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教師們,承擔著教書育人,傳道受業的重任。所以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但有關教師節的來歷,我想會有很多小夥伴好奇想問教師節是怎麼來的呢?那麼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教師節的來歷吧!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孔子生日)。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9月10日正好是全國大、中、小學秋季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而將教師節定在新生入學伊始,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尊師重教,也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因此我們現在的9月10號就是教師節了。
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它散發著萬丈的光芒。加減乘除,算不盡他無私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完她無私的付出。默默無聞地她們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
如果你是一名學生,該怎麼去感恩自己的老師
感恩教師,我們並不需要準備多貴重的大禮,哪怕是自己做的一張小賀卡,哪怕是一條簡訊,哪怕是一束鮮花哪怕是一個電話都會讓老師感動和欣慰的。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任務,這便是感恩;下課後,遇到了老師,一個微笑,一聲禮貌的問好「老師好」,這也是感恩;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說上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再見」,這依然是對老師的感恩,不用我們怎麼轟轟烈烈的做什麼大事,做好在學習生活中的小事依然能讓自己的老師欣慰。
如果你是教師的親人,該怎樣去感恩?
作為教師的親人我們更應該去體會她們工作的辛苦,作為教師這職業是非常辛苦的,每天上完課回來後還要加班加點地給學生改作業,備課等等,我們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就是用心去體會她們的辛苦付出,在她備課改作業的時候為她端上一杯水,天涼了為她添一身衣,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都會感到很欣慰。
學會去感恩教師,學會去理解教師,感謝教師們默默無聞付出的艱辛,同時祝願所有的教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壽無疆。老師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