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路上的秦阿房宮景區,一度讓人們認為「這裡就是阿房宮」。而實際上,其建設地點距真正的阿房宮遺址還有數百米,真正的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即將開始建設。
現有景區客流量不大
「周邊的人很少去,也就是親戚朋友來的時候,帶他們去逛逛,但是大家也都覺得很一般。」王寺村就在現有秦阿房宮景區緊西邊,村民程小龍回憶說:「這個景區開放時間很長了,但是客流量一直不旺,影響力也不大,現在景區裡又蓋了很多房子。從整個景區的觀感上來說,跟想像中阿房宮的氣勢差距比較大。」
秦阿房宮景區的運營單位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該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公司的經營狀況「還可以」,但具體是盈利還是虧損,則表示「不清楚」。
一個成熟的景區,能夠為周邊的商業及服務業起到帶動作用,但阿房宮景區周邊的情況卻並不太理想。「沒有體現出很強的帶動作用。」程小龍說,以前景區跟前還有幾家小商店,但後來也基本都關了。而由於其收費,且門前又沒有很好地綠化,周圍群眾鍛鍊、散步也不到這兒來。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毓芳長期從事阿房宮考古工作,她說,現有這個景區從位置上看,建設地不在阿房宮遺址上,而是在遺址南側近300米處;從內容上看,景區裡都是人造景觀,而非歷史遺存,且規劃建設水平低;從作用上看,這個景區是一個商業旅遊景點,與考古部門正在做的「阿房宮考古遺址保護」是兩碼事;從文物保護上看,這個景區一部分處於阿房宮遺址保護控制區內,對文物長期保護不利。
新建公園將免費開放
據了解,秦阿房宮景區設施老舊,長期門庭冷落,對遊客缺乏吸引力;對市民的休閒生活,該景區也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此外,阿房宮遺址的保護規劃已於去年通過了國家文物總局的審批,而現有景區的建築物高度超出文物保護規劃規定的高度,對文物保護會產生不利影響。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根據目前的考古探明,真正的阿房宮前殿遺址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高7-9米,面積約54.4萬平方米(880畝),其氣勢、規模及歷史價值,都遠遠不是現在的阿房宮景區所能代表的。
據悉,即將建設的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計劃免費向市民開放,其規劃與建設均以「保護」為前提,嚴格控制周邊建築,力求儘可能保持遺址原貌。公園不以商業盈利為目的,最大程度保護歷史遺蹟,不使其受到損害,計劃三年內建成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