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初,1944年8月生,浙江新昌縣人。現為北京九州楓林國際書畫藝術院院士、中國炎黃藝術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客座研究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紹興何首烏書畫院副院長、新昌縣城南書畫社負責人。
2010年以來,作品在全國「和諧盛世」、「全國首屆中國夢想杯」等書畫大賽中多次獲獎。 作品在人民網、中國書法網、中國網絡美展、品藝網、網易新聞、大眾文化網、今日頭條、中聯新聞報導及藝術資本雜誌、中國企業報導等中多次展示和報導。先後入編《名家典藏》、《藝術品投資參考》、《盛世國藝》、《英漢雙語中國書畫名人大典》、《創意中國藝術盛典》、文化旅遊部主管的《藝術市場》、《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名人錄》、中國世紀大釆風組委會的《釆風中國》等書。先後出版了以「輝煌65周年」、「中美建交36周年」以及「一帶一路中國夢」為主題的紀念珍藏郵冊和《中國當代藝術家——楊吉初書法卷》,《聚焦中國藝術名家》專輯。
2015年作品曾在新加坡展出並被收藏;2017年1月作品在剡地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展出;2017年9月作品在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舉辦的《行一帶一路·品墨韻中華》全國美術人才作品展中入展並被收藏;2018年2月作品入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藝術館,被推薦為文化自信藝術家代表;2019年1月原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認定為中國」書法指導師」;2019年4月定為「國禮藝術家」;2019年12月認定為「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2020年6月作品被全國數位電視頻道《收藏天下》選播及展出,並被聘為該欄目學術指導與特邀藝術家。
功修唐法寫正大 筆墨自如傳晉韻
——記著名書法家楊吉初
傳統書法文化正脈的第一要義是要講法度,沒有法度一切白扯,法尚不成,何論其他?但是當代書壇不講法度不修碑帖,由著自己的性子寫書法的人太多,膚淺的江湖體,從整體上拉低了當代書法的格調高度。遇見著名書法家楊吉初前輩的書法作品,眼前一亮,大現光明,他的書法以唐楷的嚴謹法度為根基,又以放手寫心的晉韻行草為氣韻,形不失法,韻生性靈,是寫成書法形韻雙佳的大手筆。所以他的書法可以成為當代書法源歸龍脈的典範。
現在許多書法家對楷書修煉是「避諱」的態度,在他們看來寫書楷一是要費盡心血,二是寫出來容易成為館閣體的形態,費了好多勁,反被人挑刺,所以與其費力不討好地修楷書,不如追風寫狂草!基於這種心態,楷書這種正大的書法文化,反倒成了鮮有人碰觸的小書種。楊吉初先生的書法造詣之所以與眾不同,不隨俗流,最為關鍵的原因是他有興楷書寫正大的志向。志向有,行動更有!磨礪碑帖不輟春秋,心追手臨不畏寒暑,師古之志,從不偏移。所以他的楷書以歐楷的變化為精彩,以顏楷的豐勁為姿態,當然也參意了柳楷鉤挑成精神的意象。綜法諸家精華,融會貫通,通過師益多門的琢磨,終得自立面目的奇功!
他的楷書豐而不呆,不走筆墨形質的極端,無論用墨還是行筆都極講中和之度,有肉不肥,有骨不瘦,有氣不滯,有絡不絆。筆法精絕,卻又極接地氣,不寫孤傲的極致獨特,精心揣摩雅俗共賞的親切味兒。如果把他的楷書比作一位女子,則此女子既非濃妝豔抹的裝扮者,也不是粉黛全無的素麵者,而是稍施淡妝的雅致女子,美在和合,秀麗丰神!這正是當代審美所追求的境界。所以他的楷書法源高古,筆墨隨意時代,品位與時代之需切意,當然是文化復興背景下的楷書正典!他的楷書示範,解決了「楷書如何練」「練到什麼程度」「寫出什麼品位」的問題,為許多畏難楷書修養的人,點化了方向,也示範了目標。
功修唐法寫正大,筆墨自如傳晉韻。法度嚴謹是根本,氣韻生動是丰神。楊吉初先生的行草書法,恰是晉韻丰神的佳妙奉獻。以蘭亭序、十七帖、快雪時晴帖、伯遠帖等等,這些代表晉韻風格的至上法帖為師宗,取法為上,修功也達上乘。寫韻晉品,筆似閒雲,自如來去,側入中行,筆妙頻生。筆之妙趣,豐之神韻,讓他的行草書法被注入了最顯動感的晉韻格調,是當代書壇復成晉代書札體行草的最佳書家之一!功達此境,抒情無礙,放手寫心,大家風範!(著名書畫評論家 劉振明 2019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