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
什麼是月暈?月暈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會出現月暈呢?下面為大家帶來關於出現月暈的解析。
暈,是一種自然界的光學現象。它是由於當太陽或月亮的光線透過高而薄的白雲(捲雲、卷層雲或捲積雲)時,受到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彩色排列順序內紅外紫。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光圈叫日暈,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光圈叫月暈。月暈出現在夜晚。
我們把太陽或月亮周圍出現的這種光圈叫「暈」。太陽周圍出現的光圈叫日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圈叫月暈,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氣象現象。暈圈的顏色一般是內紅外紫的,成彩色光環。月光通過雲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成的光在月亮周圍形成光圈。有時也呈銀白色光圈。這些『暈』其實就是卷層雲,我們上科學課的時候也說到,冷空氣遇到暖和的溼空氣,就形成要下雨的雲。這時,天上很冷,水滴都凍成了六角形的冰晶,當晚上的月光照射這些冰晶時,就形成了月暈。月暈有大圈,如圖。也有小圈,只在月亮邊上出現。
福建平潭夜空出現罕見「月暈」景象
福建平潭的夜空出現罕見的「月暈」景象。明亮的月亮周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圓環。而包圍月亮的圓環出現了紅黃紫等多種顏色,宛如一道圓形的彩虹。這個彩色圓環十分完整、清晰,直徑也非常大,看上去就像是月亮發出了璀璨耀眼的彩色光環,映在空中美輪美奐。
據當地氣象部門介紹,「月暈」是一種比較罕見的氣象現象。月暈是因為月亮在光透過高空卷層雲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成的光在月亮周圍形成光圈。暈圈的顏色一般是內紅外紫的,成彩色光環,有時也呈銀白色光圈。一般月暈距離月亮22度,另外還有種更為罕見,距離46度的大暈。而平潭當晚的月暈就是大暈。
民間素有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一說,是指月暈的出現,往往預示著天氣要有一定的變化。月暈的出現,往往預示著天氣要有一定的變化。一般日暈預示下雨的可能性大,而月暈多預示著要颳風,月暈有時候會有缺口,缺口的方向便是颳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