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遺址公園效果圖
方案選摘
中國園林網10月10日消息:阿房宮遺址公園及周邊區域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國際競賽評審會昨日舉行。來自國內外的7家規劃設計團隊,分別提出了一套關於阿房宮遺址公園的概念性規劃,並最終選出得分最高的3套方案,這標誌著阿房宮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方案首要條件:保護遺址
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於今年9月通過國家文物總局審批。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成立之初,就規劃了以阿房宮遺址公園為核心,打造11.59平方公裡的「阿房宮人文旅遊板塊」,確定了要將阿房宮遺址公園建設成國家級遺址公園的目標。
灃東新城管委會阿房宮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軍表示,對於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的要求,首先是要保持遺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其次要在保護遺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遺址的社會功能,能夠在概念性規劃的引導下,把阿房宮遺址公園與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打造成為一個彰顯秦文化的人文旅遊熱點板塊,在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起到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等作用。
最終方案將集合7套方案亮點
李軍表示,此次的概念評審會是一場「頭腦風暴」,這7家設計團隊主要針對阿房宮遺址公園的核心地帶及周邊5平方公裡控制地帶的建設,提出一個「大綱」,為阿房宮公園勾勒一個大概的「面容」。在現場,多位考古、文物保護、規劃、建築、園林、旅遊、文化等方面的權威專家,對這7張「面孔」進行評審,3家設計團隊入圍。李軍介紹說,此次選出的方案並非最終方案,而要通過更多渠道、更廣層面進行各方意見徵集並排出名次,集合這7套設計方案的亮點和優點,成為今後阿房宮遺址公園控制性規劃設計、具體建設的指導方案。
站在秦代的地上感受阿房宮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構想:秦代的地面高度與現在是不同的,比現在城市的地標高度低了約2~3米。在遺址周圍進行考古發掘,使地標降低到與秦代時相同的高度,對地表進行如覆蓋之類的保護,讓人們可以「站在秦代的地上感受阿房宮」。
遺產廊道連接周秦漢唐
陝西省古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規劃理念有三個關鍵詞:遺址、公園、綠道。首先是通過保護,反映遺址的真實性、完整性;其次是公園,有一定的公共設施,具有休閒性,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休閒需要;綠道設計則是針對西安遺址分布情況提出的,建立遺產廊道,以阿房宮為核心,連接從周秦漢唐一條線串聯下來的遺址,同時和灃東新城生態性要求結合在一起,實現西安周秦漢唐遺址的串接。
讓秦始皇講述自己的故事
斯洛維尼亞和比利時誒納米中心聯合體的規劃設計方案中,在遊客的遊覽方式、博物館的建設和設施中花費了很大心思。遊覽方式方面,該單位認為阿房宮遺址公園的面積太大,不可能讓遊客靠步行遊覽,因此不僅要有地面的觀光電動車,還設計了位置較高的環形輕軌,可以讓遊客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覺效果,把遺址盡收眼底。
博物館的建設和設施上,由於秦朝文物較少,該單位認為博物館中展示的內容不是基於文物陳列,而是秦始皇如何統一中國等,通過多媒體、錄像等進行虛擬重建,設計一個全新景象技術做出的秦始皇的幻象,遊客可以在這個幻象的引導下進行參觀和了解,甚至向遊客講述他幼兒時期的經歷,然後靠著自己的實力統治了中國等過程。
阿房宮遺址面積相當於90個足球場
阿房宮是秦朝統一後建造的天下朝宮,是中國第一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根據現代研究,阿房宮最終並未完全建成,也並未遭到過焚毀。
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區以西13公裡處,與周豐鎬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並稱四大遺址,是構成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對阿房宮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認可,認定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根據中國社科院的考古研究,阿房宮遺址長1270米,寬426米,高7~9米,佔地約880畝,相當於90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推薦閱讀:
湖南永州:徐守盛考察舜帝廟遺址公園 保護好人文資源
安徽:17萬鮮花扮靚三國遺址公園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再續文化惠民
廣州:大學城有望建遺址公園(圖)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