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5 00:03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甌海站 張聞哲 許凱光 金雷星 記者 王豔瓊
9月4日下午,甌海區人民政府和溫州市教育局籤署了共建「未來教育」創新區的戰略框架協議, 雙方就「未來學校」建設、「未來教師」培養、「未來課堂」變革和「實踐基地」共享等方面達成20多項合作事宜。甌海區將充分挖掘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打造覆蓋全鏈條的創新教育體系,率先打造溫州「未來教育」創新區。
據悉,溫州率先在全國探索區域推進「未來教育」品牌建設,並於今年出臺《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到2022年,溫州計劃培育市級「未來教育」創新區1-2個、窗口校30所;到2025年,50%以上縣(市、區)打造成為「未來教育」創新區,培育「未來教育」窗口校100所。
根據協議內容,基於新樣態的合作辦學,「未來學校」建設將重點聚焦未來溫州、甌海城鄉發展規劃、人口變化形勢和城區建設方向,雙方合力在甌海南部新城建設溫州中學(擴建)、溫州中學附屬初中(新建)和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擴招)。
其中,溫州中學附屬初中將選址甌海南部新區,規劃班級數48個(遠期規劃60個班),建成後全部面向甌海轄區招生,畢業生享受市直學校招生政策。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擴班後,2021年起將面向甌海轄區招生,同時,二外小學部資源有待盤活,進一步擴班也將面向甌海轄區招生。
此外,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溫州外國語學校與甌海區外國語學校、梧田一中等學校將組建發展共同體,實行教學互通、教研互助、考試同步,全面提升甌海學校辦學水平,打造一批全市示範型的「窗口學校」。
近年來,甌海區堅持「科教新區、山水甌海」發展戰略,秉持「教育立區」的工作方針,連續出臺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先後創成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浙江省基本教育現代化區、社區教育示範區和示範學習型城市,近三年投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近25億,投用中小學、幼兒園數量位居全市前列,打造了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
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表示,此次戰略框架協議將為甌海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甌海打造溫州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標誌性區塊增添砝碼。溫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與甌海區在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協議的落地實施工作,確保有序推進、有力落實,通過一系列的行動支持甌海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成為「未來教育」的樣板地區,帶動形成全市推進「未來教育」體系建設的濃厚氛圍。
【浙江新聞+】
甌海各板塊教育資源分布:
【甌海西部】
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引進特級教師、名校長等教育高層次人次,以購買服務方式,民辦託管公辦,實現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的綜合創新,創建一批學科教室、現代化實驗室和STEAM教室。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全國首個創新教育基地落戶於此,與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開展教育合作,「錢學森」班正式創建,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正朝著「全市標杆、甌海一流」具有全市示範意義的課改標杆學校而努力。
【甌海中心區】
甌海區外國語學校以「向寬而行」為校訓,踐行「讓視野更寬,離世界更近」辦學理念,建構了九年一貫的寬課程體系,形成了學校課程、家長、學生、教師四翼發展新格局,榮獲溫州市首批教學新常規樣板校稱號,成為浙江省第二所中芬創新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品質課程示範學校。同屬甌海外國語教育集團的公立藝術學校在今年秋天揭開了面紗,作為全市唯一一所全日制公辦九年一貫制藝文並重、藝術見長的特色藝術學校。學校與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開展深度合作,聘請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合唱指揮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鄒躍飛擔任藝術總監,建立專家領銜教學模式,旨在打造浙江一流的特色藝術學校。
【茶山片】
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秉承「創每個孩子回味一生的教育」之辦學理念,立足大學城,聯建四所高校,以數學、科學為強學科帶動全學科發展,獲全國數學文化實踐研究實驗學校等榮譽。2018年12月,溫州市六大名師工作站暨溫州大學省特級教師工作室在溫大附中揭牌成立,實現高端領航成長,溫大附中跨入了高速發展的新時代。
【梧田片】
2020年2月,梧田第一中學引進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陳潔擔任校長,6-7月,引入市教壇新秀2名,高層次教育人才2名,柔性引進溫州大學蔣金崇教授。在校園建設方面,投入1300萬元提升校園整體面貌,委託清華大學附屬初中為STEAM空間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籤約溫州中學,成為溫州中學附屬初中孵化器。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堅持高品質教育,孵化南甌實驗小學和龍霞實驗小學兩所優質學校,現集團包括前匯與慈湖兩個校區,實行「一個校長、一個法人」的管理模式,確保教育質量同步提高。
15992353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