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航小鎮遇到中初鳴遺址,怎麼辦?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6月17日,浙江省文物局、德清縣人民政府在德清召開了一場論證會。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都來了,他們要論證的對象,名字有點長: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群。

距離良渚古城18公裡,德清中初鳴這個地方,發現了良渚人的大型制玉作坊群。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縣博物館在這裡進行了大面積系統調查和勘探,發現和確認良渚文化時期的人工營建土臺23處,明確了這個區域存在一處良渚文化時期大規模製玉作坊群,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我們叫它「中初鳴制玉作坊遺址群」,距今4800年-4500年,屬於良渚文化晚期。

2019年,錢報記者曾做過深度探訪,當年,這項重大考古發現也入圍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請注意,這場論證會有一個定語:考古成果和保護利用論證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希望遺址群得到原址保護

中初鳴遺址勘探面積100萬平方米,這個4500年前的制玉作坊群,規模相當大。而這裡,是德清當地通航智造小鎮建設項目所在,一個工業開發區,涉及通用航空製造等產業。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希望當地政府對遺址進行原址保護,尤其對目前保存較好、格局最為清晰的中初鳴-王家裡、田板埭及楊墩農莊內的土臺及周邊廢棄堆積進行整體保護。

中初鳴的發掘和研究,已納入國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考古中國:長江下遊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從崧澤到良渚」。

作為「考古中國」課題項目的專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欒豐實先生用四個關鍵詞,準確概括了中初鳴的價值:範圍大、時代早、專業化、唯一性。

100萬平方米,這個規模是讓很多專家震驚的數字。

「在目前發現的史前遺址裡最大的了,特點又明確,和玉器加工製作有關,可以說是手工業,也可以說是史前的工業製造,大型遺址群,太難得了。」同樣作為「考古中國」課題的專家,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點讚浙江考古人,「浙江考古所用三年時間,勘探調查100萬平方米,23個土臺,對遺址的總體面貌已經搞得非常清楚,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所謂唯一性——這是目前發現唯一的中國史前制玉作坊遺址。所謂專業性——欒豐實說,良渚玉器生產水平為什麼這麼高,就是因為專業化。現在雖然只發現良渚人在這裡做玉錐形器、玉管,還有一些零星的小墜子等檔次不高的小件,但未必不做玉琮、玉鉞,這就得慢慢發掘。

除了2018年保安橋的發掘,2019年,考古所又對王家裡進行了發掘,兩者性質一樣,作坊遺址群的特點很明確,此地並不是單純一個做玉器的房間或是工廠,而是存在一處有組織有紀律有規劃的「園區」,讓我們看到當時良渚人制玉的生產模式和規模。

「看一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方向明的手繪復原圖,這是中初鳴的歷史生活圖景,也是價值體現,聚落形態明確。每個點都是這樣的布局,說明一個國家對它有系統管理,對中國史前聚落考古具有重要價值。中初鳴遺址填補了良渚文明在玉器製作發現上的空白,是良渚文明特殊價值的體現,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林留根說。

通航小鎮和中初鳴遺址能否融合

作為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拓展

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玉器顯示的中華文明發展脈絡,也是中華文明的特質。而中初鳴遺址,正是製造這一文明的載體。

省考古所研究員王寧遠說,在良渚古城體系的幾百處遺址中,中初鳴屬於規模化制玉遺址中的唯一一處,在以玉聞名的良渚社會,具有極強代表意義。

2017年9月,為了推進「考古中國:長江下遊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從崧澤到良渚」課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木魚橋遺址進行了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得知北部的中初鳴村因通航智造小鎮項目進行了徵遷,當地村民搬走後,盜掘分子趁虛而入,多次盜掘該遺址。隨後,德清縣博物館對該項目進行了對接,並將情況上報至浙江省文物局。

研討會開始前,大家一起參觀了通航小鎮,這是一個涉及飛機製造的產業基地。而5000年前的中初鳴遺址,正是一個工業園區。

很多專家就想到,兩者是否可以融合起來,作為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一個拓展。

「這裡是新型產業,離良渚古城18公裡,這是最天然的古老文明和當代生活結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如果遊客從這裡起飛,俯瞰良渚古城,看良渚水壩,看良渚古城,作為古城外圍的遺址公園的建設,中初鳴可以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拓展部分。」林留根建議。

王寧遠也提出,5000年的良渚文明就在德清製造業基地邊上,中初鳴同樣也是「工業園區」,同一個性質。遊客如果在空中俯瞰,你告訴他,這是良渚古城的一部分,很有畫面感。

浙江省考古所所長劉斌說,我們的考古會繼續做得詳細一點,劃清範圍、邊界,還牽扯到自然地,再共同探討它的發展問題,如何利用的問題。「我們會從專業的角度把文物的價值說清楚,這樣日後的規劃才會更科學。」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浙江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群2019年度考古勘探和發掘收穫
    2017年9月,為了推進「考古中國:長江下遊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從崧澤到良渚」課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木魚橋遺址進行了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得知北部的中初鳴村因通航智造小鎮項目進行了徵遷,當地村民搬走後,盜掘分子趁虛而入,多次盜掘該遺址。隨後,德清縣博物館對該項目進行了對接,並將情況上報至浙江省文物局。
  • 德清縣發現一處大型制玉作坊遺址中初鳴遺址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徵,在浙江省德清縣,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大型制玉作坊遺址中初鳴遺址,為研究當時的制玉工藝和玉礦來源提供了重要依據。它同時也是長江下遊地區良渚文化時期規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遺址群。中初鳴遺址位於德清縣雷甸鎮楊墩村,位於聞名中外的良渚古城的東北方向。
  • 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 玉器加工作坊遺址群入圍
    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 玉器加工作坊遺址群入圍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2019年02月20日 06:34:05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嚴粒粒   浙江在線杭州2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嚴粒粒)據2月19日公布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子項目——浙江德清中初鳴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遺址群為20個入圍項目之一
  • 「玉之琢成——德清中初鳴遺址考古成果展...
    近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縣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玉之琢成——德清中初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德清縣博物館正式開展。 ,展現了中初鳴遺址豐碩的考古成果,具有較高歷史、科學與研究價值。中初鳴遺址位於德清縣雷甸鎮楊墩村。2017年10月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縣博物館對該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發現良渚文化時期的人工營建土臺24處,明確了該區域存在一處良渚文化時期大規模製玉作坊群,稱之為「中初鳴制玉作坊遺址群」據了解,該遺址年代為良渚文化晚期,距今4800年至4500年,是迄今為止長江下遊地區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規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遺址群。
  • 建德航空小鎮打造通航產業浙江樣板
    通訊員 童燕 駐建德記者 李牡嬌 走進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能看到很多飛行元素,體驗高空跳傘項目後,更是令人終生難忘,人們對航空小鎮的未來發展更是充滿期待。7月21日,駝峰高空跳傘基地正式啟動,眼下,想要體驗高空跳傘的遊客已經排隊預約到了9月下旬。
  • 科諾·雄鷹(寧夏)通航溫泉小鎮選址工作正式啟動
    、中阿之軸、西部影視城、沙湖5A景區,並與社會各界人士暢聊銀川經濟、旅遊、支柱產業、房地產市場發展狀況。計劃在金鳳區投資建設特具特色的「科諾•雄鷹(寧夏)通航溫泉小鎮」,一期投資預算約50億元人民幣,建設期5至8年,產業規模約500億元人民幣。銀川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能源、旅遊資源豐富,環境優美;中阿貿易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銀川綜合保稅區、中阿博覽會,成為了寧夏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是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重要載體。
  • 快報 | 國慶中秋旅遊,遇到「被購物」怎麼辦?
    資訊 ● 文旅部:景區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 國慶中秋旅遊遇到「被購物」怎麼辦?在督促檢查過程中,各地既要積極總結旅遊景區的經驗做法,也要著眼於發現旅遊景區存在的問題,督促做好改進提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國慶中秋旅遊遇到「被購物」怎麼辦?
  • 戰刃初鳴!《獵魂覺醒》首部年度資料片今日開啟!
    就在今日,遊戲首部年度資料片一一「戰刃初鳴」正式上線。禮包>> 下載>>作為《獵魂覺醒》公測以後首部年度資料片,「戰刃初鳴」將為玩家帶來更多更精彩的遊戲內容:全新武器戰刀震撼登場,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即將席捲艾蘭特大陸;全新巨獸虹龍破光而來,三大全新亞種巨獸豪雷龍、天斬狼、青蒼龍呲牙以待,艾蘭特再掀巨獸熱潮;此外,更高自由度的「捏臉系統」、全新禮包福袋也將正式開放
  • 成都高新區舉行神鷹初鳴青少年經典傳承項目頒獎典禮
    12月22日,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神仙樹社區神鷹初鳴青少年經典傳承項目頒獎典禮順利舉行。活動由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神仙樹社區、玉成志願服務與研究中心(玉成書院)承辦,旨在為轄區青少年搭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交流、展示平臺,表彰積極學習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少年。
  • 漢南通用機場周邊要建通航小鎮預計十三五末初見成果
    網民:聽說機場附近要規劃建設通航小鎮,什麼時候開始建設?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漢南通用機場周邊正在規劃建設通航小鎮,目前區通航園區辦已與北航研究團隊接洽,並在多次實地勘察的基礎上開啟了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力爭今年3月底完成規劃初稿,通航小鎮的建設預計在「十三五」末初見成果。
  • 湛江這個小鎮厲害了,將迎來一座國際機場,預計2022年通航
    湛江市的各地區都在快速發展著當地的交通運輸業,而湛江的這個小鎮就厲害了,將迎來一座國際機場,預計在2022年通航。我們一般認為,機場會建在市區,人們往往想不到的就是機場會建在一個小鎮裡面,而廣東的這個小鎮,就是那個被國際機場「砸中」的幸運兒,這裡不僅迎來了機場,還迎來的是一座重量級的國際機場。
  • 大運河航運被寫入《大遺址利用導則》,大遺址利用效果將定期「考試」
    「地方人民政府應明確大遺址利用工作的直接責任主體,承擔遺址日常養護和管理責任。大遺址利用工作涉及多方權益時,地方人民政府應協調明確各利益相關方的權責」……《大遺址利用導則》開始在網上徵求意見了。國家文物局給出導則適用範圍,包括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庫的大遺址利用工作。而其他古遺址、古墓葬利用工作,可參照該導則實施。
  • 《獵魂覺醒》首部年度資料片「戰刃初鳴」登場
    而就在今日,官方正式揭開了謎底一一全新武器「戰刀」將會隨著遊戲首部年度資料片「戰刃初鳴」在5月初正式登場。除此之外,更有全新的巨獸以及更多刺激的玩法即將與各位玩家見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更多首部資料片的相關信息。【戰刃初鳴!
  • 【中擘資訊--中擘航空】支持政府購買通航服務!民航局四大舉措推進通航企業復工復產
    民航管理局、監管局、機場、空管、油料、航信等相關單位,按照《關於發揮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加強組織領導,主動對接地方聯防聯控機制,為執行任務的通航企業提供了防護物資調配、任務協調落實、空中指揮、地面保障等全方位的支持保障,建立了飛行計劃審批的「綠色通道」,保障通航企業順暢、高效、安全的執行任務。
  • 西藏最西端機場通航十周年:「天邊阿里」若比鄰
    中新社拉薩6月30日電 題:西藏最西端機場通航十周年:「天邊阿里」若比鄰作者 張偉7月1日,位於西藏最西部阿里地區的昆莎機場將迎來通航十周年。阿里行署常務副專員袁富國說,昆莎機場通航,向世人揭開了阿里的神秘面紗。岡仁波齊峰、古格王朝遺址、札達土林,還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瑪旁雍錯等優質稀缺旅遊資源更易到達,內地遊客往來阿里也更為快速、便捷、頻繁。
  • 瑩瑩碧水望不盡 山谷花海聞濤鳴——秋遇雲州水庫、海坨小鎮
    一徑穿山過小鎮享清涼日催浮雲緊遍地花未黃——路遇小鎮路遇海坨小鎮,正值花季,花開似海洋!而白樺樹金黃的樹葉,已所剩無幾,仍倔強地飄搖在風中。——妥妥的歐洲小鎮的樣子,掩映在花海之中。卻因北京冬奧會,這邊挖隧道修路,松山關閉中。只在大門外的步道上走走,聽聽溪水潺鳴,賞賞野花野草。串串紫花印象深——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串串深紫色的花,十分打眼。其母根叫烏頭,可入藥。
  • 卡璞·鳴鳴配招
    鳴鳴擁有著最快的130速度,這使得鳴鳴在速度壓制能力上出類拔萃,無論是救場還是遊擊蹭血都是頂級的,但同時也使得在場地競爭中鳴鳴基本上不可能搶到場地。接下來兩個高項種族給了雙攻,而耐久三角則相當貧瘠(實際上因為總種族高,耐久還不算太脆皮),符合其戰爭狂魔的形象,只不過物攻比特攻要更高一些,這點相當值得吐槽,但反過來想,如果特攻變成115我估計著鳴鳴得奔UB的小黑屋了,這樣看來鳴鳴倒是大智如愚了。
  • 綿陽要建這麼多特色小鎮,會不會拉高房價?
    換句話說,既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要有宜居環境,特色小鎮才能成為更多人的選擇。以綿陽為例,綿陽的特色小鎮主要以科技、金融、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製藥、農林品牌、文化旅遊等產業為主導,不全是我們想像中的旅遊小鎮哦。據統計,目前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涉及32省份共127個。我們綿陽有多少個呢?
  • 宜興丁蜀通用機場即將投用 打造樞紐,通航產業園聚力待飛
    走進宜興丁蜀鎮的浦南村地塊,「T」字型構造的通用機場雛形初顯。不久前,機場航站樓正式封頂,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800米長的跑道施工加快,將於年底基本完工。按照計劃,通用機場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投用,屆時,無錫將正式步入「通用航空」時代。
  • 2017中國·建德通航產業國際論壇舉行
    朱從玖還對浙江省通航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即浙江省通航產業發展要拉高目標站位,走創新發展之路;要堅持產業融合,走集約發展之路;要堅持廣納群賢,走共贏共享發展之路。戴建平在致辭中提到,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正式復函支持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杭州是我國特色小鎮的發源地,在航空領域至今已經規劃了10個特色小鎮,其中就包括建德航空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