997年,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一起非常嚴重的連環殺人案,主犯是一名14歲的少年,在殘害了五名小學生致兩人死亡後,罪犯囂張地向警察發出了一封挑戰信
  • 你知道這些恐怖遊戲都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相信很多玩家都多多少少玩過一兩個恐怖遊戲吧,但是你們知道你們玩的恐怖遊戲中可能有的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些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遊戲吧。事件到今天都沒有一個官方的解釋,所以算是一個未解之謎了,網絡上關於「迪亞特洛夫事件」的解釋五花八門,這裡簡遊君找了一個講解的比較好的給大家看看。
  • 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電影,被承認的恐怖事件
    那些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 被美國官方承認的恐怖事件,2005年上映的美國恐怖片《美國怪談》,改編自美國田納西州真實事件,是美國史上唯一官方承認的靈異事件,已經超出20本書出版描述此駭人事件。
  • 小丑化身恐怖殺手?電視都不敢播的5個真實恐怖事件!
    這名臭名昭著的日本食人魔將他犯案的過程詳細地寫在了他的小說裡,如果你也好奇這個連環殺手的心路歷程,點擊圖片查看:點擊上方圖片開始閱讀↑↑↑下面進入正文大家是否看過《美國恐怖故事》?裡面的故事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劇中大多數角色的靈感都來源於真實的事件和人物今天西門吹水為大家介紹一下5個啟發《美國恐怖故事》的真實恐怖事件
  •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電影,你看過幾部?
    《美國怪談》講述的是一家人在用地的問題上的嘴臉女巫,被女巫下了詛咒,之後都小鎮裡就開始過生各種詭異的事情,房間的床墊莫名其妙的歐抖動,地板開裂,甚至連鬼混都附在小女兒的身上,並且做出一系列反常的舉動...這部影片,該編自美國歷史上官方唯一承認的靈異事件「田納西案件」。
  • 《十宗罪》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為化名。介紹十個恐怖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極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強姦殺人犯、戀物癖者、異裝癖、非主流少年、碎屍兇手、賣腎的人、變態殺手、色狼、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頭的人……詭異絕頂的十大兇案:地窖囚奴、雨夜幽靈、人皮草人、色狼傳說、精神病院、肢體雪人……哪個更恐怖,哪個更震撼?
  • 細數國內外真實恐怖案件Ⅶ!浙江千湖島事件。
    千湖島事件是指在浙江省淳安縣的千島湖裡有24名臺灣旅客乘坐「海瑞號」遊船在千島湖觀光時,與6名大陸船員及2名大陸導遊共32人,在船艙內被燒死的刑事案件。也正是這個案件導致了大陸和臺灣關係的進一步惡化。那時候,交通不便,通信不便,杭州到淳安乘車要走4個小時,千島湖事件發生後,臺灣島內一些高官和政治人物,自1994年4月2日開始便紛紛發表措辭強烈的指責,並以所謂「草菅人命」、「土匪」等詞語進行惡毒攻擊,將此變為政治事件。而正是因為大陸這邊忽略了在「第一時間」處理事件的重要性,等到臺灣民情沸騰、國際輿論譁然,才引起重視,但為時已晚。
  • 玩具熊的午夜後宮:這款遊戲背後真實的恐怖案件,你了解過嗎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恐怖遊戲它就是《玩具熊的午夜後宮》,這款遊戲也出版很久了,所以談不上介紹了,但是對於這款遊戲背後真實的恐怖案件,你了解過嗎?玩具熊的午夜後宮它因為創新的題材和簡單的操作,再加上那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氣氛使得這麼一款簡單的遊戲迅速躥紅,成為玩家們公認的最嚇人的恐怖遊戲之一。
  • 比電影更恐怖的真實事件,《招魂》背後的故事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導演溫子仁從27歲開始就被好萊塢看中,開始接觸恐怖電影,執導了經典恐怖電影《電鋸驚魂》,在國內外受到一致好評,讓溫子仁的名字被大眾所熟知。在《電鋸驚魂》系列後,溫子仁對恐怖電影有了越來越多的經驗和了解,對於恐怖題材的電影也越發得心應手。
  • 真實的案件讓這部片更加恐怖
    電影根據真實案件改變,香港夜班的士司機林過雲大多時候在雨夜犯案,因而得到「雨夜屠夫」的稱號。他先後殺害四名夜歸女性,每次作案後他均會為已肢解的人體殘肢拍照。於一次衝曬照片時,被衝曬店員工發現後報警,始將案件揭發。這個案件在當時的香港影響很大,導演瞅準人們對奇案的獵奇心理,多次把案件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熒幕。
  • 《孟買酒店》真實事件改編,比恐怖片還恐怖的真實
    近期在新影片之中一部名為《孟買酒店》的影片脫穎而出,這部影片是根據2008年發生在印度著名的泰姬陵酒店發生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的真實事件改編。而近期這部電影被搬上了螢屏,小編我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可比恐怖片嚇人多了,它恐怖就恐怖在於它是真實發生過的,片中的恐怖與窒息絕望,由不得你不相信,也根本無法想像在可怕的氛圍下是怎樣一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