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兩會時間】蘭州市主次幹道兩側IC電話亭該拆了

2020-12-21 每日甘肅網

2016-12-20 09:31來源:蘭州日報 徐曉君

【蘭州兩會時間】道路兩側的IC電話亭該拆了

   每日甘肅網12月2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徐曉君)這次人代會上,有很多代表帶來了基層群眾的呼聲,所以他們的發言特別接地氣。酒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鵬建議:蘭州市主次幹道兩側的IC電話亭該拆了。

  以他所在的酒泉路轄區為例。該轄區共有12個IC電話亭,而這些IC電話機常年無人使用,成為了城市路邊的擺設。他說,上世紀90年代,在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通信行業的發展,手機等通信工具逐漸普及,IC卡公用電話亭也喪失了昔日的風採,漸漸淡出人們生活,有的電話亭甚至淪為「廣告亭」,目前在街道一些路段依舊「堅守崗位」的IC電話亭,上面落著灰塵,周圍布滿汙垢,幾乎每一個公用電話亭都被貼滿了「房屋出租」、「辦證代理」,一些電話線頭常常懸吊在街頭,破損程度嚴重,甚至根本不能工作。如今,正是電話亭這種尷尬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城市形象,因此街道將部分懸吊的電話線進行剪斷,但處於對工作整體考慮,未進行大面積剪斷,電話亭是上個世紀的產物。

  張鵬說,近年來,蘭州市主次幹道兩側的綠色自行車、公交車站、閱報欄等一大批市政便民設施被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蘭州市的整體便民服務水平,也給生活、工作在我市的群眾提供了便利。但這些市政設施也給街道帶來了一些困擾,比如主次幹道兩側大部分都有市政設施廣告欄,而欄內廣告大部分都與政府工作無關,沒有被真正利用起來,不僅浪費了資源,也沒有給工作帶來幫助。因此建議市委市政府根據此管理難題,制定有關方案,將廣告欄使用權進行收回並定期更換,並對道路兩側IC電話亭進行徹底拆除,破解城市管理難題。 □記者 徐曉君

相關焦點

  • 電話亭變身「廣告亭」,誰在利用過時公用設施牟利?|荔枝特報​
    近日,荔枝特報記者在南京、蘇州、鎮江等城市街頭調查發現,公用電話已陷入「基本沒人用」、「故障無人修」、「IC卡難買到」的尷尬境地;而不少電話亭則變身為「商業廣告牌」,公用設施多出了一絲商味兒。      南京:半條街公用電話成擺設   南京太平南路是通往著名景點夫子廟的主要道路。該道路南北長2公裡左右,道路西側沿線分布7座電話亭。
  • 樓層生出屋疊屋 島內外主次幹道兩側建築物隨意搭蓋
    原標題:建築肆意「長胖」 樓層生出屋疊屋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島內外主次幹道兩側建築物隨意搭蓋嚴重,影響城市景觀  (文/圖 記者 羅子泓 鄔秀君 見習記者 林施?S)雖然平視時看不到,可每當抬頭仰望,亦或者飛機划過天際時,這些處於「第五立面」上的搭蓋建築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街頭IC 卡電話亭淪為「公廁」(圖)
    零售店:幾個月才賣5張IC卡  「拆了,都拆了……卡也不賣了!」說到電話亭,嶽府街一家零售店老闆馮大姐有些感慨。  她指了指面前這條街道,「以前不出200米就有電話亭,這條街就有兩個。」馮大姐說,由於以前插卡打電話便宜,「一分鐘才幾分錢」,面值10元或20元的電話卡銷量頗高,「一天能賣七八十張」。後來隨著手機的普及,購買電話卡的人越來越少。
  • @蘭州車主 夜間免費停車路段來了
    6月8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近期,為更好服務「夜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經濟活力,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實地調研,統籌規劃停車便利與交通安全暢通,進一步完善停車誘導系統,引導車輛駛入相對空餘的停車場,盤活現有各類停車資源,落實公共信息發布渠道,為駕駛人提供可靠和帶有預見性的停車信息
  • 島內外主次幹道兩側建築物隨意搭蓋嚴重 樓層生出屋疊屋
    湖光路22號樓上,搭蓋使得建築物「胖」了一圈。胖了一圈 外立面有小屋  地點:湖光路22號樓上  拍攝時間:11月14日17:01  鐵皮房,推拉窗,短屋簷……借用一樓樓頂平臺,居民們在建築外立面外圍又加蓋了一圈小房子。雖然外有綠植覆蓋,內有窗簾遮陽,但如此「建築」,卻讓樓房原本的結構發生改變,底部整個「胖」了一圈。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其實,公共電話亭「失寵」不算個事兒。借用《一代宗師》裡的一句臺詞,電話亭或起或落「都是時勢使然」。對此最值得討論的就是,遺留下的電話亭該如何「存在」?一拆了之?有城市曾這樣嘗試過,引起了一些市民的不滿。因為電話亭仍有部分用戶使用,還承擔著應急通話、緊急報警、匿名舉報等功能。
  • 園林綠化:太原市主次幹道綠化將添異彩
    昨日,記者從市園林植物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今年從河南省引進了兩種彩葉喬木:銀槭樹和秋火焰樹。如果「馴化」成功,將會大規模引進,用於我市主次幹道的綠化。到時候,城市環境將打破綠色行道樹「一統天下」的局面,街頭色彩更為鮮豔。從河南引新種「這次從河南引進了200株銀槭樹和90株秋火焰樹,都是大規格的喬木,而且都是彩葉。」
  • 噴霧+洗掃,蘭州市城關區為街道做全天「SPA」
    【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晟途 文/圖)西北的春季多風乾燥,時不時出現揚塵天氣。4月8日,記者從蘭州市城關區環衛局獲悉,為應對季節性乾燥揚塵汙染,該局安排300餘人以及噴霧和洗掃吸塵車輛,對全區174條主次幹道採取全天候噴霧保溼,同時加大洗掃降塵作業頻次,為市民提供舒適的出行環境。7日下午4時,北濱河路上,記者看到在一臺小型衝洗車配合下,兩名環衛工手持水槍和掃把等工具,對人行道及環衛設施進行仔細衝洗。
  • 南京主次幹道違停車昨猛降4成 支路街巷未開貼黃單
    朱琛燁 範曉林 攝  從昨天開始,除了公布的南京江南6區512條主次幹道外,設有禁停禁令標誌、禁止標線的支路街巷,車輛違停也將記3分。此外,監控抓拍到的違停行為也增加了記3分這一內容。擴大「黃單」路段首日,記者跟隨交警進行了現場檢查,結果發現主次幹道上的違停車輛明顯減少。最終數據顯示,現場貼單和監控抓拍的違停車輛,相比前一天皆下降了4成。
  • 必看| 蘭州將再添休閒好去處 今年預計新建10個小遊園
    必看 | 蘭州將再添休閒好去處 今年預計新建10個小遊園 2020-06-06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島外農貿市場及周邊主次幹道、社區小區衛生情況怎麼樣? 精細提升...
    (本報記者張江毅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 盧琛 實習生 林英英 圖/記者 趙張昀 盧琛(除署名外))日前,由市委文明辦聯合本報組建的「文明創建暗訪團」(以下簡稱「暗訪團」)兵分多路,暗訪島內外的農貿市場及周邊主次幹道、社區小區、街巷商鋪等場所,以鞏固提升愛國衛生月成果,推動精神文明教育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總結經驗、查找不足。
  • 1.8萬餘濟南城管人連夜清雪除冰 雪後主次幹道等第一時間「路見...
    29日,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28日夜間至29日,一線環衛工人、城管系統工作人員徹夜除雪,在主次幹道、重要路段噴灑環保融雪液,鋪設防滑氈,連續作業十餘個小時。  截至29日7點,濟南1.8萬餘城管人全部上線作業,完成主次幹道清雪除冰任務,出動灑水車、撒布機、滾刷等大型清雪車輛1856餘車次,噴灑、幹撒融雪劑680餘噸,鋪設1.1萬餘防滑氈;29日白天,城管人持續除雪,全力保障了雪後道路的安全通暢。
  • IC卡公用電話亭該何去何從?
    在文明大道贛州市地稅局旁邊,IC卡電話亭布滿了灰塵與油汙,亭子邊停滿了電動車,與街景格格不入。記者在亭子周圍等待了半小時左右,發現電話亭無一人使用,有幾名挑著擔的路人要稍側著身才能通過人行道。正對著電話亭的商鋪老闆張先生說:「電話亭不僅佔地方,而且一些小廣告糊了一遍又一遍,實在難看。」不僅在市區,公用電話亭殘敗的現象在縣城、鄉鎮同樣存在。
  • 新城區主次幹道的垃圾箱哪裡去了?垃圾如何投呢?
    為了根治城區臨街商戶門市住宅小區生活垃圾亂倒頑疾切斷垃圾傾倒收運過程中的二次汙染涉縣城管執法局積極探索垃圾收運新模式撤除新城區主次幹道垃圾桶試點實行定時上門收垃圾撤:主次幹道垃圾箱(桶)不再保留垃圾箱(桶)存放垃圾越久,病媒生物傳播越大,且滿街垃圾桶、垃圾箱也有礙觀瞻。將新城區主次幹道街面上的所有垃圾箱、垃圾桶全部撤除,避免垃圾「二次汙染」,有助於提升環衛精細化管理水平。
  • 街頭電話亭不能「一拆了之」
    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11月25日北京青年報)在通訊不便的曾經,街頭電話亭滿足了市民撥打電話的需求;而在全民用手機的當下,街頭電話亭又幾乎成了擺設,可以說,街頭電話亭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是時代發展的「見證者」。
  • 魅力蘭州遊 | 蘭州市博物館
    魅力蘭州遊 | 蘭州市博物館 2020-12-1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協委員建議IC卡電話亭要麼修要麼拆
    「許多街邊的電話亭既不能用,妨礙走路,要不就拆掉要不就修好。」1月5日,記者在西寧市兩會上獲悉,針對目前西寧市人行道上仍有一部分IC卡電話亭的現狀,政協委員建議若不修就拆除。  十多年前,IC卡電話亭一度受到市民青睞,但隨著手機迅速普及,IC卡電話亭和一些街邊公用電話的作用越來越小,數量也迅速減少,西寧街頭的IC卡電話亭已經被撤掉了不少,但是依然有部分存在。政協委員根據調查發現,目前西寧的電話亭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損壞,只剩亭身電話已不在;一種是電話還在但無法使用;還有一種則是指示燈依然亮,可認為能繼續使用。
  • 曾風靡如今淪為擺設 武漢4600座電話亭6月底前拆除
    談到城市的標誌性公共設施,很少有比公共電話亭更具代表性的了。然而,大多數市民已很久沒在公共電話亭打過電話了。昨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因淪為擺設,公共電話亭將逐步告別江城。按照計劃,今年6月底前,我市將集中拆除4600座。
  • 廣東東莞市中堂鎮中心區、主次幹道環衛項目公開招標
    北極星固廢網訊:廣東遠東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東莞市中堂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東莞市中堂鎮道路養護管理所)的委託,對 中堂鎮中心區、主次幹道環衛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歡迎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投標。一、採購項目編號:441900-8-202004-0821203-0011二、採購項目名稱:中堂鎮中心區、主次幹道環衛項目三、採購項目預算金額(元):159,089,511.21四、採購數量:1項五、採購項目內容及需求:(採購項目技術規格、參數及要求,需要落實的政府採購政策)詳見招標文件第三篇「採購需求書」。
  • IC電話卡和「黃帽子」電話亭
    印象中從家到單位6站地,馬路邊根本沒有公共電話亭。偶爾在街上看到拿「大哥大」的人,還是挺羨慕的。    那時單位集體宿舍門口有個傳達室,有兩位中年女職工輪流值班。她們的工作讓人覺得最貼心的就是為大家送電報、傳電話。當時宿舍大院內兩棟樓,住著二三百號人,其中大部分是家在外地的職工。誰家來了電話,值班員便在樓下喊兩嗓子:「X號XXX的電話!」那聲音很有穿透力。